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一词激起千层浪——从一则案例看课堂生成

小编: :admin

[案例]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高潮。

同学甲:“我在登黄山时遇到的挑山工。”

“他长得什么样子呢?”我饶有兴趣地问。

“这位挑山工大约五十来岁,脸黑黝黝的,皮肤特别粗糙,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肩上的重物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也许是长年累月在山上来回跑的缘故,两条腿特粗壮。”

“你有一双慧眼,看来你已经体会到了饱经风霜的含义了。还有谁也想说说的?”

同学乙:“我家对门有个修车铺,修车的是个老爷爷。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每天都会在那儿。老爷爷两鬓斑白,一张古铜色的脸,颧骨高高地突起,额头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一到冬天,他的厚嘴唇上常会裂开几个口子。每次见到我,总会微笑着和我打招呼。”

“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我赞许地朝他点点头。

也许受到刚才两个同学的启发,其他同学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一个同学说:“我的伯父工作特别辛苦,所以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由于长期在海上捕鱼,他的脸被海风吹得又黑又粗糙,像没有上釉的陶器。一双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睛透露出坚定的目光。”

另一个同学说:“每次到我家来送气的那个老爷爷,稀疏的头发已经花白,眼角旁爬满鱼尾纹,眼圈黑黑的,背有点驮,但一双大手很有力,换起气瓶来特别利索。”

又一个同学说:“我的奶奶是个农民,头发全白了,额头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青筋暴绽的手上布满了老茧。”

……

同学们的话匣子一打开,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源源不断啊!我欣喜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棒,刚才的讨论就是对‘饱经风霜’最好的诠释。你们想要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同学们兴致盎然,欣然提笔,埋头写了起来……

[反思]

一个成语引起了学生们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最后引发了一组组精彩的人物外貌片断描写,可谓一“词”激起千层浪。

在这堂课上,如果当时老师只是一味地把“饱经风霜”的含义直白地解释给学生听,学生虽然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但能否深刻领悟到它的含义,进而灵活运用它呢?再说,平时作文,学生一是常为没有写作材料发愁,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是写出来的文章假话、空话、套话比较多,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因此,面对此情此景,我随机应变,巧妙地利用了动态生成资源,使一个成语成了学生练笔的好素材。这样做,不仅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让学生通过听、想、说、议的过程,把直观感受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兴趣,真正达到了“言之有物”的目的,所以课堂上便呈现了一群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心灵飞扬的孩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相伴生成的过程,都应该是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不应是预设的一成不变的僵化程序的完成。

我们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主体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由此可见,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为课堂生成制造空间,从而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让他们的灵性在“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痒”般的想象中自由飞扬。

    相关推荐

    一“词”激起千层浪 一石激起千层浪_语文论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多思迸出智慧花 石激起千层浪──《荆轲刺秦王》教学案例 “一石击起千层浪”(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一则) 一“问”激起千层浪──《五柳先生传》教学片断的反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有感 一石击起千层浪──《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对比”可激千层浪──《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谈《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小练笔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多思迸出智慧花──《劝学》教学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石激起千层浪——三年来全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讨论综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练习设计——一石激起千层浪——谈《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的 从一堂语文课谈预设和生成 从一堂语文课谈预设和生成 课堂上溅起一朵美丽的浪花 让生命课堂从这里起航──《木兰诗》教学案例 让生命课堂从这里起航──《木兰诗》教学案例 让生命课堂从这里起航──《木兰诗》教学案例 与学生一起成长 激起一片情 激起一片情 《看浪花》教案之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第一步 和学生一起合作成长 课堂上溅起一朵美丽的浪花论文精品 《浪花》课堂设计之一 教育是一种激励——从陶行知送糖果谈起 源于生活 随机生成----一堂生成的口语交际课 《浪娃娃》课堂实录之一 从“九·一八”说起 两千多年前的一堂课 以朗读激起学生课堂学习的高峰体验 巧问激趣 循词探旨──《祝福》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回归生活 激活课堂 关注课堂生成:一切从“零”开始──教《祖父的园子》有感 从“发愤”一词看到了()的司马迁。 关注课堂生成:一切从“零”开始──教《祖父的园子》有感 关注课堂生成:一切从“零”开始──教《祖父的园子》有感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教学教案 看浪花教学设计(一) 步步导入 层层推进—《草船借箭》中“妒忌”一词解释例举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之一 课堂教学案例精选十则 激活思维 体悟生命──《生命 生命》一文的教学案例 看浪花 教案 合在一起成新字 合在一起成新字 唤起写作激情,享受成功之乐 一个惊喜,激活了古诗课堂──《春晓》教学案例及反思 课堂预设与生成 激情入境激活课堂 生成,原来课堂可以更美的──《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及反思 生成,原来课堂可以更美的──《语文园地一》教学案例及反思 生成性课堂教学摭谈──以《童趣》为例 让“错误”成为生本课堂的一道风景 新课堂的一片“绿洲”──《借生日》教学案例 和笋芽儿一起成长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菩萨兵》案例与反思 新课堂的一片“绿洲”──《借生日》教学案例 新课堂的一片“绿洲”──《借生日》教学案例 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设计 《郑成功》课堂实录之一 走,我们一起去看雨 《浪花》课堂实录 生成,让课堂更精彩 初中生起步作文十六讲8:层次 《看浪花》教案之二 《看雪》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谈课堂生成的魅力 苏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起始课(教学案例) 《看浪花》教学教案 看浪花教案设计 《走一步 再走一步》课堂教学案例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燕子》一课的教学案例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燕子》一课的教学案例 S版一年级下《合在一起成新字》教案 课堂激情六法 我也会画风──层层推进 跌宕起伏 让课堂因生成而美丽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看浪花》教案西师版 教科版《从一点一滴做起》教学设计 一堂议论性课文的教学反思──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堂实录谈起 和日记一起生活 读到之处: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读到之处: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燕子》一课谈语文课的生成 西师版《看浪花》教案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看浪花》教案设计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案设计2021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教案一等奖 让学生和作业一起“活”起来 和学生一起读书 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