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生命的律动

小编: :admin

生命的律动

论什么是一堂成功的语文阅读课

作为母语教育,语文学科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学科。它的教学目标不同于任何一门其它学科,不应停留在表层的认知、掌握上。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培养。

我很喜欢语文,回首自己的求学之路,这种喜爱始于初中的语文课文《春》及那一堂课。后来,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中师时,习作篇篇是范文,还乐得替同学捉刀,上大专、续本科,在愉悦中修完了中文系中文专业。我的语文学习,可谓是一路快乐,得心应手。可是,我对于小学语文课的记忆却很淡然,留在脑海中那点可怜的记忆就是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再有就是课堂上分析那一篇篇早已读懂的课文:重复情节、分段说段意、用公式“通过……表现……”套中心思想;上公开课时老师事先安排的发言等极其无聊之事。总之,我经历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是沉闷的、乏味的,了无生气。上课就是教师在40分钟内“走”教案,演示主观编导得十分细密的“教学过程”。作为教师一心期望学生按照自己预定的答案回答出问题,机械地完成沉闷的程式化课堂教学,也难在课堂上体会到教学的快乐。叶澜教授早就提出“改变这种状态必须突破特殊认识论的传统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产的观点,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构建新的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喜的是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深入近年来这种现象大有改观。走上讲台,不断的学习与摸索中,我思考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真正受益于学生,才称得上是一堂好课呢?

共同感受生命的律动,师生共同成长。

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即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教材内容不同施教,因学生认知程度不同施教,以学生为本,从学情出发,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是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教师也同学生一起创造着课堂,感受着生命的律动。例如写人记事、含有难理解的句子的文章可以质疑在先,围绕学生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理解课文。而学生的疑问,不必求教参的答案。往往学生的解答更切合孩子的认知,更合乎清理。例如《我爸爸说》一课有学生提问:文中的“我”得知小男孩是新调来的乡党委书记的儿子。为什么“心里就象大海的波涛,翻腾不息”?另一位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因为“我”刚才还利用手中那点为村中称鱼的权利随意报斤数。而乡党委书记的儿子受爸爸的教育,先人后己、乐于助人,不占便宜。内心激动,自己深感惭愧。终身成长的观念越来越为大家所承认。学生在成长,教师同样在成长。母语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在一起学习古诗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理解诗意。对最后两句的理解源于不同资料,而产生不同理解。一种解释只要龙城有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关,就不会让异族骑兵过边寨。是在歌颂边关将领。另一种解释为:讽刺现在的边关没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的将领。言外之意,现在镇守边关的降领无能。对古诗产生异议是很正常的事,学术界两种理解确实并存。我由此查阅了相关资料,简单介绍了边塞诗的发展及特点。师生共同进步。语文学习的课堂应是生命与生命的互动,是师生创造性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创设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

感悟内容,欣赏语言,培养良好语感。

一篇课文拿来初读,即有了大概印象。写人记事的知道了讲述什么故事,所记叙人物有什么特点;状物写景的篇章,景物有什么特点。这篇文章的写得是否流畅、优美,你是否喜欢?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彰显出共性化的内涵。而阅读的最高境界同样是通过独特的、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正确理解文本。《松坊溪的冬天》一课,内容很简单,就是写松坊溪平时、特别是雪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我请学生自己质疑时,有人问: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为什么要写平时的景色?读过课文后,就有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写了松坊溪的平时景色就很美,才能体会出松坊溪的冬天更美。有人说,对比写,松坊溪的平时和冬天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好。有的说写了平时才能写出冬天是一点一点走近的,写出冬天的变化。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象这类内容浅显、文笔优美的文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千万不可忽视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当中包括篇章结构,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甚至段落排列都是文章达到尽美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我们作为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感受。我尊重学生各自的感受、体验。鼓励他们放胆读,放胆说。告诉他们发言无错。语文的学习,课堂上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是阅读的主人。我请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朗读。自己想一想用怎样的语气读?练一练,再交流、听一听,再评价。有的学生喜欢初冬的景色,碧绿的竹林、湛蓝的天、金色的太阳,燃烧的花般的红叶,初冬丰富的色彩读得惟妙惟肖。有的学生喜欢纷飞的雪花,读得轻盈快乐;有的喜欢透亮的白雪,读得静谧、不失生机。我想,语言文字的积累就是这样点滴会聚起来的。语感作为对言语的直觉能力,也是在这样宽松、和谐的读、说、听训练中培养的。

课堂延伸,发展语言,深化思想。

拓展空间发展学生创造性语言。学习《一幅迥然不同的画》了解了文章大致内容后,进一步理解感悟课文:看到作者为我们用语言描绘的两幅画后,心中是什么滋味?读出你的感受。接下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想象文中两位妈妈的晚年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用你的语言画两幅画。这样的设计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同时也延伸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进行言语训练。给《半截蜡烛》、《买小狗的小孩》等结尾含蓄的课文续写结尾;学《义务导航员》、《玄鹤献珠》等课文后由学生讲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故事。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白杨》等课文由学生谈自己的体会;《草船借箭》《将相和》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学生在熟读、感悟的基础上分小组编成课本剧表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以课内阅读为一个中心点,充分调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我称之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习古诗在学习《雪猴》《我和狮子》这两篇课文后,我购买了课外读物《人与动物》等相关书籍并推荐给学生,放在班内图书箱里供他们阅读。后来,通过查阅记录,我发现这本书的借阅率很高。同时,我鼓励孩子搜集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章课外阅读,并变成自己的话,讲给同学们听。恰倒好处的调动了孩子们对人与动物关系这一类图书的关注。掀起一个课外阅读小高潮,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后来在学习《晏子使楚》后,就是学生拿来《上下五千年》主动向我和同学们推荐其中介绍晏子的另外两篇文章《二桃杀三士》和《挂羊头卖狗肉》。课外的大量有益的阅读同样促进课堂内的阅读教学。人的亲历亲验是有限的,特别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但他们可以从浩瀚的知识海洋获取无尽的知识。阅读体验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内涵,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积淀。

课堂教学就应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学”并重,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共同感受生命的律动。

 

    相关推荐

    生命的抉择与感动 尝试,激活灵动的生命 涌动生命活力的教育——五生德育之生命教育案例 语文教育,一种生命的运动 话题式交往,流溢生命的动感 语文课的生命----互动论文精品 让课堂涌动生命潮流 话题式交往,流溢生命的动感 生命 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生命 生命的语文 语文的生命 构建充满生命灵动的评价课堂 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 生命中跳动的音符——我的成长足迹 生命生命的一点思考 五年级《1.生命的感动》教学设计 走进生命的林子──《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3 生命生命 3 生命生命 “找规律”活动设计 生命 生命- 教案 《生命 生命》导读 生命 生命-教案 理解《生命生命》所表达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 理解《生命生命》所表达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态度 《生命生命》赏析 《生命 生命》评课 《生命生命》教案 《生命 生命》简析 教学《生命生命》一文的感悟 《生命 生命》案例 《生命 生命》教案 两篇《生命生命》的比较阅读 《生命生命》教后感 生命生命(方案B) 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拥抱生命 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拥抱生命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生命生命》说课稿 生命 生命读后感 《生命壮歌》(生命桥) 19生命生命(4篇) 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林子 跨越海峡的生命救助行动圆满成功 生命生命说课稿 生命的绿叶 生命的空隙 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林子 “送教下乡”活动《丑小鸭》《生命.生命》《枫桥夜泊》听课有感 《生命的壮歌——生命桥》课堂实录 生命的壮歌 读《生命生命》有感 读《生命生命》有感 读《生命生命》有感 19生命生命(4篇) 《生命生命》导学案 秋天的情怀——用生命培育生命 生命的签证 生命的大美 生命的大美 生命的故事 生命的林子 生命的药方 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林子 生命的激情 生命的壮歌 生命的绿叶 生命的养料 生命的林子 生命的药方 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壮歌——生命桥》课堂实录 七年级语文《生命,生命》的教案 激活思维 体悟生命──《生命 生命》一文的教学案例 《生命生命》好词好句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