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小编: :admin

浙江省48个县(市、区)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今秋起全面进行新课程实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作法在实验区的推广过程中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极积参与,取得不少经验。同时,在一些方面也暴露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正视和解决,将给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带来隐患。

曲解自主学习导致课堂失控

一小学上数学课,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1000的概念,让学生花半节课时间走1000米。老师和家长都担心课活了,但基础知识落实不了,而知识点是中高考必考的内容。许多老师反映课改后课时不够用,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比以前多了,课堂很活跃,但容易失控。

新课改中一些学校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这是许多深入课堂听课的专业人士的看法。现阶段“学生自主学习”出现了变相“放任自流”的现象,有的学生用一种很笨的方法“自主学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收获不大,自主学习应是一种理性的探索性的学习,不是一种“自发的学习”。

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许多时候演变成了无效讨论。合作的目的是“1+1>2”,若个人学习效率比一起学习高,为何要与人合作?

一位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指出:一些做法恰恰把教学传统中最好的东西“抓好基础,当堂巩固”忽视了。

负担转嫁家长

孩子更早抢跑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是个相当愉快、自信的孩子,但她现在有挫折感,对上学兴趣不大。”一位家长抱怨,“以前没教她认字,就想让她愉快自由地成长,现在一下子要认这么多字,压力很大。我每天晚上和双休日都陪着她学拼音、认字。”

一位专家认为,虽然新课程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但事实上并没有降低难度。新教材人教社小学语文第一册,要求认字400个,写100字,比起原来省编教材认写163个字要多。特别是在生字第二次出现时不再加注拼音,根本无法达到巩固的效果,学生掌握生字相当困难。从老师和家长的反馈看,一年级的识字量太大,“回生率”很高。

由于一年级集中了那么大的认字量,同时又强调学习的生活化,主张家长利用生活资源来教孩子学习语文,由此更多地把学习负担转嫁到了家长身上,许多开放性作业需家长上网查资料帮助完成。而孩子除了上学,还要投入很大精力去认字。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一入小学,即面临在短时间内口算大量数学题的要求,这对没有珠心算基础的孩子来说相当困难,逼着家长提早让孩子去学珠心算。一位专家认为,但凡一种教育改革,如果把落实目标放在课外,寄予家庭,多半不会成功。

新课程难度大,进度快,对学前教育要求很高。据了解,目前小学一年级约有1/4孩子需老师另开小灶。杭州一位老师说,她班里约1/3的孩子出现拼读困难。而孩子对语文和数学认知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学前教育造成的,这又不得不促使家长更加推崇让孩子“早点起跑”。

教材衔接不严密

据悉,新课程各学科教材衔接上存在问题,如一学科的某个知识点需要另一学科的某个知识点为支撑,但后者却还未教到,前者的老师只好充当二传手提前给学生开小灶。一些专业教师指出:新课程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但在综合过程中,有许多知识点衔接上的疏漏。初中学科的知识点多,一门学科往往是以另一门学科为支撑的,往往发生链接上的“脱链”。

如科学课程中的“密度”,原来初三教,现提前到初一刚开学就教,但其中涉及到立体单位指数的换算,数学还没来得及上,因此科学老师不得不充当数学老师的角色;原来物理初二上力学,初三上光学,现在初一就接触到光学,但光学教学中需要的数学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却一直要到初三才上。除了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要为其他学科捡漏补缺,这是各科老师最头痛的问题。一位科学老师认为,现在的科学实行一种“初一先教,今后再分年段教”的模式,实际上是忽视了遗忘规律。

科学老师如何整合

某原物理女老师在执教生物课时,面对解剖台上的小动物,手簌簌发抖,却始终动不了解剖刀。

科学课把物理、化学和生物、自然地理整合起来,但却无法将各科老师整合成全能的科学老师,别说50多岁,即使是正当盛年的老师也面临很大的困难。现在大学是分专业培养,专业以外的知识相对狭隘,其他专业许多知识点没法展开,没法深入。一旦遇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往往会被“问倒”。

许多初中校长坦言:初一尽量放开实验,初二适当回收,到初三还是重新分科教学,帮学生把重要知识点重新梳理,毕竟考试要紧。

教师普遍反映,评价体系若不改变,新课程改革就无法真正实践下去。

大班如何做到关注每个学生

新课程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五六十人一个班的大班里,老师能真正关注到每个学生吗?

教育界的有识之士认为,事实上,新课程更适宜的土壤是小班化教育环境。在目前普遍每班五六十人的环境下,“关注每一个学生”很难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适宜环境同样是小班。

实施新课改,评价机制势在必改,但怎么改?据说有关方面正在考虑一种解决方案:在保留试卷测试的基础上,增加素质评价和面试的内容,选拔考试和学校推荐相结合。许多教育界人士认为,后者在中国目前的现实背景中很难操控。如果少数几个人的主观行为可以决定多数学生升学的命运,那谁来监控这些行为的公平公正性呢?毕竟过去统一的升学考试,已是相对成熟的一种评价形式。一旦客观评价方式变更为主观评价方式,谁也不敢对这种变更盲目乐观。

正如华东师大一位教授所说:“不要在改革中把好的东西丢失了。”

    相关推荐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新课程实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自问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师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中学写作教学突破性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_语文论文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明确的几个理论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几个值得注意的倾向_语文论文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海燕》说课稿 革命历史文本:选文与教学的几个问题 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语文教学改革:不容忽视的四个问题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 语文高考试卷改革问题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让新课程高考成为高考改革“领头羊”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课程改革中的“过于”现象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实施新课程应处理好几个瓶颈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面对新课程改革,高段教师应做些什么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高中教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课程改革强调开放式教学 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求实效——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的几点尝试 课堂教学改革新尝试 《飞向太空的航程》问题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目睹之怪现象 走进新理念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于《祝福》中的几个问题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飞向太空的航程》问题探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的几个问题 《放飞蜻蜓》中的几个问题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 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立足校本培训,推进课程改革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语文新课程课改总结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