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课改要谨防表面化

小编: :admin

近几年,中国教育界热点不断,"愉快教育"、"赏识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创造教育"、"素质教育"、"目标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新名词如雨后春笋,但往往如过眼烟云。有些学校、教师已习惯了这种走过场的"教改",也在操练中掌握了应付这种教育口号的窍门,那就是做一点表面文章。现在搞课程改革,也存在着教育被表面化的现象,你要我开展研究性学习,行,我可以派几个学生去搞个课题,学生搞不出来我可以包办,反正说不定也是一阵风。你要我开发校本课程,行,我可以编一份讲义,东拼西凑,反正不用,检查时装订成册,咋看都能像回事,领导要面子,我还可以搞得更花哨,如拍录像,甚至请人搞电脑模拟。在课堂上也搞的非常活跃,学生回答“是的”“是的”“对对对”,刻意追求氛围。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常见以下几种现象:

一、教师主导变教师辅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变自学学习

一些人把教学神化为学生的“自学学习”、“学生中心论”,自主变自学,力图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学校规定一节课只能讲十分钟或一刻钟,否则就不能评为优秀课,有的教师上课开始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这实际上是放弃了教师的责任,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必然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学生自已去思考、体会、讨论、探究、下结论。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决不是抛开教师让学生自己学习。

二、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

在多媒体的使用中,有些教师把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都硬性规定上公开课一定要用多媒体,否则不能评为优秀课;用多媒体代替板书,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实验、用多媒体模拟教具,把多媒体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一堂课下来看似什么都有,可学生的实际收获并不多。我在一所学校听课时,听一位年轻化学教师介绍说,自从学校普及多媒体以后师生几乎没有做过实验;其实,多媒体模仿的再逼真,都还是虚拟的,取代不了真实的教具、真实的实验,多媒体更取代不了自已亲自动手做实验过程的体验。

我们认为多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展示的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课型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多媒体教学毕竟只能起辅助作用,并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唯一途径和手段。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从实际的教学课型和内容出发,合理地综合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包括传统媒体,取长补短,进行恰如其分的整合,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三、劳动代替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独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改的亮点,更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目前,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未形成基本的管理规范和制度,也没有配备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也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常常用劳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其实,劳动与实践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劳动是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实践是指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是以创造财富为目的,而实践是以学习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实践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必修课,不是其他学科课程的附属品或简单的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它的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指定领域。劳动仅仅是综合实践的一个方面。

四、教学过程评价重心外观化

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课改的难点之一,许多学校领导花费大量的时间制作繁杂的过程评价量化表格及各类档案等;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可看得到、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上。其结果是量化表格有体现的内容大家争着干,而量化表格没有体现或难于体现的工作互助推诿,没人做。

教育和教学的对象是鲜活的个体,如果把评价的重心放在可看得到、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上,这样的教学评价是表面化的,它失去教育的真正意义,会使教育陷入浅薄与贫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渐进的过程,非量化表格所能全部展示的。

新的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评价主体,对象和形式的多元化,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可以说一线教师最期待的就是课程内部评价体系改革的成功。

新一轮课程改革被视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仅仅有专家学者的热情是不够的,仅仅有教育部门行政领导的热情也是不够的,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千千万万在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课程改革如果不能深入人心,就会陷入形式化、表面化的命运。在一些关键的改革理念没有被深刻领会之前,施行某些具体的做法可能会出现形而上学的表面化的现象。如果说我们的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那么课程改革的实施就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让广大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别无选择、迫在眉睫的关键时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这是课程改革真正能落到实处的保证。

 

    相关推荐

    谨防容易挫伤学生的几种话 直面新课改 谨防语文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课改:要把空中的“气球”拉回地面 2017中考作文技巧:谨防三大写作误区 直面课堂看教改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面对表扬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让“设计”走在“课改”前面 新课改化学论文-化学实验是实现创新的重要途径 《化石吟》改写 广州中考语文备考要谨记三点 立足五个小组,开创课改局面 谨记中考作文要点吸引阅卷老师眼睛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立足课改研究 优化课堂教学 适应时代要求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不要淡忘了课改的使命 楚文化释要 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新课改需要教研员做什么?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语文课改:要避免三个误区 新课改应考虑学生的需要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郁达夫主要的一面 《出师表》重点提要 《出师表》 笔记要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陈情表主要内容 面对新课程改革,高段教师应做些什么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新课改下阅读课堂拓展的泛化及对策 一 块 面 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说课稿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课程改革,造就未来高素质师资 《一面五星红旗》学习要点 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要转变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语文课程改革 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选修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及需要防止的几种倾向 民族谚语·谦虚谨慎篇 高中学生表达交流方面的问题 面对新课程,追求新目标,强化元认知训练 贴近新课改 走入新课改 《化石吟》的主要内容 疫情预防安全教育课教案 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教育教案 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全面推进拼音教学 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方法 课程改革需要依托正确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 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全面推进拼音教学 鲜花丛中防毒 苏轼的主要诗词作品表 2017小学生防汛、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修改病句:在困难面前,勇敢往前冲 于永正 一块面包--“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堂实录 《衣服面料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浅析课文教学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文化的层面上解读《兰亭集序》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衣服面料的发展变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利求科学化 表达《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设计 《出师表》学习要点及方法 化石吟主要内容赏析 表达《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设计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 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口头评价谨记“三勿” 课改故事 课改动态 课改断想 多面表达在作文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奇思妙想 防不胜防──谈《智取生辰纲》之“智” 学习课改方案实现课改目标 把课“改”活 课改反思 一项需要好好反思的改革 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机遇_语文论文 一年级需要掌握的生字表 《陈情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正确把握课标要求全面推进拼音论文精品 语文课改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柱的表面积”说课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柱的表面积作业题 《一面》课后反思 一面 第一课时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一面》个性化教学设计 一面 第三课时 全面调动学生,激活语文课堂──《学弈》教学记要 再看新课改 《一面》课文简说 《一面》课文简说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