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的德育缺点什么

小编: :admin

[教育与学术论坛]

因在学校里受到了“侮辱”,年仅12岁的少年从21楼自家卧室的窗口跳楼自杀;

小学生拨打“122”报假警,一度使某市的“122”报警台处于半瘫痪状态;

某镇初一男孩,竟拿着5元钱试着到美发厅“泡”小姐;

公共汽车上经常有一些中学生,甚至是女生,说起话来,满嘴污言秽语,旁若无人……

令人不解的是,在学校,孩子们不是没听过思想品德课、不是不知道那么多的大道理,但还是不断有问题发生。一些诸如娇气、自私、浪费、懒惰、软弱、缺乏爱心、自理能力、集体观念淡薄等“毛病”还是时常在孩子身上显现。

以上描述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孩子们的德育素质在下滑。作为现存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却会让我们在惊诧与漠视之间,在加强德育工作与孩子们的实际需求间加以反思: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能做些什么,同时它又缺少了什么?

关于德育--

在许多孩子眼中,每周一两节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就是德育。当不停地翻书的时候,那就是快考试了。

国际上许多教育专家认定:现代教育思想核心,70年代是学会生存,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不但要学会生存,而且还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

而这些要求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也许是“无用”的--它无法给他们带来学分。这就是我们学校德育的尴尬: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道德素质却缺乏科学的评判,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

“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给我们上思想品德课,有时就改上语文课了。”

“我们现在上初二,刚上初中时候还好,一周两节课,后来就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了。”

“平时,老师对你们进行品德教育吗?”

“有事就讲,没事就算了。”

记者随机采访的一位小学生和一位初中生的话或多或少道出了现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或是课堂集中灌输,或是能省则省。而那些写在德育成绩单上的则永远是孩子们对德育知识点的记忆。故而你也就不难理解,讲起道理来,学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而做起来,则是另一回事了。这就是“学校的智力训练和道德训练之间的分割,获得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的分离”现象。

“长期以来,我们的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思想政治课、大学有马列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这些课程并不能涵盖德育的全部内容。虽然这些课程也是德育,但不是完整的德育课。尽管我们可以把其他德育内容放在学校的党团队工作、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来实施,但是这些德育实施途径毕竟不像课程那样有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固定的教室和课时,有专门的教师,有一套检查评价的手段,因此在时间、空间、人才、物力上得不到保证,而成为‘软’任务,容易落空或流于形式。”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詹万生认为,“课堂教学不等于德育。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不是完整的德育”。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生活在一起这个历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德育不是一门课。作为一个整体教育,它涵盖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用智育的方法来进行德育显然是不够的,德育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点,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忽略了。

关于教材--

有的学生说,那是“纯而又纯”的书本教育。书上讲的道德在社会上用不上。

“在我们的课本中,最干净的除了劳动课,就是思想品德课。”不要以为小学生的话是在和我们开玩笑,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出我们的教材缺陷:在德育工作中忽视德育的层次性和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既不能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也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应该说,在以往的学校德育中,受一种简单泛道德主义意识影响,把德育简单政治化,很少考虑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具体情况。”北京师范大学金盛华教授认为,“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需要得到尊重,因此在方法上应注意和他们讨论道德价值的取向,决不能灌输;小学生的是非判断标准还没有建立,则应注重他们在德育活动中自身的积极体验。这些应在教材中得以体现”。

北京十一学校杨学权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来自现实,反映学生实际情况的道德需要、道德困惑、思想难题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具有贴近学生,问题具体,材料鲜活的教材,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然,学生依旧会说,老师讲的都正确、很崇高、很伟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用不上。

丰富的社会生活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影响下,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出现“黄毒赌”、“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消极影响下,如何教育学生增强遵纪守法观?在升学考试、职业选择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教育学生具有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积极进取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全人格、人际关系的调整能力?包括传统道德中“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等如何体现它的时代要求?“应该说,德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而不是十几年不变制。”詹万生主任说,“德育教材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都应涵盖在德育这个内容体系中”。

关于教师--

现在有些品德课教师给学生的印象是古板,学生形容这样的老师叫“冰冷的心,冰棍的脸、枯躁的语言,古板的眼”。

长期从事德育研究的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谈道,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表面看来好像不是教育,而实际上却是深刻的教育,因为教师已把教育内容渗透在游戏、谈天、生活之中,是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气氛中让学生自然地、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德育更应如此。学生会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甚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理论上说,教师的素质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德育,却不能令人满意。众多教育方案改了又改,依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何在?除了宏观上旧教育体制与社会新的发展不适应外,微观上教师自身素质不足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品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身教的效果往往优于言教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林崇德教授认为。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时至今日,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一些消极现象还严重存在着。教育观念上,许多老师不能建立完整的学生观和素质观,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也是“以分数论英雄”,在分数的功利面前,谁还注意对品德的要求。同时,有些教师又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每一个学生的感情投入是不平均的,而对所谓的好和坏,又没有一个发展观,既然谈不上公平,又何来品德的培养。具体的师德体现上,有的年轻女教师穿超短裙、吊带裙去上课;有的教师往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脖子里灌凉水、或是差几分及格就扇几记耳光;还有的请来家长对号入座,念到谁的分数谁的家长就起立,如此等等。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将自己超然于道德之外,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割裂开来。在这样的师德下,又怎么谈得上德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对学生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关推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之我感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霍懋征教育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报告稿)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有语文才华的学生为什么没有考好 老舍为什么没有留下遗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说一说他们为什么没有摘到最大的一穗? 为什么月亮有圆缺 没有钟表我们如何报时 没有钟表我们如何报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为什么月亮有圆缺 解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对教育的一点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6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导学案7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他什么也没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优秀教案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阅读提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实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后解读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备课资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3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堂实录 中国古代有没有标点符号 残缺中的美——《祝福》中没有说出的韵味 没有放开的手──《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之一 “爸爸没有吃饺子,也没有听我……”这句话如何理解?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不是新闻的“新闻”与没有新闻的“新闻”──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独特构思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之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之二 灾情就是命令 救援没有时差 没有笨孩子 有真爱才有教育 教师随笔 高一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练习 我们的语文教育怎么啦?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6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后练习答案 没有语文的语文课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教师随笔 ——课外访万家活动调查报告 父亲没有生日 假如没有灰尘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教案 语文没有深浅 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语文版高一必修) 《假如没有灰尘》 父亲没有生日 没有天空的日子我怀念海子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东西方教育杂谈 韩军:在语文教育的路上我们失落了什么? 高中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如何理解? 我教《大瀑布的葬礼》——没有备课 一堂“没有备课”的课 阅读理解--我没有为父亲 对照:自己有没有这么样的教学言行教学实录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谁没有陶醉之时? 《假如没有灰尘》重点句子赏析 12 假如没有灰尘 10个没有思维的孩子 高中新课标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学案 客观的事实 主观的印象──《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赏析 赏识教育是什么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探究感悟 从“不多不少”、“刚好”、“几乎没有”这些词中,感受到什么? 《我没有钓到那条鱼》教学设计 德育中架起爱的彩桥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天堂里有没有蝴蝶花 我与教学比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教师随笔 一个没有打出去的电话 什么是对话教育——东西方教育杂谈 教材答疑:黄盖的船有没有把帆扬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