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口耳目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字头”
2.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1.复习: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真不少啊!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的名字吧?出示: 鱼 飞 雨 风 土 云 马 牛 山 水 下 大 田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有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来了,正焦急地等着跟小朋友们见面呢!瞧,他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及彩图)。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已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2.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3.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

三.揭示课题,教学“目”

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识记“目”A 看图识字出示生字卡片和实物卡片,学生说:图上画着什么?借助拼音认读“目”,并知道“目”就是“眼睛”B 比形认字比一比,图画,图画右下方和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C 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学习“目”的方法,看图读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四.学习生字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生字,教师巡视,点拔指导。

五.汇报交流。

1.各组选择一个字,再派出一名小老师上台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这个字。

2.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容易忽略的笔画。

3.新偏旁“角字头”教学时随“兔”的教学进行,并拓展,你还认识哪些“角字头”的字?

4.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他们用“一张,一只,一轮,一团,一个,一棵”等数量词。六.巩固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齐读2.做“登山”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十”

1.认识新笔画“竖”

2.书写“十”分析笔画——介绍笔画规则——学生观察课本上下的范字——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评议,继续连写

八.布置作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认识的新朋友

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相关推荐

    《口耳目》 口 耳 目 口 耳 目 《口耳目》1 《口耳目》教案 识字(一) 口 耳 目 《口耳目》说课稿 识字(一) 口 耳 目 识字2:口目耳 《口耳目》与评析 《口耳目》及评析 《口耳目》教材简说 《口耳目》说课材料 《口耳目》教材理解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 耳 目(2017版教案)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札记 口 耳 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课堂实录 《口耳目》教材理解 《口耳目》教学实录 《口耳目》片断赏析 口耳目教学实录 口耳目教学反思 《口耳目》教案设计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字词学习 《口耳目》教学实录 口耳目 教学案例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案设计 口耳目教材简析 口耳目教案设计 口耳目最新教案二 口、耳、目、舌 教学设计 《口耳目》教学设计1 《口耳目》教学设计2 口耳目最新教案一 口耳目教学实录二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案 口耳目教学设计教案 口 耳 目 教案教学设计 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 《口耳目》 教学设计(一册) 《口耳目》最新教学设计 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 《口耳目》 教学实录(一册) 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口耳目教案 《口耳目》课文教学设计 口耳目 教案教学设计 102口耳目之教材分析 《口耳目》教学游戏设计 《口耳目》教学游戏设计 《口耳目》 教学设计(一册) 《口耳目》 教学实录(一册) 《口耳目》第二课时与评析 《口耳目》教学实录与评析 低年级识字──《口耳目》札记 口耳目的教学设计教案 《口耳目》教学实录与评析 口 耳 目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语文:《口耳目》说课稿 小学语文《口耳目》说课稿 识字的课堂策略──《口耳目》 口耳目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语文《口 耳 目》教案 《口耳目》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口耳目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口耳目》名师教学设计片断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耳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口耳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识字(一)2 口耳目》教学设计 口 耳 木 《口耳目》第二课时设计与说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口 耳 目 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上《口耳目》教案 识字2:口目耳 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优秀教案 口耳目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口 耳 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口耳目 一年级语文《口耳目》教案设计 小学一年级上《口耳目》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上《口耳目》教学案例 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学实录 一堂识字的课的启发──《口耳目》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