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山居秋瞑》铁皮鼓实录(本站论坛稿)

小编: :admin

今天在上课之前,我先叫一个同学起来讲一讲律诗的章法,你能够知道多少说多少,胡婷。”

胡婷站起来说:“首联要破题,颔联和颈联的格式应该不同,比如两联里面的动词一般尽量不要放在同一个位置。然后尾联应该有一个总结的作用。”

“我发现她说得非常好!有没有同学补充一下?文思泉。”

文思泉补充道:“颈联应该是破题,颔联是承题。”

“颈联在前还是颔联在前?”

她连忙纠正:“颔联在前,颔联要破题,颈联承题。然后尾联除了总结,还可以放开一笔。”

“你说的放开一笔很准确,就是说尾联即可以就题作结,也可以放开一笔,余韵无穷。那么破题的是哪一联?”

“首联!”同学们纷纷说。

“你刚才说是的颔联。那么承题的应该是哪一联?”

“颔联!”

“那么颈联就应该转了,颈就是脖子,脖子的功能就是转动。一首好的律诗往往不自觉地符合这种规范。前几天我偶尔发现我学生时代写的律诗--那时候我喜欢写诗,主要是写同学闹着玩,我后面坐着一个陕北的同学,他喜欢画画,我就帮他题诗。我发现的这首诗起因很有意思,一天早晨我落枕后,歪着脖子走进教室,大家都笑我,我就题诗一首,名曰《歪脖歌》。”

大家都哄笑起来,我开始读那首诗:

昨夜高枕会南柯,晓起方觉已歪脖。

群筋越轨痛难忍,众人皆哂奈若何!

灞桥柳美皆因曲,李贺文奇波折多。

时风日下须斜看,世人心歪反笑我。

我边读边按律诗章法分析,也讲了不合律之处,课堂上笑声不绝。我顺便读了同时发现的另一首诗:

五月流火已近人,羲和乱日蝉不闻。

经霜松盖有残枝,初发柳条无精神。

周公处处乱笔迹,南柯时时入梦魂。

安得舒臂千万尺,扯将云彩洗凡尘。

“好,我们来看《山居秋暝》。我先问大家一句话,你在看这首诗的时候,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可能在哪一句出现的相对比较频繁?”

我想他们大概会说是首联和尾联,因为首联是破题,而尾联则是结题,结果学生齐声说:“尾联!”

“为什么是尾联?”

下面七嘴八舌地说,大意仍然是根据律诗的章法。

“大家说得很好!因为尾联结题,所以往往在尾联出现,这指的是就题结的情况。而且往往出现在第八句。我要问一个同学,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我叫起了韩利,她说:“它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一种渴望。”

“你从哪儿看出的?”

“就是最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两句没有提到归隐呀?”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又换句子了?不敢坚信自己是正确的?我不过是问一个理由而已。”我笑了,“‘王孙自可留’里用到了一些典故,这些典故出自什么地方?”

“《楚辞·招隐士》。”学生纷纷说,这个注释上是有的。

“大家注意题目,‘招隐士’,这个王孙指作者自己,楚辞中讲山中太冷清了,还是出来作官吧!王维反其道而用之,说还是不要作官好。因此前面的写景,不过是为后面作铺垫,说明山林的景色很好,适合隐居而已。大家看,这个诗我们一下子就读懂了,没什么难的。这么简单的诗,我们再分析一下,看能够发现什么问题。这一首诗每一联,每一句话都有问题可寻,但我们少讲几个,我提几句。首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有问题,我改两个字,就改好了。”

看我给王维改诗,大家都笑起来了。我在黑板上把诗改成“明月林间照,急泉石上流”,然后得意洋洋地问:“改得怎么样?”

下面纷纷议论起来。有同学在下面喊:“先讲讲你的道理嘛!”

“好,我就讲讲我的道理。为什么说‘明月林间照’?这个‘林间照’比‘松间照’更准确,山里面恐怕不仅仅有松树吧?肯定也有其他树木呀,怎么能够厚此薄彼呢?”

听了我的解释,下面嚷成了一团。

我接着说:“当然我也想过一种可能,比如我老家的乾陵,就以松树为主,但那是人工林,王维时代不可能有人工林吧?所以这样一改更符合实际情况。”

下面议论更多了。

“先听我把话说完。”我示意他们静一静,“下面这句更成问题,‘清泉石上流’,我们可以想象水势比较大,为什么会比较大?”我用笔在黑板上划出“新雨”两个字。

“小雨嘛!”王敏在下面说。

“谁告诉你是小雨的?”我笑了,我知道他们喜欢这样逗我。“而且山里面因为地势的原因,溪流一般在相对凹的地方,即使小雨也会很快使水上涨的。我去九寨沟的时候,路上下雨,山上无数的小瀑布就往下流,非常危险,为什么,就是因为有聚水的作用。下了雨,肯定水比较大,泉水比较急,此其一。为什么不能用‘清泉’?因为既然下雨,雨必然会把山上的泥土冲刷到溪流中,溪流就不会清澈了。”

“现在你们把这两句齐读一下:‘明月林间照,急泉石上流。’是不是感觉要好很多?”我得意地问。

“不是!”下面齐声说。然后纷纷反驳我。

王依举手起来说:“我觉得‘松林’和‘清泉’都是有象征意义的,不是那种很实际的描写。他是用这两种东西来衬托他自己,松树是一种很挺拔刚毅的植物,清泉也是一种高洁的象征,它们是用来表明作者的性情,并不是真实的描写。”

大家纷纷表示赞成。

“哦,是这样呀!”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还有没有补充的?”

宋良波举起了手:“你为什么说‘松林’呢?一棵松行不行?”

其他同学嚷了起来,显然不同意他的看法。

宋良波继续说:“‘空山新雨后’,应该是空山,山上很少有树。”

“哦?‘空山’指的是山上很少有树吗?”这种说法来得很突兀,下面的同学哄堂大笑。“这里其实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空山’,先放一放,请宋良波同学说完。”

“还有一点,‘天气晚来秋’,说明是秋天,秋天树叶都掉光了,唯有松树是常青的。”

“那现在入秋了没有?”

“入秋了!”有几个同学回答。

“我们要不要去峨眉呀青城呀去看一看,看叶子掉了没有?这个理由不能够成立。好,我们现在把‘空山’解决一下,‘空山’是什么意思?”

“没有人。”

“有没有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你凭什么说没有人?还有没有其他说法?”

“空气清新!”又是一阵大笑。我知道有人又跟我“捣乱”,但对这种善意的“捣乱”,我一般比较宽容,上课嘛,不能够太严肃。

议论又起,但是越来越多的同学趋向于说是表示山很静。

“很多同学都说对了,就是静。但是后面明明有声音呀?”

“静不代表没有声音。”一个同学在下面接着我的话说。

“说得很好,静不代表没有声音。王维的诗里提到‘空山’的地方还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夜静春山空’。他要隐居,地方肯定是比较静的,不可能‘游人如织’。”

我接着说:“好,我们小结一下。刚才王依同学提出‘松林’与‘清泉’两个意象,说这是作者人格的写照。那么再看这两句,是不是纯粹的写景?”

“不是!”

“这肯定不是纯粹的写景了,在写景的同时也在写人。其实王维还写过一些诗,他说‘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泉’。在古人眼里,不同的树林有时候地位不一样,比如梧桐,柳树,各有其地位。无论是‘恶木’还是‘清泉’,都已经被人格化了。现在假如我让你来写诗评,你还会不会单纯地理解为写景?”

“不会。”

“那么我们举一反三,想一想,如果你遇到其他类似的诗歌,是不是要多想一想,分析一下这类意象?我们再想一想,还有哪些类似的意象值得注意?”

“月亮!”

“这个最常见,不用说了,还有呢?”

“柳树!”一个同学说。

“柳树,折柳,都与送别,离别,挽留有关。还有呢?”

“杜康!”周犁喊道。

“这不能算,它只是借代,以人名代酒。”

“菊花!”旁边有人喊。

“对,菊花是高洁的象征,最早出现在《离骚》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潜也说:‘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奠定了菊花这个意象的意义。许多意象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被逐渐赋予意义的。‘不是此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还有吗?”

“杜鹃!”我旁边的贾希说。

“看,她又找出一个。杜鹃又叫什么?”

“子规。”看样子大家都知道。

“‘此中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的叫声非常悲凄,而且听来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跟什么有关系?跟思念、离别,特别是凄凉有关。‘可堪春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还有没有?”

“红豆!”另一个同学说。

“红豆生南国……”王敏马上接上了。

“对,还有呢?”

“蜡烛!”

“也算一个吧!‘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不过我觉得倒是现代人用得多一些,常用来比喻我们教师嘛。还有没有?”

“莲花!”史如水说。

“对,莲。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意象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是的,莲花代表着一种清洁精神。除此之外,‘莲’还与‘怜’谐音,南朝民歌中说:‘雾露掩芙蓉,见莲不分明。’《西洲曲》中也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莲子’就是‘怜子’,就是我喜欢你的意思。还有没有?”

“鸳鸯!”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还有没有?”

“猿!”

“呵呵,对,也是一个,猿声比较悲切,李白的诗里较多出现,学过没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这才想到他们并没有学《蜀道难》,我接着说:“刚才我们提到的诗里面就有‘杜鹃啼血猿哀鸣’,杜甫的《登高》一开始就说:‘风急天高猿啸哀……’它也是悲凉凄切的代名词。还有吗?”

“青鸟!”

“对,青鸟也是爱情的一个代名词,‘青鸟殷勤为探看’。还有吗?”

“梧桐!”

“对,‘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史如水已经接过我的话了。

“《孔雀东南飞》里有一句诗:‘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为什么要强调种梧桐?种其他树不好吗?是因为梧桐也往往与悲戚联系在一起。还有没有?”

“竹子!”

“对,也是高洁的象征。还有象鹧鸪,它的叫声被人翻译成‘行不得也么哥哥’,所以也有不少诗用它来代表思念与送别,例如‘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已经总结了不少,以后遇到以后就要注意,‘梅兰竹菊’之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我们接着往下看,颈联好像也有问题:‘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个颈联我也要改一改……”

下面又嚷成一团:“还要改呀!”

我笑了:“你们说不改我就不改了!”

“改呀!”下面齐声说。

“你们肯定说我又要改坏了!我改成‘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游’。”因为要考虑到押韵,我明知“游”字用得不好但是没办法改过来。

我还没有解释,方鸿已经举起手来:“他这样写有他的理由,如果你这样改的话,就改坏了。他是说听到竹林里的喧闹,才知道洗衣服的女子回来了。他看到莲叶的动,他就知道渔舟来了。”

“但是这里有问题,之所以听到喧闹,是因为洗衣服的女子回来了,这毫无疑问。正常的理解应该是‘浣女归竹喧’……”

“不是的!”方鸿截断了我的话,“这是从作者的感觉顺序来写的,他先听到竹林喧闹,才知道女子回来。”

在他说的时候,我注意到林雨在转过身和后面的同学说话,没有仔细听方鸿发言,于是我说:“大家把他的意思听明白了没有?”

同学纷纷说:“听明白了!”

“我叫一个同学把方鸿的意思再说一遍。林雨。”

林雨站起身来,表情尴尬:“我没有听清楚。”我笑了笑,让她坐下了,我想她肯定已经明白我为什么喊她了。

“实际上是因为浣女归才有竹喧,但他写的时候却先写竹喧后写浣女归,为什么?《红楼梦》中写王熙凤的出场就是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对。那为什么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呢?”

“在竹林里嘛。”

“竹林一般要遮住人比较难,但是遮住了浣女,说明竹子比较茂密。后面说‘莲动下渔舟’,莲叶居然把船遮住了,突出了什么?”

“莲叶比较茂密。”

“对,‘接天荷叶无穷碧’嘛。那我们读这两句时,就要有一个感觉。这两句诗在写人的时候首先用了倒装的手法,如果有人要问你这两句诗好在什么地方,你必须先说它用了倒装的语序……”

这时候铃响了。

“好,我们下节课再讲。”

课后有同学上来背书,林雨也跑上来,问我:

“魏老,第一句中说‘天气晚来秋’,季节是秋季,而荷叶应该是夏天的呀!更何况还这么茂密?”

我一下子愣住了,因为我是北方人,那儿没有荷花,也搞不清楚这个问题。

“这倒是个问题,这样吧,让我下去想一想,下一节再说!”

回到办公室,一边整理一边思考今天的课,有这样几点想法。

一是感觉上课的语言仍然要锤练。感谢录音笔,如果不是它,我现在的课堂还会大量出现口头禅,录音笔帮我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我也听到了许多表达不够清晰流畅的句子,(在整理时自然就流畅了)如果准确地表达思想,还需要刻意努力。和百家讲坛里面的专家的表达相比,我还有很大的距离啊。音质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但是表达的准确流畅简洁应该是可以逐步做到的。但是我前十多前竟然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吾之蔽甚矣”!

二是课堂上对学生思维的点拔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进行研究。当我问道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的时候,韩利对这首诗题旨的把握简洁而准确,但如此让她进一步来解释,她就做不到了,甚至变得缺乏自信,这类情况,老师如何进行处理?我感觉我处理得不好。这里面既有学生在对话中的姿态的问题,也有思维方面的问题。本来如果仔细一些,她可以通过注释顺利地解答出来,这既锻练了阅读能力,又锻练了分析能力,但我在这里没有进一步点拨引导,而是自己直接分析出来,这样不太好。宋良波同学的回答更值得注意,他显然把“明月松间照”理解错了,更进一步地理解错了“空山”,这类无法预约的读误如何进行即兴处理,也是一个问题。而且他的回答也引起了同学的哄笑,如果一个本来就不怎么发言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受打击,从而更少地发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运用技巧来进行处理?

三是如此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问题。比如这篇实录中关于“小雨”还是“大雨”的争论,把“空山”理解为“空气清新的山”的回答,无疑都不是真正产生了疑问。也就是说,这可能不是或者不仅仅是教学问题了。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化解?既不让学生感到过于严肃压抑,又能够保证讨论的正常进行?

这节课也开始体现出我对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些观点。

一是要有章法意识。学生能够迅速分析出主旨跟这种章法意识有一定的关系,理解了章法也就理解了古典诗歌的结构,有利于理解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二是一节课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围绕这一两个问题可以挖掘得比较深,还可以运用比较进行延伸。比如这节课我对诗歌中常用意象的总结分析,就做得比较深入,这样做几次,配合相应的练习,应该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对古典诗歌教学的一些观点还将陆续在其他诗歌的教学中出现。

    相关推荐

    铁皮鼓实录《山居秋瞑》(本站论坛稿) 铁皮鼓上《过秦论》(本站论坛稿) 铁皮鸿门宴(本站论坛稿) 铁皮鼓上传:《散步》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云裳实录《山中访友》(本站论坛稿) 故都的秋(本站论坛稿) 云裳实录《在山的那边》(本站论坛稿) 《促织》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闺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云裳实录《理想》(本站论坛稿) 《白色鸟》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孔雀东南飞》实录(本站论坛稿) 摩西《短歌行》实录(本站论坛稿) 《沁园春·长沙》实录(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实录(本站论坛稿) 辩日(本站论坛稿) 《阿房宫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斑羚飞渡》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实录《卫风·氓》(本站论坛稿) 洛可:《背影》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荔枝图序》上课实录(本站论坛稿) 《故乡》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云裳实录《生命生命》(本站论坛稿) 摩西《项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山中访友》教案(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纸船》教学实录及后记(本站论坛稿)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项脊轩志》实录(本站论坛稿) 《走进李清照》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李研的《〈论语》十则》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归去来兮辞》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袁卫星实录《一碗阳春面》(本站论坛稿) 《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死水》教案(本站论坛稿) 《阿Q正传》第五课时实录(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教《冬天》(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赤壁赋》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教《劝学》(本站论坛稿) 《赞美》教案(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教《孔已己》(实录及评论)(本站论坛稿) 站在单元起点(上)(本站论坛稿) 站在单元起点(下)(本站论坛稿) 铁皮鼓上《过秦论》. 毓君教学实录《不朽的失眠》(本站论坛稿) 课堂实录:《亲近诗歌》(袁卫星)(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我的呼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摩西《晏子辞千金》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干国祥《八只小猫》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实录(本站论坛稿) 若曦《乡愁诗两首》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制作“‘中秋·月亮’文化集”(本站论坛稿) 李研上传:李镇西《山中访友》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干国祥《故乡的小路》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摩西实录:初雪霁《废墟的召唤》(本站论坛稿) 乡愁诗教案(本站论坛稿) 梅洪建:《蜀道难》和《将进酒》实录(本站论坛稿) 陈钟梁执教《致橡树》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大自然的语言》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再别康桥》教案(本站论坛稿) 《乡愁》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我教《荷塘月色》(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我愿意是急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潘雪陵(本站论坛稿) 东方雪上传的:《虞美人》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课题:学写诗歌评论(本站论坛稿) 《送行》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登泰山记》创新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与朱元思书》教案(本站论坛稿) 这个世界的音乐(本站论坛稿) 《就是那一只蟋蟀》课堂实录(袁卫星)(本站论坛稿) 《孔乙己》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生物入侵者》教案(本站论坛稿) yuanling79《错误》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爱莲说》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肖盛怀《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赤壁赋》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教《孔乙己》(本站论坛稿) 《道士塔》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核舟记》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干国祥:《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世界上最伟大的声音——《我与地坛》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 一节“相识”课【已发表】(本站论坛稿) 《荔枝图序》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摩西上《孔雀东南飞》(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致女儿的信》教案和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流程及课堂实录(本站论坛稿) 云裳上传的《绿色的呼唤》活动课实录(本站论坛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原创]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本站论坛稿)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本站论坛稿) 《范进中举》教案设计(本站论坛稿) 李镇西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实录及评论)(本站论坛稿) 《无题》(相见时难)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原创] 春姑娘上《陈奂生上城》(教学设计及实录)(本站论坛稿) 余映潮《夏天也是好天气》课堂教学实录(本站论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