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高中说课材料《绿》

小编: :admin

对教学内容的总体思考

散文,可以铿锵得象诗,雄壮得象军歌、生动曲折得象小说,活泼尖锐得象戏剧的对话。著名女作家冰心道出了散文的共性:散文不管用怎样的表现形式,作者总是要追求他的某种真挚情致的表现。

教学大纲中对高中阶段的散文教学有明确规定:理解和分析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及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

考纲中亦规定考生应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挖掘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感受文字内外的氛围、情调和特色。而近年来高考试题对现代文阅读题型的设计也多侧重考核学生的理解分析力。

《绿》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将要学习的第一篇散文。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有关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知识。借助本文要引导学生掌握从事与意相合、情与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的方法。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脉搏,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德育目标: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依据

1、大纲、考纲的要求2、学生实际基于上述认识,我决定进行一下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把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范例,借助这一名篇引导学生学会掌握鉴赏散文的方法,训练学生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并把这篇文章放置到整个散文单元教学中去考虑,舍去旁枝,利用现有教材内容,紧扣文章语言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最能透视文章神韵的词句,引导学生从情景相生的角度理解分析散文。

依据: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对应关系。

依据: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辅助手段:多媒体软件、计算机

教学方法: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比较法:抓住特色,求同存异。练习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依据: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它不是消极的注视,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

学法指导:从三个方面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讲解过程中示范和点拨。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指导学生自悟和总结。3、练习设计中,引导学生运用、迁移。

教学设想:在文章倒数第三行并不显眼位置上的女儿绿,是朱自清先生自创的独具魅力可以辐射全篇的奇巧之词。由此切入,逆向推导,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变浓厚的兴趣为主动求学的动力,而且整篇文章的分析也可以由点到面,延伸到写景、状物、抒情各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绿色是大家喜爱的颜色,但大家听说过女儿绿?观赏过女儿绿吗?如果没有请打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绿》。(引起学生对女儿绿的注意。)

二、请一组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概括十二三岁小姑娘的特征。(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女儿绿的具体寓意创设条件。)

三、阅读品析第三自然段

1、请顺着我朗读的引导,品味梅雨潭的绿是否具有女儿的魅力。目的:学生边听教师配乐朗诵,一边看屏幕上播放的梅雨潭绿意盎然的画面。(为学生品析梅雨潭的绿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第三段末的女儿绿与段前的博喻、比较、想象结合起来,由女儿绿这一点,延展到对文章写景状物各个环节的分析。)

2、教师示范引路,品析招引、追捉所显示的情与景。(通过教师精讲示范学法,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3、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品味分析喻绿、比绿、想绿的描写。注意启发学生从十二、三岁这个年龄段小姑娘的特征上去分析。

4、仿写练习:我若能…写几个句子。(加深学生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5、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眼中的梅雨潭为什么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启发学生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经历。(把握情与景的对应关系,突破难点。)

四、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段。

1、动手为这段配上插图。2、写梅雨潭的绿为什么要先写梅雨瀑、梅雨亭?(用画图带动对重点词语的品析。明确写景的内在连系。)

五、将全文连起来看,结尾重复开头的惊诧,而且多出不禁二字,告诉了你什么?教师从人物称代上点拨。(明确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总结:如果说惊诧是文眼,那么女儿绿便是神韵凝聚的明眸。

六、练习:(练习节选自思果的《春至》,选文中也有对绿的描绘,但却是一种变化的绿。)

(通过这一练习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抓住关键词句、从文章整体内容入手鉴赏散文的方法,达到运用学法、迁移学法的目的。)

附练习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尽管百花百色,绿才是春色。天公一支笔,在大地上涂抹,涂一次绿一分,直到初夏绿得透不过气来为止。中国的山水画不是清绿,就是赭,师法的是自然。树林越来越密,树阴越来越浓,树上的裘越厚,人身上的衣服越薄,树枝露出的地方越少,人身上露出的地方越多。早有人打赤膊了,走上高冈俯看,但见绿成一片,也分出几等深浅,有带黄的浅翠,有带黑的浓绿。附近的树上还有夹了深绛、浅紫、灰白等等的杂色,深浅相间,织成奇锦。

春天有味道,你可以闻到,不用说芬芳的群花了,就是青草也有朴实的香味,可以嗅个够。瞎子也知道春在哪里,春天可以接触到。脚下是软软的草。风吹在身上再也不刺痛肌肉,恰像温柔的手抚过,你只要出了门或者打开窗户,就知道季候。寻春最容易,处处都是。

谁都知道春天的音乐最中听。天不亮枝头的鸟已经像青草一般等得不耐烦了。这些小音乐家组成乐队,一齐和鸣。也有独自高歌的,旁若无人。这些免费娱人的歌手闷了一冬,现在要痛痛快快施展一下本领,给春送来降临的口信。你要早起,要到树木时,要细心听。城市中人不免错过了听鸟,也错过了赏春──城里只有雪才是最显著的季节变化,因为灰色的水泥掩盖了一切。(节选自思果《春至》)

1、朱自清的《绿》从不同侧面表现绿的可爱,本文则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春的可爱。它是从哪些侧面表现春的可爱的?答:从□□、□□、□□这三个侧面。

2、朱自清描写的是定格的绿,本文首节写的是变化的绿。这主要是因为本文的。

3、本文写绿观察点有变化,交代变化的语句是:。

4、文中已有一句表达寻春最容易的意思,这一句是:。

5、鸟已经像青草一般等得不耐烦了一句所用的修辞方法有,它要表达的意思是。(可用文中语句略加组织作答)

结语:

叶圣陶说过: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宝石。希望大家课后能运用这节课所学的方法,阅读其它游记类散文,相信大家一定能采到晶莹的宝石。

(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自觉的运用学法。)

说明:板书需要把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最简要、最直观、最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内容一目了然。本课的板书设计,文眼惊诧居中,上下左右分别是文章的关键词句。最后用弧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不仅体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同时也在学法上给学生以启示: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

    相关推荐

    《春》说课材料 《燕子》说课材料 《望月》说课材料 《燕子》说课材料 《燕子》说课材料 《纪念》说课材料 《风筝》说课材料 《吆喝》说课材料 《鸟岛》说课材料 《纪念》说课材料 《池上》说课材料 《鸟岛》说课材料 《礼物》说课材料 《学步》说课材料 《桂花雨》说课材料 《蚕姑娘》说课材料 《问银河》说课材料 《好日子》说课材料 《数量词》说课材料 《江南春》说课材料 《诗四首》说课材料 《蚕姑娘》说课材料 《鸿门宴》说课材料 《问银河》说课材料 《问银河》说课材料 《咏华山》说课材料 《水乡歌》说课材料 《夹竹桃》说课材料 《在家里》说课材料 《数量词》说课材料 《桥之美》说课材料 《谈生命》说课材料 《操场上》说课材料 《问银河》说课材料 《反义词》说课材料 《行道树》说课材料 《化石吟》说课材料 《夹竹桃》说课材料 《口耳目》说课材料 《水乡歌》说课材料 《咏华山》说课材料 《观潮》说课材料——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二泉映月》说课材料 《三顾茅庐》说课材料 《黑板“跑”了》说课材料 《黑板“跑”了》说课材料 《金蝉脱壳》说课材料 《漂浮的山》说课材料 黑板“跑”了说课材料 《阿房宫赋》说课材料 《孙权劝学》说课材料 《羚羊木雕》说课材料 《一粒种子》说课材料 放弃射门(说课材料) 《螳螂捕蝉》说课材料 《伯牙绝弦》说课材料 《二泉映月》说课材料 《烟台的海》说课材料 《花瓣飘香》说课材料 《赶海》说课材料之二 《一粒种子》说课材料 《三顾茅庐》说课材料 《最佳路径》说课材料 放弃射门(说课材料) 池上说课材料教案 《在家里》说课材料2 《伯牙绝弦》说课材料 《秋天到了》说课材料 《最佳路径》说课材料 《赶海》说课材料之一 自选商场(说课材料) 《南极风光》说课材料 望天门山说课材料 《少年闰土》说课材料 《羚羊木雕》说课材料 《三亚落日》说课材料 《要下雨了》说课材料 《大江保卫战》说课材料 《理想的风筝》说课材料 《庐山的云雾》说课材料 《晚上的太阳》说课材料 《会走路的树》说课材料 《美丽的彩虹》说课材料 《黄河的主人》说课材料 《画家和牧童》说课材料 《卢沟桥烽火》说课材料 《会走路的树》说课材料 《晚上的太阳》说课材料 《少年旅行队》说课材料 《美丽的彩虹》说课材料 《小小发明家》说课材料 咏华山说课材料经典 问银河说课材料优秀 《闪光的金子》说课材料 《莫泊桑拜师》说课材料 《黄河的主人》说课材料 《闪光的金子》说课材料 汉语拼音《gkh》说课材料 蚕姑娘说课材料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