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小编: :admin

一、课文悟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宣王也用不着为此而到“惭愧”。所以,齐王的“变乎色”应是“愠怒之色”。

2.“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3.本文所记叙的两次对话有何联系?并作了怎样的艺术处理?

探究学习:文中第一次写庄暴和孟子的对话,实际上是全文的引子,起开篇的作用,故略写。庄暴对齐王“好乐”的话题无言以对,一方面表明这个话题有难度,另一个方面反衬了下文孟子谈话技巧的高明。第二次对话是孟子和齐王的对话。这一段对话表明了孟子的政治观点,体现了孟子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一步一步地将齐王引入自己预先设想中的话题,从而达到宣讲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这次对话是全文的重点,故详写。

4.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相关推荐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 庄暴见孟子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案) 《孟子见梁襄王》备课笔记 庄暴见孟子..-教学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学教案 庄暴见孟子课外阅读答案 《庄暴见孟子》微型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学教案 庄暴见孟子教学教案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庄暴见孟子》微型教学教案 《孔孟》备课笔记 庄暴见孟子作业练习参考答案 苏教版高二语文《庄暴见孟子》的教学反思 《孔孟》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2016高三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 2017高三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 《灯》备课笔记 《晏子故事两篇》备课笔记 《灯下漫笔》备课笔记 《周处》备课笔记 《越巫》备课笔记 《观潮》备课笔记 《三峡》备课笔记 《静夜》备课笔记 《闲情记趣》备课笔记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蜀道难》备课笔记 《词七首》备课笔记 《诗五首》备课笔记 《蜀道难》备课笔记 《灯下漫笔(节选)》备课笔记 《蜀道难》备课笔记 《花的话》备课笔记 《说“木叶”》备课笔记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庄暴见孟子同步练习(带解析) 《勾践灭吴》备课笔记 《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兰亭集序》备课笔记 《阿Q正传》备课笔记 《人是什么》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短文两篇》备课笔记 《记承天寺夜游》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近体诗八首》备课笔记 《麦琪的礼物》备课笔记 《峡江寺飞泉亭记》备课笔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备课笔记 《人生的境界》备课笔记 《归去来兮辞》备课笔记 《外国诗四首》备课笔记 《散文诗两篇》 备课笔记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 《不朽的失眠》备课笔记 诗词鉴赏备课笔记(一)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外国散文两篇》备课笔记 《触龙说赵太后》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 《〈世说新语〉三则》备课笔记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公开课教案 《杜甫律诗五首》备课笔记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笔记 《巴尔扎克葬词》备课笔记 《齐桓晋文之事》备课笔记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笔记 《中国当代诗四首》备课笔记 《蜀道难》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八年级上册《三峡》备课笔记 《骄傲的孔雀》备课笔记两则 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 《阿Q正传》备课笔记-教学教案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备课笔记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备课笔记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秋)教学教案 《孟子语录》教学札记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小学教师听课笔记听课笔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备课笔记 《孟子见梁襄王》 教案-教学教案 《孟子语录》课文 末选择的路备课笔记七年级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