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初五册]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教学导引

 1.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全都是驳论文。驳论,就是反驳对方的论点,而且认定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不加以驳斥不足以正视听。驳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把对方驳倒,而是要在驳倒对方的同时,把正确的观点告诉给读者。因此,驳论文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文章体裁,它只是议论文的一种写法,是“立论”的另一种形式。

2.驳论首先要有驳斥的对象。选准驳斥的对象对于写好驳论文关系重大。为此,要把握好以下两点:

①确实存在。所驳斥的错误说法必须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自己杜撰的或设想存在、可能存在。用虚拟的靶子去射箭,是没有意义的玩笑。

②值得一驳。所驳斥的错误说法带有某种普遍性、危害性、严重性,不加以驳斥将会造成认识混乱、不良后果。不加以驳斥将不能够明辨是非,讨回公道。生活中的不正确的说法会有很多,但并不是都值得写一篇文章来加以驳斥的。

3.抗日救亡的紧急关头,有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写文章错用词语、成语却茫然不知;名为“新解”,实则文艺鉴赏走入歧途;“病从口入”“食物相克”原本与事实真相不符;日本右翼分子奇谈怪论,企图以谎言掩盖事实,这是本单元五篇课文的驳斥对象。有的事关国家存亡、民族命运,有的涉及日常生活的习惯性见解,有的属于文艺鉴赏的误区;有历史的,有现实的,有大事、有小事,涉及诸多方面,无不值得一驳。

4.驳论的方法,从理论上讲,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但在实际运用上,有时候界限并非十分清楚。有的文章很典型,有的文章综合运用多种驳论方法。这要针对具体文章做认真分析。驳论点,就是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荒谬和虚伪。驳论据,就是通过剖析揭示其论据的虚假性。驳论证,就是揭露对方在论证过程中存在的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错误,证明其论据不能得出论点。这些理论上的说法,只有通过文章的实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导引,才能让学生有所了解。一般来说,讲驳论是一个难点,尤其是驳论证,讲起来会更难一些。不过,这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机会。

5.指导学生写驳论文,知识和方法固然要讲,但更重要的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上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否则,连靶子都找不准,又何谈驳论呢?

教学设计

 Ⅰ 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教法] 鲁迅的文章,特别是他的杂文,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性和战斗性,而对于今天的初中生来说,读起来难免会有些隔膜。因此,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讲一讲本文写作的针对性,以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错误论点在当时的典型性和危害性,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价值无疑是必要的。

本文是一篇比较典型的驳论文,驳论的主要方式是驳论证。建议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第一步指导学生找出对方的论点,第二步找出对方用以证明其论点的论据,第三步组织讨论、探究,分析对方的论据能否证明他的论点,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得出论据不能证明论点的结论,进而驳倒其论点。这三步中,第三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完成这三步之后,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具体的实例,自然会推导出“驳论据”的理论知识。我不大赞成那种先讲驳论知识,再从文章中找出实例去加以印证的教法,因为那样做不符合一般的阅读规律。

本文的语言值得揣摩、品味。鲁迅是个感情激荡、锋芒毕露的人。从文章的语言中,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荒谬言论的切肤之痛和对中国的脊梁的热情赞颂。所以,应该花费一些精力去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浓烈的情感色彩。

[学法]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缜密;以驳论据为主要驳论方式,十分典型。因此,学习本文重点在于理清驳论据的方法和内容。通过列出较详细的提纲,便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具体做法是:①列出全文的论述提纲,从中发现作者的论点、论据与对方论点论据的对应关系;②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双方的论点、论据,认识作者怎样通过驳斥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 [导入] 常用的导入方法是介绍背景材料,因为这对于理解文章内容至为重要,不失为一种选择。另一种导入方法是从文章标题切入,开门见山地直奔驳论文的特点。例如,可以这样: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题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这个标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从标题的语言形式和所表达的意思这两个方面看,这个标题包含着哪些重要信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发言,讨论)

归纳:这个标题是一个设问句,是作者提出并要在文章中给予回答的一个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中国人到底是不是失掉了自信力,而问句本质,则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质疑,可以预见的结论是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那么,关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是谁提出来的呢?其根据是什么呢?文章作者又是如何进行驳斥的呢?这一连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通过研究文章去找到答案……

 [突破] 1.作者并没有一般地、笼统地说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而是针对对方论点,揭露有一些中国人的确失掉了自信力,不仅如此,他们还发展着“他信力”和“自欺力”。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人,更不能代表中国的人民。真正的中国人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正以强烈的自信力投身抗日救亡的战斗。

2.本文结构十分严密,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勾连非常紧密,逻辑推理逐层展开,显示出强大的说服力。

3.驳论与立论相结合。驳论主要阐明失掉自信力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人;立论主要阐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使作者的论点得到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明。

 [探究] 如有兴趣,可进一步探讨:鲁迅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论调做为批驳的对象?“自信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人,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

 [拓展] 下面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文章,不妨一读。

真理愈辨愈明吗? 季羡林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辨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辨愈糊涂。

我在大学时曾专修过一门课“西洋哲学史”。后来又读过几本《中国哲学史》和《印度哲学史》。我逐渐发现,世界上没有哪两个或多个哲学家,学说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有如大自然中的树叶,没有哪几个是绝对一样的。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样子。在人世间,有多少哲学就有多少学说。每个哲学家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真理。

专以中国哲学而论,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不知创造了多少理论和术语。表面上看起来,所用的中国字都是一样的;然而哲学家们赋予这些字的涵义却不相同。比如韩愈的《原道》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文章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大概认为,仁、义、道、德就代表了中国的“道”。他的解释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然而,倘一翻《中国哲学史》,则必能发现,诸家对这四个字的解释多如牛毛,各自自是而非他。

哲学家们辨(分辨)过没有呢?他们辩(辩论)过没有呢?他们既“辨”又“辩”。可是结果怎样呢?结果是让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顺手举两个中国过辨和辩的例子。一个是《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毫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觉得,惠施还可以答复:“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这样辩论下去,一万年也得不到结果。

还有一个辩论的例子是取自《儒林外史》:“丈人说:‘你赊了猪头肉的钱不还,也来问我要,终日吵闹这事,那里来的晦气!’陈和甫的儿子道:‘老爹,假如这猪头肉是你老人家自己吃了,你也要还钱?’丈人道:‘胡说!我若吃了,我自然还。这都是你吃的!’陈和甫儿子道:‘设或我这钱已经还过老爹,老爹用了,而今也要还人?’丈人道:‘放屁!你是该人的钱,怎是我用的钱,怎是我用你的?’陈和甫儿子道:‘万一猪不生这个头,难道他也来问我要钱?’”

以上两个辩论的例子,恐怕大家都是知道的。庄子和惠施都是诡辩家。《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要说这两个对哲学辩论有普遍的代表性,那是言过其实。但是,倘若你细读中外哲学家“辨”和“辩”的文章,其背后确实潜藏着与上面两个例子类似的东西。这样的“辨”和“辩”能使真理愈辨愈明吗?戛戛乎难矣哉!

哲学家同诗人一样,都是在作诗。作不作由他们,信不信由你们。这就是我的结论。

 思考: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驳斥“真理愈辨愈明”吗?为什么?“真理愈辨愈糊涂”是作者的结论吗?为什么?

2.支撑“真理愈辨愈糊涂”的根据是什么?

3.“哲学家同诗人一样,都是在作诗。作不作由他们,信不信由你们。”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短文两篇

 [教法] 以报纸上出现的用词不当现象作为靶子,进行分析和批评,而写出的这两篇文章,说理通俗易懂,语言生动活泼,虽为教读课文,学生却完全可以通过自读去理解它。所以,老师不必作太多的讲解——文章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本课的教学为以联系实际为主,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类似的用词不当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的作文或言谈中也时常出现。找一些这样的例子,拿到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分析,会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学生。需要老师导引的是分析、批驳的方法,这也正是需要向课文学习的地方。

 [学法] 同学中有两种现象较为普遍:一种是乱用词语;另一种是用词不当却不知道错在哪里。学习本课,就是要以课文为样子,找出自己或同学或报刊上用词不当的例子,学习作者讲道理的方法,进行一番分析、批评,在大家充分讨论之后,分别写一篇短文。这才是比较有效的学习。

 [导入] 这两篇短文都是批评用词不当的。同学们能举出一些用词不当的例子来吗?(学生举例)谁能说说这些例子为什么用词不当?怎样说才算正确?……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写了两篇短文《论“基本属实”》和《“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说的就是用词不当的事情。

他举出两个典型的例子,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讲解,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我们一看便会恍然大悟……原来“基本”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并不是一个意思。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吕先生是怎么说的……

[突破] 一个词语用错了,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怎样才算正确,这中间有一个分析说理的方法和层次。

这正是教学本文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要把握住:《短文两篇》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学习作者分析批评的方法上,而不是纠正一两个语法、修辞上的错误。

 [实践] 收集用词不当的实例,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其性质、原因,然后写成评析短文,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张贴或座谈)与同学们交流。

 [拓展] 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由一道高考试题而引发的感慨。

“万人空巷”“坑”万人 杨曾宪

中国球迷对不能指导赢球的裁判有一句很和教育有关的口号:“下课”!在此,恕我不敬地问一句,我们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是否也应当“下课”了呢?

翻阅旧报,从一家晚报报屁股上发现一条颇觉新鲜的消息。据称,今年高考语文题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是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相当多的考生几乎不假思索,就作出了肯定判断,结果统统为此丢了3分。宝贵的3分,对某些考生来说,这不啻于中国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中丢给卡塔尔的3分!不禁令人喟叹:这“万人空巷”真是“坑”了万人!但这能怨谁呢?

主考官当然不会错。“万人空巷”语出宋代大诗人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说的是为了看钱塘大潮,当时的杭州城内各个里巷内的人,全部都走空的盛况,即“倾城而出”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明确解释为:“家家户户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把这样一个形容词理解为人人都在家里呆着,南辕北辙,该扣分。但这能怨莘莘学子吗?

就在本次高考后,笔者又一次地在报上见到几乎同样的造句,用来形容人们看电视足球转播的情景。无怪有人推测,主考官之所以出那样一个造句,矛头所向,就是大众传媒的“误导”。大众传媒,从业人员语文素质不高,导致语文质量每况愈下,汉语失范日益严重的情况,早已为教育界所诟病。这也是我对语文教学工作者充满敬意的原因。多年来,如果没有他们始终恪尽职守地在捍卫着汉语的纯洁与规范,听凭“克力架”“XX派”“天‘尝”地‘酒’”等外来、南来、“胡来”词堂而皇之地借助传媒大举入侵,“后汉语”时代大概早已到来,所有汉语词典都将失效;汉语将变成谁都读不懂听不懂的语言,我们将不得不打着手势借助实物交流。因此,“项庄”舞剑,意在“传媒”,出题者的良苦用心,不难揣摩。当然,对付出3分沉重代价的莘莘学子来说,这也是一次预警——如果他们将来进入传媒,不能再犯此类错误。

但是,虽然;虽然,但是……总之,我却依然感到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感到这次捍卫汉语纯洁性的努力有些问题。细一琢磨,原来是我自己的认知与情感在矛盾——这个造句,如果没有提示,我也将照错不误。而自己毕竟也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文科研究人员,这岂不丢煞人也。汉语学问实在太大了,今后还得虚心虚心再虚心,谨慎谨慎再谨慎,免得在自己发表的文章中出此“硬伤”露丑。但谁知,刚刚顺过劲来的我,拿着这道题戏问几位著名文科教授、研究员时,却又“大跌眼镜”了——他们很直觉地判断,不对,然后认真地推敲:不准确吧?街上总需要有警察有公交车吧?现代城市怎么会万人空巷呢?待我告知答案、大家翻过字典后,这次是该教授们喟然了……这使我又“扶正”自己的眼镜,调整思路,对“万人空巷”对错产生了疑问,并联想开来。

 思考: 本文所论及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用词当与不当的问题了,它有更广泛、更深层的思考,但却没有告诉读者一个明确的结论。阅读本文有一定的难度,但读下去,会引发你的思索……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

[教法] 张继的《枫桥夜泊》是同学们熟悉并且大多能够背诵的一首古诗。古诗而有“新解”,自然便会产生“解”得正确与否的问题。文章标题中“质疑”二字实际上已经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本文涉及文学批评的许多理论问题,但这不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重点是:关于《枫桥夜泊》,文中列举了那些“新解”;对于这些“新解”,作者是怎样提出质疑、进行批驳的。切忌在内容上做过多的探究,而应教学生学习驳论的方法。可采用梳理结构、一一对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领会批驳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赏析文学作品。

[学法] 1.按照“新解”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批驳的,作者的结论是什么这三个层次,逐个逐条理清课文内容。

2.归纳一下作者批驳“新解”的方法。

3.阅读本册教材第20课《不朽的失眠》,感受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 [探究] 回忆以往对《枫桥夜泊》的理解,再查阅一些赏析文章,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新的感受?如有兴趣,还可以写一篇鉴赏短文,或把《枫桥夜泊》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短文。

 [拓展] 下面是一篇鉴赏短文,可供参考。

《枫桥夜泊》,唐张继作,见《全唐诗》。这首诗传诵天下,因为它,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也成了中外游人渴慕的胜地。全诗四句,以写景为主,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怀。第一句,七个字,写了三景:“月落”“乌啼”和“霜满天”。这是船泊在枫桥江边,诗人由于不能入睡,走出船舱,立在船头时的所见所闻。“月落”,照应了诗题中的“夜”字,表明时已很晚。“霜满天”,交代了时令,已是深秋时节。“乌啼”写了寒鸦的叫声,气氛悲凉。这三景,无论是色调还是声音,都显得十分孤寂冷落。这些对本来心情就怅惘的诗人来说,更触动了他的愁思。第二句,诗人把视线移到江面,既写景又抒情。先写江边枫树在残月照射下摇摇晃晃的倒影,再写水面上渔船灯火的光晕,这些都是令人伤心惨目的。这就进一步勾起诗人紊乱的心绪,慨叹自己面对“江枫渔火”难以入眠。三、四句着重写所闻。先写“姑苏城外寒山寺”,交代地点,使所闻有了明确的规定性。末句开头“夜半”两字,又使后面钟声传出的时间有了确定性。“姑苏”,对诗人来说是异地;“夜半”,按理是一天劳累后酣睡的时刻,可是诗人无法入眠!在此地,在此时,只听得远处寒山寺沉重的钟声传到船上,一声声一下下,都好像撞击在自己心上。末句“钟声到客船”,把诗人羁旅愁怀推向了高潮。这首诗只有28字,却写了落月、啼鸦、霜天、枫树、渔火、寺庙、钟声、客船等八景。景物虽多,疏密却有致,一、二句密度大,三、四句则疏松,且用“愁”字贯串全诗,使所有景物都成为一个协调的有机体。这些都说明了诗人艺术手法的高超。

《“病从口入”和“食物相克”》《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 导读建议

“病从口入”和“食物相克”,是大家几乎都深信不疑的生活常理,然而,却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作者对此进行批驳,提出自己的主张,而写成了这篇驳论文。批驳,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说理,从而提出自己的正确见解。阅读本文,可以列出内容提纲,这个提纲可能显示文章的结构,使被批驳的对象(论点)和作者的论点、论据一目了然,并从中领会到一些写驳论文的方法、技巧。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谈论的是一个重大而严肃的话题。文章针对日本右翼分子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谬论,进行了义正辞严的驳斥。而用来进行驳斥的论据便是三十万中国人被屠杀的血写的事实,从而使论点立于不败之地。学习本文,不光是学习写作方法,更要学习历史,学习一段不能忘却的民族的血泪史。近来,日本右翼分子的奇谈怪论不时地沉渣泛起;日本政坛要人竟然去参拜“靖国神社”,一再地企图以谎言掩盖事实。请同学们关注时事,关注民族的历史和未来,搜集相关资料,撰写驳论文章,捍卫历史的真相,捍卫民族的尊严。

 Ⅱ 写作

[中心] 就某一种不正确的说法,进行驳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方法] 1.选择批驳的对象。所批驳的不正确说法应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遍性。2.选准突破口,确定由何处切入进行批驳,重点批驳什么。(论点、论据,还是论证?)3.注意有理有据,是非观念鲜明正确。

[题目] 可参考课文标题的样式,根据批驳的内容,自拟题目,力求新颖、醒目,能抓住读者。

Ⅲ 口语交际

[情境] 以“上网”为话题,以“上网有益”和“上网有害”为双方的辩题,组织全班同学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

 [实践] 辩论前做好充分准备,将发言提纲、必要的理论和资料做成卡片;双方各自选好主辩人。辩论时注意抓住对方言谈中的问题,进行驳斥,以驳论作为主要的辩论方式。

    相关推荐

    [初五册]第二单元 教学设计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初五册 第五单元 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初中第一册第三单元 诗词五首(初中第五册第五单元)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 初五册第六单元 初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初中第一册四单元教学设计 初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鲁教版初四上册语文单元检测题:第五单元 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指要 初三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题 第一册第三单元单元指要 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学说明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一) 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 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第五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初三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初三上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五) 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初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第九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初一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三) 初三下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初三语文上册第2单元检测题 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诗词五首(第五册第六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三下)第五单元检测题 高中第一册第五单元 初三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下册) 初三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五四制鲁教版初三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2017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检测(三)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分析 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初六册 第一单元】 精编初三第五单元随堂练习:第19课(语文)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 第一、二、三、四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初二语文上第五单元试题 五年级下学期(第十册)三、四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单元复习课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解读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试题 初二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 教案 第五单元 课文(一) 教学设计 第五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第五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苏教版第五册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蓝鲸》(第三单元) 第五册第八单元检测题 2016初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数字》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教案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三下) 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五册第七单元检测题 第五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第五单元教案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二)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一)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五)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四) 初三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检测试题 初三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试卷 教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初一第一册第一单元作文 下册第三单元指要 教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教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初三下)第五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