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

小编: :admin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牢固树立首创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2.学习课文在行文上善于联想、思路开阔的特点。.理解文章的结构,理清本文的思路。

3.掌握本文哲理性极强的议论语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作者思路的展开。

2.难点:本文富有哲理性的极强的语句。

三、教法学法:由于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都是理清思路,所以学生已经有所了解,在自读篇目中,教师起点拨作用,关键是学生自学为主。运用的辅助工具主要是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三峡是翟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翟塘峡为长江三峡第一峡,又称夔峡。巫峡为长江三峡第二峡。巫峡景区由“三台八景十二峰”等景点组成。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

释题:

为什么题目是“过万重山漫想”,而不叫“过三峡漫想”?

明确:诗仙李白在《朝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里的万重山指的就是长江三峡处的崇山峻岭,目的是突出三峡山势险峻的特点,为下文隐喻经历千难万险设下伏笔。这个题目是偏正式的,中心词是——漫想,漫想不是漫无目的的乱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漫想是指不受拘束的想,但却是受到了定语“万重山”的限制,指作者思路纵贯古今,产生的许许多多的联想。他想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有如三峡般的艰险,时代需要无数勇于开天辟地、开拓前进的“第一个”。他的想象力很丰富:面对三峡奇景,他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思想在广袤的时空中飞翔,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的“第一个”。正是有“第一个”排除万难,开拓道路,历史才“昂然向前”,“第一个”就是历史的首创者。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长征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人们一旦面对奇景,惊叹之余,会追根溯源,遥想当年。这是很自然的联想。看长城,会想到秦始皇时代人们是怎么造长城的。同样,过三峡,也会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怎么过三峡的。所以这篇文章写作重点是漫想。

研习新课:

一、理清整体思路:

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古往今来一起雄伟壮丽的景色不知迷到了多少文人墨客,除了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以外,毛泽东主席曾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样的笔法赞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现代作家刘白羽在《长江三峡》中曾用“这一天,我像在一只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一通俗浅白的语言形容自己强烈而神奇的感受,人们那么喜爱三峡的原因当然是美丽的景色,那么作者刘征面对三峡又有什么感受呢?一起看这篇文章:

这是一片写景抒情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内容涉及面广,取材自由,表现形式灵活。“神聚”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集中,思绪放得开又收得拢。请同学把文章阅读一遍,划出作者过万重山时漫想思路开始、展开到结束的句子。结合词语手册,给生词注音,解释。

连绵耸峙啃噬端睨筚路蓝缕惨淡经营摧山坼地转瞬即逝

这篇文章既然是漫想,在阅读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思路发展的轨迹,这样文章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

1、漫想开始的句子“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漫想开始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谁?初次强调了第一个。接着我的思绪展开了:“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再次强调了第一个。

△想象第一个过三峡的人他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面临了那些困难?

明确:面临三方面的困难:一是物质方面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在什么时候?根据史料与作者的推论,应该不晚于春秋战国时期(时间)。接着作者想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要有什么交通工具呢?也许是独木船甚至可能更简陋一些(交通工具)。

二是舆论方面的:“再想下去”思路延伸了,仍然是第一个过三峡的人他遇到的困难。“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人,给后来的人增加了精神负担。这里作者举出了例子,可以看出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他顶住了多少——舆论压力,背负了很重的精神负担。

三是知识方面的:由于认识的局限,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带有极大的冒险性。作者在联想了这么多困难之后,又联想到了第一个过三峡的人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这就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动。(课文第28页倒数第一段)

△找一下这段中有几个问句,几个“不知道,也没有想”。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为了说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必须时刻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突出了第一个过三峡的人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与艰险,以及由于条件的局限而存在的极大的盲目性,带有的极大的冒险性,也突出了他敢于冒险的精神。所以这样写充分说明了第一个过三峡的人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凭舷眺望,望着茫茫江水”。作者的思路暂时又回到了现实。但是笔锋一转“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思路进一步扩展了。‘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注释)他说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至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他的翎毛。从三峡的开凿这种自然现象过渡到人类的历史,进入了更高层的境界。引出了无数个“第一个”。这句话把人类的历史比做了——翱翔于云天之上的飞鸟,把思绪触及到的比作飞鸟栖落手指,距离非常近。把抽象的历史具体化了。

千百年后,虽然今天从事的业绩会像玩积木一样轻而易举,但作者认为后人不会嘲笑我们,他们反而会——崇敬我们的精神。

在过了三峡之后思路终结,作者又回到了现实。“我凭舷眺望,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这一节都在说明作者穿过三峡后种种平旷的心情,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2、总结整体思路:

这篇散文紧紧围绕题目中的漫想,以三峡的起点夔门为漫想的开始点,“第一个船过三峡的是谁?”是漫想的起点。接着作者想到了第一个过三峡的人遇到的许许多多的困难,主要有这三个方面。(时间、交通工具、舆论压力、心理活动),思绪又回到现实。紧接着思绪扩展,从第一个过三峡的人想到了人类的历史,想到了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个”,后人将对前人表示无比的崇敬。最后船过了三峡,是思路的终结。又拉回到了现实。正篇文章紧紧围绕漫想展开,所以文章的思路非常清晰。漫想可以作为中间的主体部分,前面一二两段为一部分,最后两段为一个部分。

3、中心:

明确:作者穿行三峡过万重山的时候,他想到当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征途,有如三峡一般艰险,时代需要无数开天辟地、开拓前进的“第一个”。“第一个”,就是历史的首创者。作者讴歌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四化建设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4、词语

*连绵:(山脉、河流、雨雪等)接连不断。

*耸峙:形容山峰耸立对峙。

*啃噬:慢慢地咬、吞。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摧山坼地:摧塌山脉,裂开大地。坼:裂开。

*转瞬即逝:转眼就过去了。

神注:心里向往。

黯然失色:阴暗失去了色彩。

惊心动魄:形容使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嘁嘁嚓嚓qīqīchāchā象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也作嘁嘁喳喳。

端睨:仔细看。睨:看

步履:行走。

瞩望:⑴期待;⑵注视。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这里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二、理清局部思路、重点掌握几个问题:

1、“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个天地。”这里“落”字,有什么好处?如果换成了“驶”好不好?

明确:“落”字意境全出,一是说明了外界景色变换得非常突然,作者没有心理准备,二是说明景物奇险突出,用“驶”字就非常平淡,不能体现作者那种新奇的感受,这自然段下面就充分说明了景物的奇险,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设问等,突出了“奇、险”二字。

2、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三峡“奇、险”呢?三峡的景色实在太美了,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至于我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以蔽帚画西施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

明确:这里表面看好像用了拟人的手法,给笔赋予了生命,其实这唠叨的笔是指唠叨的自己。是指自己不敢唠叨这美景,表达不出来,所以只好展开漫想。

3、结合课文练习一,作者漫想都扣住了“第一个”,先后想到了哪些“第一个”?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明确: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始作者联想到了历史上无数个第一个,第29页第三段。第一个使用石器的人,第一个燧木取火的人,第一个弯弓射箭的人,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以及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这里的三峡作者用了引号,说明有特定的含义。思考:这里的三峡象征了什么?这里的许许多多“第一个”又象征了什么?

明确:这里的三峡象征了等待人们去征服,去开拓的未知领域。“第一个”又象征了在未知领域敢为人先、不怕困难和失败的人。从这些象征意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漫想的过程中,主要歌颂了一种什么精神——赞颂了第一个向三峡进军的人就是赞颂了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第一个过三峡的人的不平凡处在他必须面临人力无法驾驭的凶险,必须承担别人的猜测和嘲笑,必须时刻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

这篇文章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还有一部分被删节了,是关于葛洲坝建设热火朝天的景象,如果加上这一部分,我们以上分析的象征意义就不难理解了,作者主要是歌颂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望人们在新长征中发扬首创精神,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4、船过了三峡,我渐渐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这里曾经感到的和未曾感到的喜悦是指什么?

明确:曾经感到的喜悦是指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破天荒第一次开拓三峡通道,取得胜利的无限自豪的喜悦。未曾感到的喜悦是指今天作者在前人开拓的道路上畅游,美美的观赏三峡的绮丽险峻的风光所感到的喜悦。

5、大致了解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讴歌了什么,期待了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讴歌了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期待人们在新长征中发扬首创精神,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三、本课小结:

本课时主要理清了文章的思路,重点掌握了几个问题。理清了局部的思路。

四、布置作业:

通读课文。预习第八课。

五、板书设计:

夔门起点

开始古怪的念头时间

展开无边无际物质

漫交通工具现

第一个舆论

延伸

知识

凭舷眺望

想扩展人类的历史无数第一个实

终点船过三峡凭舷眺望喜悦

    相关推荐

    过万重山漫想(1) 《过万重山漫想》导学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一等奖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过万重山漫想(1)教学教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重读《过秦论》 《万年牢》重点字词意思 《万年牢》重点字词梳理 强化单元教学重点 狠抓训练项目过关——《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山 羊 过 桥 山 羊 过 桥 《过秦论》重难点讲解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后感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主题思想 《理想》重难点突破 《小马过河》教学设想 责任重于山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联想与想象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点问题探究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山雨》教学重点 《过雪山草地》教案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4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资料)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设计 《山市》重难点突破 《习作四·根据漫画写想像作文》教学设计 漫说邮票 漫成一绝 漫谈《口技》 灯下漫笔 《老山界》学习重点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设计范例 漫谈当代中学语文应重视加强伦理教育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漫话竹楼 灯下漫笔 《习作四·根据漫画写想像作文》教学设计 灯下漫笔 罗敷形象的双重审美理想 《地下森林断想》重难点讲解 《游褒禅山记》点将过关 《山中访友》重点难点 《桂林山水》重点剖析 漫说《静夜思》 《漫话小行星》 情漫“紫藤萝” 《万年牢》 《梦想的力量》重点问题探究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望断关山万千重一唱三叹长相思──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评 《万年牢》 万年牢 漫画作文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想象•夸张•激情——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摭谈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_语文论文 常常,我想那座山 漫谈郁达夫 漫话小行星 《山中访友》重难点突破 《山中访友》重难点突破 重阳节与骊山的传说 万寿菊 想像作文—新大纲赋予的重任 漫谈《包身工》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万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