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

小编: :admin

课题过万重山漫想课时2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深人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2、体会联想与想象在扩展思路,勾连上下文中所起的作用。

3、学习知难而上、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激励学生为征服“新三峡’’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具学具

预习要求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旁注

一、第二遍细读文章,要求

1.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找出表明作者思路的语句;

2.用图示法,画出作者思路的轨迹,讨论作者如何由此及彼展开思绪?(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提示:理清思路是有方法可循的。第一是整体感知文章,把握主旨,这是前提,第二是摸索作者的思路,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是如何起行的。本文的主旨我们已通过筛选重要语段的方法把握住了,下一步理清思路如何做呢?也可以通过筛选关键句的方法。

——“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这是漫想的开始。

——“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引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思路展开。

——“再想下去。”思路进一步延伸。

——“我的思想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飞鸟,此时忽如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思路扩展。

——“我的思路被隆隆的爆破声打断。前面是葛洲坝工地。”由远古回到现实,思路发生转换。

——“千百年后,假如三峡无恙,也许会有人从此穿过。”由现实想到未来,思路再次转换。

——“船已经穿过三峡,我感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和未曾感到的喜悦。”思路到达终点。

由此可见,抓住了文中的关键句,就理清了文章的整体思路:以三峡的起点夔门为思路的开端,由万重山的奇险想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是谁”,想象他当年遇到的种种困难,追溯开去,进而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第一个”和历史的进步,思想进一步深入;再由眼前的葛洲坝工地想到新长征需要无数“第一个”,主题得到升华,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将崇敬我们的精神,最后以船过三峡为思路的终点,落在阅尽险峻之后的喜悦上,首尾圆合,旨趣积极。作者的思想漫行于现实、远古、未来,对“第一个”精神的探究、挖掘、升华贯穿了文章始末,联系文章的主旨,我们不难发现文章环环相扣、环环相生的缜密、完美、精彩的结构特色,不得不佩服作者谋篇布局之巧妙、手法之纯熟。

对局部思路的分析,这种筛选重要语句的方法同样适用。从第五段到第九段是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以此为例,可以进一步训练这种方法的使用:

——“既然有第一个,那么,他穿过三峡是在什么时候呢?”

——“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

作者的思路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在“什么时候”到“使用什么工具”,再想到他为什么不是第一个,在他面前有什么困难以及他“拿起竹篙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先从时间谈起,因为什么时候决定什么物质条件,而物质的简陋又决定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临的精神压力,前人遇险或折回,他在想些什么?由此可见,正是物质的简陋和精神的重压,才衬托出了决定穿过三峡者的至刚至勇,这部分采用的逻辑顺序是服务于中心的。

把以上思路用图示法演示出来,能够简明扼要地了解作者思路的行踪,体会思路与主旨的密切关系。

总结:如何理清思路,可以用这八个字概括一下,即“披文人情、沿情而寻”。前四个字就是讲要先把握文章主旨,后四个字是讲以主旨为钥匙,顺势摸清作者思路的轨迹。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筛选表明思路的重要语句,又是快速理清思路的捷径。当然,并非所有的文章都能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在没有明显标志句的文章里,还要耐心地按照那八个字去摸索。

作者是如何由此及彼展开思维的,本文是通过联想与想象。文章从三峡的夔门写起,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在这一段的描写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概括景色的特征,如“落”、“狂暴”、“扑”、“腾”突出了江流急湍、两山夹击的“凶险”之景;“耸峙”“横枕”则从高度与宽度上描绘了高山连绵起伏的“雄伟”之景;而“青潆潆的薄雾”“发光的手臂”又为画面抹上了“奇丽”的色彩。这样一幅“险、雄、奇”的画面,怎能让游人心如止水?作者的思维就是在这种情形下穿越时空,想到了是谁征服了这难以征服的三峡,是谁第一个穿过了三峡。可以说,这种相关联想顺理成章。

由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作者又是怎样想到了他当年面临的种种境况的呢?如对他周围舆论和思想压力的描写是如此真切生动,其实,这里作者运用了推想的手段(想象的一种),即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对人物命运进行推测,从而完整地显示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刘征由于运用了推想手段,充分展现了当年第一个穿越三峡者的不平凡之处(主旨所在):他必须面临人力无法驾驭的凶险,必须承担别人的猜测与嘲笑,必须时刻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继而作者又从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想到了第一个使用石器的、第一个钻燧取火的、第一个弯弓射箭的、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这里作者是通过相似联想而展开思维的,因为所有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具有和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相似的特点:他们都面临前人未开发的未知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拥有前人未有的勇气和信念,而三峡也和所有未知领域一样充满了危险与神奇。这样,作者的思路便从一个负载着具体人和事的点扩散,上升到一个层面,一个涵盖了历史发展的哲理:人类在漫长的行程中,每一分钟都在向着难以数计的未知领域进军,都有难以数计的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开拓道路,于是,历史昂然向前。

这种联想和想象的手段在后文也有运用。正是作者熟稔地驾驭了这种手段,再加上时空的穿插变化,使得文章思路开阔、内容丰富、意味隽永。同时也体现出作者丰厚的学识。

刘勰说:“积学以储宝,酌理而富才。”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正是来源于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只有尊重生活、热爱知识的人才会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关注知识与生活,挖掘宝藏,丰富我们的学习。

二、布置作业

1.再次深入诵读课文,体会其行文挥洒自如行云流水般的特色,理解想象与联想的重要作用,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摘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加以认真揣摩,体会其语言生动、形象的特色,巩固第一单元有关揣摩语言的知识。

3.完成书后练习。

知识补充关于作者刘国正,1926年出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征,是他从事文学活动而用的专名。在诗坛上,他以《三戒》《老虎耻告示》《移山逸事》等一系列寓言诗佳作,被推为寓言诗人的头一把交椅。他的杂文针砭时弊、见机而发、把握时代、标明方向,写有《庄周买水》《复印的运用》《庄周与鲫鱼》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诗与杂文外,刘先生着力最多的就是语文教育,多年来,在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育的实践指导以及理论前瞻等方面,广泛参与,写下大量论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他对语文教育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

    过万重山漫想(1) 《过万重山漫想》导学案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 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计一等奖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备课笔记 过万重山漫想(1)教学教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重读《过秦论》 《万年牢》重点字词意思 《万年牢》重点字词梳理 强化单元教学重点 狠抓训练项目过关——《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山 羊 过 桥 山 羊 过 桥 《过秦论》重难点讲解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后感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过秦论》主题思想 《过秦论》主题思想 《理想》重难点突破 《小马过河》教学设想 责任重于山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难点分析 联想与想象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想别人没想到的》 重点问题探究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山雨》教学重点 《过雪山草地》教案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4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资料) 路漫漫其修远教案设计 《山市》重难点突破 《习作四·根据漫画写想像作文》教学设计 漫说邮票 漫成一绝 漫谈《口技》 灯下漫笔 《老山界》学习重点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法指导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设计范例 漫谈当代中学语文应重视加强伦理教育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漫话竹楼 灯下漫笔 《习作四·根据漫画写想像作文》教学设计 灯下漫笔 罗敷形象的双重审美理想 《地下森林断想》重难点讲解 《游褒禅山记》点将过关 《山中访友》重点难点 《桂林山水》重点剖析 漫说《静夜思》 《漫话小行星》 情漫“紫藤萝” 《万年牢》 《梦想的力量》重点问题探究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望断关山万千重一唱三叹长相思──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教学赏评 《万年牢》 万年牢 漫画作文 灯下漫笔 灯下漫笔 想象•夸张•激情——李白浪漫主义诗风摭谈 《西湖漫笔》语言漫说_语文论文 常常,我想那座山 漫谈郁达夫 漫话小行星 《山中访友》重难点突破 《山中访友》重难点突破 重阳节与骊山的传说 万寿菊 想像作文—新大纲赋予的重任 漫谈《包身工》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万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