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

小编: :admin

【内容摘要】:信息社会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努力建设信息环境中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高质量的信息平台,是本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本文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

【关 键 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课程整合 网络平台

【作者简介】:杨亚丽(1979——)女,湖北省枣阳市人,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2004年荣获枣阳市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3月荣获襄樊市教坛新秀荣获。1997年任教以来,先后承担了“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中央教科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实验”(中央电教馆)等课题实验。有数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奖。

传统的语文教学组织模式,一本语文书、一本教学参考,几代人不变的教师宣讲模式,已不在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虽然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教师组织整个教学活动进程,有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授,但它忽视学生是认知主体这一关键问题,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材,因为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这已经远非能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了。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

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认为,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的过程。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内心深切体会和再造作品。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披文入境的内省过程。新课程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利用网络、视听等技术拓展阅读的渠道。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中小信息技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1]

那么,如何利用网络平台,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局限,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呢?

一、活用网络,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信息化教育环境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进入跨越时空的网络,根据学习需要提取个别化的学习资源,丰富形象感知,激发求知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的感悟和体验。[2]

【案例1】

《鲸》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你们看见到过鲸吗?(同学们摇头)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鲸的录像片,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这“海中之王”的雄姿吧!(学生兴致勃勃地观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录像片)看完录像,谁能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纷纷议论:鲸真是太大了!)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鲸到底有多大?我们一起上网搜集资料。

(学生汇报搜集的图片和音像资料: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的重量做比较、用一个人站在鲸的嘴里、四个人在鲸的嘴里围着桌子看书做比较,结合课文提供的一些数据,说明了鲸到底有多大。)

案例1中,教学伊始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要出发,以简短而饱含激情的导语询问学生:同学们,初读课文,使我们感觉到鲸确实很大,你们看见到过鲸吗?学生纷纷摇头,产生了求知的兴趣。接着,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鲸的录像片,让学生领略一下鲸——这被誉为“海中之王”的动物的雄姿。一时间,学生兴致勃勃地观赏鲸在大海里遨游的录像,从感官上认识了鲸,感叹鲸的巨大。接下去,教师又提出了一个学生颇感兴趣的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鲸到底有多大?然后和学生一起上网搜集资料。丰富的网络资源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将学生带入自主学习的情境中。学生从个别化学习搜集的生动、形象的音像和文字资料中,体会了鲸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情感饱满,整个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二、活用网络,认知导航,授之以渔

阅读教学是十分强调品味的,古人称之为涵咏。一个僧推月下门让文人们推敲了千百年,又一个春风又绿江南岸让学诗作文者感叹了千百年。炼字、品词、析句,这些涵咏品味的功夫,是阅读的传统,也是文本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而孩子们的语言也就在这样的雕琢的过程中精细起来,精美起来,中华文化也在这样的浸润的过程中,滋长起来,丰满起来。

信息化教育环境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在师生、文本、媒体对话中,为学生的学习认知导航,授之以渔,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拓宽学习时空,挖掘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3]

【案例2】

《黄河魂》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的第四、第五自然段,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

(学生有的在网上查找资料,有的观看黄河纪录影片,有的在书上圈点注释,有的全神贯注地朗读。)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生:我是用搜集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我从网上搜集了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资料和黄河奔流的声音资料,(出示有关图片,播放声音资料)从这些图片音像资料中,我体会到了黄河水一路咆哮而来、俯冲而下、涛声震耳欲聋的磅礴气势。

生:我是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我从课文中找到了一些表现壶口瀑布壮观的词语,比如“挟雷裹电”、“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瞬息万变”、“山呼海啸”、“无坚不摧”、“一往无前”等词语。我不仅从网上查到了这些词语的解释,还找到了一些能表现出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图片,(出示和词语对应的图片)我把图文对照理解,深深地被壶口瀑布那动人心魄的力量所震撼。

生:我是用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我从播放的黄河录像中看到黄河最壮观的景象——壶口瀑布惊心动魄的磅礴气势,(播放黄河录像),然后我练习配乐朗读,在朗读中我体会到了“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您博大的胸怀,您的精神,您的气概,是亿万中华儿女力量的源泉。而壶口瀑布正是您的灵魂精魄的集中体现!”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接着,学生借助媒体指导和教师范读,一起练习朗读课文。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对黄河发自内心的赞叹。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真正理解、感受出壶口瀑布其真、其妙、其美。)

案例2中,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亲眼见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景观,很难想像壶口瀑布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在学习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河的磅礴气势。学生从网络主页调出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开始进入自主学习。当教师请同学们汇报学习收获时,学生更是欢呼雀跃。有的是用搜集资料的方法理解课文,从网上搜集了黄河的图片和声音资料;有的是用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理解课文的,从网上查到了这些词语的解释,还找到了相对应的图片;有的是用朗读的方法理解课文的,从网上下载黄河音乐练习配乐朗读。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展现出无可替代的魅力,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黄河魂》一文的学习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跨越时空的网络上,学习方法是自己决定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资料是自己查找的,学习体会是自己总结的,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三、活用网络,合作交流,整合信息

古代的文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读书的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这种传统一直保留在文本阅读中成为教学的经典规则。因此在教学中表现为重视阅读者内心的体验和感悟,通过细细地读书品味悟天地之道,悟为人之道,悟修身养性之道。

网络阅读更强调阅读的交往功能。古人曾把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视为一种理想的境界,而在互联网时代,这已经不是少数人才能达到的境界了。近年来,许多网上生存实验的成功,已经证明个人与社会的交往形式可以不以物理空间的转换为必要条件。这为实现网络阅读的交往功能提供客观条件。同时,在网上,每一个电脑终端都是一个交往主体,电脑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为消除了任何心理障碍,没有了任何直接的利益关系,心灵之间的交流反而变得纯洁而透明起来。这为实现网络阅读的交往功能提供了主观上的条件。[4]

【案例3】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通过利用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你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下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

生:课文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我从网上查到了有关图片资料,再现了圆明园当年“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喧嚣的买卖街、宁静悠闲的山村乡野”,(出示风光图片)我还查到了平湖秋月、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楼等景点的图片,(出示景点图片)那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使我们流连忘返,使人感觉真是“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样的美景被侵略者摧毁,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生: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圆明园的收藏时,我知道了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从网上搜集到圆明园珍贵的收藏品图片: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尤其是从香港竞拍归国的三樽铜首更使我叹为观止。(出示珍宝图片)文中所介绍的稀世珍宝在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下,或者化为灰烬、或者遭受破坏、或者流失异国他乡,这些文物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所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请同学们再来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英法联军凶狠无耻的抢掠、肆无忌惮的毁坏、灭绝人性的焚烧,无一不表现出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

(学生悲壮地齐读课文:“这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洗刷国耻的民族正义感、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强烈地震撼着学生幼小的心灵。)

案例3中,由于时代的久远、历史的变迁,课文介绍的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毁灭惨景已无法再现,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情感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在小组合作讨论、整合网络信息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展示从网上查到的圆明园辉煌景观图片资料,有的展示从网上查到的奇珍异宝图片资料,尤其是从网上下载的从香港竞拍归国的三樽铜首更使学生叹为观止。教师从网上下载并为学生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重要片断。最后,学生在悲壮的朗读中,发自内心地赞叹圆明园不愧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不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是侵略者对人类文明的疯狂践踏,是中外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多角度的探究阅读,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多方位的合作交流,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阅读质量,同时使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之情得以升华。

网络教学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传输到每一个学生的终端机,不仅可以满足学习资源共享,还可以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内容进行大胆、创新的整合,进行多角度探究、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构建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创设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使阅读教学超越了教师、教材和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了超越时空的广阔平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亮点。语文教学在色彩纷呈的海量信息中,更充满勃勃生机,更彰显深厚底蕴,更富有人文魅力。从而,也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开掘,领略了语文和人生发展交汇的美好意境。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 《中小学电教》 2001年第1期

[2] 吴柳 《信息化社会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3] 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4] 黄埔全 《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 《课程、教材、教法》 1996年第10期

    相关推荐

    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 浅谈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感受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网络,优化课堂教学──《七律·长征》网络课教学例谈 利用网络,让语文课“立体化”──《诗两首》教学笔记 >>(教学随想)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台阶》重难点突破 远程教育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与网络同行——基于互联网应用的语文阅读课 网络与语文教学 深层挖掘,打破局限《爱莲说》教学精彩片断 网络时代下的语文教学 如何突破高考语文古文的五大台阶 语文特级教师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尊重与权利,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检阅》 尊重与权利,突破小学语文课堂——《检阅》 运用网络多媒体,活化语文课堂教学 《故乡》网络教学原创教案(金传富) 用模块备课破解备课迷局 零的突破 创造性地用好网络上的作文素材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_语文论文 如何突破《科利亚的木匣》的重难点 我看网络与语文教学 采用词语突破法 读中感悟 采用词语突破法 读中感悟 让网络为语文教学添翼 中国古诗的自由与局限 采用词语突破法 读中感悟 网络教学案例 网络时代语文教学断想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导学案 关于小学语文网络教学的思考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反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学案2 网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尝试网络课《鲸》有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设计 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及教学对策_语文论文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9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1 利用网络研读探究,借助想象拓展创新——《神奇的纳米》教学设计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导学案2 利用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智能环境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零”的突破教案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反思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5 语文教学的改革与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教育传统的“错位” 展现人的舞台——网络环境中《雷雨》教学案例 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管窥 《“零”的突破》教学设计 语文网络化的探索与误区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教学设计 《“零”的突破》电子课文 突破音障 “0”的突破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策略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课堂教学实录 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比尾巴》课例研讨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展现人的舞台——网络环境中《雷雨》说课稿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研究课教案 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比尾巴》课例研讨 《故都的秋》(网络课教案)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运用_语文论文 《“0”的突破》教学设计 网络:光明?黑暗? 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的优势 浅析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 《“零”的突破》教案之一 《秦兵马俑》一课的网络教学 网络课堂教学反思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公开课教案8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如何突破高考语文古文的五大台阶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学案+课堂实录 《荷花》网络课教案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与可行性 《零”的突破》教材建议 《丰碑》网络课教学设计 打开一个语文教改的突破口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关于传统的诠释_语文论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采用词语突破法 读中感悟 《荷花》网络课教案 《丰碑》网络课教学设计 零的突破 教案教学设计 星星变奏曲(网络文摘)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全新突破 《丰碑》网络课教学设计 《“零”的突破》教材理解 《“零”的突破》教材分析 我与儿子的网络交谈 质疑 感悟 运用——《挑山工》难点突破 《“零”的突破》相关知识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_语文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枣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