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我为何而生》一文的另类教法

小编: :admin

曾有一位从教数年的语文老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非十年功力而不能成。初听这句话,心里很是吃惊,算算自己若待能以“好”老师称之,须三十余岁。不仅大为不平,决心通过努力以三、五年的时间达到这“好”老师的标准。时间飞逝,五年一晃即将过去,而自己在教学方面却多有挫折,未能令自己满意,细想之下,老教师之语的确有理。这几年自己虽然备课扎实,讲课认真,可只有自己知道,并不为所有学生认可,究其原因:我在备课中有一条没有认识到,就是对学生个性心理特点的研究。如果把老师这一职业与厨师相比,我犯了一个怎样的错呢?我认为自己就好比一个将山珍海味备齐的厨师,认为自己备下的是有营养的好东西,则食客就需多吃;而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关照食客的“口感”问题。所以,学生虽然知道老师讲的东西有用,如果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仍将选择“拒绝”。是以这一两年教学很吃力,自己费尽力气而学生并不领情。认识到这一点后,最近本人在调整整体备课思路后,渐渐走出了一条新路。

下面,本人就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公开课谈谈自己的认识及收获。

这堂公开课的内容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先生的名文《我为何而生》。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灵活处理的余地很大。在备课伊始,我就努力在寻找这篇文章中的“亮点”,在想,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从作者罗素来看,这是一个独特而近于完美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一位在多个领域(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均有著述,而在哲学、数学方面有很大成就的人。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还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光这一些,学生对他已经会很钦佩了。如果从这篇文章的题目来看:“我为何而生”,这是对一个有思想的人而言极有思考价值的一个问题。别人不说,单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高二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后受列文的启发,我自己就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也是极有意义的。况且,现在这一代的孩子,处在知识大爆炸时期,各种思想、观念充斥他们的大脑,如果不给予有力度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为何而生的问题,他们就很可能会对未来产生迷惘、困惑,甚至不思进取的思想。那么从这个角度入手也不错。此外,如果从该文的写作特点来下手,这篇文章语言精练,构思精巧,思路十分清晰。因此,从写作的角度入手也是极为值得我们学生去学习和借鉴的。······想了这许多,究竟怎样上这堂课呢?如何分出主次?最后我想到了一个十分特别的办法。因为是公开课,由外来老师听课,他们都有极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何不将之当作一种很好的资源开发出来呢?于是我的脑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拿出极少的时间(大约十分钟左右)将作者和作品内容、本文的写作特点弄清楚,将来听课的老师作为嘉宾请上讲台,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何而生的问题。这样既将老师们多年的人生经验挖掘利用了起来;又可以极大的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一次极好的对话和交流。想到这一点后,我就与组长商议,并得到肯定。这时,我就顺势请组长做嘉宾之一,又请了组里的一位老教师,将题目告知,又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由于时间紧迫,一切加紧布置。我想选一名学生来主持讨论,会拉近同学们与主持人之间的距离,克服公开课上学生的紧张情绪。一切按预想的进行。这节课上的妙趣横生。嘉宾老师风趣的谈吐和学生的妙问妙思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掌声和喝彩。

上完课后,和学生交流了一下关于这堂课的感受,大部分学生都反映这堂课形式新、内容活,十分有意思。有好几个学生对嘉宾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这句话是这样的:“今后,无论你们是当官还是做老百姓,都要记住一句话:好好做人,清清白白、认认真真做人。”老师的这句话,朴实而真诚,给人教益。

现在回想起这堂课的经历,它应该是我这几年里比较满意的一节课了。虽然它并不是很成熟,但是,它给了我今后教学的一个新理念,新思想。这也正是现在新课程研究所要求我们这一代老师去做的。整合课本,大胆创新,师生互动,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资源——这堂课给我的收获。

    相关推荐

    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为何而生 短文两篇——《序》《我为何而生》 短文两篇——《〈鲁迅诗稿〉序》《我为何而生》 短文两篇(《〈鲁迅诗稿〉序》、《我为何而生》)教案 短文两篇(《〈鲁迅诗稿〉序》、《我为何而生》)教案 《短文两篇》——《我为何而生》《〈鲁迅诗稿>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 《短文两篇》——《我为何而生》《〈鲁迅诗稿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 何为描写手法 法国媒体:我们为何要为中国喝彩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谈生命》一类的散文 无为而读──我的读书观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 《荷塘月色〉》的另类解读 乘虚而入化虚为实──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有感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反思 写法迥异的另一篇《苏州园林》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一体化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为读而狂 为情而学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你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 宁静而致远——对《鱼游到了纸上》一文的另一种解读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4 语文的另一种“面目” 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关注课堂中“另类”的对话方式 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设计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我为什么而活着 高二教案 因家乡而起 为家乡而作——“故土•乡情”类话题作文导写_语文论文 打点行囊, 为了另一段美好的行程 另类练习激开创新之花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你们认为该如何摘取我们人生中的“麦穗”? 呼唤率性而为的语文教师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陈”“田”为何是一家 莫泊桑的另一面 《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2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曹操为何不用“火”箭——《草船借箭》学而有疑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望而生畏”是因为? 勇气从何而来 “哥哥”从何而来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我为什么而活着》导学案3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什么”而写 课文为何以“姥姥的剪纸”为题目?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生命”为何如此美丽──关于冰心《谈生命》的一点补注 《我为什么而活着》课堂教学实录 何为“滥殇”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 何为真正的语文 教师随笔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教学设计5 课文是如何进行分类说明的?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兼说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多样性 背诵方法例谈——我是如何指导学生背《醉翁亭记》的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另一版本)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缘何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课堂实录2 为“有效”而教——《做一片美的叶子》教后感 你如何理解“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这句话。 何为“热心肠” 《我的“长生果”》写作方法 学会看病,为何学生热泪双流 《我的母亲》类文阅读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语文因生活而精彩 生活因语文而多彩 考而不死是为神 擦亮学生的另一双眼睛──《梅花魂》教学随笔 也要学会的另一课 四年级教案:我为你们的想法骄傲 《斑羚飞渡》的另类解读──兼说语文的人文性就是多样性 课文为何以“小草和大树”为题? 我的读书方法──以《三国演义》为例》 我们为谁而创新──评《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得 我们为谁而创新──评《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得 为学生一生的圣爱奠基 为何说《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 为何说《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 《我为什么而活着》表格式导学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