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登高》诗课堂教学实录——探究与对话相结合的尝试

小编: :admin

: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跟着画面朗读这首诗,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又是怎样写的?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1: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生2:还有诗人的登高远眺。从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来写的,采用了不同的视角。上、下、远、近的秋色塞满了整个天地之间。

生3: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师:很好。你们对诗文内容已经很了解。那么,前四句写景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四个意象有什么寓意呢?诗人的意图又是什么呢?有什么深刻的蕴涵呢?

生:……(生沉默)

师: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

生: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深秋的一天,阵阵秋风,送来山猿声声长啸。山鸣谷应回荡在天际,令人心惊胆颤。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小鸟在其间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的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自登上三峡一处荒寂的高台。呼啸的风声,澎湃的涛声,凄厉的猿声,声声入耳。那被风吹落的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时掉落在诗人的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面对着凄凉萧杀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不少学生鼓掌)

师:说得太好了,有MTV的那种感觉。同学们想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古诗中,“猿鸣”一般是不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的一种忧愁,那么“飞鸟”呢?

生1:“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师: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生2: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

生3: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难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的心境吗?

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并进而认为这就是诗人晚年的心境,那还是杜甫吗?

生:……(生沉寂)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生: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

师: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生:看不到的,那是他心里的硝烟,那硝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是大唐衰微,朝纲不振,满目疮痍……

师: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艰难苦恨”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生: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师:说得好啊!

生:“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太感人了。同学们谈的都很有道理,只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诗的氛围,从触景生情中去感受无处不荡漾着的灾难时代的痛楚声音,就一定能够理解《登高》诗的真正意蕴。现在,同学们再讨论一下: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怎样的“秋”呢?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生: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师:这就是杜甫身处人生之秋,望着季节之秋,心里装着国家之秋啊!老师还觉得“艰难”与“苦恨”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没有“艰难”,何来“苦恨”?这是什么关系呢?

生:是因果关系。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师:噢,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他活得太执著。杜甫更不是李白。李白总是在自我张大,一会儿上九天揽月,一会儿下五洋捉鳖;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哪!

同学们,这一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登高》诗的思想蕴涵,边说边谈,边谈边说,每一个活动细节都进行得很好,特别是有好几位同学的发言很深刻,关于结构艺术方面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留着咱们下次说,好不好?下课。(师生道别)

教后感: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体验,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相关推荐

    《登高》课堂实录 《登高》课堂实录1 《登高》课堂实录3 《登高》课堂实录2 《登高》课堂实录5 《登高》课堂教学实录4 韩军《登高》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登高》课堂实录 鼓励自主尝试引导合作探究 《小小的船》探究性学习课堂实录 《小小的船》探究性学习课堂实录 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实录 “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课堂纪实 语文课探究性学习故事《木兰诗》的探究发问及探究结果 诗人与山的对话 高中语文:《蜀相》课堂实录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 《登高》课堂实录(特级教师韩军) 《对联入门与练习》课堂实录 语文课堂中 对话式教学初探 作文与活动相结合,形成学校特色(中)课堂作文教学与德育活动的结合 对《中彩那天》中一句话的探究 对话价值引导下的生成──《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赏析 对话价值引导下的生成──《月光曲》课堂实录与赏析 对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实录与评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探究性教学课堂实录 《登鹳雀楼》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冯谖客孟尝君》课堂实录 学会合作探究课 《打电话》课堂实录 《将相和》课堂实录 《将相和》课堂实录 谈话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法──《尊严》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的研究 《长相思》课堂实录 探究“古诗两首”对读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话与开放体验与感悟 《登高》教学实录6 谈话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法──《尊严》教学设计 谈话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法──《尊严》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探索和尝试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浅谈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认识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尝试──《操场上》教学片段评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评析 打电话课堂教学实录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尝试 《乡土情结》课堂实录 薛法根课堂实录——《卧薪尝胆》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尝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究 四年级教案: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古诗两首》课堂实录与评析 《趣识对联》课堂教学实录 《将相和》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探究性学习课堂实录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 《相信未来》课堂实录 为学生搭建探究与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与反思 薛法根课堂实录——《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课堂实录——薛法根 探寻对话的真义 多元智能与《翠鸟》一课课堂教学的结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综合资料 如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项链》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录 《矛和盾的集合》课堂教学实录 《卧薪尝胆》课堂效果小结 《小诗里的雨》课堂实录 《泪珠与珍珠》研究性学习尝试 高中语文:《文学与出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木兰诗》课堂实录 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的体现 《卧薪尝胆》课堂效果小结 《矛与盾》课堂教学实录 《将相和》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高中语文:《表达交流与阅读鉴赏整合》课堂实录 《卧薪尝胆》课堂效果小结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一堂实施研究性学习训练的探讨课 改革课堂教学的尝试──《荷塘月色》语言教学新探 课堂“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索溪峪的野》一课教学谈 从对比中感悟人物形象──《将相和》课堂实录 构建对话课堂,实现生命成长 《高粱情》课堂实录 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燕子》教学片断评析 《诚实与信任》课堂实录 古诗教学的新尝试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