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我上《种树郭橐驼传》

小编: :admin

前几天看见了太极神手的求助贴,怎样上这篇文章才有新意,我改为由学生备课,学生上课的形式,现将上课大体情况和自己的一些思考贴出来,希望大家能多提意见,多探讨。(具体学生的发言我还在整理,整理好后,一并贴出来)

学生上台发言还比较积极,下面的同学配合也比较积极,提问与回答,提问与反提问,回答与辩论进行得比较顺利,课堂气氛比较浓厚,有些观点非常精彩,甚至是新观点。

不足也很明显,表现在:

1.上台的同学表达不是很清楚,包括口齿和分析课文。有些问题说完了,下面的还一头雾水,不得不再说一遍

2.学生教授的技法欠佳,不懂得如何处理,比如不知道点评回答、复述观点、板书等等。

3.一部分学生做壁上观,或干其它事,或讲小话(虽然我在课前已经强调了课堂纪律问题),课堂有点吵闹。

所以这课上下来,我还在考虑,这种形式应不应该提倡?提倡,应该怎么施行?像我这样简单的要求学生讲是不是太不科学,还需要更细化?以及如何指导学生备课等等。

以前我在103班尝试过类似的上法(105班以前没有进行过,这次感觉103班好些),那次课是一位学生唱独角戏,这次有两位学生讲了(105班四位学生上台讲了)。从学生数量上的变化看,似乎比上一次多了,但是一看,还是平常喜欢发言的那两个,这是不是还是一个悲哀?教学是不是要让学生完全动起来,还是允许一部分学生可以保持沉默呢?

五一前我到师大附中听了两堂课,也是这种形式,上课由学生主持,老师只是点评者。但我感觉那两堂课上得不怎么地,尤其上《南洲六月荔枝丹》的那位老师,基本上点评就在纠正学生的观点,然后强加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样上课实际上换汤不换药,最终还是老师的观点。

我的点评变动了一下,学生在讲时,我做了比较详细的听课笔记,点评时我指出了学生一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比如没有板书,问题的提出还不太精准,以致于大家不明白问题的含义等等,这样的点评是不是更好呢?

另外,我在想,我还需不需要对文本再进行分析呢?需要,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呢?我在想,即便是需要,也应该是考虑将学生的正确观点进行总结,板书出来,以说明成果是学生的。只是如何具体操作,还需要系统的思考。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事实上,这种形式我也试过,最开始是古诗词鉴赏,每天一个同学上课前在黑板上默写自己所要讲的诗词,带张纸或者是空手上台讲,按学号来!不过他们讲之前,我把所有相关资料给他们,然后让他们给我交一份简单的“教案”,甚至于他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先向我咨询,准备时间一般都是一周,几乎每个人上去讲的都还不错,最起码的知识点都讲出来了。在学生讲的时候,我做好听课记录;讲完后,我就适当的肯定,再提出一些讲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适当的添加一些遗漏的知识点或应该拓展的内容,时间估计一刻钟吧!

天空是灰色的,风是刺痛的,雨是希奇的,云是凝重的,歌是忧伤的,爱是难寻的,唯有奋斗是永恒的!!

这种形式我也采用,也同样出现这些问题。犹其是比较差的班级,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都太差,所以,这种方法我用时候很少。没有办法,我们这里是西部边远地区。学生在初中没有完成的,必须我们这里继续“补课”。

智者忘言,达者忘身!

语林的做法很好,由简短的诗歌入手,再配合资料,准备一周,时间充裕。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一节半课。

那么语林有没有要学生上过课文呢?有,情况和具体步骤又是如何的?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还是要看班级的整体水平吧

我还只是菜鸟老师,没上过几节课

没尝试过这种形式

每一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找寻自己的前生。。。。。。

我让学生讲的是文言文段落,譬如讲《离骚》,我讲两节,其他的都是学生来讲的,不过课下都有注释,呵呵~~学生只需要讲它读出来,然后把关键字词提出来,加以强调就行,嘿~

长文章分节,学生分组,各自完成任务,然后开讲~当然,预习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一般都是一到两节课

我的课现在有个倾向:预习时间很充足,然后讲,一般都是快刀斩乱麻,一针见血型,不知道这样可好?至今没考试,也没见效果如何!

天空是灰色的,风是刺痛的,雨是希奇的,云是凝重的,歌是忧伤的,爱是难寻的,唯有奋斗是永恒的!!

我是让学生准备片段,比如具体备好某一段的课,拿这篇文章来说,有学生备了第二段,一上讲台就宣布“我要讲的是第二段”,然后分析字词,要求同学朗读、翻译,再自己分析文本内容(当然有提问),在提问与回答中把文本分析透彻,还有分析字词的妙处,比如第二段的“凡”“皆争”的妙处。

有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当然也是提问与回答并行,所有上台发言的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就是都问了下面同学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他(她)的,问题多了,一下好几个举手,有故意刁难的,有确实不懂的,小老师一一解答。

具体的,还是要把他们上台的发言整理出来后,大家看了才清楚。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我以前也上过这样类型的课。

开始也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备课,同样遇到搂主遇到的问题。后来我就指导备课的学生,让他和老师一样的备课,我提供资料,帮助提出一些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课堂效果明显好起来了。

还有,在上课的时候,遇到大家不能解决的问题,小老师可以“提问”我:)

我觉得这样上课的好处是:

1,当老师的那位同学收获会很大。

2,同学们上课比较兴奋,所以会比较投入。

3,我处在旁观者的角度,容易发现问题。

不足之处在于:

如果小老师备课不到位,课堂会出现很多“无效教学时间”,老师再补充的话,就会浪费时间。

感谢楼主,我没有采用过这样的形式来上课,事实上我们这里的农村初中他能在课堂发言已不错,谈何让他来自己上课呢。不过以后我倒想试试看,收获了。

岁月酿成的甜蜜,冰雪可以尘封;时光铸就的收获,星空可以再现。

谢谢开开心心和杨杨。

其实学生也问了我,我也有解答。

我在想学生的兴奋度到底有多大?能不能保证以后都如此?

还有,如果学生不愿意上讲台,能否强制性命令?因为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永远只肯当看客,自己不愿发言。如果以后总是那几个学生上课,肯定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认识人

兵教兵在文言教学中应该是可行的。但是前面我以为应该加入一个课前自译独立化,这样课堂上师生双方已经明确难点所在。难点抄录于黑板或在书中画出,由一学生主讲,其他学生纠正、补充。

没有了教师那种自然权威约束,学生往往能畅所欲言,各种意见得以充分的展现。学习较为生动活波,且兴趣盎然。

但是,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这种教学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我觉得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多从一些细节上去考虑,如果只是一味的把资料和教师用书塞给学生,然后让学生上台去讲,其实学生相比老师来说,教学的艺术和课堂的应变机智明显不足,不外乎是教参的翻版。

总之,我觉得这个问题三言两语恐怕还很难说清,这种教学方法还需要细节上的进一步探讨。当然,我们始终不应忘记,让学生成为学习文言的主人。

因为轻取了许多东西,所以我站在世界尽头描绘羊群们的梦境,和寂寞的今夜一起守望麦田。

    相关推荐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一等奖2021 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种树郭橐驼传》的创新上法 《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 种树郭橐驼传检测试题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4 《种树郭橐驼传》导学案3 第24课《种树郭橐驼传》教案 学生上《种树郭橐驼传》的具体情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高中文言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种树郭橐驼传》随堂测试 高中高二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种树郭橐驼传》练习题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知识要点及字词基础知识检测 骆驼传说 《找骆驼》后传 种树“种到”联合国 猴子种树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传播的奥秘 猴子种果树 《种树“种到”联合国》赏析 猴子种果树 猴子种果树 种子传播的奥秘 植物种子的传播 猴子种果树 《种树》教学设计 《种树》教案之二 《种树》教学设计 《22 猴子种果树》 《种树》教案设计 柳宗元论种树 《种树》教学设计 木棉树的种子 《种树》教学设计 《种树》教案之一 《种树》教学设计 22《猴子种果树》 《种树》教学教案 《猴子种果树》说课 猴子种果树教案 一个好树种泡桐 师生互动 以演代讲——我教《猴子种果树》 风筝的起源的三种传说 《猴子种树》课堂实录 《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为树木播种的鸟类 猴子种树教案设计 猴子种果树说课稿 《猴子种果树》教后思 《行道树》的三种手法 《猴子种果树》的新思考 汇报课:猴子种果树二 《猴子种果树》课堂实录 《猴子种果树》同步练习 《猴子种果树》课文原文 《猴子种果树》教案之一 《猴子种果树》教学实录 猴子种果树教学资料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案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案之一 猴子种果树课堂名师 猴子种果树教学资料 猴子种果树教学教案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原文名师 猴子种果树教学案例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西师版《种树》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 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 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课文原文 西师版《种树》教案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猴子种果树 教学设计 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猴子种果树教案设计(二) 猴子种果树教案设计(三) 22猴子种果树 教学设计 《种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一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一 《小猴子种果树》教材解读 猴子种果树教案设计(一)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 我写《傅雷画传》 小柳树我小枣树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三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二 猴子种果树教案设计(四) 《木棉树的种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