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流派与风格(续)

小编: :admin

(一)欧阳代娜的教学风格 
1.注重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欧阳代娜为中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出了两步走的构想: 
第一步,在初中阶段解决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问题,就是使每个初中毕业生基本上掌握听、说、读 、写能力,使其具有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首先是组织自学的能力)及初步的社会活动能力。 
第二步,在初中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的基础上,在高中阶段继续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 具有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基本的鉴赏能力,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深造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以 形成独立工作的能力。 
2.所编《阅读》与《写作》,为探索语文教材序列化作出了贡献。 
对语文能力的训练,编者将听读训练与说写训练分开,形成了两条线索,各自为序,分别编写为《阅读》 与《写作》两套教材。 
在《阅读》教材中,把语文能力结构与语文知识体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分解 听读能力为48个训练点(听12个,读36个),分解语文知识约40个专题(语法16个,修辞2个,逻辑2个,文体 基本常识19个),形成语文能力训练与基础知识传授两个序列。在《写作》教材中,分解写说能力为47个训练 点(写29个,说18个),并把它们交叉排列,形成相互促进的两个训练序列。应该指出,这套课本对听读说写 训练的序列安排,是比较细致而系统的。在80年代早期的实验课本中,本书为语文教材的序列化所作的探索是 积极而有意义的。 
为实现“初中语文能力过关”的编辑意图,本书在语文能力训练上采取了一定的强化措施:一是加强阅读 训练,增加课本的选文数;二是加强说写训练,不仅增量,而且保质;三是传授读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设 自学课文,通过“预习提纲”与“自学参考”,给学生以自学的知识与方法上的指导。此外,对做读书笔记与 做资料卡片的训练,也都着眼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3.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南。 
欧阳代娜在语文教改实验与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所以能成绩显著,这与她成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正确 解决工作中的种种矛盾是分不开的: 
第一,她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观点来解决语文教学中文道统一的问题; 
第二,她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来解决语文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问题; 
第三,她以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关系来解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 
第四,她以唯物辩证法的点面关系原理来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课内外的关系问题。 
(二)洪宗礼的教学风格 
1.讲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综合效应。 
洪宗礼认为,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需要我们去研 究、去解决,这就必须讲求教学改革的整体综合效应。诸如教与学、知识与能力、语文教学与开发智力、课内 教学与课外活动、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以及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终生语文学习的关系等 问题,都应探求并遵循其内在的规律,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综合效应。 
2.提出“五说”语文教学观。 
所谓“五说”,一谓“工具性”,确认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质,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二谓“导学说”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三谓“学、思同步说”,听说读写与思同步,但“思”是“总开关”;四谓“渗透说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互相渗透,因此必须加强课外的听说读写活动,巩固、加深、活用、拓宽课内 所学的语文知识,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五谓“端点说”,语文教学应改变旧有的时空观念,使中学阶 段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册书的学习都能成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一个端点,一个扩展点 。 
3.创立“双引”教学法。 
所谓“双引”,即引读与引写。洪宗礼认为,语文教学贵在一个“引”字,要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 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看书作文的能力,养成独立运用语文的习惯,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 文,不待老师改”的理想境界。 
“引读法”,洪宗礼把它概括为五原则、十法:所谓五原则,即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善于引导学生重点读 ;激发学生兴趣,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读;启发学生思维,善于引导学生深入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善于引 导学生认真读;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善于引导学生独立读。所谓十法,即扶读法、读议法、设境法、揭疑法 、反刍法、提示法、比勘法、反三法、历练法与小结法。 
“引写法”,即铺设若干台阶、步点,引导学生拾阶而上。引写全程设三个台阶:基础阶,以规格训练、 文体训练为主,着重解决一个“准”字;提高阶,以表达技能技巧训练为主,着重解决一个“好”字;灵活阶 ,以综合运用写作知识、技能为主,着重解决一个“活”字。每阶设若干“引写点”,每点为一个单元,连“ 点”成“阶”,形成序列。 
4.“三一”体系课本讲求“整体综合效应”思想在教材编写中的运用。 
洪宗礼所编的实验教材,针对传统封闭型教材的弊端,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使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 部课文之间,知识结构与能力训练之间,乃至教材与平行学科教材、课外语文环境之间,形成一个全开放的系 统。 
本教材的体系简称“三一”体系,即一本书、一串珠、一条线。 
“一本书”,是指学生每学期只用一册教材,而全套教材又是一个整体结构的、有机的教材系统。这个教 材系统分为阅读、写作、语文基础知识三个子系统。每个系统又依据大纲,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 繁的序列,安排若干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 
“一串珠”,是说除“起始”“复习”两个单元外,全书具有48个“珠”式单元。“珠”是单元合成体训 练的形象说法。每颗“珠”,既是这一单元的读、写、知配合训练的小综合体,又是全套教材整体训练系列中 的一个阶段的训练点。点点相联,形成系统;珠珠相串,结成网络。 
“一条线”,是指贯穿全套教材的以读写听说能力训练为主的多股交织的集合线,它包括语文能力训练线 、知识结构线、思维发展线和学生学习语文发展线。 
“合成”教材的基础是“珠”式单元。构成这种“珠”式单元的主要成分,是单元标题、单元教材支配表 、课文、“双引”教程与基础知识训练课五个部分。 
这套教材在追求语文教学整体综合效应上有所突破:一是它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效应;二是它讲求知识与能 力的双边效应;三是它着意于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开放效应。因此,本教材显示出较强的生命力。 
(三)颜振遥的教学风格 
颜振遥的教学风格,可从他所编实验教材中去领略。 
1.颜振遥借鉴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等从事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的经验,编写了《中学语文自学辅 导教学实验课本》。 
本课本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中心线索,把阅读教材、知识教材组合在一起,并配以辅导学生自学的教 学手段。与一般教材比较,其变革之处在于:第一,它把原来主要是教师用来讲授的课本,改变成主要是学生 用来自学的课本。课本不仅为学生提供课文,而且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第二,课文为教材基本结构单位,在 课文的适当位置加入指导学生自学的“学习要求”“复习旧知识”“辅导阅读”等文字栏目。第三,在学生自 学时,在紧要之处进行文字指点、启发。把通用教材中的某些“思考和练习”化整为零,编入课文的旁批之中 ,并增加一些有难度的思考练习题,以强化对学生阅读中的思维训练。 
2.突出自学,是本课本的主要特点之一。 
进行自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本书的教学目标。为更好地使用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书提出了一个由“启”“读”“练”“知”“结”五个部分构成语文自学辅导课堂教学模式。 
“启”,就是启发学生自觉学习,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读”,就是学生自读教材。“凡是教材上的文字,包括课文和学习要求、复习旧知识、辅导阅读的文字 ——课文前面的、旁边的文字和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都要求学生认真地读”。“自读”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课堂上保证有必需的自读时间,一律不布置课外预习(这是本实验的特点之一)”。 
教师在学生自读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是:第一,巡视学生的自读,作好个别辅导,对不同类型学生采取不 同方法引导,同时掌握全班情况,在适当时候向全班提出带有共同性的问题,集体讨论,研究解决,第二,作 必要的自读示范,如朗读、边读边评点等;第三,结合学生的实践,讲授默读、速读、精读等阅读方法。 
“练”,是学生按照课本的要求去练。教师辅导学生练,要做到:第一,要使学生明确练的意义;第二, “凡是要求学生练的,教师都要先走一步,辅导时心中有数”;第三,“由扶到放,在各种练中培养基本功” ;第四,“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第五,要给学生独自练习的一定持续时间。“在这 时间内,教师不因个别事例打断全班的‘练’,同学之间不提倡互议互帮,教室里要保持良好的自学环境”; 第六,“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进行具体辅导”。 
“知”,就是及时掌握自学反馈的信息。它是“自检”与“他检”相结合的活动。“自检”,一般由学生 边练习边检测,及时确认正确的答案,改正错误的答案。“他检”包括:一、教师巡视时的个别纠误或肯定; 二、教师主持集体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订正,教师也参加讨论并做出结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都让学生明白。 
“结”,是小结。作用是引导全班回顾这次学习。“内容主要是:对这次学习(一节课或一篇课文——有 时是两课时,甚至三课时)的态度、方法、效果的评价和对以后学习的希望。有时也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 。所用时间极少”。(以上引文均见颜振遥、刘少华:《谈语文自学辅导课堂教学模式》) 
3.注重评点,是本课本的另一主要特点。 
评点,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评,评论;点,点拨。自学辅导的教材编写采用了评点法,训练学生自学 也逐步引导他们掌握评点法。教师指导学生边阅读课文边在课文的空白处动笔,步子从小到大,先学简单评点 ,再用笔记方式进行比较学习,最后独立评点。评点法,既是教师教学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方法。它可使 学与思、读与写结合,有利于阅读的理解与掌握。学生从训练中达到评点能力的逐步培养,标志着自学能力的 逐步形成。评点能力,就是自学能力的标志。注重评点,正是本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得力手段。 
(四)刘fěi@①fěi@①的教学风格 
刘fěi@①fěi@①作为一位特级教师,她的事业成就,主要是她与高原合编了一套《作文“观察— 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实验课本》。从这套教材中,可以窥探她的教学风格。 
1.创造性地编写了一套体系新颖的作文教学教材。 
本教材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序,以培养学生作文基本能力为目标, 连贯地、系统地组合了“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的教材。其中,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 结果,三者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每一级训练,既是一项基本能力的着重训练,又是认识与表达相统一的整 体训练。 
2.注重从认识生活入手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即使结合学生的生活命题,也由于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缺乏应有的高度,捕捉不到自己切 身的感受,作文时也同样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在“写什么”方面的矛盾。三级训练体系为解决这一矛盾而设计了 一种崭新的作文体系。其要点是: 
①把认识能力(观察、分析等)的培养与提高,作为作文训练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能从生活中捕捉到有 价值的题材。 
②把观察、分析生活作为作文训练的根本性措施。作文训练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这并不是什么新的教学原 则,但传统作文教学所主张的与学生生活的结合,往往局限于作文命题。对于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 分析生活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虽做了观察、分析,却带着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 三级训练体系作文教材则不仅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进行训练,而且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入手,培 养学生从生活中捕捉题材的能力。 
③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例,使学生从示例中学到观察、分析、表达的方法。 
3.注重训练序列的安排与教材系统的建设。 
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训练既无教材又无序列,教学工作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学生作文缺乏有目 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科学训练,这是影响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三级训练体系作文教材,针砭时弊, 很注重训练序列的安排与教材系统的建设。本书共有六册,供初中三年作文训练使用,每学期一册。每两册形 成一个级别的训练,六册共形成六个训练阶段,全套教材共有44课,每课为一个训练步。整套教材的编排序列 ,简言之为“观察—分析—表达”三级,具体地说,便是“三级六段四十四步”。整个作文训练的程序,在级 与级、阶段与阶段、步与步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级训练体系作文教材的系统。 
4.注重作文训练中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结合。 
课本把作文训练分为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这只是就不同阶段的训练侧重点而言的。在每一级的训练中 ,认识与表达是一个紧密相联的整体。 
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存在着阶段性的差异,作文训练就应适应这种差异而显示其阶段性,而每 一阶段则应安排不同的训练侧重点。而各种认识能力之间以及认识与表达之间又是互相统一在一起的,因而在 训练过程中,就应顾及它们之间的统一性。就观察能力说,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而这种认 识能力又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了解与认识,就不可能有深刻的体会和感受,更谈不上有 正确清楚的反映。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为着表达,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了解生活,就应与提高 学生的表达能力相结合。这种结合的训练方式,就是按训练的要求来练习写观察日记与观察笔记。 
作文教学中的分析训练是训练的核心,是观察训练的发展。在观察训练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就需要进行分 析训练。因为人们的认识总是一步步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即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感性认识的观 察发展到理性认识的分析,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分析训练与观察训练一样,作为一种认识能力的训练,是 需要与表达能力的训练统一在一起的。训练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转入表达训练阶段。表达训练阶段,是三级 训练的集大成阶段。促成集大成的训练方式,便是写语感随笔与章法随笔。而不管是哪种方式的表达训练,也 都需要引导学生把它与观察、分析结合起来。 
总之,观察—分析—表达,既显示其训练的阶段性,又要体现三者训练的整体性,即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 一。(文完)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月加出

    相关推荐

    构成语文教学风格流派的教师素质和修养_语文论文 风筝的主要流派 风筝的主要流派 白洋淀的两个文学流派 京剧旦角流派 《我与地坛》的风格 京剧旦角流派 一线名师的教学风格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语文特级教师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风娃娃》特级教师教学设计 柳宗元人格的特点与缺失 老舍的语言风格 现当代小说流派简介 谈语文教学风格类型的把握 中国现当代诗歌流派及发展简述 特级教师李凤:中考语文学法指津 斯格特窗的教案——备课资料包(教后感、读后感、续写)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刘克语文教学风格初探 婉约与豪放──宋词中的两种主要艺术风格 论中学课本中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风格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反省 从《观沧海》中看诗人的文风、人格 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创新意在法度中——浅谈作文教学的定格与破格 三袁与“公安派” 钱梦龙的教学风格 从《观沧海》中看诗人的文风、人格 创新意于法度中——浅谈作文教学的定格与破格 特级教师黄亢美语文教学特色赏析 语文教学语言风格浅说_语文论文 探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共性 《风筝》的语言特色 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表格式教案3 特级教师黄亢美语文教学特色赏析 一堂语文特级教师的低效课 《论语》中的“师道”与“学道” 《庄子》散文的论辩风格 谈冰心体的文字风格 我的教学风格和理念 小学中年级续写《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之间边界多大 中国两个顶尖诗人的气质与诗歌风格之比较 小学中年级续写《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语文课:美的流失与回归 研读课堂交流中教师的片言只语 “研读”课堂交流中教师的“片言只语” 特级教师特在哪里 小学中年级续写《小摄影师》教学设计 彭德怀的性格特点: 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翠鸟》教学赏析 《氓》之儒学风格 泰格特《窗》教学反思 特级教师精妙的课堂语言 泰格特《窗》导学案 《氓》之儒学风格 论“京味小说派”与老舍 泰格特《窗》教案7 泰格特《窗》教案6 唐代的边塞诗派 寻找你自己的风格 教师的人格魅力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严格正字问题 《风筝》语言特色 李大钊政论的风格 一个特级教师的反省 《小摄影师》续 16-17学年高考语文诗歌的语言风格讲解 赏析特级教师薛法根的词语教学 《小摄影师》续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初中语文教案 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教案 语文教师人格魅力漫笔 泰格特《窗》教学反思2 《我的老师》导学流程 从程红兵执教的《我的叔叔于勒》看整体风格模式的教学特点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贾平凹《风雨》续写 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泰格特《窗》教学设计8 《春》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 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春》 申请高中教师资格证教案 小学语文名师霍懋征:访特级教师霍懋征 风筝的审美特征 文化的语文与语文教师的文化 《春》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 曹雪芹的人格和风骨 特级教师于漪的教案:《春》 阅读:风流兰亭 高中语文:《盲童认知特点与教学》教学反思 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翠鸟》教学赏析 教案教学设计 人格之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