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让学生进入角色

小编: :admin

标题中的“进入角色”,是艺术创造的一个术语,也是一种较高的境界。艺术大师斯坦斯拉夫斯基对此就是非常重视和强调的。他曾对莫斯科大剧院的艺术家们语重心长地说过:“当你一脚踏进剧院的大门,就必须把家里的所有烦恼和不快统统抛至脑后。”他认为,只有这样,艺术家们才能沉浸在戏剧中角色的情感世界里。

由此,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们也能得到一种启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把握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方法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去体验,去假想,去把自己的生活、感情和课文所展示的、以及你要展示的生活、感情相比照、相联系……

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对语文教学是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实际上也是一种让学生进入角色的途径和形式。笔者永远忘不了,每每学习《雷雨》《阿Q正传》等课文,笔者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堂气氛顿时异常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一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由此我们完全能够体会到: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进入了角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就浓烈起来。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准确理解课文语言所蕴含的情感。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记得前几年教《包身工》这课时,除了讲这篇课文选材和组材的特点,还得讲这篇课文的思想意义;但是每每讲到后者,尤其讲到“芦柴棒”们“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远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她们会半裸体地起来开门,拎着裤子争夺马桶”之类的内容说,平静的教室里出现了交头接耳、小声嘀咕、脸红低头的现象,甚至有学生慢条慢理地说:“这群少女不害羞!”引来同学们的哗然。那笑声令笔者战栗,至今记忆犹新。这次再教,笔者就换了一种方法。笔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谁不是父母的心头肉,谁不希望有幸福美好的少年?想想看,假如我们就是‘芦柴棒’这样的包身工,难道我们不喜欢穿得漂漂亮亮,而喜欢‘蓬头、赤脚’?难道我们不喜欢‘几室一厅’,而喜欢在‘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马桶边‘横七竖八’地躺着?难道我们不喜欢‘牛奶+鸡蛋’,而喜欢争抢‘豆腐渣+锅巴’?……”这样,终于激起了学生对帝国主义和买办洋奴们的仇恨,唤起了学生对包身工悲惨境遇的同情。

还记得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笔者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平平淡淡,毫无感情可言。于是,笔者要求这位同学做一做本课文的作者——诗人艾青:“现在你就是艾青,这首诗歌就是你写的,诗歌中的‘我’就是你自己,请你再读一次。”待到他变换了角色,以“艾青”身份重读这首诗歌时,感情饱满,读得如泣如诉,哀婉动人,并情不自禁地做起了动作。全班同学为他热烈鼓掌。角色变换由读者变成作品中人,同学们对诗歌的感情感悟得更加深透了。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透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进入了角色,就会把自己的感情和课文中人物的感情相沟通,就会把自己的生活与课文中人物的生活相比照,从而能够走进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笔者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文中林黛玉的性格特征,笔者在具体分析林黛玉形象之前,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是林黛玉,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态走进贾府,你的一举一动会怎样?”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我’感到新奇。”有的说:“‘我’感到兴奋。”有的说:“‘我’会有新奇而紧张的心态。”有的说:“‘我’将会小心翼翼。”答案不一而足。那么哪一种答案正确呢?笔者再次提示道:“想想看,‘我’是以什么样是身份走进贾府的?在什么背景之下走进贾府的?”最后,同学们有了较为一致的答案:“我”因为母亲去世以后,在家“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姐妹、兄弟扶持”,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才投奔贾府,而且以前也听母亲说过外祖母家与别的人家大不同,再加上是第一次到一个陌生处,所以“我”会有寄人篱下的感受,“我”走进贾府时会小心谨慎,不能随便。应该说,这样的答案是科学的,确实符合课文实际;而这样的答案是建立在同学们变换角色之后的。如果没有进入角色,同学们很难会有这样的感受,很难会走进林黛玉的内心世界,也就很难会准确把握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可以催熟学生的写作。学生进入了角色,写起作文来,就会认真谋篇布局,就会把自己的角色感受表达出来,深刻而真挚。1993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代某校团委拟写“通知”;1994年高考作文题,要求代李宁拟写向赵鹏寻找圆规;1998年高考作文题,要求写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无不要求考生具有角色意识和角色转换的心理素质。高考结果表明,我们的考生往往在这一步上跨越不到位。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就很难写好文章;相反,有了写作的需要,有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思想的欲望,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写好文章。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写作时,让学生进入角色,就会在命题的范围内寻找到自己写作的“需要”,产生“欲梗在喉,不吐不快”的写作欲望和激情。同时,一旦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胸中之积蓄”和感情有了倾泄的时候,思路还会堵塞不畅吗?议论还会泛泛而谈吗?记叙描写还会欠生动吗?如此“入境”作文,真情实感,无疑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面对高考作文题《习惯》,一位女考生想起了父母对自己是个女儿身的歧视,又联系社会上的一些人所存在的重男轻女的“陋习”,“不由地心中发颤”,于是感情自然有了宣泄。文章先列举几件父母及世人重男轻女的陋习和对她的种种限制,气愤地感叹这种陋习的可怕;接着指出“中国要自强自立,就不能忽视女人的作用”,要改变这种陋习;最后真诚而恳切地呼吁“冲破旧的习惯”,“改改你们的偏见吧”。文章如泣似诉,情透纸背,自有一种摇撼读者的感染力量。行文也一气呵成,有一种磅礴的气势。试想,假如这位考生没有进入角色,仅仅以一个普通的写作者身份去写作,能够写出这样有血有肉的文章吗?

角色意识培养得好,学生终身受益;角色意识不够,应对能力就差。

那么,如何让学生进入角色呢?

一是把角色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目的结合起来。笔者曾经向学生介绍过一个学校的一幅标语“你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你来干什么的”,这标语朴实无华,但它的“醒人”力量很大。高中学生的觉悟是比较高的,他们很容易理解进入角色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是教师要为学生进入角色创造情境。学生进入角色,教师是引导者,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进入角色的程度。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易于进入角色创造必要的情境,让学生有进入角色的氛围,从而有进入角色的愿望和冲动。

三是培养学生角色意识的方法和途径要多种多样。由于时间、场合等不同,课文题材、体裁等差异,学生角色变换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也有着不同。比如教学诗歌,就应该重视朗读法,让学生以诗作者的身份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学剧本,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剧中的人物。再比如教学《拿来主义》,就让学生做“鲁迅先生”,教师做读者,要“鲁迅先生”把“读者”这个不愿采取拿来主义态度的人说得自觉放弃“送去主义”;教学《景泰蓝的制作》,就可以让学生充当“制作人”,向我们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等等。总之,培养学生进入角色的手段不能单一。

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进入角色,注重培养学生进入角色的意识,并不是说每篇课文、每次写作都要这样,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定。

    相关推荐

    提问:让学生唱主角 让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 提前识字让小学生尽早进入阅读世界 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后进生站起来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让学生读得进,悟得出 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 探索新课程中新的学生角色 《让学生在角色中自主学习、在探究中创新学习》案例分析 《生物入侵者》写作特色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活动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活动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多角色活动 让学生走进快乐语文世界 让学生走进文本──《雪》教学反思 让作文音像教材进入课堂_语文论文 让学生真正走进文言世界 让学生成为文本的主角──由《荒岛余生》想到的 让画笔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 让学生走进诗意盎然的世界 教师角色定位 《让学生自己设计彩色插图》 试谈教师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角色 让数学走进生活 教案教学设计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色彩 选好切入角度_语文论文 让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 让爱飞进来 层层推进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及评议 让朗读评价焕发生命色彩 步步推进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及评议 让情自然流泻 让意深入表达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转换角色 当好“伙伴” 角色扮演 激情展现 教师角色——大意不得 情境想像 角色扮演 走进文本《沉香救母(一)》教学反思 让阅读帮助学生走进语文教学的花园 让孩子走进《秋天》 让新课程走进我和学生中间论文精品 浅谈创设角色的作用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论文精品 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 学生习作:校园一角 《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第八次》中的角色体验 让学习进程在动态生成中挺进——人教版第一册教学体会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导入 生物入侵者 让学生走进诗意盎然的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转换角度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主角——《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及评析 生物入侵者 网络时代教师角色转换 入了美国籍让父亲难过 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节宋词欣赏课-教学教案 走进新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成与入侵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生活──《一面五星红旗》案例分析 《荷塘月色》课文导入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 摭谈教师角色如何改变 新型老师应担当的角色 教师导入,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师导入,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生物入侵者》学案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期待 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原文阅读 亦谈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谈现代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 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生活──《一面五星红旗》案例分析 色彩鲜明引人入胜 走进角色体验内心探究感悟——《螳螂捕蝉》第二教时教学实录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家校互动从以下三让入手 “生命天书”掀开一角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让情感教学走进语文课堂 让语言和精神共生──《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由学生的问题入课 以“锲入”法启发学生 19生物入侵者 让学生动起来 到底谁是配角——学生习作 课文《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19生物入侵者 《蓝色的树叶》课前导入 课文《顶碗少年》之角色写作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让语言和精神共生──《彩色的非洲》教学设计 让学生“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