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小编: :admin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是促进儿童对读物(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因为它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可以说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小松鼠找花生》、《小稻秧脱险记》《谁的本领大》、《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等,故事《吃墨水》、《大禹治水》、《公仪休拒收礼物》等;还有一些小说、神话、诗歌等。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因此阅读课堂表演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一、

抓住课堂表演特点,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课文。

1

、主体感受性:

一般的表演活动是为客体对象服务的,演出是让观众欣赏、感受。但课堂表演不一样,它主要目的不是为“观众”(教师、学生)而演出,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强调的是表演主体的自我感受,以求提高表演者的阅读质量,阅读力的培养和审美情操。因此,我们在表演过程中,应提倡师生共同参与设计、欣赏和评议,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受到感受。

2

、动态生成性:

课堂表演不同其他表演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它的表演过程同时也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会情感并如何“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利用课堂表演的这种特点,我们把它作为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一种深读课文,感受语言含义,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情操的手段。

例:《小稻秧脱险记》

……

师:哪些同学愿意来演小稻秧?把这部分内容来表演一下?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许多学生自告奋勇,要当小稻秧。教师请他们走上讲台)

师:大家说说这时候的小稻秧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生:可怜的小稻秧被突如其来的场面吓坏了,一时竟不知所措。

生:小稻秧应该蜷缩成一团,哆哆嗦嗦地讲话。

生:他们会讲:“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怎么办呢?”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在表演过程中要体现课文中这些词句的描写。

……

当然,除了表演前适当的点拨,我们还可以利用表演后的点评来突出课文内容的理解。

但是,我们不提倡一些教师执行公开课教学时,过分看重课堂表演的效果,而不惜在课前给几位学生认定表演角色,进行预排加工。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失去了表演的动态生成过程的教学作用,课堂表演成了追求形式主义的“作假”,实在有违课堂表演的根本目的。

3

、灵活简约性:

课堂表演是一种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是真正舞台演出。所以主要着眼于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情意的感受。这就决定了它的灵活简约。如表演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断、一篇课文;可以是个体表演、小组表演、全员表演;可以不化妆、不设布景、不穿角色服装;可以不背熟台词,边拿着课本边表演。

4

、反复中提高: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表演可不是这样,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感悟课文内容,在表演中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学生们可以演了评,评了再演,边评边演,适时恰当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能以评促演,使表演在提高中趋于完善。

二、

丰富课堂表演形式,让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表演为“读”服务,我力求丰富课堂表演的形式,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表演中,领悟其神,体悟其情,培养创新能力:

(一)单项表演

。这种形式的表演没有情节,也没有多个角色,只是对课文某个词语意思的动作作诠释。如教学《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其中有一段:“两个正在玩跷跷板的男孩,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板上轻轻地划着。”学生在表演中抓住一“弯”、“贴”、“蹲”、“划”等动词,学生做了这些词语的动作,不仅区别了这些动作,而且对词义加深了理解,也大大增加了阅读课文的情趣。

(二)综合表演。

这类形式的表演的部分内容比较丰富,有不同的角色,有生动的情节,有个性化的对话,大多是课文的一个片断或整篇课文。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组合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着心理、感官上的快活和满足。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我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进行课堂表演,在表演中体会骆驼的脚掌、眼毛、驼峰在沙漠中的用处。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得出,这种综合表演调动和调节着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切心理、生理因素、把认识与创造,对美的追求与体验,张扬个性与健全人格统一起来,十分有利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

(三)小组合作。

这样的表演,能让学生在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合作表演更能使学生准确体悟人物特点,展示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促进自我表现力的提高。每次完成创编之后,学生们按小组合作表演的兴致都很高,而且表演效果也很不错。

(四)群体表演。

为了扩大表演的参与面,我们还可以根据教材设计尽可能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表演的教学环节。如教《笋牙儿》一文时,在朗读课文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一齐表演笋牙儿是怎样“向上,向上,再向上”的,学生从座位上根据课文字意慢慢站起,演出许多笋牙儿陆陆续续从地面冒出来的景象。这种群体表演,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热烈情绪,对调控课堂气氛起重要作用。

(五)模拟表演。

有些课堂表演,不是直接表演课文情节,而是改变课文内容,模拟生活情境,再作间接的表演,如教学《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模拟旅游活动,让全班学生当旅游团成员,请一位同学当导游,教师给“导游”戴上一顶旅游帽,一个无线扩音话筒,和一面三角小红旗,并要“导游”把课文改变成导游辞,指着投影屏幕上依次出现的景色,向全班同学作介绍。同学们还可以以旅游团成员的身份向“导游”提问题,由“导游”解答。如果“导游”答不出,也可以请老师或能回答的同学作答。这样的课堂表演,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在内化课文语言的同时,根据表演的需要,创造性地组织语言的表达,而且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还可以将课文改编为剧本,再组织演出的活动或课本剧比赛,它可以说是课堂表演的一种升华,以此启发学生潜在的智力,使他们全身心地在阅读天地中遨游。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相关推荐

    心动于“另外一场赛马” 情动于意外之时——有感于《可贵的沉默》一课的随机生成 情动于意外之时──有感于《可贵的沉默》一课的随机生成 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关于友情 关于友情 关于追求中学生写作动情点的建议 关于《儒林外史》 于漪:岂能食而不化 关于五四运动 关于五四运动 关于五四运动 “诗意”缘于“情意” 别让"创新"流于形式 激之于情置之于境_语文论文 心理剧:关于爱情 心理剧:关于爱情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国大典》教学一得 动人心者,先动于情──《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后感 一曲情动于衷的挽歌──关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解读的教学反思 寓情于景 深沉蕴藉 耳醉于音,心同其情 关于“爱情”的哲理句 寓情于景 朴素即美 寓教于乐,以情施教 关于“生死谜、手足情” 寓情于景 深沉蕴藉 关于“爱情”的哲理句 四书五经到底形成于何时? 关于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于《山行》“远上”两字注释的商榷 美好的形象来自于想象,崇高的境界来自于形象──《天上的街市》赏析 高中语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学案 《我的叔叔于勒》人物形象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 人物形象分析 情感体味先于理性阐释 徜徉于“赏识”中 品味景中情──由《我的叔叔于勒》说开去 于永正:关于上课 教材研究:对于勒形象的再认识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教师要善于移情_语文论文 景由望中出,情因景而生 创新意于法度中 扎实于课内拓展于课外──一年级上册识字教学体会 失落于《中彩那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信仰,关于残疾 初中语文活动课程贵在活而动 激活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小石潭记》教学案例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激活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导学案3 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导学案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导学案5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思考与实践 因“感动”而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体验生活,融情于教,激发兴趣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主动体验,乐于体验,善于体验 ——《我的空中楼阁》案例分析 教案教学设计 于简约中追寻精彩 寓作文于游戏之中 行动高于一切-小学语文论文 关于阅读教学中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 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儒林外史》成书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年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3 作文教学案例:于细微处见真情 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源于教材,不囿于教材”的探索──《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及评析 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入情、动情、移情、抒情 张中行:关于照猫画虎 有感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于永正:于永正教学经验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 关于《礼记》 关于职业 关于培根 关于蜀道 关于笔顺 关于笔顺 于永正:于永正谈”文本细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2 张中行:关于一己之见 关于《答谢中书书》教案 关于老舍死于自杀的依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