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

小编: :admin

新大纲颁布已近一年,但新教材替换试用版教材的工作要到2005年春季才能完成。因此,今后几年,既有适应新教材的问题,又有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教学的问题。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难。本文就这一话题谈谈看法。

一、树立几个基本的理念

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传统观念的干扰问题。新教材的使用也有这个问题,但试用版教材的使用问题更严重。因为教材是根据十年前的理念编写的。在使用试用教材时,教材对传统观念会起一种强化作用。因此,用新大纲指导试用教材的教学,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几个基本理念就晃得尤为重要。

1.立足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长期以来,人们片面理解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论,过分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导致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新大纲扩大了工具论的内涵,同时强调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并重。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当作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文时,要激发学生内部灵性的生成。

2.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自提出以来,教师奉之为名言。但“主导”与“主体”的并列,却有导向不明的问题,老师在实践中有诸多困惑。新大纲在师生观上态度就鲜明得多,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明确规定教师的教是起“引导”、“指点”、“鼓励”等作用,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指点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等。用新大纲指导教学,就要摆正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少点主导,多点引导,切实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3.淡化分析,弱化训练,强化感悟、积累和运用的理念。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繁琐的分析,长期困扰着阅读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提出的初衷,是要对上述弊端起纠偏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或轻或重存在“琐碎机械的练习”的问题。对思想内容的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教师已轻车熟路。教师要用新的教法如引导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培养语感来武装自己,就要在思想上坚决摒弃旧教法,学习新教法,在教学中才能自觉地减少分析,弱化训练,而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引导感知感悟、积累和运用。

二、探索几个具体的操作办法

1.探索多读的办法。在试用版教材第一册中,把朗读背诵列在“思考·练习”的最后一题,在新教材的第一册中,则把它列在第一题。这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读书是第一位的,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第一重要的。强调多读是新大纲的基本精神,势必贯彻各个年级的修订本中。我们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就要把朗读、背诵列为第一要求,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才引导学生感悟。

多读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读,而是要变着法儿让学生读。如“以读导读”,以教师的范读,读得好的同学的读引导学生读;“以境诱读”,以语言描述、画面展示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和音乐渲染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读:“以问促读”,以画龙点睛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想象,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以评促读”,通过老师对学生的评读、学生对老师的评读,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读促进读的深入。

2.改造课后思考题,在繁琐的分析上狠砍一刀。试用版教材“思考·练习”第一题是思考题,一般由3、4个问题组成,编者意图是为教师理解课文的思路提供依据。但教学实践却说明,思考题导致过多的理性的分析。教师依据思考题提问,问完了,课文也就教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但不甚了了,连课文也读得半生不熟。试用版教材教参的重点放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上,使老师的繁琐的分析有了“资本”。这些都是编者所意想不到的。在新教材第一册中,思考题已狠砍一刀,多数课文不设、少数课文只设一道。按照这一修订思路,以后各册的思考题都会狠砍一刀。思考题的作用是什么?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因此,要在试用版教材教学中减少繁琐的分析,就要改造课后的思考题,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把符合新大纲精神的思考题留下来,其余的则坚持删掉,如第五册《参观人民大会堂》思考题大小问题有5道,可留下“课文哪些地方写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一题,并要求学生先自己勾画,再与同学交流。

3.着重整体感知,读中感悟,不搞从段到篇的程式化教学。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大都是从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到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套路。试用大纲对段的教学的加强,更是强化了这种段

篇教学程式。实践说明,这种教学程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新大纲删去了“段”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强调“加强综合、突出重点”,强调“整体感知、读中感悟”。因此,用新大纲指导试用版教材的教学,对体现“段”或“篇”的训练重点的课文组,留一点段或“段

篇”的训练是可以的,但对多数课文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搞这种程式化的教学。而要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再就课文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体会思想感情,揣摩表达顺序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想开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如第十册《难忘的一课》,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基础上交流,读懂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再对学生读不懂的内容找出重点引导讨论,如“‘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每次出现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最后引导学生想开去:“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整个中华民族的爱国情,中华文化的强大的凝聚力等。

    相关推荐

    用新大纲指导语感训练 巧用“迁移”规律,指导作文训练——读试用修订版《大纲》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感 巧用“迁移”规律,指导作文训练——读试用修订版《大纲》的作文教学要求有感_语文论文 用新的学生观指导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选用指导 运用新教法 教好新教材 关于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指导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二) 《我用残损的手掌》朗读指导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三)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 浅谈新教材运用中的“四新”_语文论文 习作指导《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 用成败归因理论指导作文教学 西师大版《积累与运用(三)》教材分析 指导学生搜集使用作文素材三法_语文论文 例谈人教社国标版语文教材导学系统的运用 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大修订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不用嗓子的歌手》设计思路指导 2016年中考作文创新指导之多种方法并用 用导学开辟语文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人教大纲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运用二》教案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 尝试教学法在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习作教改 指导学生用评点法阅读文言文 用录音指导作文课_语文论文 精心设计台阶加强应用指导 巧用迁移规律,指导作文训练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智取生辰纲》学法指导 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把握教材特点 用好用活资料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导学案学生用 试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傅雷家书两则》听课感悟 [小学语文]巧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训练 新《大纲》回应了时代的呼唤 ——小语新《大纲》和原《大纲》比较述要 指导学生创建与利用作文素材库与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之研究 把握教材特点 用好用活资料袋 把握教材特点用好用活资料袋 运用多元智慧理论指导汉语拼音教学 《最大的“书”》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人教大纲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七》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一》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指导》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浅谈善用教材中的插图 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评价方式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教案 人教大纲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积累·运用八》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积累运用四》教学设计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走进语文 学会“用教材” 中考语文临考复习指导:成语运用 《智取生辰纲》阅读指导 用好教材 拓展识字 发掘、用好教材资源 学习新大纲的一点体会 中考语文备考指导: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写作指导《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教案2 《智取生辰纲》环境描写的作用 《智取生辰纲》环境描写的作用 巧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训练语文论文 浅谈衬托手法在新教材古诗词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的把握与运用 如何利用阅读教学指导作文写作 教师随笔 “导”的作用不容忽视 巧用电教手段指导朗读训练_语文论文 16-17高考复习指导语文仿用句式 朱永新的新教育试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立足新课标 活用老教材-小学语文论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材理解 第九册造句练习指导(北京九年义务教育试用课本) 09年最新作文素材及运用点拨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材理解 活用语文教材的几点想法 《诗三首》导学案(教师用) 活用教材──《比尾巴》教学后记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读 使用人教版教材进行作文教学的几点收获 中考语文复习方法:作文创新指导之多种方法并用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皇帝的新装》学法指导 用比较教学指导初中语文总复习_语文论文 靠拢新大纲 突出新特点 ——学习人教版小语中高年级小修订教材的体会 三年级教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