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编: :admin

看呵!毛绒绒、亮晶晶的雪花似可爱的小精灵,飘飘悠悠地从天而降。如柳絮、似芦花,显得那么轻盈、洒脱。静静地站在那里涨涌起的幻想,像飞出的鸟儿抖着翅膀。突然间,我也成了一朵无拘无束的小雪花,在空中自由地飞舞,尽情地欢笑。(张月琴)

一会儿就到处是它们的身影,有的钻进脖子里,给人凉嗖嗖的快感;有的落在头发上,瞬间把你化妆成老人,有的在半空中招手,邀你共舞。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想把雪花拽在手中,仔细观赏。可刚接住,它就从指缝中溜走了。

哟!就连那平日里最煞风景的枯树,也学会了打扮,悄悄地把那皱皱巴巴的肌肤藏到了洁净的雪里,还真有几分楚楚动人!(郭芳)

置身其中,仿佛整个世界都为雪而醉。迈开步子,当脚刚触地时软软的,只听咯吱一声陷了下去,走得越远这种感觉越深厚。

啊!小雪花!我不是诗人,但要为你献上最美的诗篇;我不是画家,但要为你绘出最美的图画;我不是音乐家,但要为你唱出悦耳的歌曲。小雪花,我要献出心中滚烫的语言:“可爱的小雪花,我爱你!”(董盼)

看了上面几段学生的习作,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回首昨日,面对作文教学一筹莫展,深感作文难教。学生习作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真实;语言干瘪无味,无一点真情实感。而今天,他们成功了,雪景描绘得优美、生动;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真是奇迹!追根刨底,学生道出了原委:“我亲眼看到了它,亲手摸到了它,它给我带来了欢乐!”原来写作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学生有了亲身经历,产生了情感体验。因此,实践体验才是学生写作的“活水”。

依稀记得童年时,老师讲的一件事,在两次作文考试中,第一次要求写牛,第二次要求写火车。结果不言而喻,大城市中的学生不会写牛,农村的孩子不会写火车。也许有人说,难道一名高中学生还不了解牛和火车吗?是的,他们了解。但没有坐过火车,没有骑过牛背,能产生深厚的情感吗?没有真情实感,学生该表达什么?作文水平再高的人,充其量也只能勾勒一个没有灵魂的驱壳!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丰富学生“活水的源头”。作文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一、抓住天时,捕捉创作灵感。

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春天百花盛开,生机盎然;夏天骄阳似火,热浪逼人;秋天硕果累累,金黄一片;冬天寒风刺骨,冰天雪地。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是晴空万里,或是大雨倾盆,或是浓雾弥漫,或是大雪纷飞------作为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体验,捕捉创作灵感。今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我让学生置身雪中,观察雪花,触摸雪花,感受雪花;让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他们尽心感受,尽情地欢笑。因而奇迹般地写出了一篇篇优秀习作!还有一次,降了一场雾。清晨我便及时引导学生交流感受,并记录下来。一位学生写到:初冬的雾如一匹纯洁的轻纱,笼罩着美丽辽阔的神州大地。它飘渺不定,显得格外神秘。在空中慢慢地散开,又不舍地聚拢来。若隐若现,像一幅弥漫的中国画,迷迷茫茫。“我”走进雾里,感到一丝透心凉意。一会儿长长的睫毛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珍珠”。当眼睛紧闭时,那些“珍珠”便融为一体。再看天地间遨游的雾,变薄了,周围的景物逐渐清晰。大树湿漉漉的,千家万户的灯火,像一双双小眼睛,眨呀,眨呀,有趣极了!

二、利用地利,激发创作热情。

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理优势。有的靠山,有的临水;有的是繁华都市,有的是静谧乡村。无论何地,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地利优势,让学生体验,激发创作热情。我校地处农村,在指导学生写秋天的景物时,便利用我们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带着学生走进田野,进行教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积极性。我便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受。面对那么美丽的景色、那么清新的空气,坐在松软的草地上,心里是多么惬意!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仔细的观察之中,并融入了自己的体验。交流时有声有色、兴趣盎然。这绝非一幅挂图、一个课件所能及。这样生动活泼、来源于生活的训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水平,更使学生觉得熟悉生活也是风景,主动去写自己的见闻,产生了用笔表达心声的强烈愿望。

三、创造人和,拓展创作视野。

有些景物学生从未见过,有些事情学生闻所未闻,这对学生素材的积累极为不利。我们必须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拓展创作视野。1、参观旅游。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无奇不有。那新颖别致的建筑、静谧朴质的田园、鬼斧神工的石崖、婀娜多姿的花朵、千奇百怪的鸟兽,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让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领略那美不胜收的景色。触发写作灵感和激情,热情洋溢地为神奇的大自然撰写壮丽的诗篇。2、举办活动。学生天性好动爱玩,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体验事物发生的过程。写科学小品文时,让学生先做科学实验,如鸡蛋浮起来、蜡烛灭了等;写小动物时,让学生回家饲养一只小动物,长期细致的观察;写场面时,开展大扫除、拔河、扳手腕等活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文时,文思泉涌,一挥而就。

俗话说,有了天时、地利及人和,定能百战百胜。我想,作文教学中有了它,也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推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英英学古诗》教材解读: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 7 “问渠哪得清如许?”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听特级教师于永正作文指导课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之管见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浅淡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导演” 源头活水哪里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教《故都的秋》 火星上水的有哪两种来源? 作文源头的活水—感悟生活 生活,个性化作文的源头活水 清洁“水源” 以人为本,水到渠成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如何理解? 活兔上讲台,源头活水来——《写一种喜爱的小动物》作文教学之我见 缘事而发 源清水长 源头活水育芙蓉──一堂语文活动课的前前后后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从课文中挖掘口语交际训练的源头活水 突如其来的提问──《草船借箭》教学有感 语文教材如此变脸为哪般 高三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改革必须引进源头活水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以生为本,把握重点,读得“活” 本色语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如何让语文课上得更有效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清清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地球上有多少淡水资源 清明节的起源 “耗子”来源 做“问得巧”的智者 课堂才能有声有色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清清的溪水 湘教版《水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世界会变得怎样?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给地球上有多少淡水资源 记叙类作文如何写得活灵活灵现_语文论文 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解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假如没有灰尘,世界会变得怎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案 开写作材料之源引出“三股”活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清清的溪水》教案 《清清的溪水》教案 《清清的溪水》教案 《清清的溪水》教案 我活着,因为我有一个梦想 老人能活到100岁有哪几个原因? 国旗护卫队队员为啥没有枕头? 饮水思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4 国旗护卫队队员为啥没有枕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1 为什么有的泉水是热的?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你觉得鲁迅先生与梅花有哪些相似之处?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3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6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 天上的星星数得清 如何利用口语交际使课堂活起来 为了未来,珍惜生命(活动课教案) 如何使语文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如何理解这个“笑”? 如此煽情要不得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步练习 清明节的由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中考试题 无为即有为 清清的溪水 教学设计 孩子,抬起头来! 《清清的溪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