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小编: :admin

以新课标作指导

为新课程做准备

——“渗透课标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会议总结

各位校长、主任、老师: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天就要结束。怎么评价这次研讨会?会前,有人认为会开得早了。会是不是开得早了?会议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听取教学反思和城关三小的经验介绍,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全体与会者对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认识到今后实施新课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深远意义,这是会议最可贵的收获,也说明会议开得适时,为明、后两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作了认识上准备,舆论上的准备和教学实践上的准备。

我想,这次会议归纳起来,有以下收获:

一、从三小的教学实践坚定实施新课程的信心

三小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数学主要以修订大纲为指导,自然以试用大纲为指导,思品课以《小学思品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渗透新的课程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和老师认识到,修订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有一致的东西,如语文的修订大纲和课程标准,在体现“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灵性、创新精神”方面精神基本一致,而新课标在“鲜明的理念”,“立体化的目标”及“有效的指导”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因此,实施修订大纲,渗透课标精神,两者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得益彰,既为实施修订大纲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和实践的空间,同样为今后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三小的领导和老师还认识到,根据修订大纲修订或编写的教材,虽然不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最佳载体,但它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方面,还是有出色的表现。用好现行教材,就能在今后用好课标教材。从三小的实践中,与会者认识到明、后两年,我县实行新课标新课程是可行的,是可以走好这一步的,从而坚定了实施新课程的信心。

二、从三小的实践看到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艰巨性

三小的领导和老师在渗透课标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课程目标的三维性与教学的实际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教师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不熟悉,不熟练或使用不当使教学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旧的教学观念的顽固与尽早转变教学观念的要求之迫切存在极大的矛盾。从三小的实践和体会中,与会代表感到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艰巨性。认识实施新课程的艰巨性,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才不会陷入盲目的乐观。

三、从三小的实践体验实施新课标的适时性

三小在“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中,做到:领导有责任心,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有基础。领导有责任心,从校长到教导主任到教研室主任,既分工又合作,使工作能有条不紊、深入地进行,在分管领导几次出差的情况下,研讨会筹备工作仍卓有成效地进行,足以说明领导班子的责任心和协调一致。教师有积极性,每个教师都能努力学习新课标,并付之实,和做好点滴经验的积累。学生有基础,由于老师都能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体验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好开端,待以时日,就有好基础。从三小的实践中,与会代表一致认识到,明、后两年我县开始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是适时的。

在教学中“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还要做那些工作,下面提几点建议:

一、从三个维度认识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纲要》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绝不单纯是学习方法问题,而是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这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更具体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学段目标共有10条,其中涉及知识、能力的有7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3条,如“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活,对感兴存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且,每一条均涉及过程与方法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就明确具体地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并反复使用“经历……过程”,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具体明确地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第一学段(1-3年级)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九年义务教育3-6年级《课程目标》部分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

纵观《纲要》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是情感态度上的问题,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乐于探究,另一方面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要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去感悟、体验。如果只是把它单纯地作为学习方法问题,那是认识上的以偏概全,在教学实践中将出现严重的失误。

二、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思品与生活》都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概括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师的作用主要有:

1、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思品与生活》指出:“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言语动作要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可见,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有多重要。

2、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品德与生活》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3、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探究

学科不同,探究方法也就不同,教师的指导也要不同。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是感悟和体验,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中的探究,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思品课中的探究,主要指在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中形成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的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挥,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科学教育,学生主要是学习科学探究,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学生”。

此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没有学生个体的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习要有学生的主动性。

三、渗透课程标准精神,改进现行教材的教学

在教学中“渗透课标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好高鹜远,而是面向实际,适当超前,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抓手,改进现行教材的教学。为此,强调以下几点:

1、要把新课标的学习同学习修订大纲(大纲)结合起来,并以修订大纲(大纲)为主,找到新课标与修订大纲(大纲)的共同点和新课标的发展处,全力实施修订大纲,同时渗透新课标精神,使新大纲的实施有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天地。

2、要把新课标的学习同大修订教材的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在大修订教材中,如何体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什么特点,要把它一一梳理出来,在教学中,既努力体现大修订教材的特点,又要尽量弥补其不足,尽量体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3、要改进已掌握的教学技能和形成新的教学技能。新的教学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相应的教学技能,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深入到教学中去。要努力掌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教学技能,比如:(1)创设情境的技能。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情境等,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适合学生体验的条件,引发学生的思维等。(2)引导讨论的技能。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的讨论,讨论的问题的提出,讨论的时机的掌握,讨论的引导等。(3)讲解的技能。讲解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给学生释疑解惑等。还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等。我们有不少老师在学习新课标中有不少好的设想,希望能在教学中和广大老师一起完成从设想到技能的转化,使更多教师和学生能从中受益。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实施新课程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为我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才智。

    相关推荐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二)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三)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迎接“新课程高考”你准备好了吗? 新课程下小学作文指导及反思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语文新课程学法指导例谈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新课程应更重视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上)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新课标指导下的一堂作文课——联想与写作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新课程语文备课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新课标指导下的《鸬鹚》一课的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006:新课程行进的坐标在哪里——以语文教学实践为例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树立语文教育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新课程下的作文 新标准 新教材 新思路 新教法 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新教师听课 新课标下怎样引导新教师听课 你有资格做新课程教师吗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_语文论文 新材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 新课标,新理论 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以课改新理念指导语文-小学语文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的几点尝试 试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之走一步再走一步范例 新二十四孝标准 立足课标以人为本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鸿门宴》备课指导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随笔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人教新课标第四册:动手做做看教案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2012年新初三各科名师全指导:打好硬仗要提前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读后感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之浅见 一节新颖别致的阅读习作指导课 《如何写好“我的新老师”》作文指导课课说课稿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新课程 新课堂──让实验走进课堂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