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让“小组讨论”落到实处

小编: :admin

时下,“小组讨论”已成为小学诸多学科教学中的热点,甚至出现了上课必有“小组讨论”的现象,公开课教学更是甚之又甚。诚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参与思想,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者的实际行动,这本是件令人欣慰的好事。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在对小组学习的目的、意义、操作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偏差,所以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事倍功半,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走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

如何让小组讨论学习落到实处,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认识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小组讨论不应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不应成为公开课教师用来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高度上去提高认识。

“小组讨论”是指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各方面因素,把若干名学生组合在一起,为达到同一学习目标,通过相互合作,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组织形式。它把学生由传统班级中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它既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和创造性思维,也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它使学生由过去个体与个体的单独竞争式学习中走出来,有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观和群体创造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是素质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方法。

二、操作问题:

⑴防止“面面相觑,哑口无言”或是“各自为战,信口开河”

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上述两种现象。“小组讨论”开始,几名同学却不知从何说起,由谁先说,于是你推我让,或是心不在焉,词不达意,有的甚至一言不发,结果白白浪费时间,这是其一;其二是讨论一开始,便各自滔滔不绝,说个不停,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干,或者两个人一起随便谈谈,说的内容与讨论问题并无关联。这两种表面形式的“小组讨论”,实际上已蜕变成了学生放松精神和拉近友谊的大好时机。

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建议教者要在小组讨论的操作上作如下调整,即:“分派角色,适时轮换,任务分割,结果整合”,教者在小组的构成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安排一名组织者,由其给每名组员分配任务,并且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轮换组内角色,让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组中的不同角色,如组织者、记录者、小组意见陈述者等等。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共同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指导他们如何在组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培养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调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为小组讨论顺利高效地进行奠定基础。

⑵提高所讨论问题“质量”。

想使讨论富有成效,教者所提出的“讨论题”,首先必须有讨论价值,另外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问题含量过小,一个人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就设有让大家共同讨论的必要。如果总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则讨论中学生热情不高,势必影响讨论的效果。这就要求教者,必须在问题设计的“质”上下功夫,最好提一些“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起到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⑶减少讨论次数,增强一次讨论的时间量。

有些课堂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讨论了四、五次,可谓“高潮迭起”,但每次讨论的时间却少得可怜,实际学生刚刚进入角色,思维还未完全展开,问题的讨论还不深入,不透彻,就“被迫”停止,让听课者感到遗憾。因此建议教者,既然给了学生讨论的自由,就应给足他们讨论的时间。(当然讨论的时间与“讨论”问题的难易适度有关。)但我想,对于那些真正能拓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的“有价值”问题,让学生去讨论10----15分钟,也是无可非议的。

三、评价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讨论”结束后,教者关心的往往是“讨论问题”的结果和答案,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的质量,却很少提及“讨论得怎样?讨论中有什么现象或问题”等,殊不知,我们设计小组讨论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因此,教者在“小组讨论”之后,应有意识地对“讨论”的质量进行评析,以促进学生“讨论”能力的增强。为以后的小组讨论打好基础,铺平道路。否则,我们犯下的将是“舍本而求末”的大毛病。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组讨论”被广泛的重视和采用,有效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中静态和单向的人际交往模式,逐步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局面,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讨论”会真正地落到实处,让学生从中受益,让教学从中受益。

    相关推荐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浅谈语文课堂小组讨论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让课堂“活出生命的意义”──谈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到课堂实处 激趣导读把朗读教学落到实处──《惊弓之鸟》评析 让“说”之花处处开放 让“说”之花处处开放 关于组织学生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相关讨论 根们的讨论 《讨论》导学案 议论文训练之让事实说话 ( 辩论 ) 《氓》之“讨论”一束 《风筝》问题讨论 情到深处课自优 情到深处“文”自流 《氓》之“讨论”一束 《落花生》理论实践案例交流 《落花生》理论实践案例交流 《小巷深处》教学实录 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落实语言文字训练_语文论文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论文精品 运用质疑讨论法组织文言文教学 ——《师说》教学体会 作文教学要恰到好处地“帮助、引导”_语文论文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十种状态最让学生讨厌 《小石潭记》创新设计及相关讨论 《记念刘和珍君》讨论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实施动态指导性评阅,让学生乐写-小学论文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我们来讨论》教学设计 关于高三备考的讨论 到文本的深处漫溯──《芦花荡》教学实录及反思 《胡同文化》教案(讨论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教科版《讨论》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站到河边看小河_语文论文 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站到讲桌上 着墨处是画 空白处也是画——《三亚落日》教后随想 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实现与模式探讨_语文论文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落实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_语文论文 关于积累与梳理的讨论 关于选修课教学的讨论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研究_语文论文 《祖国到处有欢乐》教学设计 小巷深处 知识:为什么植物到冬天就落叶教学实录 浅谈组词_语文论文 德育论文:爱,让教育更灿烂小学语文论文 让孩子说“我能行”小学语文论文 小巷深处 例谈语文课小型课堂辩论的组织 小学语文论文:由家长想到的 大作家从小姑娘处得到了怎么样的教育? 让“失落”的训练理性回归 让课堂充满创新-小学语文论文 让课堂成为“学堂-小学语文论文 落实训练重点 力争单元达标_语文论文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意思 浅淡小组合作学习生字_语文论文 关于一个标点符号的讨论 扎扎实实教学,落实每一个细节——《小小竹排画中游》 《组歌》课堂实录 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功在“明处” 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讨 《小池》问题探讨 读《半截蜡烛》让你感受到( )。 《小池》问题探讨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不落别处 祖国到处有欢乐 教案教学设计 《祖国到处有欢乐》教学设计之一 讨论语文学科性质的立足点 讨论──上课活动最主要的方式 荷塘月色讨论:月夜有无蝉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读后感写作指导的探讨 让小鹿看到玫瑰花吧──《小鹿的玫瑰花》教学反思 德育论文:责任感让自己走向卓越小学语文论文 让三维目标“落户”语文园地 为什么植物到冬天就落叶 《小巷深处》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小学语文:《苹果落地》课堂实录 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品德培养从实处做起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让语文课堂回归生活 《孔孟》中引用《论》、《孟》文句的出处 讨论:做秀的公开课与返朴归真 《丑小鸭》研讨赏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雨让我想到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