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突出重点,优化过程──浅淡阅读教学的改革

小编: :admin

阅读教学容易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从头至尾逐段教”的局面。面面俱到的结果,常常是面面不到。为此,近几年来我坚决摈弃了逐段串讲串门的模式,集中精力探索如何突出教学重点,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紧扣一词,教活一课

小语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备课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教活整篇课文。

《田忌赛马》一课,结尾处有“转败为胜”一词,这一关键词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示了课文的思路。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词语分以下几步设计:

1.让学生自读全文,找出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关键词(“转败为胜”)。

2.再让学生找出哪些段落写田忌赛马的“败”,哪些段落写“胜”,进而给课文分段。

3.分析“转败为胜”的经过和原因。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仅30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一举数得。剩下来的时间,便进行片断练习。这样紧扣关键词教全篇,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深刻。

在小语教材中,可紧扣一词来教活一课的课文有不少。有些课文,课题就点明了关键词。如《精彩的马戏》,可紧扣“精彩”一词来设计;《珍贵的教科书》,可紧扣“珍贵“一词来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可紧扣“富饶”一词来设计;《全神贯注》一文,可紧扣“全神贯注”一词来设计。以一词带全篇,全篇皆活。

二、抓住一句,串联整篇

一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以一句串联全篇。

《海底世界》一课,篇末有单独成段的总结句。这个总结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层次和思路。备课时,我抓住这个总结句分以下几步设计:

1.自读全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从这句话中画出两个重点词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3.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些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课文正是分以上两部分内容写的)?

4.想一想:海底“景色奇异”,“奇”在什么地方?海底“物产丰富”,课文写了哪些物产?从哪些地方看出“丰富”?

这样抓住一句话来教,就把全文联结成一体了,有如用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珍珠。

在小语教材中,能抓住一句串联一体的课文也有不少。《草原》一课,有“蒙汉情深何忍别”的句子,这“蒙汉情深”就是提挚全文情感线索的关键句;《落花生》一课,有“人要做有用的人”这样的句子,这是理解课文喻意,捕捉课文中心的关键句;《千里跃进大别山》一课,有“狭路相逢勇者胜”一句,抓住这一句,就抓住了课文的纲。教句子,不在多,而在于精。精教一句,胜过泛教十句。

三、精导一段,拨通全文

一篇课文,一位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有些课文,有明显的重点段,抓住重点段精心指导,就可以拨通全篇;有些课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结构,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其余各段则需略加指点即可弄通。

《再见了,亲人》一课,前面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志愿军与老大娘、小金花、大嫂话别。三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都是通过回忆某些事来抒发中朝人民用血肉凝成的深情。教学时,我只精教第一段,并从第一段中总结出一种写法:记事抒情第二段、第三段则让学生自学,了解这两段记了什么事、抒了什么情,然后朗读几遍。这样教,时间省了,学生的收获反而更多。

在小语教材中,能精导一段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低年级的许多童话课文,故事情节大都有三次反复的特点,教师可重点指导一段,其余则只需稍加点拨。中高年级也有不少课文,其内容的段落结构相似。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互、秋、冬四季一一道来,各段的写法大体相同;《我爱故乡的杨梅》,写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的那三段,写法大同小异;《将相和》一课,三个故事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记叙。因此,教这些课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一讲串间,而要精导一段,拨通全文。

四、突破一点,举一反三

在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但也有一些课文没有明显的关键性的词、句、段,教这些课文是否非逐段串讲串问不可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俗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教这些课文,头脑中应有“突破一点,举一反三”的设计策略。当然,这“一点“的选择是要留些脑筋的,要考虑教材的特点,要考虑编者的训练意图,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综合敲定。

教《景阳冈》一课,我考虑到课文内容易懂,但文中许多词语学生不熟悉,不理解。于是我便选定理解文有词这“一点”来突破。我只示范教课文第一句话:“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我在“行”、“地面”两个词下面打圈,要求学生猜一猜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学生猜出“行”是“走”的意思,“地面”是“这个地方”的意思。接着我告诉学生一种方法:猜读法。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就能猜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接着我要求学生自读全文,每人至少猜五个词语,多多益善。结果学生猜出了诸如“店家”、“大虫”、“自谋”、“说时迟,那时快”等几十个词语的意思。

选择突破的“点”,要因课而异。《养花》一课的“趣”;《荷花》一课的“美”《火烧云》一课的“变”;《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情”;《飞夺泸定桥》一课的“勇”;《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的“装”;《西门豹》一课的“言外之意”;《狱中联欢》一课的“对联寓意”;《第一场雪》一课的“景物特点”;《晏子使楚》一课中的“机智对话”;《冬眠》一课中的“善于观察、思考、发现”;等等,皆可成为设计的“一点”。可以说,任何一篇课文都可以找到这样的“一点”。抓住”一点”突破,并形成训练层次,可以全盘皆活。这样教,看似小小,实则多多。

    相关推荐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重在优化阅读教学过程——《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课程改革下突出语文教学魅力,分层诵读教学过程教师引导作用初探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改革中的“过于”现象 把握教材特点优化教学过程 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突出重点 长文短教 突出课文的训练重点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 “超文本”:阅读教学改革的世纪视点 《化石吟》重难点突破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重点 品悟自然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_语文论文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尊重学生个性 优化阅读教学 突出训练,优化教学——例谈《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优化教学过程追求鲜活有趣──谈低年级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应突出六新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淡化格式体例,突出语言运用_语文论文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给颜黎民的信》导读 自读课优化教学过程的六原则_语文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给颜黎民的信》导读 “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教学方案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 阅读过程的语音障碍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我的阅读教学优化观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 浅谈阅读教学一般过程与方法_语文论文 突出重点加强训练_语文论文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让学生拥有阅读过程 借鉴成功经验 改革阅读教学 突出重点把握阶段_语文论文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命题作文改革浅见 深化课程改革,造就未来高素质师资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发展电教优势,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 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呼唤失落的“水晶鞋”——由一堂阅读课想到新课程改革 《我的信念》重点难点突破 《春》重难点突破 突出重围——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说“屏”》重点难点突破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教育部:今年高招重点改革考试内容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课程改革强调开放式教学 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的实践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淡化讲解优化讨论 深化感悟——《荔枝》教学谈 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面向全体,突出培优 抓好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巧抓思维个性化 读出阅读个性化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优化学习过程 《理想》重难点突破 《山市》重难点突破 《秋天》重难点突破 《三峡》重难点突破 《变色龙》重点难点突破 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两难问题”浅析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散步》重难点突破 《背影》重难点突破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