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也谈参与

小编: :admin

新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力求创造一个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要真正让学生在“动”中发挥个性,让学生在“动”中发展素质,学会知识,就必须打破常规,闯出一条新路。

一、营造教学氛围,激起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会学生自主启发思维。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活跃因素之一,是维持教学的情感纽带。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是否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关键是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被激发。众所周知,许多兴趣是后天培养的,因而,教师要因地制宜创设教学氛围,诱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动力相对稳定、持续、发展,为求知做好铺垫。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游览一个非常迷人的地方,那里山青水秀。她的美,人们赞誉为‘甲天下’,大家想不想去呢?”于是,我开始展示教学课件,让学生一边在音乐的熏陶下去领略桂林的山水美,一边通过自学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有了求知的心理,就自然地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再则,教师要尽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孩子能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快乐、幸福及对世界乐观地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快乐和幸福。”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在情感交流中,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享受教育环境中精神的宁静和祥和。

二、培养质疑能力,放飞创新的翅膀

古人言:“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才是在学习上真正“动”起来的表现。

首先,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的质疑,多鼓励,让他们放胆去质疑。提错了不指责,肯定其积极的一面;疑对了,疑好了,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质疑求疑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有的学生看了以后就问:“为什么前面的‘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后面的‘鸟的天堂’却没有呢?”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感到欣慰。我马上给予表扬,指出这疑问已抓住课文的重点,是认真思考的结果。于是,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学习小组里面合作探究。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的质疑,让学生的质疑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同时,也可能让教师陷入被动,措手不及的境地。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同时要善于引导。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疑不到点子上。这与他的认识、思维有关。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当读到“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太小气了。为什么多了一个人而没有增加花生米呢?”显然,这个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内容的深层含义。面对这种情况,我不是急着去引导他,而是先对他的善疑表示赞许,然后抓住机会,让他与其它同学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样,他在讨论的过程中,领会了知识,而重要的是保护了他质疑的积极性。

三、提供实践空间,巩固学习成果

新课标里面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本人认为,这个“实践”应该包括阅读实践和生活实践。阅读实践就是引导学生获取间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而生活实践,简单一点说,就是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现行语文教材就体现了要引导学生亲自实践的开放性教学的特点。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践的空间。我校的一位老师上《四季的脚步》一课。在引导学生领悟了“四季”以后,学生兴趣盎然。教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有的同学画了一幅画,有的同学作了一首诗,有的同学来个即兴表演……形式多样,都充分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大胆探索,放开手脚,努力构建一种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

    相关推荐

    也谈“得无”的用法与释义 也谈“理想” 也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也谈崔莺莺 参与 ——谈《桌椅的对话》教学一得 参与——谈《桌椅的对话》教学一得 心灵的距离最重要——也谈赏与罚 也谈对《老王》主旨的探索与思考 也谈作文命题 也谈《夏日绝句》 也谈学科整合 也谈“贵妃捧砚” 也谈“登临”意象 也谈为人师表 也谈省时高效 也谈语言的魅力 也谈低年级识字 《大道之行也》参考译文 《大道之行也》参考译文 浅谈“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策略” 也谈电教媒体与语文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也谈课堂问题设计 也谈识字教学策略 也谈汉语拼音教学 参与式教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浅谈教师在参与式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鱼我所欲也》教学杂谈 九年级下教参:鱼我所欲也 也谈《师说》的中心论点 也谈《海燕》的象征意象 也谈哈姆莱特的绝境 八年级上教参:大道之行也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也谈语文假期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教师中心稿) 也谈《岳阳楼记》之“古仁人” 《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杂谈 《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谈 九年级下教参:谈生命 《鱼我所欲也》中心论点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参与 ——谈《桌椅的对话》教案 “竿”与“杆”趣谈 也谈《孔雀东南飞》的几条注释──与黄岳洲先生商榷 《箭与歌》备课参考 也谈滕宗谅(子京)其人其事 也谈体验式学习方式──《清澈的湖水》教学谈 从《端午的鸭蛋》教学谈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 也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朗 读 需 要 情 感 参 与 《我与地坛》备课参考 谈读书与治学 教参与教师的成熟 《学会与人交谈 也谈《关雎》为何排在《诗经》之首 《语文常谈》第6章:语言也在变 《谈生命》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国与国要对话 人与自然也要对话 谈谈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沈括与《梦溪笔谈》 联想与作文浅谈 让学生轻松参与交际 “也”与《醉翁亭记》之美浅说 谈谈《老人与海》中的死亡变形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二教时 《论语》与五伦浅谈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一教时 浅谈兴趣与学习 也谈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途径 浅谈语文与复习 谈谈孟子的论辩艺术──《寡人之于国也》语言辨析 谈谈后进生探因与矫正对策 也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鲁肃何许人也?──《草船借箭》教学谈 《我也追“星”》活动指导与建议 《爱如茉莉》教学反思:也谈"爱如茉莉" 《我也追“星”》活动指导与建议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谈谈朗读与语文教学_语文论文 与丁肇中先生谈天 也谈“孔乙己为何不拖欠酒店的帐” 也谈褒禅山──《游褒禅山记》教学随笔 也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也谈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也谈——语文课就是语言文字训练课 《与象共舞》教学杂谈 谈谈口语交际的内容与教学方法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高一语文教案 陈与义《登岳阳楼》教学参考 也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海燕》白璧无瑕——也谈《海燕》的象征意象 参与,才有灵性──《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侧记 《高松年与方鸿渐》教学参考 我与儿子的网络交谈 《谈〈水浒〉的人物与结构》 浅谈背诵与语文教学 先让学生读点书再说——也谈阅读教学 信马由缰 控弦破的——也谈《登高》的教学 《地震中的父与子》参赛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参赛设计 九年级上教参:敬业与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