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广州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广州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亵渎xiè 嗤笑chī 嗔怒chēn 孜孜不倦zī

B.妖娆ráo 忐忑tǎn 睿智ruì 强聒不舍ɡuā

C.恣睢suī 缟素ɡǎo 狡黠xié 一抔黄土póu

D.脚踝ɡuǒ 社稷jì 拮据jié 面面相觑q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玄虚 咬文嚼字 繁衍 心无旁鹜

B.诘难 断张取义 嬉闹 不言而喻

C.襁褓 开卷有益 鄙夷 老羞成怒

D.诓骗 重蹈覆辙 田圃 吹毛求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是调查某一事件的始末,就把这一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写出来。

B.无论采用哪一种表达方式,都要做到叙议结合,也就是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C.虽然英雄人物的生命早已消逝,但他们的故事至今传扬,他们的精神永存。

D.由于时代的局限,那么这部作品不可避免地有一些封建糟粕,要注意鉴别。

4.下面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组句子是 (3分)

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让人赏心悦目。①写好钢笔字既是语文课的教学要求,也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②为了提高同学们写钢笔字的水平,初三⑵班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③如何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同学们认真练字呢?④首先要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面是胡适对他的学生说的一段话,准确概括胡适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有人说:“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A. 没有图书馆和实验室不能做学问。

B. 有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也不能做学问。

C. 做学问不仅需要图书馆和实验室。

D. 做学问不需要图书馆和实验室。

6.联系上下文,以“小溪·大海”为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4分)

娇弱的小草感谢大树替它遮风挡雨,挺直的大树感谢小草替它衬托伟岸;美丽的鲜花感谢大地哺育了它的芳香,辽阔的土地感谢鲜花为它装点希望; ,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地给予了我们许多,许多……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⑴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远小人,亲贤臣,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远贤臣,亲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唯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D.槲叶照驿墙,枳花落山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E.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五六声,日长飞絮轻。

F.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⑵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④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⑤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⑥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⑶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

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诗句,追忆自己的军旅生涯,表达抗敌复国的壮志;而诗人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也有“ ”之句。一样写梦境,一样抒报国之情,相似的手法表达了共同的情怀。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唐雎不辱使命》)

⑶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隆中对》)

⑷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⑸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节选自课文《陈涉世家》)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广故数言欲亡 以激怒其众

且秦灭韩亡魏 以君为长者

且壮士不死即已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今南方已定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广一向以来爱护戍卒们,所以那些戍卒大多愿意听命于吴广,服从他的差遣。

B.吴广利用戍卒们对他的爱戴,故意制造事端,使得押送戍卒的军官逼反戍卒们。

C.吴广协助陈胜杀死了两个押送戍卒的军官,并以“失期”这条死罪劝反戍卒们。

D.吴广依照老百姓的要求,拥戴公子扶苏和项燕为大楚王,自己仅位居都尉一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⑵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词的首句以“异”来概括景物的特点。“异”指什么与什么的不同?词中以哪些景物来表现“异”?(4分)

⑵下面两诗句都出自范仲淹的词,请简要说出它们所表达情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分)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四、(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4题。

竹子与汉字

导致中国独特的书写方向应是其书写的材料。任何有干燥平面的东西都可以书写。土石、布帛、树皮等都可以利用。但从几方面看,影响中国书写方向习惯的是竹简,而且起码是从商代已是如此。

竹子现今不是华北常见的植物。但距今3000年的以前几千年间,华北的气候要较今日温暖而湿润。竹子并不难生长。以竹子当书写的材料有价廉、易于制作、耐用等好处。只要把竹子劈成长条稍为加工,就可得平坦而可书写的表面。再在火上炙干,就易着墨而不朽蠹。 在窄长的表面上书写,由上而下作纵的书写,远较横的左右的书写方便得多。因为横着书写,竹片背面的弯曲会妨碍手势的运转和稳定。

甲骨文偶有横着书刻的辞句。从后世的实例,也可推测商代有用木版一类,有宽广表面的东西。用毛笔沾墨书写,墨汁干燥缓慢。如果在可以书写多行的表面上写字,行列最理想是由左而右,手才不致涂污书迹。但是中国的习惯竟然是相反的由右而左。可以推测是由于主要用单行的竹简书写,写时左手拿着竹片,右手握笔,写完后以左持放,由右而左一一排列,故而成为中国特有的书写习惯。竹片编缀后可卷成一握,故以卷称书的篇幅。后来虽于纸上印刷,犹有以墨线隔间,就是保持片片竹简的传统。

由于竹子宽度有限,不但不能作多行的书写,文字也不便写得过于宽肥。因此字的结构也自然往窄长的方向发展。以致不得不把有宽长的身子的动物转向,让它们头朝上,四足悬空,尾巴在底下,如马、虎、象等字都是如此。从龟甲、兽骨上的贞卜文字已是如此,可以推断商代最普及的书写材料是竹简,不是木版或布帛等有宽广表面的东西。以竹简书写不必预计长度。可以随时增加竹的数量。所以后来虽有了纸张,但因受限于竹简的宽度的古老传统,字形的结构也始终保持着向窄长方向发展的倾向。

(节选自许进雄《古事杂谈》)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据实例推测,商代用木版书写;到了商代以后,人们开始削取竹片作为书写材料。

B.因毛笔沾墨书写,墨汁干燥慢,为免手污书迹,渐渐形成了由左而右的书写习惯。

C.当纸上印刷取代了竹简上的书写,犹以墨线间隔,是希望仍能像竹简般易于裁切。

D.部分汉字在演化的过程中,受到书写材料竹简的限制,改变了字形的结构方向。

14.竹片作为书写材料,对汉字产生哪两方面的影响?(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罗迦·费·因格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必须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节选自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及今的无数例子证明,只有精通了各种知识,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B.罗兰·布歇内尔因为经常看电视,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所以看电视能获取知识。

C.有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证明,创造力的由来首先源自于自信与对创造的关注与热爱。

D.贝多芬、爱因斯坦等人的成就是他们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但创造的过程是漫长的。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认为形成创造性思维须具备哪些必需的要素?(3分)

(2)文中为什么要写约翰·古登贝尔克?(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

开 学

宗璞

情节链接 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军队占领北平。澹台玮的父亲因抗战需要已撤往天津,澹台玮与母亲、姐姐仍暂留在北平,并等来了开学的日子。

九月上旬的一个清晨,这是北平市伪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开学的日子。澹台玮推着自行车从家里出来,纵身上车,心中充满喜悦。

玮玮像一个十三岁的正常男孩一样,热爱自己的学校、老师和同学,教室和操场。教室里的知识,操场上的游戏,老师的各种口头语,同学间的争吵都是那么有趣。平时假期里他也总要到学校去几次的。今年很特别,整个假期都在家里。还有,爸爸走了。家里没有爸爸,也很特别。但是总还有学校。日本人占领北平,能奈我玮玮何!玮玮想着,他的车超过了飞奔的人力车和哐当作响的电车,小燕子一般飞进学校大门。

同学来了不少,大家兴高采烈,可是在兴高采烈里总有点不寻常的东西,老师的表情更明显,像是在苦笑。同学们高兴地在操场上说着话走来走去,以为要举行开学典礼,却半天还不见动静。

“回教室去!回教室去!”各班级任老师来招呼:“不举行开学典礼了,各班说说就行了。”大家很扫兴,赶快回到教室里。

玮玮的级任老师姓方,是位四十多岁慈祥的妇女。她等大家坐好了,半天不说话,厚镜片后面的眼睛望着教桌,不像平常那样亲切地在每个同学脸上抚一遍。教室气氛很沉重,最淘气的孩子也不敢动一动。

“校长说我们不举行开学典礼了。要说的话也还是以前说的。希望大家好好读书。知识,任何时候都需要。要特别通知大家的是,今天虽然开学,却不能发新书,因为,因为教科书要修改。”

同学间起了轻微的骚动,“干吗修改教科书?”大家交头接耳,但很快又安静下来,注意地看着老师。

“课程也有变动,究竟怎样变还不知道。一件事是肯定的,就是要加日语。”方老师努力说出这话,脸都紫了。她仍不敢抬头看学生。两手紧张地撑在教桌上,一反平时垂手自如的神态。她不知道该接着说什么,教室里一片沉默。

“老师!”忽然一个学生举手,这是澹台玮,他的象牙般的皮肤变红了,好看的嘴角轻轻颤动。不等老师说话,他便站起来说:“我不学日语。”方老师还是不知怎样回答。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也不学日语!”接着站起好几个学生,全班响起口号似的喊声:“我不学日语!”

方老师忙把两手举起,向下按着说:“请不要喊,请不要喊。”又放低了声音:“学校有日本督学。不得了,不得了啊!”她掏出手帕擦汗,又擦眼泪。刚拿下手帕,眼泪大滴大滴落在桌上,便用手帕擦桌子。“请守秩序。”她呜咽地说,“会惹祸的。”同学对于惹祸没有概念,但哭泣的老师引起他们的同情和男子汉的责任感,教室里静下来,一个坐在前排的小个子开始哭了。

“别哭,别哭。”方老师叫着这学生的名字。几次努力还是说不出更多的话。她索性转过身,面对黑板站立,勉强克制自己。这时教室门开了,校长、教务主任陪着一个穿浅色西装的男子走进来。

这人显然是日本人了。是侵占了北平的日本人,是逼走了我们父兄的日本人,是来进行奴化教育的日本人。玮玮看着这人相当文雅的脸,觉得血直向头上涌。校长一进门,就站在方老师身边遮住她,很快讲起话来。

“同学们,这位三浦健郎先生是来教你们日语课的,三浦先生提议早点来认识你们。”校长咳了一声,他再想不出话讲,便伸手请日本人讲话。日本人高兴地向前走了一步,用生硬的中国话说了一番。他并不趾高气扬,可是他骄傲的眼光直看着同学们,大有主人翁态度。

教室里死一般安静。同学们都低着头。他看了一会,转身出了教室,校长等人也跟着出去。同学们好半天还因为羞耻不愿抬头。

传来了方老师微弱的声音,“下课!”

(节选自宗璞《南渡记》,有删改,题目为编者加)

17.随着情节的发展,澹台玮的情绪在不断变化。请用一句话概述情节,用一个词概述澹台玮的情绪。(6分)

情节情绪

①喜悦(兴高采烈)

学校不举行开学礼。③②④

教日语的日本人三浦先生到课室对同学们讲话。羞恶

18.文中画波浪线“ ”的句子是对教室气氛的描写。请任意选取其中两处,分析描写的作用。(6分)

19.仔细品味文中澹台玮的这一心理活动“日本人占领北平,能奈我玮玮何!”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澹台玮的想法反映了当时北平部分民众一种什么心态?

(2)联系全文,想一想,澹台玮的想法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可能达成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与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相比较,分析方老师的形象与韩麦尔先生的异同。(4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21.下列作家中,并非女性作家的一项是 (2分)

A.杨绛 B.曹雪芹 C.冰心 D.林海音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差别”无处不在。它既可能是一种现象,也可能是一种结果。也许因为差别的存在,会促使我们努力去改变;也许因为各自做法的不同,又会导致差别的出现。

请以“差别”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6小题,19分)

1.【语音识记】(3分)

A(B.强聒不舍ɡuō。C.狡黠xiá。 D.脚踝huái。)

2.【字形识记】(3分)

D(A.心无旁骛。B.断章取义。C.恼羞成怒。)

3.【关联词语辩析】(3分)

D(因果关系搭配不当,删去“那么”或改为“所以”。)

4.【病句分析】(3分)

B(②宾语中心词残缺。“走进硬笔(钢笔)书法”后加上“的活动”。③动宾搭配不当。“促进”不能搭配“练字”,应该为“促使”。)

5.【准确概括主要观点】(3分)

C(胡适的观点是做学问的关键不在于有无图书馆与实验室,更重要的是要有决心。)

6.【语句仿写】(4分)

示例:涓涓小溪感谢大海容纳抚爱了它,无边的大海感谢小溪为它增添了广阔与神秘。

[4分。其中句式1分,拟人修辞1分,内容逻辑1分,语言通顺1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⑴B、F(A.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D.枳花照驿墙,槲叶落山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E.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4分。一项2分。]

⑵①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皓月千里 ③感时花溅泪

④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海日生残夜 ⑥各领风骚数百年)

[4分。一空1分。]

⑶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分。一空1分。]

8.【文言实词积累】(5分)

⑴怎么; ⑵道歉; ⑶接近,趋向; ⑷通“伸”; ⑸适宜,恰当

[5分。一小题1分。]

9.【文言词语理解】(3分)

D(率领/率领,出自《隆中对》。A.逃跑/灭亡,出自《唐雎不辱使命》。B.用/因为,出自《唐雎不辱使命》。C.罢了/已经,出自《出师表》。)

10.【文意理解】(3分)

A(B.并非押送戍卒的军官逼反戍卒们,而是吴广故意激怒押送戍卒的军官,诱使他们当众鞭打他。C.陈胜协助吴广杀死了两个押送戍卒的军官。D.并非拥戴公子扶苏和项燕为大楚王,而是假借这两人的名义以争取百姓的拥戴。)

11.【文言翻译】(4分)

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2分。“戍死者”1分,“十六七”1分。]

⑵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2分。“宁”1分,句式1分。]

12.【古诗鉴赏】(6分)

⑴【形象理解】(4分)

“异”指的是塞外秋景与中原(或自己的家乡)的不同。词中描写边塞的大雁过早地飞往南方,与中原(或自己的家乡)不同;风吼、马嘶,还有起伏不断的号角声所混合成的“边声”是中原(或自己的家乡)所没有的;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在夕阳下早早地关闭了城门,这也与中原(或自己的家乡)不同。

[4分。“异”1分;“异”表现的三个景物,各1分。]

⑵【情感鉴赏】(2分)

两首词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在表达思乡之情的同时,还表现了边关将士未能建功立业不还家的这种爱国、卫国精神。

[2分。“思乡”1分;《渔家傲·秋思》中独有的爱国之情,1分。]

13.【内容筛选】(3分)

D(A.商代有用木版书写的,但主要还是竹简。B.“由于主要用单行的竹简书写,写时左手拿着竹片,右手握笔,写完后以左持放,由右而左一一排列”,故而形成了由右而左的习惯。C.“犹有以墨线隔间”,只是“保持片片竹简的传统”,文中并无提及裁切。)

14.【内容概括】(3分)

①在中国古代形成了由右而左的独特的书写习惯;

②促使汉字的结构往窄长的方向发展。

[3分。第一点2分,其中“独特的书写习惯”1分,“由右而左”1分;第二点1分。]

15.【内容分析】(3分)

B(罗兰·布歇内尔在看电视过程中,激发了创造灵感,并锲而不舍地努力,最终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这个例证在文中是用以证明“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观点的;并非用来说明看电视能获取知识。)

16.⑴【归纳概括】(3分)

作者认为形成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的要素:①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②运用所得的知识,不断探求新思路;③把握细小的灵感,并锲而不舍地发展它。

[3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三点3分。]

⑵【分析综合】(4分)

文中写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机,是运用例证法,用以论证文章“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观点。

[4分。概述例子1分,明确“例证法”1分;指出“论证观点”1分,明确具体观点1分。]

17.【情节、形象概括】(6分)

①开学了,澹台玮离家返校。

②在课室,方老师告知同学们教科书要修改和加学日语。

③扫兴

④激愤

[6分。情节概括①②各2分,情绪词语③④各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8.【内容分析与作品鉴赏】(6分)

第一处:

示例:没有期待中的开学典礼,老师也不再似往日的亲切的注视,营造出沉重的气氛,暗示着将有重大的事件发生,为下文老师宣布的修改教科书和加学日语两件事做好充分的铺垫。

第二处:

示例:老师宣布了修改教科书和加学日语两件事后也沉默不语,表达出她内心的沉痛;而学生的沉默,显示出对这两件事的严重性的仍在判断中,及为后文的情绪的爆发做好情绪上的酝酿和气氛上的渲染。

第三处:

示例: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日本人在课室的出现对孩子们心灵的强烈刺激,亡国奴的耻辱在死一般的安静中被鲜明的烘托出来。

[6分。分析各2分;作用各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19.【推断背景、评价主题】(6分)

⑴对日本人的占领尚未有切肤之痛,还心存侥幸。

[2分。“未有切肤之痛”1分;“心存侥幸”1分。]

⑵ 澹台玮的想法是不可能达成的。因为从后文中可知,学校虽然开学了,可是日本的奴化教育也开始了,修改教科书和加学日语,都是对孩子们的奴化教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个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是一样的。

[4分。“不可能达成”,1分;分析内容,“奴化教育”,1分;主题评价,亡国奴的不幸,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0.【对比阅读、鉴赏形象】(4分)

两位老师都具有爱国的心。韩麦尔先生对再也不能教孩子们法语了,表现出激烈而失落。方老师面对中国课室中的日本人,表现出羞愤而无奈。

[4分。相同点,“爱国”,2分;不同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

21.【文学常识】(2分)

B

22.【写作】(60分)

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

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内容 (25分)25-2120-1615-1110-0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空泛 感情不真实

语言 (25分)25-2120-1615-1110-0

语言准确 流畅、生动语言准确、通顺语言基本通顺语言不通顺 语病多

结构 (6分)654-32-0

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晰结构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晰结构不完整 条理不清晰

文面 (4分)4321

卷面整洁 字体工整卷面较整洁 字体端正卷面基本整洁 字体清楚卷面不整洁 字迹难辨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九年级语文

各主观题评分补充细则与得分示例

第6题

补充细则:

1.注意仿写的句式: ( )的小溪/大海 +感谢+大海/小溪 +谓语+宾语

2. 内容扣分:所仿写的内容必须为“小溪-大海”,否则内容项为0分。

得分示例

满分示例:

潺潺的小溪感谢大海给予它归宿,宽阔的大海感谢小溪替它延续生命。

奔腾的小溪感谢大海为它提供动力,壮阔的大海感谢小溪为它传播快乐。

3分示例:

潺潺的小溪感谢大海灌溉,浩瀚的大海感谢小溪装点。

弯曲的小溪感谢大海的风雨同路,蓝蓝的大海感谢小溪的不离不弃。

(句式不当,扣1分)

潺潺的小溪感谢大海给予它最终的归宿,一望无际的大海感谢小船衬托出它的伟大。

(第二分句,扣内容1分)

弯曲的小溪感谢大海替它预告风暴,壮阔的大海感谢小溪为它穿梭丛林。

(逻辑不当,扣1分)

2分示例:

流动的小溪感谢人类给它们住房,广阔的大海感谢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荡。

(内容不当,扣1分;句式不当,扣1分)

激流的小溪感谢大海的收留,宽阔的大海感谢小溪跟它做朋友。

(第一分句的句式不当,扣1分;第二分句的逻辑不当,扣1分)

1分示例:

细短的小溪感谢大海替它延续生命,阔广的大海感谢小溪涌入。

(逻辑不当,扣1分;语言不通顺,扣1分;第二分句句式不当,扣1分)

0分示例:

肥沃的土地感谢河流给它滋润,川流不息的河流感谢土地的陪伴。(0分)

辛勤的蜜蜂感谢花儿给予了它食物,芬芳的花儿感谢蜜蜂为它传递生命。(0分)

(两个分句都没有按题目要求以“小溪-大海”为内容来写。)

第8题:

满分为5分。一小题1分。

以下答案可以得分:

(1)安:怎么(怎样;怎会;怎能)

(2)谢:道歉(道谦)

(3)就:接近;趋向;亲自前往;亲自去

(4)信:通“伸”,伸张;通“伸”

(一定要写出所通的字,不一定要写出“伸张”这样的解释。)

(5)义:适宜;恰当;适当

以下答案不可以得分:

(1)安:哪里;告诉;仍然

(2)谢:感谢;道谢;请求;求饶;谢礼

(3)就:拜见;将就;只能;想要;亲自

(4)信:诚信;相信;威信;伸张

(没有写出所通的字不能拿分)

(5)义:情义;不恰当的话;含义;意义;道义

第11题:

第(1)小题补充细则:

满分为2分。“戍死者”1分,“十六七”1分。

满分(2分)示例:

但是因为守边而死的人(1分)必定有十分之六七(1分)。

而戍守边塞而死的人(1分)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1分)。

但是守边的士兵(1分)中十个人也会死六七个(1分)。

而去战场的士兵(1分),有十分之六七(1分)都死了。

1分示例:

死者有十分之六七(1分)。

现在戍卒(1分)已经死了十六七个了。

但被杀的人必定有十分之六七(1分)。

而且死的人也有十分之六七(1分)。

0分示例:

那么大多数的人都会被杀。

而死的人有十六七百人。

满分为2分。“宁”1分,句式1分。

满分(2分)示例:

第(2)小题补充细则:

王侯将相难道(1分)有天生的贵种吗?(1分)

王侯将相难道(1分)是天生的贵族吗!(1分)

难道(1分)那些达官贵人都是天生的贵种吗?(1分)

1分示例:

王侯将相哪里有天生的贵种呢?(1分)

王室出生的人命中总注定是做皇帝的吗?(1分)

王侯将相难道(1分)天生就有。

0分示例:

王侯将相就有令人看反的地方。

王侯将军真的有这样的勇气啊!

王侯将相也不是一出生就是!

第12题:

(1)“异”(1分):

满分示例:

指边塞秋景与中原秋景的不同(1分);

指边塞和作者的家乡不同(1分);

指塞外风景与家乡风景的不同(1分);

指塞下秋天的风景和关内风景不同(1分);

边塞的风景与其他地方的风景不同(1分);

指的是塞外的风景和国内国都的风景不同(1分);

指塞外风光与城里的风光不同(1分);

塞外秋天的风景与城中秋天的风景不同(1分)。

零分示例:

指塞下的春天与秋天的不同。

指的是往日和现在的景物不同。

指塞外的风景、气氛在秋季就变得和往常不同了。

指冷清与繁华的不同。

景物(3分):

补充细则:

答对一个景物1分,多答不扣分;重复的点按1个点给分;抄原诗,只给1分;不是从景物角度回答的不给分;

3分示例:

词中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闭均表现异;

词中以大雁、号角声和夕阳下城门紧闭来表现异;

2分示例:

以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来表现异。

词中以长烟、落日、孤城、边声连角、羌管等景物,写出边塞肃杀悲壮之景,渲染悲凉的气氛;

1分示例:

衡阳雁去无留意,长烟落日孤城闭,燕然未勒归无计;

词中以长烟、落日、孤城来表现异;

词中以雁去、落日、霜满地来表现异。

0分示例:

表现“异”的词语有:雁、落日孤城闭、浊酒、羌管(不是从题目要求的“景物”角度回答);

(2)

补充细则:

“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回答顺序不分先后;不是从“感情”的角度回答不同点的不给分;“不同点”要紧扣“爱国”给分。

相同点

满分示例:

都是用酒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1分);

都借酒消愁,而且都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1分);

表现词人忧国思乡的感情(1分);

都描写了作者思念的愁绪,都以酒抒情,表达内心感伤(1分);

都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都是借酒消愁(1分)。

零分示例:

都是写作者借酒抒情;

借酒消愁;

都是思念他人而喝酒;

前者是因为战乱未休、欲归不能而产生的矛盾心情,而后者是因看到明月等景物触目伤怀。

都是写愁苦之情。

不同点

满分示例:

①句还表达勒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清除外敌之情;

①句还表达了壮志难酬、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壮决心。

零分示例:

第一句是单独用“酒”来衬托思乡,而第二句用“酒”还用了“月”来衬托;

一个是思念家乡,一个是思念亲人(没有答中“爱国”这个点);

两位作者都是有不同原因而离家乡去的;

一个是为家人,一个是为爱人而愁;

所在的地方和景物不同。

第14题:

1.补充细则:

题目问的是“哪两方面的影响”,考生可通过筛选文中信息具体作答或概括性作答。

文中对应题目的相关信息句是:“影响中国书写方向习惯的是竹简”;“在窄长的表面上书写,由上而下作纵的书写,远较横的左右的书写方便得多”;“可以推测是由于主要用单行的竹简书写…...由右到左一一排列,故而成为中国特有的书写习惯”;“由于竹子宽度有限……因此字的结构也自然往窄长的方向发展”。

因此,如具体作答,可答:“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一是影响了汉字书写方向习惯,形成单行由上而下作纵的书写,多行则由右而左书写的独特书写习惯;二是促使字的结构方向往往窄长的方向发展。”如概括作答:可答:“竹片作为书写材料,对汉字产生了书写方向习惯和结构方向这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方面2分,其中“影响了书写方向习惯”2分,“独特的书写习惯”1分,“由上而下”或“由右到左”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第二方面1分,“促使字的结构方向往窄长的方向发展”或“影响了汉字的结构”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满分示例:

一个是影响中国汉字书写的方向(2分),另一个是影响字的结构(1分)。

一是书写的方向,从上而下作纵,由右而左(2分);二是字形的结构(1分)改变,因为竹子的宽度有限,所以往窄长方向发展。

3.2分示例:

竹片作为书写材料,影响了汉字的书写习惯(1分)、汉字的结构(1分)。

影响了写字的行列方向(2分)和汉字字形。

产生了行列顺序和字形的结构方向的影响(1分);使最理想的“从左往右”改变成“从右而左” (1分),把有宽长身子的动物转向,改变字形结构方向。

4.1分示例:

对汉字产生这两方面的影响:虽然后来纸上印刷,犹有以墨线隔间。中国的书写习惯从右而左(1分);汉字字形的结构始终保持着向长宽方向发展的倾向。

部分汉字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书写材料竹简的限制,改变了字形结构方向。(1分)

5.0分示例:

影响了汉字的字形和书写两方面。

(漏答关键词----“书写方向和字形结构”。)

对汉字产生的影响是:以竹子当书写的材料有价廉,易于制作,耐用等;竹简书写不必预计长度,可以随时增加竹的数量。

(审题立足点错误。)

第16题:

补充细则多写不扣分; 如果第一点没写出“保持好奇心”,只是写出“有渊博的知识”同样给分; 三个点的顺序可以调换; 纯粹抄写文段最后一段相关内容,不扣分; 错别字不扣分; 表述不明确不给分,如“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没有将“它”所指代内容明确,所以不给分。

满分示例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1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知识,(1分)一旦产生小灵感,相信它得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1分)

2分示例能答出以上三点中两点者。 示例一: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1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1分)相信自己有创造力。

1分示例能答出以上三点中一点者。 示例一:运用知识不断探求新思路 示例二:有知识,运用知识

第16(2)题 评分补充细则与得分示例

补充细则答案多写不扣分; 对例子的概括不一定要放在答案最首位; 答出“论证了”但最后没有“观点”二字,而相照应的内容是此部分论点,则得相应1分,如果答出观点不符合,同时忽略“观点”二字,但有“论证了”则得到“论证观点”的1分。 如果概述部分只是写“举了古登贝尔克的例子”不得分; 凡出现对例子概括与观点复述部分用省略号,则不得分; 如果没有具体观点而是答出举的例子“增强说服力”可得“论证观点”的1分。

满分示例示例一:文章运用举例论证(1分),以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例子(1分)证明了(1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能持之以恒进行各种尝试” (1分)的观点。

3分示例答出以上要求中三点者。 示例一:文中之所以要写约翰·古登贝尔克,是因为文章运用举例论证(1分)的方法,通过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真实事例,(1分)证明了上文的“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的观点。(1分) 示例二:文中通过选取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1分)进行举例论证(1分),有力而准确地论证了“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这一观点。(1分)

2分示例答出以上要求中两点者。 示例一:作者要以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为事例论证(1分)从而更有力地论证了(1分)形成创造性思维不仅需要有知识还需要有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1分示例答出以上要求中一点者。 示例一:他靠两种毫不相关的机械来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1分) 示例二:因为这是为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这个例子是用来证明这篇文章的观点,保持好奇心而且发展下去。(1分)

0分示例示例一:文中之所以要写约翰·古登贝尔克是为了举例说明人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创造出新事物。 示例二:举例子,因为他是活用知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的进行各种尝试的典型代表,告诉我们不是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性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示例三:因为要举一个成功的例子做示范,证明这篇文章的论点是正确的。

第17题:

注意:②③很多学生答错位置。答错位置,都是错。

①补充细则归纳情节时,需要强调人物(玮或澹台玮)+事情(开学)

满分示例开学了,澹台玮离家返校。 澹台玮开学了。

1分示例学校开学了。 今天是开学的日子。 玮玮来到学校上学。 准备进行开学礼。 同学们准备开学典礼,在操场上说着话走来走去。

0分示例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开学。 学生们在操场上说着话,走来走去。 开学的早晨,骑车上学。 玮玮上学与同学们见面

②补充细则人物(校方)+事情(改教科书,加学日语)

满分示例学校宣告要修改教科书和加学日语。

1分示例方老师说要改教科书 老师宣告以后要学日语 方老师告诉同学们课程要加日语

0分示例要学日语,孩子们不学,方老师哭了 站起来说“我不学日语”,老师说“会惹祸的” 同学们反对学日语。 同学们抗议学日语

③补充细则必须是表示情绪的词语

满分示例扫兴 失望 沮丧,沉重

0分示例挡兴 激动

④补充细则必须是表示情绪的词语

满分示例激动,愤怒 愤恨 气愤 激动,反对 悲愤

0分示例伤心 惊动 担心 抵制 沉默,反对 反抗 同情

第18题:

补充细则:

描写分析,只要点出教室的气氛就给1分,如出现“沉重”、“凝重”、“寂静”等词语;若能适当结合文段来分析再给1分。作用,第一处点出为下文作铺垫即给1分,第二处点出渲染气氛即得1分,第三处点出烘托人物心情即得1分。

没标明第几处描写的答案不得分。

错别字不扣分。

第一处:

满分示例:第一处“沉重”一词与前文同学们兴高采烈形成对比(1分),同时又推动情节发展(1分),渲染了当时课室里的气氛。说明教室很安静(1分)。

2分示例:“教师气氛很沉重,最淘气的孩子也一动不动”是环境描写,渲染了沉重的气氛(1分),为下文要学日语日本人的到来作了铺垫(1分)。

1分示例:“教室气氛很沉重,最淘气的孩子也不敢动一动”写出了日本人侵占一切后,一切都不再活泼,表现了老师的亲切,孩子的活泼已被日本人恶杀了(1分)。

第二处:

满分示例:第二句中的描写表现教室沉重的气氛(1分),充分体现同学们对些的震惊、不满甚至愤怒和反抗,教师的无奈(1分),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1分)。2分示例:第二处,体现了同学对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很震惊和愤怒(1分),衬托出同学们的心理,又渲染了当时的气氛(1分),进一步推动情节发展。

1分示例:“教室里一片沉默”这里的环境描写,写出了一种严肃的气氛(1分)。

第三处:

满分示例:第三处画线句子,这里写日本人讲话后教室里的安静(2分),表现了同学们的愤怒和羞恶(1分)。

2分示例:“教室里死一般安静”这突出了同学们厌恶那位日语老师,也衬托了日本人那种骄傲,主人翁态度,形象生动地写出同学们知道要学习日语,但不得不学那种不满之情(2分)。

1分示例:“死一般的安静”更突出地表现了同学们感到羞耻(1分)。

第19题:

第19(1)小题:

补充细则:

下文故事的发展是对这种想法的否定,日军的侵略的魔爪必然会触及各个领域,会波及每个人。当时北平部分民众还没能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盲目乐观、认为日军侵占北平并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作答时,围绕盲目乐观、事不关己等这些方面作答亦可,而不能往表现这一部分北平人“很坚强”、“强烈的反抗侵略者”等方面作答。

满分示例:

反映了北平部分民众对日本侵略自己家乡的认为日本占领北平与自己并无关系,不能掌握他们的生死,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的心态;(1分)没意识到日本侵华(侵占北平)后果的严重性的心态。(1分)

1分示例:

a不以为然、不屑一顾、面对日本占领自己的祖国无动于衷的心态。

b盲目(乐观)的心态、不了解局势

c轻蔑和漠视日本侵华的现状

d安于现状、我行我素

e毫无危机感

0分示例:

反映他们有反抗侵略的信念,表现他们很坚强、倔强。

第19(2)小题:

补充细则:

本文反映的就是亡国的屈辱这一主题,所以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分析时要注意联系文段内容

满分示例:

不可能达成。(1分)日本人占领北平后,强迫学生学习日语,对当地的民众进行奴化教育;(1分)他们要彻底把北平变成他们的殖民地;(1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北平人都要忍受做亡国奴的屈辱。

3分示例:

不可能达成。(1分)日本人已经成为了北平的主人,大家要忍受学日语、受日军督学的屈辱;(1分)大家都很不自由、不快乐。(1分)

2分示例:

不可能达成。(1分)日本人开始对文化进行侵略,一切将会在日本人的强迫下发生改变。(1分)

1分示例:

a不可能达成。

b因为日本人侵占北平,让学生学习日语,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0分示例:

a有可能达成。

b抗日部队的撤离

c中国人懦弱怕事

第20题

满分4分。相同点2分,不同点2分。

相同点满分示例:

(1)两人均表现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视,维护祖国尊严(2分)。

(2)方老师与韩麦尔先生都是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的人(2分),

(3)都是痛恨侵略者、被逼无奈的老师形象(2分)。

(4)这两位老师面对的都是敌军侵略领土后希望向孩子们灌输敌国文化的场面,两位老师心中都是一片悲伤绝望(2分)。

(5)方老师与韩麦尔先生都为土地的沦陷、人民被奴化而羞耻(2分)。

(6)都是对入侵者感到憎恨与无奈,但自身却又不得不服从(2分)。

(7)两位老师都因为祖国被侵占而要学习他国语言而伤心,痛苦,内心苦恼(2分)。

(8)都因为国家被侵占而感到难过、屈辱与无力(2分)。

0分示例:

(1)都是轻声低语的叫学生下课(0分)。

(2)心里都是恨日本人,都想打败日本人(0分)。

(3)只能被迫接受修改课程(0分)。

不同点满分示例:

(1)但本文的方老师更显对日本人的无奈,是无力的屈服于日本人的统治,虽极力想维护祖国尊严却有心无力,因此而生的羞耻之心(1分);韩麦尔先生表现了一种对祖国战胜敌国的坚定信念,是忠于国家,不屈于敌国的豪情壮志,同时也饱含了对祖国未来的希望(1分)。

(2)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爱国之士,临下课仍写下“法兰西万岁”的语句,沉默用手宣布放学,体现他的悲愤痛苦与无奈(1分),而方老师虽对日本侵略与修改课本的不满,但对日本督学存在惧怕态度,害怕惹事,敢怒而不敢言,最后微弱地下课声体现她的卑微与羞愧(1分)。

(3)不同的地方是,方老师是一个慈祥(1分)、胆怯的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勇敢(1分)爱国的人

(4)但方老师只能无力承受(1分),韩麦尔先生却更为坚强(1分),他没有忘记最后告诉孩子们一个坚定的信念--法兰西万岁!

不同点1分示例:

(1)方老师说话说得都哭了,看出她很感性(0分),而《最后一课》通过韩麦尔先生的动作描写,看出他是一个十分坚强、强大的人(1分)。

(2)韩麦尔先生用“法兰西万岁”五个字渲染了自己的情感(0分),而方老师是把这羞耻压在心中,不敢反抗(1分)。

(3)方老师比韩麦尔先生更懦弱(1分)。

(4)只不过韩麦尔的形象比方老师要坚强,更加无所畏惧(1分)。

不同点0分示例:

(1)老师都很懦弱,但韩麦尔先生没有向恶势力低头。

(2)不同的是,方老师还有机会继续教她的学生(0分),但韩麦尔先生是给他的学生上最后一课(0分)。

(3)方老师没像韩麦尔先生那样把爱国之情这样地明显表达出来,而是藏在心里(0分)

(4)方老师很害怕敌人(0分),而韩麦尔先生则是爆发出来,抒发了心中的爱国之情(0分)。

(5)韩麦尔先生最后写了几个大字,似乎在垂死挣扎(0分),而方老师仅用微弱的声音说“下课!”,似乎已无力,疲劳之极(0分)。

    相关推荐

    常州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州荔湾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州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常州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梧州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征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江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郴州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滨州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37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乐平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湖州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海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抚州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常州市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雅安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门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州市吴中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余姚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安庆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如皋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嘉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镇江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盐城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梧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州市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赣州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荔湾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万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长春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姜堰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太仓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滨州市1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怀化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庐江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丰市2010-2011年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广州天河区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如皋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井都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迁安市四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预测试题及答案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苏州高新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苏州相城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宁交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州高新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杭州城北片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3 南安市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州吴中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东莞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宿迁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苏州相城区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30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26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66中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三门峡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 老君台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州吴中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州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快班) 南昌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答案 苏州吴中区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常州市09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州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州工业园区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北海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海门市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海门市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黄冈市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北京通州区2011-2012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义乌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仪征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常熟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宿迁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泰安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常熟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嘉兴市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仪征市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抚州市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漳州市九中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兰州市09-10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吉安县2011-2012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海安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怀宁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潼南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微山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长汀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长兴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青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旧州二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湖州五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兰州35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