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观书有感之一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观书有感教学实录之一_教学实录_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破古诗死记硬背呆板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

图文结合,体味古诗内容;文题勾联,感悟诗人情感。

检查预习导入

生背诵《观书有感》

(古诗琅琅上口的节奏,简练的文体易于学生背诵,学生上课前大多已会背诵。)

师:光会背还不行,能默写吗?

生:能!

师: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吗?

生:翻开课本,看字词。

师:谈一谈有没有要注意的字词?

师生重点交流“鉴”、“徘徊”、“渠”等字词。以“渠”字为例:师:这是上下结构的字,如何在书写上突出“上下结构”呢?生:将“木”的一横写长些。

(字的教学应引导学生把握关键部位,既利于识记字型,又利于正确布局书写。)

生默写并自查

师出示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重点指导“一鉴开”)

师:“半亩方塘”好理解,“一鉴开”怎么理解呀?谁来帮帮我?要是“一剑开”我肯定知道是指诗人一剑把半亩方塘里的水给劈开了。可这儿用了这个“鉴”字,哎!(师作焦虑状)

生:老师“鉴”是镜子的意思。

师:噢,有这个意思?你怎么知道的,说出理由来听听?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你真行!会用工具书帮助学习了。据老师了解“鉴”在2000年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有5种意思,你怎么一眼就选中了“镜子”?生不语

(引导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犹为重要,这将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并获取知识的能力。)

师:再读一下这句。生读后师:读出什么来了吗?

生1:我觉得“鉴”在这句话中应理解为“镜子”。师:你的“这句话”说得好,你会联系句子理解字词了。)

生续说:我看了文中的插图水面比较平静,半亩方塘水平如镜所以“鉴”在这儿应该理解为“镜子”的意思。

师:你不仅能联系句子还能图文结合思考,谢谢你帮我解决了第一个“拦路虎”。可“开”字你们理解吗?

生:当“打开“讲

师:这个老师知道,我是向那位同学学来的(手指先前查字典的同学)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了,古代的铜镜有镜袱盖着,用时打开。现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生试说

指一生说:半亩方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

(查阅工具书,主动收集资料是高年级学生应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惯。)

师出示:天光云影共徘徊

师:我们经常用镜子照美丽的小脸蛋,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

生:天光和云影

师:他们一边照还一边徘徊呢!什么叫“徘徊”?(强调双人旁)

生:来回移动

师:能否说成“晃动”?

生:不行,用“晃动”说明方塘里的风太大了。

师:你怎么知道当时风不大呀?

生:上句说池塘像镜子吗?

师:噢!这就叫联系上文呀!

(古诗教学应培养学生学会图文结合,联系上下句理解感悟,这是一种阅读能力。)

师:天光哥和云影妹在半亩方塘里手拉手散步,心情怎样?

生:好高兴呀!

师:你怎么知道?出示:问渠哪得清如许?

生:这句中说池塘水很清

师:“渠”不是“渠道”吗?你怎么说是池塘呢?

生:上句写诗人看到半亩方塘水清,所以在问的呀,显然“渠”指的就是方塘

师:诗人问什么呀?

生:诗人在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呢?

师:问得好,看来诗人挺会动脑筋的,既然是问话,别忘了问号呦?那么诗人有没有得到答案呢?

(大多古诗都是逗号句号,此处问号有必要作一强调。)

出示: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齐读

师:你知道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吗?

生: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来的。

师:如果没有活水呢?

生1: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

生2: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

生3:水还会被污染。

生4: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

生5: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

(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大胆的想象。)

师:是呀!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水如此清澈,怎能不喜欢呢?老师曾看到过一个小池塘,里面漂满了污物,夏天还有浓浓的臭味,要是诗人看到这样一个池塘,又会写出什么诗来呢?

生思考后急切地动起笔来。

师选择一生习作,投影出示

观塘有感

陈桥

半亩方塘不见开,

一片污物在徘徊。

问渠哪得脏如许?

为有世人乱扔来。

指小作者朗读,该生一脸愤怒状

师:你好生气呀!我知道你是要世人保护好水源是吗?

(联系生活情景,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并适时让学生学诗练笔。)

出示《观塘有感》于前面依次呈现的四句诗前。

众生:不对!不对!是《观书有感》!

师:细看课本,作迷惑状,知道老师想什么吗?

生:老师肯定想:诗的内容明明写的是诗人观塘的感受,怎么又以《观书有感》为题呢?

师:你跟老师想到一起了,难怪这么肯定。可老师想不通呀?你们再帮帮我,好吗?

引导学生观看插图

生:诗人手中抓着书,身旁还有一些厚厚的书,我想诗人肯定很爱学习。

师:是啊!出示关于诗人的资料。着重强调“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的诗能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的诗寓意含蓄,具有哲理性。

师:读了关于诗人的介绍,能帮我回答问题了吗?

生举手欲答,师:再想想好吗?

情景辅助理解:师手拿书本,黑板上出示半亩方塘的简笔画,眼光从书本移向方塘并吟诵《观书有感》,忽然师似有所悟。眼光从池塘回到书本,并出示:

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我要想变得英明有远见,看来要——————————————。

生思考填空

生1:要源源不断读书,获取新知识才行。

生2: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所谓“少壮工夫老始成”,要活到老学到老。

生3: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师:你们终于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这种感受还是对池塘吗?

众生:不是,不是!诗人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用半亩方塘来比喻自己读书的感受。

师:诗人和我们都明白了读书的道理。

出示:半亩方塘就像——————————————。

源源不断的活水就像——————————————。

生一一作答

师:你们读懂了诗的内容,有没有读懂诗人呢?手指关于诗人的介绍材料,想对他说什么吗?

生1:谢谢您,朱大师,您让我明白了人应该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更聪明。

生2:朱熹啊!您真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呀!

生3:朱熹啊!您不愧是一个大理学家,一个池塘也能让您想到读书的道理。

生4:您的题目真含蓄呀,让我们想了好半天才明白呢!

生5:我一定要向您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充实自己!

(入情入境入理,明理悟道导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使学生真正走进诗人。)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观书有感》教学实录之一,古诗两首,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观书有感》教案之一 《观书有感》教学实录之一 观书有感设计一 《观书有感》教案之三 《观书有感》教案之二 《观书有感》诗文 观书有感设计二 观书有感设计三 《观书有感》教学札记 《观书有感》其它杂项 《观书有感》教学札记 《观书有感》教学解析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观书有感》片断赏析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材理解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教学札记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观书有感》教材理解 《观书有感》教学札记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由〈观书有感〉想到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观书有感》教案设计【两篇】 诗两首《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观书有感》告诉我们的道理 古诗两首-观书有感教案设计 《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诗中字义 观《海底世界》一课有感 《观潮》教学有感 读《我的第一本书》有感 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教案好 观印度舞蹈有感 冬夜读书示子聿 观书有感 补充习题部分答案 书画合一,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观《泊船瓜洲》有感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观书有感教案设计 古诗《观书有感》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读书有感 《十九札》 读《傅雷家书》有感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必备的五年级语文《观书有感》练习题:上册 读《书呆子赴宴》有感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语文课堂观察──读中有感,感中发现──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语文课堂观察──读中有感,感中发现──教学《全神贯注》有感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之一 《读书要有选择》教案之一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凡卡》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杨修之死》有感 读《大雪之后》有感 《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杨修之死》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红楼梦》有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开国大典观后感(一)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敬畏父爱──读《傅雷家书》有感 《一夜的工作》观后感 《匆匆》一课有感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学贵有疑──听《月球之谜》有感 让板书充满诗意──听《乡下人家》一课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爱心培养》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鷹和狐狸》有感 花语心声──《紫藤萝瀑布》观后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神笔马良》有感 以境衬情 情境交融──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草船借箭》有感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之一 《读书要有选择》教学设计之一 观窦桂梅教师《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教学有感 让板书充满诗意──听《乡下人家》一课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朝花夕拾》有感 观“潮形”感受形态之奇──《观潮》教学反思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一) 植根文本 伸枝哲思──观《画杨桃》有感 读窃读记有感(一) 听《搭石》一课有感 一年级寒假读书笔记:读《和时间赛跑》有感 《唯一的听众》有感 《蚕姑娘》一课有感 《雷雨》观后感 佚之狐乃一只狐——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2.有的人一纪念鲁迅有感 《尊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