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论文精品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学论文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不仅成为外出务工父母的一块心病,也大大增加了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难度。“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关键词: 关爱、帮助、责任正文:当今,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留守儿童”就是其中一个。那么,何谓“留守儿童”呢?即父母在外务工,在外做生意或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这些孩子都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已占到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50%——60%,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难题。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教学也是如此。我在此就“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

(一) 管理难由于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们只是抱着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出事的态度来管教他们。所以,这些孩子在家里处处受着宠溺,爷爷奶奶也都由着他们的性子而为。他们到了学校之后,受不了纪律的约束,大多数孩子便表现为纪律性差,自觉性差。如:上课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好贪玩……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这给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不力现今,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许多农民外出打工,这也是造成儿童留守的重要原因。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而教师又不能长期加班加点帮其辅导,这也就造成课后再辅导的难题。当然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一般认为的家庭课后辅导,真正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对孩子生活与做人常识的教育,同时,其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三) 学习吃力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主动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这些孩子均学习吃力。尽管在校期间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回到家,爷爷奶奶又督导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学校与家庭不能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要缓解这些“留守儿童”学习吃力的现状,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应用参与教学法,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形成互动,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使他们逐渐改掉以前的厌学情绪,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成绩。“留守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他们有的还要面临生活的压力和同伴的奚落(父母离异留在农村的孩子),时间久了,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种潜移默化的伤害和影响,更有甚者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活。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就至关重要,特别是家庭教育必须到位,让他们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既宽松又不失紧张,让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情趣。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及各位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 “留守儿童”的个性特征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发现留守儿童具有这样的个性特征:

(一) 外强中干型 在坚强的外表下,他们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极易受到伤害,情绪不稳定。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呵护,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但是没有。而老人们的教育方式,要么溺爱,要么无暇顾及。所以,他们更多的对老师有一种心理依恋。平时生活中的解不开的疙瘩,同学中的小矛盾,都愿意告诉老师。下课时愿意到老师的办公室去坐坐。有时也会抱住老师的胳膊撒娇。他们喜欢热闹,不喜欢独处,希望能从同学相处中得到快乐。而一旦看到别的父母来看望自己的孩子时,他们那颗脆弱、敏感、易碎的心,马上有了反应,伤心流泪、情绪低落、急躁易怒,甚至厌学、仇恨父母。这类孩子的学习大多不够稳定,时好时坏,受情绪影响很大。

(二) 放任自流型 这类孩子的父母大多以做生意为主。他们的家庭相对于其他家庭来说较富裕。因而这些孩子的零花钱大多比较充裕,这便使他们养成了好吃懒做、乱花钱的毛病。小卖部中的食品、玩具是他们的最爱。他们上半周当大款大吃大喝,下半周便节衣缩食,甚至连生病、买作业本的钱都没有,于是就靠借债过日子。这些孩子胸无大志,学习更是一团糟。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天高皇帝远”你想管也“鞭长莫及”。于是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反正老师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打不得,骂不得,一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架势,指一指,转一转,一旦老师稍有放松,便当起了“坐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养老院”,吃饱、喝足、混天黑。

(三) 天天向上型 这类孩子的家境一般,父母大多出外打工时间较短,靠出卖苦力或做小生意为生。他们的父母用勤劳和汗水换来还不算错的收入,积攒着辛苦换来的每一分钱。为的是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不走自己没有文化的老路。这些孩子大多保留着农村孩子的淳朴和节俭,从不乱花钱,因为他们深知父母挣钱不易,所以,他们的成绩一直不错。不过,这样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喜静不喜闹,有的甚至还有点不合群。

三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矫正方法

(一) 平等的爱,担负起“师长”的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职业的、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爱。无论所教的学生是优是劣,都应一视同仁,待之以爱千万不能随个人兴趣,利益来选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爱”。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融入心灵深处。”由于学生各自不同的个性心理和成长环境,出现在教师面前的形象也不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各不相同,教师应一碗水端平,坚持平等对待的原则,不能因为家长的身份、地位左右自己的观点、态度。这就要对学生的角色定位,切实担负起“师长”的责任,善于走进每位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真正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力所能及地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私人情感,是出于教育人的需要。

(二) 真情的爱,抚平受伤的心灵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陶行知教导我们:“教育是叫人化人,化人者也能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同学,特别是那些留守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会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起天赋与个性。老师要用真情的爱,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让每个留守学生都能体味成功的愉悦。“没有常识,也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为了赏识而来人间的。”对一名后进的留守学生,老师只要对他们点滴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就能让他体验成功和快乐。是啊,真正自暴自弃的学生是没有的,只要老师不用暴力语言伤害学生,不抛弃学生,学生是不会自我抛弃的。

(三) 真挚的爱,加大帮扶的力度师爱的职业收获是育人。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启发我: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真挚的爱。只有老师拿出真挚的爱,才能加大对留守学生帮扶的力度。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首先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以居住地集中为片进行登记,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动态档案,本着需要的原则,进行分类指导,给予帮助。其次是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力度。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与子女定期联系制度,要求家长每周要和子女电话联系至少一到两次,并经常进行书信交流。我还为每位留守儿童准备一份成长记录袋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学习及思想等情况。留守儿童一旦有困难,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四) 无私的爱,搭起潜能的平台《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提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至少八种不同的智能,但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色。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潜能。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为留守学生搭起发挥他们潜能的平台。 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把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新课程标准及面对“留守儿童“问题结合起来,分析研究掌握教育规律,善于辨证地、发展地看待每一位留守学生,真正做到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协作。让我们大家共同携起手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无私的帮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关爱留守儿童 应重视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案15篇 教育初探——留守儿童 浅谈儿童诗歌的论文精品 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点滴谈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 小学生“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 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小学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 农村中学语文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精品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案:爱是成长的动力 关注学生心理 促进健康成长 谈让农村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论文精品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大全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小学生心里健康 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论文精品 爱动脑,勤思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问不倒的儿童 《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 《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 精心的预设,生成异样的精彩论文精品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在因素 教师随笔 六年级教案:滲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摆渡》课堂实录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关课改理论的几个问题(教师中心稿) 农村学校课改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谁是最健康的人 被忘却了的农村改革_语文论文 论儿童文学与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09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二 09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一 小学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优质一等奖 让提问在语文课堂中的使用论文精品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_语文论文 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 草虫的村落精品 知识:管桦与儿童节精品案例 09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A案 09儿童诗两首精品教案B案 禁毒主题活动教案:抵制毒品 健康成长 小学食品和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儿童诗两首》重点问题探究 《献给守林人的女儿》教材理解 2017主题班会教案:拒绝垃圾食品,做健康文明学生 爱动脑,勤思考: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_语文论文 让农村孩子的作文回归农村——浅析农村小学高段习作教学 二年级食品和健康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我会漱口 谈加强挫折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论文精品 草虫的村落精品教案 遵循儿童写作心理 指导完成限时作文 培植自信心理 塑造健康人格──《自己去吧》说课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作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理想课堂原来如此“简单”论文精品 《儿童诗两首》课文理解 《儿童诗两首》课文理解 《童趣》精品教案 精心设计提问,培养表达能力_语文论文 《儿童诗两首》课文理解 《儿童诗两首》课文理解 我心中的农村课改 教案教学设计 回到原点:小学语文教育的儿童文学化问题 精心预设、预约精彩──一堂失败的语文课带来的思考论文精品 草虫的村落教学精品 以情育人 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论文精品 叶赛宁的农村诗 叶赛宁的农村诗 草虫的村落及评析精品 草虫的村落精品教案2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典范_语文论文 赏识,让我们走进孩子心灵论文精品 [作文教学论文]立足农村,优化作文教学 农业的变化真大精品教案二 农业的变化真大-教案精品1 示儿教案精品 杜绝垃圾食品,关爱自身健康2017主题班会教案 习作范文:美丽的农村 农村大变样 守望乡土,守住心灵 《将心比心》精品教案 试析鲁迅作品的儿童视角 幼儿园大班预防感冒健康教案设计2021 快乐、健康三十五 守信:闪光的品质 热爱生命 健康成长 《童趣》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