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还有三只去了哪里?”

小编: :admin

案例背景

《蜜蜂》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因为蜜蜂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小昆虫,他们也很想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因此学习兴趣特别浓厚,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课堂上自然就热闹多了。望着教室里林立的小手,我临时决定把课上得开放些。

案例描述

(课近尾声)我把学习的焦点引向了试验的结论: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同学们,究竟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呢?你是怎样推断出来的?”

“我觉得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的,我是从作者的试验结果推断出来的,因为‘我’带出去的二十只蜜蜂有十七只准确无误的回到了家。”一位学生肯定地说。

“我也认为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而且我还知道它回到家不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表示赞同,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我故意问道。

“因为前面写着‘我’把蜜蜂装在纸袋里,走了两里多路才放出来的。就是说蜜蜂根本没有看到我走过的路,也不可能闻到花香,它被放飞以后什么都不能依靠,可它还是回来了,说明它回来不是靠记忆力。而是它本身就具有的一种辨别方向的能力吧。”他似乎早就知道我会这么问,回答的特别流利,语气也很坚定。

“是呀,只有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所发现。学习也应该这样。”我做了总结性发言。

课到这里,一切都非常顺利,我也有点惊讶,今天学生好像特别会说。正当我为今天临时改变了教学方式收效颇丰而沾沾自喜的时候,班里的“问号博士”高高的举起了手。我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是班里最爱挑刺的同学,下课常问这问那,上课也总提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好多次我都被他问得陷入尴尬,同学给他取了个外号叫“问好博士”。不知他今天又要搞什么名堂。望着他期待的目光我叫了他的名字。

“老师我有疑问,课文中说‘我’带出去的蜜蜂有二十只,可只飞回来十七只,那还有三只去了哪儿,法布尔太粗心了,竟然没有提到。我想它们是迷路了,我认为法布尔的实验结果不一定正确。”他边说边眨巴着眼睛,似乎想让我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来得很突然,我一时有些茫然,怎么引导呢?刹那间我的头脑中闪出两套方案,一是我直接引导,这样节约时间;二是让学生讨论,在辩论中探究。

沉思片刻,我决定采用后者。我笑着说:“是啊,还有三只没有飞回来,它们去了哪里呢,真的是迷路了吗?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也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我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不一会儿就有不少同学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我认为那三只蜜蜂没有迷路,它们可能是看到了更多的蜜源,在那里安了新家,不想回来了。”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

“我觉得它们会回来的,因为课文中只是说第二天又回来了十五只,他没有提后来几天的情况,也许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它们回来了。”另一位学生也从课文的句子猜想出原因。

“我觉得那三只蜜蜂不是迷了路,因为我在课后的资料袋中了解到,蜜蜂会用舞蹈和同伴交流,可能它们又交了一些新朋友,去了别的地方。”一位学生用课外知识作了解释。

“老师,我也从课外看到过蜜蜂能辨别方向,但它用什么辨别我有点忘了。”

“我认为即使那三只蜜蜂没有回来,也可以证明蜜蜂是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毕竟有十七只回来了,如果他们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能回来这么多吗?那三只肯定是出什么意外了。”第五位学生辩论着。

“老师,我觉得法布尔是实事求是的,还有三只的去向他不清楚,所以他没有写出来。蜜蜂的本能他解释不了,他就说‘无法解释’。”学生进一步把重点转到了法布尔身上。

“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做个昆虫学家,专门研究蜜蜂,让更多的人了解蜜蜂!”学生竟谈起了自己的理想。

……

孩子们个个专心致志地听着,补充着,我很吃惊,想不到我的学生有这么大的潜质,怎么我以前就没有发现呢?我又很欣慰,因为我选择的方法是对的,我真正看到了学生绽开的童心。我也感谢可爱的“问号博士”,是他把我们的思维引向广处、深处。

探究反思

(一)课堂细节,留住我的美丽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盈着灵动的智慧,洋溢着人性的光辉。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那是一种心灵奔放的美,一种生命律动的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本堂课中如果没有“问号博士”大胆的质疑,如果教师没有把握这一课堂细节,草草包办了孩子尖锐的问题,那么精彩将失之交臂。事实证明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是机敏的,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的那一刹那,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便点燃了,一种语文课堂的动态美便产生了。

(二)课堂细节,关注你的学生

课堂教学中,往往有一些学生爱“钻牛角尖”,敢于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行为、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提出异议,给预设的课堂教学“添乱”,但这恰恰是孩子智慧创新的火花。如果老师不留意这些细节,不注重培养孩子提出独特的见解的意识,而是严加训斥,或草草应付,都有可能夭折一朵“创新的鲜花”。本课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的质疑,对学生的“挑战”巧妙地、及时有效地因势利导,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答案便在辩论中产生了,预设和课堂生成也达到了最佳点。课堂中我们是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样的细节的,只有被关注、被珍视,才能展现一个生命涌动的“过程”。

“教学细节”它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有爱,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这些精妙的细节,方可于“细微之处见伟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生成的绿色。

编辑短评:本文作者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所提的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能就此引导学生合作释疑,尊重学生的合理想象与理解。这种做法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读后能给人以启迪,对教师有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还有三只去了哪里” 教学案例反思 盐到哪里去了 教案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如何理解? 没有了目标,教学走向哪里?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哪里去了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哪里去了 食物到哪儿去了? 教学参考:河中石兽究竟到哪里去了? 《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冀教版《哪儿去了》教案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罗岗:在教室里还有“经典”吗? 语文有效课堂指向哪里 语文有效课堂指向哪里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感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感 别忘了!只有一个地球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案 详解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错在哪里 错在哪里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有感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有感 错在哪里 翼教版语文一上《哪儿去了》教案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还有哪些科学之父? 《一去二三里》及点评 冀教版第一册13《哪儿去了》教案 “金蝉脱壳”还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比喻-----。“三十六计”还有----- 你还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 风儿在哪里 恐龙住哪里? 春天在哪里 《一去二三里》教学实录 《一去二三里》教学札记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札记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指导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哪儿去了》教案 世上还有爸爸好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三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问题探讨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反思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第2课时)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材理解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札记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说课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