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开国大典

小编: :admin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要求,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其中,《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作者以“会场布置→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仪式→群众游行”为写作思路,以大会盛况(“宣布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为写作重点,通过几个场面描写,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毛泽东的无比热爱之情。文章文笔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

二、学生分析

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在收集选择整理资料上缺乏针对性,需要老师来准备好恰当的资料,为解决重难点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抓住首都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场面描写,学写场面描写。

五、教学时间:

三课时

六、整合点分析

本课我分别以重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和难点“让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即方法与情感为学生学习的两条主线,平行且有机结合,使学生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到人民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又使学生在激动,自豪的同时,领略到了场面描写的特点。相辅相成,使信息技术为方法与情感整合而服务。因此,整个教学过程包括:

清晰层次,融入情感——点面结合,积累情感——气氛烘托,再现情感——读写迁移,升华情感

七、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清晰层次,融入情感

1.回顾课文写的几个场面。出示表格。(注:此处插图1)

[设计意图:代替传统手段帮助学生快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场面描写既要顾及特定场合下的各个方面,又要重视场面渲染,因此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很重要。用来引出场面描写特点一]

出示场面描写特点:

1.层次清楚,有条不紊。

2.创设情境,让学生以记者的身份选好抓拍的镜头,把相关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拍它?

[设计意图: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再小组合作对图片和相应的文本结合,初步融入情感。]

过渡:现在,你们就是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去抓拍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二)点面结合,积累情感

1.研读场面“宣布成立”

(1)体会五个“一齐”的思想感情。

①师:在首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中,你认为哪些词、句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生找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等最能表达首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②师:你能联系这段话中的重点词谈一下体会吗?

③(当学生自由谈感悟说到“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中的“一齐”时)师:“一齐”能换成“一起”吗?请同学们换词对比着读书体会,看看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不能换。“一齐”说的是大家不约而同,齐刷刷的动作一致,首都人民就像一个人,说明首都人民都有一颗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的心。而“一起”没有不约而同这个意思。)

④师:课文中还有那哪些地方用了“一齐”,体现了首都人民的什么感情?(“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中的“一齐”透露了首都人民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崇敬的感情)(注:此处插图2)

⑤指导感情朗读。师:你能通过读表达这种感情吗?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可以随时出示关键句子,直观且节省课堂时间,并抓住有利时机,师激情范读,生练读--生评价--再练读--赏读,教师适时指导。读中再次体会人们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⑥出示图片,感受场面(注:此处插图3)

[设计意图:抓住场面中的五个“一齐”,并通过真实图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体会中国人民对毛主席、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抓住“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启发想象,体会思想感情。略

2.研读“升国旗”

(1)学生试着说一说升国旗这个场面中点是什么?面是什么?

出示图片:人们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注:此处插图4)

出示场面描写的学法: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出示图片:学生运动会(注:此处插图5)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个是点哪个是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直观感受到(人们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这就是面,如同电影中的“大全景”拍摄。(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就是点。因此对场面描写有个初步认识。然后再通过两幅图片检测学生对点面结合的理解,把抽象的场面描写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图片的观察中明白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的特点是什么。也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重点。]

(2)在升国旗,这个场面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传神,最能表达首都人民此时的感情?当学生说到“一齐、站、瞻仰、升”等词时,师引导学生讨论,确定“站”用得传神。

(3)师:这个“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它传神在哪里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课前收集的新中国诞生前后的资料讨论并体会“站”的含义。

(4)师概括总结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资料的理解并出示图片(注:此处插图6)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体会情感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先抓住“站”联系上下文谈感悟,运用视频大量图片等使学生看到旧中国人们的苦难史,屈辱史。感受到了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

(5)说话练习:全班交流,给出“国耻说话练习:我愤恨,因为……”(注:此处插图7)

[设计意图:紧密衔接上一环节,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爆发积聚的情感。]

教师顺势小结:圆明园的大火燃烧着中国人民的痛苦、屈辱、灾难,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人们在旧中国这个人间地狱中跪着生活。出示图片:(注:此处插图8)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历经八年抗日战争、四年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注:此处插图9)

[设计意图:这一跪一站,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压迫、剥削,我们当家作主了。学生怎能不激动,自豪呢?]

(6)老师再趁热打铁,播放王怀让写的一首诗《中国人,不跪的人》。(注:此处插图10)

[设计意图:几种信息技术手段代替教师枯燥讲述文字资料刺激了学生感官,触动了学生积淀的情感,饱满了学生的爱国情怀,难点自然就不再难了。]

(三)烘托气氛,再现情感。

1.运用学法,自读“宣读公告”。试总结场面描写的学法:3突出重点,写出气氛。

2.循法自学课文其它部分(会场布置、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几个大场面)的情感、写法特点。略

3.回归全文,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

播放开国大典全过程视频。(注:此处插图11)

[设计意图: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到视频资料的过早呈现会“先入为主”,对学生的想象和感受提前抑制,禁锢他们的思维。所以安排在进行完引导学生想象场景之后,来观看整个大典全过程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强化自己的感知,丰富自己的体验。这也是传统教学手段很难实现的。]

4.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的科技发展了,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的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播放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阅兵。(注:此处插图12)

[设计意图:这两段跨越时空五十年的大典视频的强烈对比,使学生感受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的诞生自豪情感的升华,再次化解了难点。]

5.说话练习:明年就是祖国华诞六十周年,我们的祖国又是怎样日新月异,学生交流“我骄傲,因为……” (注:此处插图13)

[设计意图:和上一环节国耻相呼应,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6.过渡:有一位同学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参加了香港回归十周年庆祝的活动并写下了描写这次活动场面的文章,我们来看一看。

(四)读写迁移,升华情感。

1.老师出示范文,引出习作练习。

给学生提供几幅图片,有选择地进行片段练习。(注:此处插图14)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场景描写中去。其中两幅让学生在写中体会祖国的强大,另外两幅让学生在写中感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快乐地生活。用图片开阔学生视野,提供写作思路,最终回归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课外建议:

(1)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参加今年的北京奥运会,明年的阅兵大典,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把场面及情感记录在日记里。

(2)网络搜索:给学生提供《毛泽东纪念馆》和《民族魂》等网站。(注:此处插图15)

[设计意图:有句话叫“鸟在林间自会啼”,给有条件的学生提供《毛泽东纪念馆》那里有更多同学们想要了解的关于伟人的资料。也可以配合本组其他课文使用。从而也提供了学生课余自主了解知识的平台。]

(五)板书设计

开 国 大 典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新生!

站 跪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黑龙江省大庆祥阁学校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叫宋歌。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第九册一篇讲读课文《开国大典》第二课时。以本单元人文主题、语言训练目标为参考,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目标: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目标三就成了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是单元语言训练重点之一,精当的场面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又是本课的重要写作特色,因此目标二自然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流程与整合点的创设:本课我分别以教学重难点,即场面描写方法与体会自豪情感为学生学习的两条主线,平行且有机结合,呈现本课的四大环节,使信息技术帮助学生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到人民群众兴奋,激动的心情。又使学生在激动,自豪的同时,领略到了场面描写的特点。几个整合点渗透其中,完美地为教学而服务。

首先进入第一环节“清晰层次,融入情感”。让学生在填表格的同时知道场面描写“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很重要,代替传统手段帮助学生快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融入情感。

与此同时让学生找出重点词谈体会。进入第二个环节“点面结合,积累情感”。课文中同时出现五个“一齐”,表达了人们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在此我出示了一张记录当时真实场面的照片,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首都人民那一颗颗热爱新中国热爱毛主席的赤诚之心。

重点研读“升国旗”的部分。传统教学单凭教师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特点,而利用媒体我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们一齐瞻仰鲜红的国旗)这就是面,如同电影中的“大全景”拍摄。再出示(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就是点。使学生对场面描写特点的点面结合有了进一步认识,然后检测回馈,运用学生熟悉的运动会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说哪个是点哪个是面,这样有梯度的两次展示图片,突出了重点。

紧接着从第一面五星红旗这幅画面中引导出这句话:“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先让学生抓住“站”联系上下文谈感悟,确定“站”用得传神。这个“站”有什么言外之意呢?这是学生体会情感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运用视频大量图片等使学生看到圆明园的大火燃烧着中国人民的痛苦、屈辱、灾难,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旧中国暗无天日,民不聊生,人们在这个人间地狱中跪着生活。于是“国耻说话,我愤恨”便脱口而出,情感的宣泄水道渠成。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跪一站,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再也不受压迫、剥削,我们当家作主了。学生怎能不心潮澎湃,无比自豪呢?这时,老师再趁热打铁,播放王怀让写的一首诗《中国人,不跪的人》。这样,利用几种信息技术手段代替教师枯燥讲述文字资料刺激了学生感官,触动了学生积淀的情感,饱满了学生的爱国情怀,难点自然就不再难了。

第三环节:烘托气氛,再现情感。这时,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下一部分内容,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3突出重点,写出气氛。

回归全文,传统教学只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而此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全过程和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阅兵的视频。这两段跨越时空五十年的大典视频的强烈对比,帮助学生真实感受到建国之初到如今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于是“国荣说话,我骄傲”便呼之欲出,和上一环节国耻说话相呼应,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爆发积聚的情感,于是,生在中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难点迎刃而解。

情动而辞发,引入第四环节读写迁移,升华情感。传统教学中这一环节只能凭学生单一浅显的知识积累去写作,而我为学生展示一组图片:

香港澳门的回归洗刷了祖国百年耻辱,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学生们在校园里无忧无虑地成长,邻里节呈现了人们之间的和谐美……选择这些代表祖国繁荣人民富裕的典型图片为参考,开阔了学生视野,提供了写作思路,激发了写作欲望。方法与情感双双付诸笔端。

有句话叫“鸟在林间自会啼”,学生情感应从课堂的小舞台流向生活的大舞台,于是,我为学生提供了课余自主了解知识的平台。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希望我这棵苔花能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与关爱,谢谢!

《开国大典》课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特点,着重强调梳理文章结构,强化整体感知,把理清开国大典的进行程序作为训练重点之一,以此帮助学生明了课文主要内容。其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引导学习场面描写中的点与面的结合。

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语文课成为“语言”的课堂。让孩子亲近文本,以各种方式的读,默读、自由读、朗读、引读,以及体现自读自悟的个性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走进字词,在字词理解、语言感悟中体味语文,发现语文的美。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并灵活运用。如学习“宣读公告”一段时,让学生读读课文,再画画示意图,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根据理解转化为直观具体的解说,训练学生将内在的认知转化为自己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且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而学完课文,让学生简要描写生活中四个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既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灵活运用文中积累的语言,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己有。

    相关推荐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4《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4 开国大典 7《开国大典》 26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大事记 《开国大典》评课 开国大典大事记 《开国大典》词语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简案 《开国大典》说课 语文 -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评课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 《开国大典》教案2 《开国大典》教后感 开国大典导学案 《开国大典》教案2 《开国大典》教案1 《开国大典》导学案 读《开国大典》有感 教《开国大典》反思 《开国大典》说课稿 26 开国大典(3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课文导学 《开国大典》课文题解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观后感(三) 开国大典电影介绍 《开国大典》词句解析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说课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写作特点 《开国大典》教学札记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