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深深的怀念”教学提示与建议

小编: :admin

10.《十六前的回忆》

▲编排这一单元的背景:根据时间决定讲到什么程度。

a.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2004-06-01):“四、加快课程、教材、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材建设,严格教材审查。……特别是正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等学科的教材要增加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有关内容,以保证那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革命传统文章、故事进入课堂。要在语文、历史、地理等教材建设中,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德育内容,使学生广泛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b.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三、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建立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既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6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c.《狼牙山五壮士》

▲关于革命传统课文教学注意的问题

●认识上的误区:

a.语文教科书编排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并不影响教科书的整体面貌。

b.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不能与守旧落后、过时、缺少时代感画等号。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所描述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事,抒发的感人肺腑的情,无不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并使之发扬光大!可以说,这样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如,伟大的长征精神,留给我们的是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是一种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乃至现在提倡的航天精神都是一致的。当今时代的人,仍然需要从这些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c.课文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不同于学生的课外读本,选文不能一味以学生的喜好为标准,应体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文质兼美,堪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增长确有助益”之精神。事实上,大多数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不但语言典范,思想健康,有启迪价值,而且便教利学。

d.不能一提到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内心就产生反感、产生抵触的情绪,更不能有过激的言行。这与人民教师的职业要求不相符的。

●几点建议

a.命传统题材课文,一般都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教学这一类课文,容易把握强烈的思想感情而忽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往往将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要注意与思想品德课中的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区别开来,不能向学生灌输革命的大道理。要做到“文道统一”,把学习理解、运用语言文字与感受人物形象和美好品德融为一体。

在教学目标定位上,一方面,不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定得太高,脱离学生的实际和接受能力,使思想情感的浸润、熏陶变成生硬、空洞的说教;另一方面,不要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重点抓语言文字的训练,明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有哪些,语言文字训练目标如何落实。

b.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困难并不是很大,关键的还是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应该成为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文章开头,作者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到了文章的最后,作者说:“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像这样的前后照应,课文中有许多,再如文中提到:“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为什么这样做,读者不知道原因。“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又如工友阎振三上街买东西没有回来,后来在军警中间发现了阎振三。教学时应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圈画出相关的语句、段落,仔细品味,在此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学习表达特点,并在习作指导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做到读写结合。

可以设计的问题:

n 其问“你从这些描写中感受到了李大钊的什么品质”,不如问“李大钊沉着、勇敢、从容,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n 文章是如何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李大钊的形象的?

n 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找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写作术语: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可以直接告诉学生。

c.一些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理解有点困难、不易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这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学习课文前,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等材料,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让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为学生学习课文做一些铺垫工作。另外,要做到“难课文巧教”,在“巧”字上下功夫。“巧”体现在要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眼”。

例如,五年级下册《桥》这篇课文,体裁是小小说。这篇课文塑造的是一位普通的老汉——村党支部书记的光辉形象。小说一般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通过情节的安排、环境的烘托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精神面貌,表现社会生活。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抓关键点。如,提到董存瑞,我们自然会想到手托炸药包炸敌人碉堡的形象;说到黄继光,就会浮现出他奋不顾身堵敌人枪眼的形象。一些老师在教学《桥》时,常常注意到课文在环境描写方面的简练、准确、生动,如“像泼”、“像倒”,而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两个最关键的词“揪”、“推”往往被忽略。“揪”、“推”就是《桥》这篇课文中关键的“字(词)眼”,应该在这两个词语上做足文章,让学生感受老汉——村党支部书记在灾难面前,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不徇私情、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体会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留给儿子父爱的伟大,体会共产党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丰富情感的人。

d.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教材编排意图,随意解读革命传统课文。

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教科书的编排意图是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不要忘记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饱受的屈辱,不要忘记那些为民族解放牺牲的英雄,以此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是,近年来却有人任意地解读这篇课文,认为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五壮士奋勇杀敌的段落,“是展示暴力的血淋淋的场面。”于是“有意回避了杀敌的血腥场面,引入‘日寇行礼’的历史细节,教学重点从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和对敌人的仇恨,转移到体验他们爱人民爱民族甚于爱自己的生命的崇高情怀和英雄气概上。”并认为“这是一个可贵的转向。”我没有听过这位老师的现场教学,但非常惊讶于这位老师处理这篇课文的态度和做法,更惊叹于居然有人要“为他们身上所闪现的现代思想、现代精神而激动、呐喊”。这种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思想、现代精神,而不尊重作者表达的情感、教材编排的意图,任意解读、歪曲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是不提倡的。

12.《为人民服务》

n 感受演讲词所带来的说话的文风;

n 充分理清文章脉络;

熟读课文之后,让学生梳理一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主要观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

——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n 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如P55第3自然段)

n 让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用具体的人和事来帮助理解;

课文讲的是道理,要让学生领会这些道理,就应引导学生联系他们熟悉的事例,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例如,为人民利益而死,就可以让学生联系他们刚刚学过的课文里的革命先烈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在如何对待批评、对待同志、对待困难等问题上,都可以举出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例,帮助学生领会文中所讲的道理。联系实际,不仅要联系过去的,还要联系现在的;不仅要联系众所周知的,还要联系自己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由此启发学生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n 适当运用其他学习资源,如电影《张思德》。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下册重点课文的教学提示与建议 《慈母情深》教学建议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 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堂实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组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建议 五下第三组“语言的艺术”教学建议 六年级下册教学的几点建议 六年级下册阅读教学建议 五下第二组“永远的童年”教学建议 海深 夜深 文章深 《秋天的怀念》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七年级 上册 第六单元单元分析与提示 五下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教学建议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五下第一组走进西部教学建议 五下第八组“异域风情”教学建议 解题精问深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解题精问深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课堂提问要“精、巧、活、深” 解题精问深思——《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建议 读中感悟 议中深入 《父爱深深》教学设计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学案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点睛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黄山奇石.课文提示 三年级下册单元梳理及教学建议 读中感悟 议中深入 六下教材的测评建议 怀念母亲教案六年级 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内容 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教材简析与教学建议 五下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建议 第六课《怀念母亲》 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钓鱼的启示》教学建议 《钓鱼的启示》教学建议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建议 五下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第一组教学指要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建议 《组歌(节选)》教学建议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教学建议 让语文课堂提问有深度 《人物描写一组》重点与难点提示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建议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建议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18、《秋天的怀念》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提灯女神》教学建议 七年级 上册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七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六年级上册第三组《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导学 导练 步步深入 语文A版语文六年级下:《秋天的怀念》教案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课文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 四年级下册第六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例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深度挖掘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交流平台』教学建议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怀念母亲》教案 再谈解读作品的深层结构──苏轼之《念奴娇·赤壁怀古》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交流平台』教学建议 值得深思的三个课例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案 五下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教学建议 深秋的北风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小巷深处》课文复习 虔诚的阅读才是深沉的纪念——鲁迅祭 【语文】写作深刻三步走:想远、挖深和说透 人教版第三册教材五至八组课文分析和教学建议 水深火热 慈母情深 人教社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教学点睛 语文A版语文六年级下:《秋天的怀念》教学实录 六下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人教版第三册教材五至八组课文分析和教学建议 二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反读三国:罗贯中的深意 四年级下册第三组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六课《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六年级上册第二组教学指要 《回顾·拓展五》教学建议(六下) 小学六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练习题:第一学期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范文:范老师留给我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