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25 诗词曲五首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这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以备课堂上交流。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教学设想

学习诗歌,必须把握诗歌的特点。诗歌讲究形象思维,即用具体的事物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强调意境美、语言美、音乐美。我国古代诗歌一般讲究借景抒情,情景相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形象生动,表意含蓄,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声律和节奏等是诗歌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重要特征。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讲一讲这些知识。

学习诗歌,应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宜做过细地分析,以免破坏诗歌的完整特点。对于重点的名篇佳句,可重点研读与赏析,领悟其精妙。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只有朗读成诵,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文章合为时而著”,让学生适当地了解一些背景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

教学设计

导入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今天我们学的这五首诗歌,都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吟诵,领会诗歌的优美意境,接受文学熏陶,提高文化品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教师导学

这是一首赠答诗。刘禹锡谪迁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席上吟诗,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同情,刘禹锡因写此诗回赠。

朗读

阅读理解

要求学生参照注释,解释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思考并提示:

1.首联交代了什么?“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

2.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

3.颈联写的是什么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

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

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回应题目,答谢友人并与之共勉,表现诗人虽遇挫折而意志不衰,积极乐观的思想境界。

(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诗人的内心感受,从总体上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要变成诗歌翻译)

赤壁

教师导学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经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观点不同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朗读

阅读理解

思考并提示:

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

沉沙之折戟。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会有相反的结果。

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 不写山河破碎, 生灵涂炭,而写二乔入魏供使,不仅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而且极其耐人寻味。虽是史论,却赋予具体形象,可见诗人创作之高明。

4.前后各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议论。由叙事引发议论。

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

教师导学

这是一首咏志诗。文天祥,状元出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机,奉朝廷之命至元营议和,被扣,冒险脱逃。后继续转战抗敌,以图兴复,然兵败被俘。在狱中,虽经敌人百般折磨诱降,终以不屈被害。这首诗写于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遂出此诗以明志节。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朗读

阅读理解

思考并提示: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水调歌头

教师导学

这首词是苏轼任密州太守时所作。当时他在政治上处境失意,又与胞弟七年未能团聚,心情可以想像。但词中由抑郁忧伤到超然豁达的情绪转变,表明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首词是咏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脍炙人口。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朗读

阅读欣赏

让学生读一读,讲一讲,理解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提示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饮酒赏秋,百生无赖。何以为寄,指月问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虚托天宫,实念朝政。不甘寂寥,乃望复用。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身处逆境,未忘君恩。转念遭际,莫名寒心。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壮志难酬,何不自安?从心所欲,豁然达观。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华照人,别生离恨。子由安在?反侧难寝。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天成人意,亲聚良期。月何无情,圆逢离时?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物喜人悲,枉自伤神。宽心自解,明哲保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系情,天涯比邻。惟愿手足,天地长存。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教师导学

这首曲是作者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常有人借以怀古。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总是过着痛苦的生活。

朗读

阅读理解

思考并提示:

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

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

3.“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写作者远望长安。曾几何时,长安是那样的辉煌,如今却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这五首诗。

    相关推荐

    25诗词曲五首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25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25.诗词五首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第25课《诗词曲五首》课文简介 五册25课诗词五首 《诗词曲五首》解词 诗词曲五首5 古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诗词精讲 古诗词曲五首 古代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题解 《诗词曲五首》练习 《诗词曲五首》教案 古代诗词曲五首 25诗五首 《诗词曲五首》诗文简析 《诗词曲五首》诗文简析 古代诗词曲五首2 《古诗词曲五首》教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 诗词曲五首》教案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背景资料 《诗词曲五首》中心思想 《诗词曲五首》问题探究 《诗词曲五首》知识延伸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 《诗词曲五首》疑难剖析 《诗词曲五首》疑难剖析 《诗词曲五首》课文评点 《诗词曲五首》学习要点 《诗词曲五首》课文说明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写作特色 《诗词曲五首》中心思想 《诗词曲五首》教学提示 《诗词曲五首》疑难解析 《诗词曲五首》结构分析 《诗词曲五首》写法特点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整体把握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整体把握 《诗词曲五首》写法特点 《诗词曲五首》有关资料 《诗词曲五首》作者简介 《诗词曲五首》知识延伸 《诗词曲五首》课文品析 《诗词曲五首》问题探究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 《诗词曲五首》教学建议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 《诗词曲五首》写作特色 《诗词曲五首》疑难解析 《诗词曲五首》同步教学 《诗词曲五首》难点解析 《诗词曲五首》写作借鉴 《诗词曲五首》篇章结构 《诗词曲五首》写作特点 《诗词曲五首》课文分析 《诗词曲五首》参考译文 《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 《诗词曲五首》习题精选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参考译文 《诗词曲五首》篇章结构 《诗词曲五首》难点解析 《诗词曲五首》学法导引 《诗词曲五首》背景资料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导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诗词曲五首》课文评点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 八下25课《诗词曲五首》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3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4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 《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5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诗词曲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曲五首》学案 《诗词曲五首》重点句子分析 《诗词曲五首》同步达纲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