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转换角度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小编: :admin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在继承前四册教材编写思想的基础上,“思考?练习”的设计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编写角度,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

与低年级教材“我会读”“我会写”的设计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三年级上册教材在“思考?练习”的设计上,改变了已往以布置、要求的语气提出学生思考、练习的内容,采用了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的第一人称叙述角度。这不仅仅是形式的改变,而是体现了编写指导思想的变化。

其中,有的是以“我能……”“我要……”的方式引领学生展示学生成果。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取代过去复述课文的要求。

有的是以“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来交流交流??”这样一些富有激情的话语引导大家合作学习。如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之后,用“我很喜欢这所民族小学,让我们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取代以前在出此类题目时常用的诸如“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的出题方式。

有的“思考?练习”鼓励学生探究发现,提出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讨论。如,《爬天都峰》一课之后,设计了“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我们来讨论一下”的练习题,《掌声》一课之后,设计了“从英子的变化中,我想到了很多,让我们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的练习题。

有的“思考?练习”以学习伙伴的探究为引导,激励大家有新的发现。如,《灰雀》一课之后,设计了“我发现列宁非常喜欢灰雀,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来说一说”的讨论题,《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之后,设计了“‘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中的‘抽出’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的练习题。

“思考?练习”在编写角度上的这一转变,营造出教师与学生亲切、自然、平等交流的氛围,体现出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

这里的“我”,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你可以把他当作是和蔼可亲的老师、循循善诱的编者、朝夕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学习者本人。“我”以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实践,召唤着大家读书、学习、讨论、交流。谁能拒绝伙伴“让我们交流读后的感受”的邀请?谁又会在“我能把??背下来,还能默写??”的承诺面前失信于大家?

对于这样的编排,审查意见写道:“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启发讨论和交流,引导发现规律,激励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这样的语句既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又为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留有空间,也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个性化感悟的尊重。”

二、改变呈现方式,增强导学功能

三年级上册教材还改进了“思考?练习”的呈现方式,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与课后题着眼于整体性的思考和感悟相比,课文中的思考题更着眼于局部和细微。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有的在课文的关键处提出思考的问题。如《,灰雀》一课,在“‘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一个思考的问题:“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有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这句话的旁边,提出“‘奚落’是什么意思呢?我要往下读读看。”有的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画面。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文后,学习伙伴说“我仿佛看到了各个季节不同的景色”,启发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把语言文字迅速地转换成形象,想像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色。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如,在《奇怪的大石头》里有一段李四光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描写,学习伙伴在这段文字旁边,发出“李四光真会提问题”的感叹,这其实是引导学生留心李四光提出的问题,揣摩他思考、提问的方法。

3.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如,《赵州桥》一课,在“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旁边,提出“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的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文后有“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这一关于写法的提示。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孔子拜师》一课,在“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旁边,学习伙伴说“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矛和盾的集合》一课,在“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旁边,提示“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等等。

审查委员会高度赞赏了这样的编排方式,他们在审查意见里写道:教材“导学特色突出”、“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的引导向课外延伸。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引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有新意,把握适度。能紧密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启发引导,有引导体会思想感情的,有引导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联系实际加以拓展的。对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启发、引导、示范,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改变叙述方式,增强教材的亲和力

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三年级上册实验教材在“思考?练习”的叙述方式上,也是灵活多样的。沿用多年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没有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活力和个性的儿童化语言:“课文写得真美,我要好好读一读,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多么优美的古诗,我要把它背下来。”“课文使我很受启发,我要认真读一读。”“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人性化的语言,拉近了学生和课本的距离,极大地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情感较强的课文,叙述的方式是“把对??喜爱的感情读出来”,或者是“读出自豪的感情”,或者是“读出??心情的变化”;启发性强的课文,叙述上采用“这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我要多读几遍”等提法;想像力丰富的课文,叙述时采用“这篇课文想像真丰富,我要好好读一读”等方式。“思考?练习”的这些变化,改变了已往呆板机械、单调刻板的形象,充满了儿童情趣。

    相关推荐

    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小议学习方式的新变革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变革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 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 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 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 常见的句式转换 转换角色 当好“伙伴” 转变阅读教学的视角 遵循课改精神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变换形式造句 亦谈语文教师角色转换 网络时代教师角色转换 走进新课程,引领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 五年级教案: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 换种方式学语文 “句式的变换与选择”专题复习 换个角度读《青蛙看海》 新课程条件下学习方式转变的问题(教师中心稿) 变换句式备考指要 变换角度 培养求异思维──《落花生》片断赏析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语文新课程和教师角色转换 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转变学困生之妙方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扩句、缩句、句式变换》复习设计 换角度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鄂教版初中语文专题复习:句式转换 打破常规改革教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看问题 打破常规改革教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看问题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替换角度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替换角度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改换角度教出创新课文拓展 如何建立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点:变换句式练习题 从做严师到做朋友——浅谈教师角色的转换 谈语文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_语文论文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论语文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转变角色 勇于实践_语文论文 课外阅读:换个角度看问题最新 替换角度 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精彩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高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教案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训范式转换 运用多种方法促进拼音教学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角色要转变 以务实的态度来进行高考的改革 变革学习方式 激活语文课堂──《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换一个角度分析——《曹刿论战》教例评析 改进教育生活的叙事方式 五年级下册语文句式变换练习 备课资料 高尔基的转变 教师培训方式应改变 四年级教案:打破常规改革教法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变换角色激趣学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及评析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伊索寓言》教材解读 换个角度求发展———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换个角度求发展———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反思 2017小升初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教室里的变革 横街中学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分类汇编:句式变换 在阅读中转换心情 “角的度量”说课稿 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换个角度读《青蛙看海》 名师指点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答方法 图文转换题解答技巧 多角度状物 多角度状物 转变识字方式提高识字效率——低年级藏族儿童识字教学初探 用教育创新的理念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语文复习课:改变句式的练习 北京高考语文作答方式变更 爸妈的思想转变了 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设题角度及应对方略 小升初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案 给你一双慧眼──谈《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让学生进入角色 让学生进入角色 长句变短句变换四步法 2017年小升初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角度一定要小 给你一双慧眼——谈《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