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渡荆门送别

小编: :admin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诗人渡荆门壮游楚国故地的目的。诗人经巴渝,过三峡,渡荆门入楚。渡过荆门之后,就漫游到开阔旷远的楚地了。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两岸一路壮丽多姿的景色,快速流动的崇山峻岭随着船的飞流直下而逐渐隐退,直至消失在平野的尽头,别具空间流动感。从荆门望去,滚滚大江东逝去,好像流到荒漠之外,天空也愈发显得高远辽阔,一个“入”字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一句气势博大,是胜炙人口的名句。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接下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写长江白天和夜晚时的景色,晚上映在江面上的月亮的倒影,好像是从天外飞来的明镜。白天,抬头仰望辽阔的楚天,彩云悠悠,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的奇观。这两句把诗人初次离家远游的新鲜、惊喜表达出来了。然而诗人笔锋一转,虽然楚地风光、楚天景色那么壮美辽阔,诗人仍然想念的是故乡的山水。这里诗人不说自已怀念故乡,而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故乡山水的殷勤,言简意丰。由于诗人选取日、月、江。天这样瑰丽大气的意象,显得大气磅礴,风格雄健有力,描写又逼真如画,意境高远,成为李白描绘祖国壮丽河山著名的诗篇之一。

    相关推荐

    《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导读 《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秋词》 《渡荆门送别》赏析 《渡荆门送别》历年中考题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模拟题备考:渡荆门送别 2016中考备考专题试题练习:渡荆门送别 2021七年级下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 2015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大全:渡荆门送别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3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30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诗四首(《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4 山村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唐代送别诗 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别 14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教案 西厢记长亭送别教案 25《黄鹤楼送别》 黄鹤楼送别-好 《长亭送别》教案 《长亭送别》教案 《长亭送别》教案 黄鹤楼送别之一 《长亭送别》表演课 《长亭送别》教案1 《长亭送别》教案3 《长亭送别》教案4 《长亭送别》教案9 《长亭送别》教案11 《长亭送别》教案7 长亭送别(表演课) 黄鹤楼送别内容 《长亭送别》学案7 《长亭送别》教案5 《长亭送别》的译文 笨马上《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教案14 《长亭送别》说课稿 《长亭送别》学案4 《长亭送别》教案18 《长亭送别》课后案 《长亭送别》教案25 《长亭送别》教案2 《长亭送别》教案10 《长亭送别》教案12 《长亭送别》教案24 《长亭送别》教案6 《长亭送别》教案8 《长亭送别》教案13 黄鹤楼送别教案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案一等奖 必修4:长亭送别2 黄鹤楼送别设计二 黄鹤楼送别设计一 必修4:长亭送别1 《长亭送别》课堂实录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说课稿 长亭送别教学教案 黄鹤楼送别教案第一课时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长亭送别》教学详案 《长亭送别》第二课时 黄鹤楼送别设计三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 《长亭送别》教学参考 <长亭送别>鉴赏教案 《黄鹤楼送别》课文内容 《黄鹤楼送别》教案之二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课前课中案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27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4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14长亭送别教学教案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2 《长亭送别》教学设计3 黄鹤楼送别教学反思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别》背景资料 《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 《长亭送别》的改写练习 《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 《黄鹤楼送别》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