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禅机、佛法两相宜

小编: :admin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古寺、禅房、空人心、钟磬音”都与禅教文化有关,因此称这首诗是说佛诗恐怕并不会过分。“古寺”一般都建在深山,而在“清晨”由于香客未盛、佛法未行,故这佛寺是特别清静的。因此,可以说该诗意境的“幽静澄明”确实营造得很成功。

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营造这么一种意境呢?因为这幽静境地是在古寺,古寺又是僧人吃斋念佛、参禅悟道的场所,也即僧人们需要清幽宁静的环境来静本性、悟佛理。因此,与其说是诗人写出了诗人眼中所见、耳中所闻的清幽境地,还不如说是僧人们选择了能使人六根清净的最佳佛场来静心养禅。

当然,笔者还认为本诗实质就是参禅悟道“过程”的再现,以及对参透佛法“境界”的描录。请看,高僧在掩映在花木丛中幽静的禅房里经常坐禅冥思,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忽然灵光一现,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深奥禅理就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它有如醍醐灌顶,又犹如“初日照高林”(一缕几缕阳光从高深茂密的树林缝隙中透漏下来),是有形之“光”。又,坐在幽静的禅房里也可以理解为在闭目冥想,摒除杂念,使人的心地格外地澄澈明净不染尘埃;也因为格外“空人心”,致使僧人心志专一,似乎“万籁此都寂”,只留下佛法清音从“西方”(即心灵深处)传来,是有声之“音”。故这“光”是佛之圣光,“音”也是佛界仙音。

还有,“花木深”、“山光悦鸟性”等描绘了春景,使读者温暖惬意。往深里想,这如春温暖,又岂不是高僧们参得佛理之喜悦的感觉呢?或者说,一两个禅机佛理如一两缕春日初阳的温暖,而晴空万里的春阳温暖则象征着无边的佛法。因此,禅心即事理,佛法广无边。而“曲径通幽”也向世人阐明了悟出道理的道路曲折、困难重重。

总之,以佛意品悟《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也觉得有些趣味;真的,让人感觉该诗实在是“参禅机、悟佛法两相皆宜”。

    相关推荐

    “断章取义”也相宜 《乐山大佛》相关知识 谈《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佛禅意味 佛禅对柳宗元山水诗的影响刍议 互相渗透 有机整合 游褒禅山记(相关资料1) 互相渗透 有机整合 游褒禅山记(相关资料4) 游褒禅山记(相关资料2) 《游褒禅山记》学法指导 《果园机器人》相关知识 游褒禅山记(相关资料3) 乐山大佛 《游褒禅山记》语法修辞 学法指导的四种时机和方法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 语文课堂教学的“宜”与“不宜” 课堂生成中的相机点拨 乐山大佛 西藏班语文学科资料“断章取义”也相宜 《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教学资料 《游褒禅山记》《六国论》语法修辞 语文教学“十不宜” 鲁迅与佛教 千佛洞之行 音形相同或相似字母的教学方法 《游褒禅山记》思想方法与典型例题 《乐山大佛》拓展 游褒禅山记中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就文取材,一箭双雕——阅读教学中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 东晋玄言诗与佛偈 浓妆淡抹各相宜──王熙凤、林黛玉肖像描写比较谈 《两只鸟蛋》相关知识 《古文两篇》相关知识 抓“两两相对”解读《鱼我所欲也》 《孔雀东南飞》中“相”的用法 《格列佛游记》情节概括 两首诗相似的特点 《古诗两首》相关链接 《短文两篇》相关典故 《古诗两首》相关链接 《诗两首》语法修辞 《诗两首》语法修辞 《诗两首》学法指导 《白杨》教学法两种 《诗两首》学法指导 《诗两首》学法导引 《诗两首》学法指导 《诗两首》教法建议 《诗两首》阅读方法 多重复句层次分析法——两分法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 考场作文十不宜 语文教学十不宜 《植物妈妈有办法》相关知识 《植物妈妈有办法》相关知识 《植物妈妈有办法》相关知识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文言文两则》相关链接 《草船借箭》两种教法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短文两篇》语法修辞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草船借箭》两种教法 《乐山大佛》探究感悟 《古诗两首》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草船借箭》两种教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相关知识 《植物妈妈有办法》相关知识 《这个办法好》相关人物介绍 播放《月光曲》适宜吗? 《乐山大佛》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新闻两则》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教法指引 《短文两篇》学法引导 谈话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法──《尊严》教学设计 乐山大佛 教案教学设计 谈话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法──《尊严》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相关中考试题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读后感 机会 2007年中考作文湖北宜昌卷 为佛来思节夫人鸣冤 格列佛游记主要内容 谈话法与阅读教学相结合法──《尊严》教学设计 《〈孟子〉两章》相关中考试题 《将相和》教学设计(两课时) 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 褒禅山(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惠子相梁》教学设计【两篇】 《草船借箭》的两种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