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王素梅《螳螂捕蝉》教学实录2(第一课时)

小编: :admin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来,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

师:再读一遍。

(生声音洪亮地再读。)

师(模仿讲故事的语气):今天,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

生1(较急促):螳螂捕蝉。

生2:(较有韵味地接读)——螳螂捕蝉。

师:这样读,就有点儿讲故事的味道了。

师:寓言故事一般都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螳螂捕蝉》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响亮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读书是老师最美的享受。不知道大家字音读准了没有,黑板上出示第一组词语诸侯国

侍奉

隐伏着后患

打消念头

固执

毫不介意

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能介绍一下你的经验吗?

生:课前认真预习了的。

师: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师:看第二组词语:举起前爪

处死

弹弓

禀报大王

打着鸟

转来转去

生:自由练读。

师:谁来试一试?

生:一生正确朗读。

下面有四个词语,自己练练。

(生自由读黑板上词语——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

(指名一生读。)

师:一字一顿,很有节奏感。有一个字我觉得不太准确,谁听出来了?

生:乘虚而入中的“乘”应该读第二声。

师:正确,请你教大家读一遍。

(生带读,大家跟读。)

师: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这四个词语。

(生齐读。)

师:好极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能否也能读出好感觉呢?看着黑板自由练练。(出示含有四个成语的句子。)

(学生练习朗读词语。)

(指名一女生读第一句——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读得真好听,好好努力,长大后准能当个播音员。再看下一句。谁来试试?

(黑板出示第二句——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一生读。)

师:好一个英明的吴王!谁再来读读。

(一生再读。)

师(模仿学生):“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你真有点儿吴王的风度。

师:课文到底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用简要的话说说。

生一:吴王见自己的兵力很强大,想攻打楚国,大臣们都很反对,可吴王很固执,下了死命令,谁劝阻就要杀掉谁。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想出了一个办法。

师:什么办法呢?

生:就是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师:结果呢?

生:结果吴王觉得不应该攻打楚国,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师:简简单单几句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明了。有谁能用上刚才的四个词语讲述这个故事。

生:吴王想出兵攻打楚国,但大臣们认为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你看,用上了四个词语,故事就更有故事的味道

师:在文章里,没有看到“螳螂捕蝉”这个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文中哪些文字直接写这个故事的?

(生快速默读全文)

生:在文章的第九小节。

师:读给我们大家听听。

(生读。)

师:是这个段落,你读的时候有个字读得不太准确,大家听出来了吗?螳螂举起前爪的“爪”应该读“zhǎo”。到这里,这个故事讲完了吗?

生:还没有。

师(指一举手学生):那你接着讲下去。

(学生继续读第十和十一自然段。)

师:你更细心,目光更敏锐。大家读了这个故事,老师想和大家合作讲这个故事,这样合作: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故事,我读一小句,大家接读下一小句,我们要读得快慢高低和谐,听起来才有美感,明白不?(黑板出示完整故事。)

师(很有故事味地):花园里有一棵树,

生:树上有一只蝉。

(师生如此接读这个故事。)

师:这么讲故事,就有故事味儿了。按照这种方法,大家自己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生自由读。)

师:我找两个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每人一段,合作完成。

男生:花园里有一棵树

师:好美的花园,动听的故事开始了!

(男生继续读完第九段……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的身后呢。)

师:好惊险的场面!

女生:“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棒极了!你准是个故事大王!

师:故事讲完了,我来考考大家。少年说“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是什么呢?(板书“利益”、“祸患”)

生: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但是这样,其它诸侯国就会乘虚而入。

师:孩子你想得很远。我想问问在咱们刚读过的“螳螂捕蝉”的故事里,有几个角色?

生:四个。

师:都是谁?这里的“它们”指的是谁?

生:蝉、螳螂、黄雀。

师:那这三个角色的“利益”、

“祸患”是什么?

生: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师:这是蝉的利益和祸患。

生:螳螂想吃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准备打它。

师:看来大家读懂了。我把这段话中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大家会看得更明白些。(出示大屏幕)

蝉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这里有三句红色的句子,一行蓝色的句子,我们分组合作读一下,全班分三组,每组读一句红色的,每读一句红色的,请人读一遍蓝色的句子。

一生举手:我是。

师:你听明白了吗?好,合作读开始。

第一组:蝉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一生: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如此分组合作读完了这四句话。

师:这样合作一朗读,我们就清楚了它们的利益和祸患了。大家再观察这段文字,看和上一段有什么不同?(出示黑板)

生:上一张蓝色的句子中是“它”,这句子中是“它们都”。

师:我们再来合作读一遍,每个小组还是读刚才的句子,那最后一句该如何读?

生:齐读。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句话是对它们三个红色句子的总结。

师:好聪明的孩子。那我们就这样合作读一下,最后的蓝色句子我们齐读。

生按照商量好的方式分组合作读。

师:是啊,它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隐伏)。这就是少年讲给国王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讲完,少年把话没有说透,我们来帮他把该说地话说出来(出示填空题)。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

;正如

;正如

。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

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自由练说后指名填空。)

生: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后面;正如螳螂想吃蝉,却没有注意到后面有只黄雀想吃它;正如黄雀想吃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瞄准它呢。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说得好,我要是吴王,我就不打楚国了。现在我当吴王,谁能当着我的面,说出这段话,我就听他的。大家练习一下。

生:吴王陛下,您出兵攻打楚国……

师:礼貌极了,流利极了,我有点心动了。这段话说得很明白,但这段话少年说给吴王听了吗?

生:没有

师:少年只是给吴王讲了这个故事而已,这个故事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螳螂捕蝉——

生齐答:黄雀在后。

师:呵,都知道了!谁能把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板书“黄雀在后”四字。

师:齐读这八个字。

师:少年为什么不把这段话说给吴王听?

生:吴王下了个死命令。

师:什么叫“死命令”?

生:不能改变的命令。

师:是一个什么命令?

生:谁劝我,我就处死他。

师:处死就是——

生:杀了他,让他掉脑袋。

师:所以,少年不敢直接把这段话说给吴王听,他怎么做的?

生:讲了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这个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

师:对于吴王来说,他后面的黄雀又是谁呢?

生:楚国、越国等。

师:对呀,在中国古代,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基本为混战时期,诸侯列国实力不均,春秋五霸就是在这时产生的,这时如果吴国发起事端,其他诸侯国必将乘虚而入,少年的这个故事真是妙啊!到底妙在哪儿,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相关推荐

    《螳螂捕蝉》课堂实录 《螳螂捕蝉》课堂实录 螳螂捕蝉课堂实录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5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课文 《螳螂捕蝉》说课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之二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23《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课课练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2 《螳螂捕蝉》学案 张兴梅《螳螂捕蝉》说课稿1 螳螂捕蝉说课稿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6(薛法根) 《螳螂捕蝉》教学实录1(陈建先) 毛立业《螳螂捕蝉》教学实录3 《螳螂捕蝉》说课稿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之一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导学案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说课设计 《螳螂捕蝉》说课材料 蒙美飞《螳螂捕蝉》说课稿2 《螳螂捕蝉》课文原文 《螳螂捕蝉》说课稿4 《螳螂捕蝉》作业设计2 苏教六下《螳螂捕蝉》教学实录4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6(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教学案例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说课设计 螳螂捕蝉公开课教案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3(二课时) 第十一册《螳螂捕蝉》说课稿5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顾敏芳《螳螂捕蝉》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螳螂捕蝉》教案设计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反思之一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1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5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3 《螳螂捕蝉》课堂教学案例 我读《螳螂捕蝉》之二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之一 《螳螂捕蝉》教案之三 《螳螂捕蝉》教案之二 螳螂捕蝉课后阅读练习 南通《螳螂捕蝉》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阅读答案 《螳螂捕蝉》作业设计2及答案 程旭萍《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1(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 教案教学设计 梁云芳《螳螂捕蝉》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螳螂捕蝉 作业设计1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之二 《螳螂捕蝉》的主要内容 金荣祥《螳螂捕蝉》说课稿3 薛法根老师教《螳螂捕蝉》 《螳螂捕蝉》教学案例设计 《螳螂捕蝉》分段及段意 陈建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2教案范文 《螳螂捕蝉》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四年级教案:《螳螂捕蝉》教案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案 鲍玉珍《螳螂捕蝉》教学反思4 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0(二课时) 《螳螂捕蝉》教学片断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8(参赛教案) 《螳螂捕蝉》告诉我们的道理 陈建先老师《螳螂捕蝉》教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