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2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录音朗读课件。

准备有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出话题。

和学生进行猜谜语比赛,教师适时点出“谜面”、“谜底”。
二、激情导入,引起需求。

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丽的大自然总令人神往!投身在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总是无比喜悦!的确,大自然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还会通过自身的某种现象给人以启迪,而关键在于你善不善于领悟!

2、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智慧的大脑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去感受、去领悟——

《山谷中的谜底》(揭题,齐读。)

3、联系课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要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教师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大自然,带进课文美好的境界,起到了引人入胜、激发兴趣的作用。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创设的情境切入,意在让生活走进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三、初读引思,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对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多读几遍。

2、读书交流: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让学生作出适当的评价。)

3、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设计这一环节,是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实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而科学的良性语言刺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此时,学生怀着强烈的期待感,充满自信地读课文,自行解决问题,情绪已被完全唤起,进入到积极学习的状态,为进一步感悟课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学习第1—3自然段。

1、如果你来到魁北克,当你面对这一奇异的景观,你会怎样想?那你能把你的疑问放到课文中,传达给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板书:西坡东坡

长满只有雪松

2、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1983年的一个大雪纷飞的一天,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里。如今,谜面终于解开了,我想每个人都会——(很兴奋、很激动),让我们带着兴奋的心情把谜底告诉给大家——

3、出示:“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

(1)齐读这句话。

(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特殊的风向,东坡雪大,西坡雪小。(外部原因)

B、松的特性决定。(自身原因)

(3)有什么疑问?(“这个本领”指什么本领?)

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重要的句子来回答。

(4)投影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依然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A、自由读,说说你在读的时候都注意了哪些词语?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弹性、弯曲、反弹、依旧)

B、那位同学愿意借助实物把这部分内容讲解给大家听一听?

C、小结:刚才的演示物如果换成硬木头行不行?

(5)投影出示“就这样,反复地积,……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A、自由读,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积、压、落、弹)

B、看多媒体课件,体会四个“反复”。

C、讨论: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4、是啊,雪松一次次地承受着压力,又一次次地化解着这种压力,从而顽强地存活了下来,成为了山谷中的一道奇异的景观。如今,始终解不开的谜终于豁然开朗。让我们把这个谜底再次告诉给大家——

5、此时,你怎么看文中的雪松?

6、面对这一谜底的揭开,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围绕雪松、各种杂树、旅行者谈自己的启发。)

这里摈弃了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答案的“告知”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去自主阅读,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谈论中思考、感悟。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教学中,教着努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从而让语文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四、深究课文,学习第4—6自然段。

1、两位旅行者也想到了很多,闭上眼,让我们细细聆听!(师配乐范读第4、5自然段)

2、听了这两位旅行者的启发,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3、让我们也像旅行者一样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再读课文第4、5自然段,四人一小组抓住重要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1)小组讨论。

(2)第一次交流。

(3)相机出示:

“对于外界的压力,……以求反弹的机会。”

“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①自由朗读这两句话。

②你可以通过一个故事,一句名言俗语,或者一个成语来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吗?

小组第二次讨论,集体交流。

③古往今来,从自然界到人类,这样的例子还真不少!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都明白了:

(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引说)

麦苗面对严冬停止生长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

狗熊躲进树洞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________。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多年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体育课跳远,先把腿弯曲一下,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平日里同学们的谦让不是_________,而是_________。

……

④齐读这两句话。

(此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信息的载体,让学生以主体身份交流个人所得,以此达到领悟课文语言内涵的目的。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想象、表达及善于联系旧知的能力。这样设计,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了语感。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乐于交往、合作的精神。)

五、总结课文,拓展练习。

1、的确,大自然中,无论是什么动物、植物,无论是谁,面对困难和压力,首先要敢于面对,要和它作斗争;但是,如果困难太大,也要学会忍让,因为暂时的弯曲、忍让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以求更好地发展。记住:进一步,寸步难行;退一步,海阔天空!

2、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自然现象之谜》。

3、兴趣作业:观察一个奇特的自然现象,并找出原因,说说得到什么启示,并把它写下来。

    相关推荐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2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2 10山谷中的谜底 10《山谷中的谜底》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山谷中的谜底》 课文 山谷中的谜底导学案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案例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作业设计6 山谷中的谜底 作业设计1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 山谷中的谜底 作业设计4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 《山谷中的谜底》课课练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五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四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三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二 《山谷中的谜底》教案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教材解读 10山谷中的谜底 教案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1 获奖设计《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4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3 《山谷中的谜底》说课稿1 山谷中的谜底阅读答案 《山谷中的谜底》课文原文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反思1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1(两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7(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的分段及段意 《山谷中的谜底》第一课时教案 《山谷中的谜底》教材解读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山谷中的谜底》作业设计7及答案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3(孙建锋)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山谷中的谜底》给我们什么启示? 《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实录4(第一课时) 《山谷中的谜底》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山谷中的谜底》课后习题2(理解两句话的含义): 好一个“弹”字——《山谷中的谜底》教后有感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分析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案 《山谷中的谜底》课文片断1分析及答案 《山谷中的谜底》中“正面抗争”、“弯曲”是什么意思?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山谷中的谜底》教学总结 美文荐读:破译生命的密码——《山谷中的谜底》赏读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山谷中的谜底课后训练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教学设计 《台湾的蝴蝶谷》教学设计(2)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2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2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2 《旅鼠之谜》教学设计2 《月亮之谜》教学设计2 《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2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之2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2 文章的哪几自然段是谜面,哪几自然段是谜底?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之2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2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2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 《山市》教学设计2 旅鼠之谜2 《山雨》教学设计2 《山市》教学设计2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案教学设计 红色中国解谜之旅——《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2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设计一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曼谷的小象》教学设计 2、《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