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语文论文:善用艺术空白 发展学生思维

小编: :admin

【内容提要】文章阐明了“艺术的空白”的含义,并从“在隐含处挖掘、在矛盾处体验、在简明处扩展、在扩散处求异、在结尾处延伸”等五个方面阐述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巧用艺术的空白,放飞孩子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大胆地多角度去想象,及时地挖掘、填补这些艺术的空白。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拓宽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语文教材中,作者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在进行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时,有意地在字里行间或文章的结尾处留下许多有发挥想象余地的情节、情感或思维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和想象。这些空间,我们称之为“艺术的空白”。挖掘并填补这些艺术的空白,不但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突出,而且能激活课堂,引发生成,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捕捉、利用艺术的空白,借助想象的翅膀,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在隐含处挖掘

有些文章,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十分讲究语言的含蓄,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即我们所说的作品隐含之中的空白。这时,教师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出它所隐含着的意思,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遣词造句的精妙,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

如:【《鸟的天堂》教学案例】

师: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这里的“逼近”用得恰当吗?

生:我觉得“逼近”一词用在这儿不太恰当。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常规。

生:据我了解,只有当人们遇到压力时,才用“逼近”。作者是坐小船去“鸟的天堂”,所以这里根本谈不上“逼近”。

生:“逼近”有时还含有紧迫、速度快的意思。但作者在文中说“我们的船渐渐地逼近榕树了”,丝毫没有快的意思。

师:是啊,小船走得并不快,作者的心情也很好,可文中竟然用“逼近”,而不用“靠近”和“接近”,看来,值得推敲。

生: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用“逼近”非常准确,因为,河面变窄了,而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枝干多而密,以至于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显得非常高大。相对于小船上的人来说,大榕树有一种气势逼人的感觉。可以说,大榕树在“逼近”我们,我们也在“逼近”大榕树。

师:有道理,能联系上下文来思考,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读书方法。

生:我们以前读过《小站》,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现在想想,山崖和巨石高大,可以说成是“逼人而来”。同样,高大而充满生机的榕树离“我们”越来越近,不也可以说成“迎面是逼人而来的大榕树吗”?

生:从前面对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巴金爷爷游玩时的心情很好,虽然小船离大榕树还比较远,但他内心却有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逼近”反映了作者想尽快见到“鸟的天堂”的迫切心情。

生:我认为用“逼近”更富有人情味。因为此时,作者亲眼看到的不是一株大树干,而是枝多叶茂、满眼绿色、充满生机、“卧在水面上”的一个生命,作者好像已进入榕树的内心,正在与榕树对话,与榕树交流感情。

师:你能抓住这个词语,深入体会作者的心情,很不错。

生:(先前质疑的学生)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发言,我终于知道,如果把“逼近”换成“靠近”和“接近”,那就太平淡了。因为这样不能突出榕树之大和作者心情之急切。

[4]

本案例中,教师巧借“逼近”一词,挖掘了它隐含着“突出榕树之大和作者心情之急切”的深层含义这一空白点,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拓展孩子们创新思维的空间。

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白杨》一课中“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里的“大白杨,小白杨”仅仅指白杨树吗?《金色的鱼钩》一课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里“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为什么能“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呢?……细细挖掘,无不激发出学生想象和创新的欲望。

二、在矛盾处体验

有些文章,作者为了表达一些复杂的情感,常常使用一组意思绝然相反的词语或句子,真实地再现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地捕捉到这样的词语或句子,让学生与作者或文章里的人物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去想象、去体验作者或文章里的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总理的灵车缓缓开来,长安街上“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读到这里,孩子们不禁会产生疑问:“焦急”与“耐心”不是一对反义词吗?同时用来表达人们此刻的心情,不是很矛盾吗?教学时,我就从这对反义词入手,引导学生解决疑问。让孩子们设想:假如你就是这十里长街上来为总理送行的人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学生思维的闸门顿时开启:老奶奶“焦急”是因为想早点看到总理灵车到来;“耐心”是因为这十里长街上站满了为总理送行的人们,每个人都和老奶奶的心情一样都想早点看到总理的灵车,多看一眼总理的灵车,就只好耐心地等待,而且“耐心”还表现了老奶奶想一直等下去,非看见灵车不可的决心。

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在金色的海滩上》一文中,小姑娘十分喜欢贝壳,却不要画家送的贝壳。这些都体现了作品人物十分矛盾的心情,只要教会孩子们换位思考,他们一定能够设身处地正确地想象、体验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不也是一种思维的创新吗?

三、在简明处扩展

有些文章,作者由于表达上的需要,有些地方写得相当简单,或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或用省略号代替,留给读者更多发挥的余地。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及时地抓住这些“空白”,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合理的“添枝加叶”,进行再造想象。

如:【《田忌赛马》教学片断】

齐威王输掉第三场比赛之后,课文中只留下了“这下,目瞪口呆了”几个字,便戛然而止。之后怎么样?课文只字不提。教学中我及时地抓住这一空白,引导学生思考:齐威王“目瞪口呆”了,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亮点纷呈:

“齐威王什么也没想,大脑里一片空白!”

“齐威王只有一个想法:气死我也!”

“齐威王想:明明是我的马厉害,怎么就莫名其妙地输了?”

“齐威王想:既然田忌能改变马的出场顺序,我为什么不能?再赛一场,我一定能赢!”

“齐威王想:田忌哪有这么聪明?一定是孙膑出的主意,我得想办法把孙膑据为己有!”

孩子们在这样的空白处的联想,既忠于文本,突出了主题,又超越了文本,显示出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如:《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结尾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去填补这个“空白”。《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文本里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可以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如此种种,不正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吗?

[4]

四、在扩散处求异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故事性的文章通常是从单向思维的角度叙述某人(或某物)在各种特殊的情况下,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叙述情节的发展的。教学这类课文,教师要善于发掘文中的扩散点,即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解决问题的单一办法进行扩散,引导学生多角度想象:他们的方法最合理、最适用吗?如果不这样,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种方法有什么漏洞吗?我们还能想出别的方法吗?……在扩散中捕捉、填补这些空白,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引导学生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等方面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设计了一个逆向思维的问题:“如果出现哪些情况,诸葛亮的计划就会失败?”孩子们联系上下文大胆预测:如果第三天没有大雾、回去时不是顺风顺水、鲁肃把借船的事告诉周瑜或者曹操派兵出来或射火箭,诸葛亮的计划都会失败。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以下的批判性思维的问题:

【《草船借箭》教学片断】

师:但是,这些情况(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都没有出现,因为诸葛亮事先都料到了。那么,是不是诸葛亮就没有未料到的情况呢?看谁赛过诸葛亮,帮他找找美中不足?

学生纷纷读书,交流举例:

生:诸葛亮说:“三天之后,请派五百军士到江边取箭。”既然是造箭,怎么会到江边取呢?如果周瑜再细心琢磨,就会发现问题。

生:老师,我也发现了问题。造十万枝箭,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非常清楚,十天也造不好十万枝箭。这时,只要周瑜多派亲信跟踪调查,也会发现问题。

生:老师,我也能发现问题。文中说鲁肃告诉周瑜诸葛亮不用翎毛、胶漆,周瑜就应该产生怀疑,进而发现问题。

生:老师,我还可以联系《三国演义》来指出诸葛亮的不足。正是诸葛亮错用马谡,才导致了丢失街亭。”

生:“诸葛亮无论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最终操劳成疾,过早去世。一生中,只做到了三分天下,却没有实现一统天下的伟业。”

再如:《捞铁牛》中的怀丙和尚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捞铁牛?《乌鸦喝水》中的乌鸦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喝到水?《南辕北辙》中的那个人就真的不能回到楚国吗?引导学生从多向思维的角度去发散,既达成了教学目标,又把学生带进了多姿多彩的创新思维王国之中。

五、在结尾处延伸

有些课文的结尾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留给读者无穷无尽的去遐想的空间。教学时,只要我们稍加点拨,就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种,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思维的火花。

如:【《草船借箭》结尾教学片断】

师:文中的结尾写道:周瑜知道了借箭的经过,长叹一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但并没有写出鲁肃、曹操的反应。试想:这时,鲁肃、曹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生:鲁肃会大吃一惊,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生:鲁肃心中暗喜,说:“周瑜心胸狭窄,哪是诸葛亮的对手!”

生:曹操气急败坏,说:“诸葛亮骗我十万枝箭,此仇不报非君子!”

生:曹操又气又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一定要得到他,称霸天下!”

生:曹操强忍愤怒,安慰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失败,下次再来!”

像这样意犹未尽的结尾也不少,如《狼和小羊》中“狼向小羊身上扑去”以后,结果会怎样?《狐狸和乌鸦》中狐狸从乌鸦口中骗得一块肉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去续编,去延伸,去畅游创新思维的王国……

[4]

爱因斯坦指出:“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和学生个体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形成新的表象。当我们引导学生在课文中的隐含处、矛盾处、简明处、扩散处、结尾处捕捉到“艺术的空白”后,就应当放飞孩子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大胆地多角度去想象,及时地挖掘、填补这些艺术的空白。孩子们进行发掘和填补这些“空白”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了再一次的创造。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空间。

注:①见《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王亚红《巧借“逼近”,促进“生成”》,有改动。

    相关推荐

    善用质疑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发掘古诗艺术空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图文综合发展学生思维 谈《祝福》的空白语言艺术 论语文教学中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须注重发展思维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三:空白艺术的得体运用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留白艺术 [小学语文]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开拓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手段_语文论文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浅谈教学艺术与激发思维能力的关系 小学语文论文:艺术的功能 高中语文课的拓展艺术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拓宽空间 促进发展——略谈语文教学应为学生的发展拓宽空间 语文教学的节奏艺术_语文论文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_语文论文 试论钱梦龙、魏书生的语文教学艺术 改革语文教学要用“减法思维”_语文论文 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_语文论文 《药》的暗示艺术举隅_语文论文 古代诗词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例说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模糊艺术运用 留白,思维放飞的空间 激兴中定调的艺术_语文论文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_语文论文 求异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简论 议论文善于学会展开层次 走进文本,发展思维——《社戏》教学案例 浅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精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_语文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究竟要发展什么思维 《榆钱饭》对比艺术赏析_语文论文 中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培养_语文论文 语文教师的影视艺术修养_语文论文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渗透德育 相反的相成艺术规律_语文论文 从反智论看禅宗发展_语文论文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渗透德育 讨论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凡卡》第二课时教学谈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记一辆纺车》的比喻艺术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的艺术 《语文教学的艺术》 浅谈“逆向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_语文论文 用直线的思维探求曲线的美_语文论文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对皮亚杰(J.Piaget)“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质疑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掌声》教学片段与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论文精品 语文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_语文论文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做好识字教学评价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试论宁鸿彬课堂活动的设计艺术_语文论文 浅论换位思维在作文构思中的妙用 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作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刍议 克隆技术的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识字新思维-小学语文论文 以教学培养思维,以思维促进学习_语文论文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激活学生“三动”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_语文论文 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_语文论文 引入情境,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提炼论点的思维导向_语文论文 《过秦论》的结构艺术 引入情境,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 《雷雨》(节选)的“发现”艺术 略谈李白《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_语文论文 浅谈魏书生语文素质教学艺术 多角度作文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中课文延宕艺术应用例析 论文浅谈《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语文教学的艺术 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机遇_语文论文 灵感思维与作文教学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的板书艺术 阅读教学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再见了,亲人》教学漫谈 略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_语文论文 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_语文论文 探幽抉微拓开学生作文的思维层面_语文论文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小学作文教学应遵循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论文精品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 利用课本剧,激发学生兴趣论文精品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语文“乐学”课堂结构_语文论文 李白山水诗的艺术成就 作文教学中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_语文论文 百年来的简帛发现与简帛学的发展_语文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