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之三

小编: :admin

本课教材分析:

本课写的是战国时代的历史故事,故事出自《东周列国志》。题目概括出了太史的本分。课文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叙述了战国时代,相国崔杼杀了国君光,他让太史们写“先君是害病死的”,太史坚决不从。崔杼一连杀了三位太史,最后不得不让太史按史实记录。太史伯、仲、叔和季勇于牺牲自己的性命,以死维护了太史的本分,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性命不值钱,而是在他们心目中,历史太重要了。世间就有这样的人,宁愿挨打、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一定的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合作、探究的意识强。本课的学习应鼓励学生收集有关“秉笔直书”的资料,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重点理解课题,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格。

2、鼓励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抓住要点,绘声绘色的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鼓励提问。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课前同学们都查找了有关“秉笔直书”的资料,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2、归纳学生的资料,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弄清“国王”、“庄公”、“国君”、“相国”的意思,理解“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了解太史的职责,知道“竹简”是怎么回事。

二、自读文章,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秉笔直书”,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教师梳理归纳他们可能提的问题:谁秉笔直书?他为什么要秉笔直书?秉笔直书的后果是什么?)

2、围绕自设问题,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

3、小组讨论交流。

三、细读课文,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为了更好的理解太史伯、仲、叔和季,可以向自己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他们的职责是什么?(2)他们是怎样做的?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3)他们为什么这样做?(让学生围绕“金钥匙”的提示再次默读课文。)

2、同桌交流,体会史官宁愿被杀头也要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这不仅仅是真话的力量,而更是人格的力量。(在交流中重点理解这样几个句子:)

(1)太史伯说的两句话,第一句: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的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先让学生充分的读句子,读出反问的语气,感悟反问句表达意思的力度,以及所表达的意思。使学生在朗读中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不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重点体会“本分”,可以请学生说说每个人根据不同的工作,都有些什么本分。从而感受太史必须说真话,记录真实的历史。)

(2)第二句: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在理解了伯说的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后,再来读这一句话,可以多找几个学生读,甚至由老师范读,目的就是要引导体会伯为了说实话宁肯牺牲自己的那种毫不畏惧的精神。从而感悟人物性格的耿直,敢于直言。)

(3)太史仲的话:太史仲面不改色,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太史伯就因为说真话而被崔杼杀害了,仲还敢这么说,难道他就不怕死吗?通过“面不改色”、“冷笑”,体会他的毫不畏惧,感悟人物特点。)

(4)前面的三位太史都已经被崔杼杀害了,这时候第四位太史季他又是如何做的呢?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性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小组交流,通过太史季的话,体会他毫不畏惧,点出崔杼杀人后的心虚,而季自己为了尽太史的本分宁肯去死的浩然正气。)

3、指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在充分的读中再一次深刻体会四位太史一身正气、仗义直言的高尚品格。

指导朗读要点:要注意抓住崔杼神态变化的语句(生气、气哼哼、不再说话、恐慌、长叹一口气),读出不同的语气。(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范读、分组齐读)

4、讨论:崔杼都已经杀了太史伯了,为什么仲、叔和季还要誓死按照事实写历史呢?

(有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这样做不值得,人最重要的是生命,或许可以换一个竹简欺骗崔杼。老师这时候必须给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太史就是真实的记录历史的人,必须说真话、写真事,还历史以真实比个人的性命还要重要。领悟“秉笔直书”的深刻含义。)

四、指导复述,交流收获。

1、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回顾课文,积累语言。(有重点的摘抄词语,比如“不屈服”、“本分”,这样的词能够帮助理解几位太史秉笔直书的高尚品格。)

3、交流学文后的收获,联系现实思考太史的这种精神在今天有何重要意义,给予我们每个人怎样的启迪。

4、结合课文,谈谈对美言、谎言、直言、谣言、忠言的理解。

板书设计:

秉笔直书

崔杼 伯 仲 叔 季 南 史 氏

太史:刚直不阿、秉笔直言

点评:

本节课,教师准确的把握住了本文的编写意图和安排意图,确立了“以读为本,引导感悟”的教学思路。在教学的设计上有这样几个特点:

1、以悟促读,以读助悟。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课文非常到位,从开课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到指生读课文、朗读重点句子边读边谈体会,再到教师范读、分角色读、小组合作读等,这一系列的读,读出了层次,学生在读中感悟到了太史的高尚品质。

2、鼓励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超出学生甚至老师的知识范围,但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通过课外查找资料来解决,唤起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故事的兴趣。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秉笔直书的资料并作整理,课堂上进行交流,使学生更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情感。结课时布置作业再让学生查找资料,并启发资料来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关推荐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之一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之二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秉笔直书》课文 《秉笔直书》课文 《秉笔直书》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秉笔直书》教案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三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三 边城读书笔记(三)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三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三 31《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随笔:直视学生的侠义行为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四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之三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二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之三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三) 长春版《读书笔记》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寒假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设计 《说明书三则》教学设计之一 边城读书笔记 三篇汇总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学设计之一 《直面苦难》教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之三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 《买铅笔》教学设计之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之三 怎样做好读书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说课设计之一 《三味书屋》练习设计之一 《三味书屋》练习设计之一 伊索寓言读书笔记 三篇汇总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一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一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二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二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五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六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二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四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四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二 不动笔墨不读书说课设计 《沙之书》教学设计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六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五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一 三年级寒假《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 老师,你昨天一直是微笑着的教后随笔 《直面苦难》(节选)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直面苦难》教案教学设计4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学设计之三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之三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三年级寒假读书笔记800字范文 31《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二 31《神笔马良》教学设计之一 三年级《狼牙山五壮士》读书笔记 《借书》教学设计之一 《借书》教学设计之二 《借书》教学设计之二 《看书》教学设计之一 《借书》教学设计之一 “张秉贵”糖遭质疑 边城读书笔记(一) 边城读书笔记(二) 《丝绸之路》读后感──“让书香美丽心灵”读书笔记 《找春天》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三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案设计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教学教案设计 《观书有感》教案之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三篇汇总500字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三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三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三 《说明书三则》教学设计 《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