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松坊溪雪景的美。

2、抓住课文中描写松坊溪雪景的优美语句,学习边读文章边作批注的方法。

3、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 并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冬天雪景)。

教学过程

一、回忆交流: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写景的文章?(学生答)在这些课文中,作者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师出示:练习册上的题目)(生总结:《桂林山水》主要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记金华的双龙洞》主要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还写了作者真实的感觉;《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用上了确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恰如其分的形容。)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篇写景的文章。(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生读)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在一单元学到的知识来阅读课文,并且要学习边读边作批注的方法。(板书:批注)

二、检查预习,初识批注:

1、课前预习时,老师给大家提出了这些预习要求:(可设计为预习单)

(出示:1、用“〇”圈出生字,用“( )”括出生字新词,读几遍。2、用“①②③……”标出每个自然段。3、围绕课题提问,并用简洁的语言把问题写在旁边。4、读了课文后,你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请用“——”勾出有关语句,并在那里打个“?”。)

现在请在小组长带领下,分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情况。合作学习之前,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1)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词,相互提醒容易读错或写错的字。(2)交流根据题目提的问题,把有价值的记下来。(3)对没读懂的地方,小组内同学相互解答。仍旧弄不懂的,请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在本课中,那些字特别容易读错或写错?

组1:我们觉得容易读错的字有“坊”“絮”。“坊”读fāng,不读făng;“絮”读xù,不读suì。容易写错的字有“覆”。

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其他小组同学有补充吗?

……

师:读了题目,你们想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哪个小组来汇报?

组2: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松坊溪雪景怎么样?美吗?

师:你们关注了课文的内容。答案是肯定的:“美!”我想你们是想问:松坊溪的雪景到底有多美?对吧?(板书:有多美))

你们还提出了哪些问题?

组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松坊溪雪景的?(或: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松坊溪雪景?)

师:你们居然关注到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很厉害!这个问题提得太有价值了。其他同学都可以把这个问题写在课题旁边。(师板书:“按什么顺序写”,生跟写)

师:还有吗?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还提出了哪些问题?

组3: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松坊溪雪景的?

师:你们很聪明,竟然想到把课后的思考题作为自己的疑问。其实,课后的思考题就是本文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也请大家在课题旁写下这个问题。(板书:从哪些方面写)

(4)预习了课文,你们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个小组来交流?

组4(小组长提没弄懂的地方):同学们,你们能帮助我们解答吗?

如果简单,小组长就请其他组学生给予解答。

师:(对有价值的较难的问题,老师在自己书上打“?”)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再来解答。

4、总结:

师:看来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还记得吗?今天我们学习的重要任务是(生:——学作批注)。你们一定在想:什么叫批注呀?其实很简单。批注就是指我们在读书时,把自己读书的感想收获、疑难问题等,随手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我们在预习中,其实就已经用上了批注。看,我们用 “○”、“( )”、“①②③……”、“——”和“?”这些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这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批注方法。它叫做“符号式批注”。(师板书:符号式)

在预习中,我们还不止用上了这一种批注方式呢。看,刚才你们根据课题提问,并把问题写在了课题旁边。这也是一种作批注的方法。只是它不能叫“符号式批注”,它该叫——(生接:文字式批注)。(师板书:文字式)“文字式批注”的方法很多、很灵活。“围绕课文题目或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记着方便,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简称为“提问”。(师板书:提问)。好记吗?

三、整体感知,理清顺序,尝试运用符号式批注:

师(指黑板):既然同学们在预习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我们先来解答第一个问题。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松坊溪雪景的? (或:课文写了什么时候的松坊溪雪景?)

生:课文是按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松坊溪雪景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自然段的“下雪了。”和第七自然段的“雪止了。”这两句话,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文章就是按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写的。

师:他从课文中找到了两个明显表示时间的句子,所以很轻松地弄懂了课文的写作顺序。够聪明!大家就要像他那样细致地读书。那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松坊溪下雪时的景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松坊溪雪后的景色?请大家一起告诉老师。

(生:……)

师:请在第六自然段后划上一个“‖”,在全文结束的地方也划一个“‖”。

(生用“‖”分段)

师:你们用“‖”这个符号给文章分段,这也是一种 “符号式批注”。

四、研读写“雪中景色”这一段,继续教给学生作批注的方法。

1、师:第一个问题弄明白了。咱们接着来看大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松坊溪雪景有多美?”(或“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松坊溪雪景的?”)得细读了课文后才知道。现在,同学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自己阅读写“下雪了”这一部分课文内容。

学习之前,老师也给你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课件)自读建议:

(1)默读课文中写“下雪了”这一部分内容(1~6自然段)。(2)用“~~~~~”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写上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3)再有感情地读一读。时间为5分钟。

2、学生自学课文第1~6自然段,勾勾画画。(约5分钟)

3、交流学习情况:刚才,我发现每个同学都读得很认真,真不忍心打搅你们。可时间有限,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勾画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1生(读这句话后):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里作者用了三个比喻,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或: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句,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写出了雪花的轻、白、美。)

师:你见过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吗?(生摇头)那见过柳絮、芦花吗?(生摇头)(或:雪花有多轻、多柔、多美呢? )

师:大家都没见过?没关系,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它们的图片(课件出示: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等图片)追问: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雪花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了吗?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或: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等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觉?)

生:它们都是白色的。

师:还有吗?

生:它们都很轻。

师:还有吗?

生:它们在空中飞舞的样子都很好看。

……

师: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轻轻柔柔地在风中飞舞,那是多美的一幅画啊!你们能读出这种美美的感觉吗?自己先试一试吧。

抽生读

师:太美了!全班同学来读一读!

(全班读)

师:是啊,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作者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就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洁白、轻盈、好看。

刚才老师巡视时,发现喜欢这句话的同学很多。在写喜欢的原因时,大多数同学都谈到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却没有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这是不完整的。建议大家可以加上刚才几个同学的发言要点。例如加一句:“写出了雪花白、轻、美。”(或:刚才这个同学特别能干,知道抓住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来谈体会,还说出了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同学们,你们是这样写的吗?如果你只谈到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却没有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就赶快加上去吧。)

师:看,刚才我们读课文时,勾出了自己喜欢的句子,还写出了自己喜欢它的原因。这种做法也是批注。因为我们是在欣赏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所以这类批注方法叫做“赏析语言”。?(板书:赏析语言)

我们继续来欣赏品味这句话。

你们喜欢这句话,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生:因为这句话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加了这句话的气势。

师:老师想表扬你两点。第一,我们以前在《语文园地一》中学过有关排比句的知识,你的记性真好;第二,我们刚刚才总结到可以抓住文中的修辞手法来谈体会,你马上就学以致用了,很不错!

师:你们还喜欢哪些句子?咱们继续交流。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生1(读这句话后):我喜欢这句话,因为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石比喻成小牛、狮、熊,写出了溪石有趣、可爱,简直把这些溪石写活了。

师:你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还说出了这样写的好处。这样的批注非常完整,可见你刚才听课非常认真。其他同学喜欢这句话,还有别的原因吗?(此处如学生仍没有说出用了修辞手法的好处,老师一定要引导)

生2:这句话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溪石的不同的姿态。

师:对,这里的三个短句,就写出了溪石的三种姿态。当然,溪石的样子远不止这些(出示图片)看,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它们还像什么呢?请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模仿课文的句子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我会说:“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 。”)

生:好像一群鸭妈妈带着小鸭去玩耍

生:好像一条大鳄鱼在捕捉猎物。

生:好像一只大乌龟在溪边产卵。

……

师:在你们的想象中,这些溪石好像都活了!请把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两句写在这段话的最后。例如:“好像一群鸭妈妈带着小鸭去玩耍”。

(生写)

瞧,我们读了文中优美的语句,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模仿文章内容写话。我们以前也这么做过。对吧?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注方法呢。老师把这种方法简单地写成“仿写”。(板书:仿写)

你们还喜欢哪句话?

(3)“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生:(读这句话)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我觉得松坊溪这座石桥很美。

师:有多美?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这句话的确是个比喻句。它把什么比做什么?

生:这句话把石桥比作白玉雕出来的桥。

师:同学们,你们赞成吗?(生摇头)这句话到底把什么比做什么,仔细读读再回答。

生:这句话把雪比作白玉。

师:这下对了。看,咱们读书得仔细些。作者这样写好在哪里呢?

生:这样写好在写出了石桥的晶莹剔透。

……

(4)引读1-6段:同学们,你们喜欢的句子真多。也难怪,作者就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松坊溪那童话世界般的雪景中。(音乐起)师引读:看,下雪了,雪降落在松坊村了。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手势——生接读:像柳絮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师: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生接读:好像……

师:松坊溪的石桥上覆盖着白雪了:——生接读:好像……

(过渡)师: 细读了写“下雪时”这一部分内容后,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还没有解答的问题。现在,谁能说说,在1—6自然段中,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松坊溪雪景的?

生:课文是从雪花、溪石、石桥来描写松坊溪雪景的。

师:看,仔细读了课文后,解决这个问题就轻而易举了。

五、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布置阅读写“雪后美景”这一段。

1、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学到了一些给文章作批注的方法。(指板书)读一读。(生读板书)当然,作批注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今后我们还可以归纳出更多的方法。

2、今天的课外阅读作业是阅读课文写“雪后景色”这一部分。请大家用上作批注的方法,先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写出自己喜欢的原因。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

    相关推荐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8 ★ 松坊溪雪景 《松坊溪雪景》教学反思 松坊溪雪景 教案教学设计 《松坊溪雪景》教案教学设计 《松坊溪雪景》教材理解 《松坊溪雪景》教案之一 《松坊溪雪景》教学建议 《松坊溪雪景》作者简介 《松坊溪雪景》探究感悟 四年级语文教案《松坊溪雪景》 《松坊溪的冬天》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册):《松坊溪雪景》教案 (选学课文)《松坊溪的冬天》 《松坊溪的冬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六年级教案:《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松坊溪的冬天课堂实录 《松鼠和松果》背景知识 《青松》背景资料 《雪》背景知识 西湖的雪景 武松重返景阳冈 《青松》背景资料二 《雪儿》背景资料 西湖十景之一:九溪烟树 《小溪》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浣溪沙》教学设计 《浣溪沙》教学设计 《浣溪沙》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磨坊书简 《浣溪沙》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2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三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