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2

小编: :admin

当悦耳动听的音乐铃在耳边荡漾开去的时候,我与我的学生都在心底松了一口气:终于,《二泉映月》欣赏“完”了,也欣赏“懂”了!面对着一张张因收获而快乐的脸庞,注视着一双双因兴奋而清亮的眼睛,我又一次想到了“以人为本”这个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的,课程改革最关键的是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聚焦于学生的探究、发现、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其交流合作的能力;不是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要使学生在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今天,当我与我的学生感受着《二泉映月》那优美而又激昂的旋律美时,震撼着阿炳坚强又正直的人格美时,我欣喜地发现:原来学生可以更美的!

一、“个性飞扬”是美

新课程告诉我们: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欣赏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飞扬”,那是自信、智慧的涌动,那是主体能动性的张扬。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呢?以往,我的备课本中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总是写得极尽详细,初看颇有针对性,实质却完全是我的朗读模式。我以我的感悟去要求学生,把我的感情强加于学生,学生只是我的朗读工具。他们也许不懂课文,但可以煞有其事地“读”课文;他们也许不明白为何要这样读,却依然读得“有声有色”……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读此文,我便被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空灵意境所吸引,更被蕴藏于文字但又淋漓尽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当我聆听完那举世闻名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后,内心更是震撼!这是一篇适合朗读,而且需要通过朗读来感悟的课文。我该怎样来指导学生朗读呢?“倾听孩子的声音”,脑海中飞快地闪过这一新课程亮点。我精神一振:为何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情”呢?听听他们是怎样欣赏《二泉映月》的?于是,我在备课本上写下了这样一番设计:第一教时,先以音乐导入,在优美又激昂的旋律中帮助学生奠定感情基调——对曲子创作者的敬佩。然后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在敬佩与好奇的情感驱使下,必然会兴趣昂然地开始自己的朗读。学生准备充分之后进行首次朗读反馈。只要求学生读,而不需要谈“为什么这样读”。接着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确定学生理解的难点,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第二教时,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课文之后再次清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这次应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两次朗读,各有侧重,且逐层深入。前者是感悟的起点,后者则是理解后的感悟。

忐忑不安地开始上课,下课时却欣喜万分:初次朗读首先成为学生的“兴趣”时,他们大胆尝试,敢于思索,通过自己独特的朗读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也许读得不够流利,但那份认真却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许还不够深入,但自信却可见一斑……随着感悟的深入,理解的透彻,学生对于阿炳知道得更多,对于《二泉映月》也“懂”得更多。于是再次“朗读”便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他们通过朗读演绎着内心深处对课文的欣赏,对阿炳的崇敬,对曲子的喜爱……于是乎,有的同学配乐朗读,声情并茂;有的同学小组合作,情感共鸣;有的则激情昂扬,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声有色地朗诵,使人震撼…….看着这“个性飞扬”的一幕幕,我感到了美!

二、“合作探究”是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巨大作用。为了真正还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我作了一番大胆尝试:尝试让学生自己走近阿炳,尝试让学生与阿炳对话,与文本对话,尝试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尝试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此,《二泉映月》第二教时便有了这样的构思:

一、创设情境,感悟内心

学生轻轻地自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可把句子画出来,然后交流理解。

1.分享读懂的快乐。

2.提出读不懂的地方。

3.结合课文第3小节与课前搜集的资料合作解决疑问。

二、精读感悟,品味赏析

1.引读有关课文:听着,听着,阿炳的心——,他禁不住——。他要通过——,把——情怀,倾吐给——。

2.质疑:读到这儿,你觉得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了?

3.合作研究。

4.讨论交流。

当我终于把这设计定稿时,我很是担心:学生会质疑吗?他们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吗?合作研究能解决问题吗?这一连串的“害怕”使我的心悬了起来。终于到了关键性的时刻:引读第五自然段的开头后,我静待着同学们提出该“研究”的问题。“阿炳怎样通过琴声来倾吐自己的情怀?”我惊喜啊,这不正是课文的重点吗?学生能一下子点出来,多棒呀。“阿炳想通过琴声倾吐自己怎样的情怀呢?”我又一次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理解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读懂了整篇文章。学生果然也急于解决他们想知道的问题。于是,小组合作研究,通过读课文,听音乐,看资料,津津有味地讨论交流。最后,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了阿炳通过琴声曲调的变化起伏抒发了他内心对音乐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了对命运的抗争,更倾诉了对生活、家乡、大自然的热爱……此时,我心中的“石头”完全落了地,被惊喜笼罩住了的我豁然感到:“自主探究”原来是这样美丽!

三、“童心闪烁”是美

一直以来,黑板是教师的“专用地”。教师可以在上面“指点江山”,学生面对的完全是教师的“蓝图”,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被动地理解,即使教师漂亮的板书是对课文最简洁的概括,生动的板画是对课文最形象的再现,学生也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面对“神圣”的板书,他们不敢思索,也不能质疑。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假如真还给学生“自主”,那么这一块历来被学生视为“圣地”的黑板是否也应该成为 学生的“用武之地”呢?《二泉映月》第二教时的后半部分设计让我领略到了学生无穷的智慧。黑板上书写着不仅仅是他们智慧的见解,更是一颗颗闪亮的“童心”。

课堂已接近尾声,学生已顺利地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乐曲的感染之下,又一次投入地朗读课文。这一次,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的,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着对乐曲的欣赏,那真情流露的眼神流淌着对阿炳的崇敬。看着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我激动极了:“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旋律,这么美的情感已深深感动了我。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陶醉其中,被阿炳杰出的音乐才华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心目中的阿炳一定十分高大吧!那就请你在黑板上倾诉你对阿炳的崇敬,写出阿炳最令你感动的品质或精神吧!“刹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再沉默是金,也不再犹豫不决,而是跃跃欲试,小手林立,因为他们内心的情感澎湃着,激动涌流着,他们愿意通过板书来倾吐这种感动。于是,黑板上便有了一颗颗闪闪的童心,一份份纯洁的童真。

    相关推荐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5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1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6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7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4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3 《二泉映月》说课稿2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作业设计2 6《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教案 《二泉映月》教案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2(孙双金)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 导学案 《二泉映月》教案之二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 《二泉映月》教案之二 《二泉映月》课内短文分析2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多音字 二泉映月说课稿 二泉映月说课稿 《二泉映月》说课稿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案之一 二泉映月教案设计 《二泉映月》教案之三 《二泉映月》教案之四 《二泉映月》教案之三 《二泉映月》教案之四 《二泉映月》教材解读 《二泉映月》教案之一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3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之二 《二泉映月》同步练习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二泉映月》说课材料 《二泉映月》说课稿5 《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二泉映月阅读答案 《二泉映月》课文原文 《二泉映月》主要内容 《二泉映月》说课稿3 二泉映月同步练习 《二泉映月》说课材料 《二泉映月》同步练习 《二泉映月》作业设计 《二泉映月》说课稿4 《二泉映月》说课稿1 《二泉映月》教学案例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之三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之一 《二泉映月》作业设计1 《二泉映月》分段及段意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1(二课时) 《二泉映月》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赏析1 孙双金教学实录——《二泉映月》 孙双金教学实录——《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4(片段) 《二泉映月》网络课说课稿 《二泉映月》重点词语解释 《二泉映月》网络课说课稿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7(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背景资料:歌词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8(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10(第二课时)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6(薛法根) 《二泉映月》5教学实录(王崧舟) 二泉映月(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王崧舟的《二泉映月》视频与课堂实录2 《二泉映月》课内短文分析1 王菘舟《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二泉映月》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二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