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母校》教学设计

小编: :admin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

1、师:最近新武宁建校5周年校庆,在座的同学是在学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学的,转眼5年过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变化吗?

2、(出示2张班级集体照)师:看看这两张照片,找到自己了吗?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

师:是啊!当初你们是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如今你们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3、齐读词语:充满稚气朝气蓬勃

4、请同学们注意,“蓬”(pénɡ)的字音:后鼻音;字形:上下结构。

5、再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齐读)

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

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6、再过两个月,你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学,也许,十几年后,同学们都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二、导入揭题。

1、师:一位青年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园勾起了作者的情思。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了散文“母校”。

2、板书课题:36 母校(齐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文章,课文中的写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经过的哪两个地方?

2、交流板书:校门操场

3、作者几次写到了校门?(2次)补全板书:校门操场校门

4、指名生回答,并读读这两个句子。

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样熟悉。

另一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5、师: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从拱形的校门写起,作者离开母校,又在校门口驻足回首,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校门,这种写法叫——(生答:首尾呼应。)除了写法上的首尾呼应,反复写到拱门还有深一层的原因,等会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先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

四、深入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整体出示第一小节,老师范读

2、我“熟悉”(变色)的是什么?

(加线:颜色、造型)——这样的颜色,这样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门,而是(加线: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气质”一般拥在——现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校门,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3、加上了仍然,起到强调作用,强调熟悉的仅仅是这些吗?

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师:三个“似乎”告诉我们拱门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因为是亲身经历过的景象,板书: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女生读看到的拱门的样子,男生读回忆起的情形。

4、还是因为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我久久的望着,啊,没变,没变!

(“没变”放大)

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

(1)师:没变的是拱门的样子,读!没变的还有记忆中那欢呼声,那油漆香,那留恋情,读!

(2)回复“没”字,那“变”的又是什么?(自己、伙伴、心情……)

师:因为毕竟“阔别”母校已有十多年了。读读这两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能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情

(3)师点评:随机板书:惊喜、激动

5、小结:一看到拱门就激起了作者的惊喜、激动之情,把情和景交织在一块儿写,就是“情景交融”。(贴出)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惊喜与激动之情。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师:作者走进大门,读读第二小节,联系上下文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小节?

2、生答:过渡节

3、这是从大门到操场的过渡,这过渡节篇幅很短,但作者却是一步一景写得很细致。引读:甬道是——石砌的,花园是——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石阶——宽宽的,操场是——宽阔的。

4、小结: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

5、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来到宽阔的操场,自己读读这一节,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交流

(2)小结:作者写景采用“依次描写”的方法,先写操场地面,再写操场四周,最后写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接着继续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道:

指名读句子: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这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3)什么“情”呀?板书:五年的喜怒哀乐

(4)放新武宁的一组镜头,配合音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你呢,你呢……

(5)眼前掠过的一幕幕,让作者记忆的闸门一触即开,就像作者一样,齐读上句。那操场是特别的——,那花木是美丽的——,那教学大楼或许和当年有了少许变化,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可以说,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拨动着作者的心弦。

(三)学习课文5——8小节。

过渡:正当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时,一阵熟悉的铃声打断了他的回忆。在操场上他看到了什么景象?又勾起了作者的什么回忆?(指名一人回答)

1、指名读第5小节,看到——;第7小节,回忆到——

师:作者看到此情感觉到什么?

2、(出示第8小节)生齐读。

3、感受眼前的情景与我们当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再读读5——7小节,找一找。

小结:相似之处——体育比赛;场上比赛的人们差不多;都在为集体努力、奋斗。

4、师: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么呢?(学习第6小节)联系文章感受“笑”的含义。(“被绊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气与可爱;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是如此的亲切。)

5、师小结:操场上看到跳长绳的一幕,使作者联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那是留给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忆,所以作者抓住重点写得写得尤为具体。

6、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读: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四)学习课文9——11小节。

1、并且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门时达到了高潮,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板书:千种情思

2、引读:

他赞美母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

他感激母校——在您的怀抱,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更留恋母校——啊!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3、你体会到了千种情思了吗?跟着音乐自己读读。请男女生各一名读。

4、千种情思凝聚到一点,赞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恋母校,那都是因为——

“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在母校的怀抱中。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

师:摇篮、怀抱、让我们想到了——母亲,母校犹如母亲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暖,当年的喜也好、怒也好、还有哀与乐,如今都化为了一个词,那就是——出示卡片:甜蜜(贴在课题旁)。

5、因为难忘那甜蜜的岁月,所以一看到拱门——

因为拥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场——

因为留恋那甜蜜的时光,所以再次来到拱形校门下——

6、(出示首尾小节)师:拱门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恋的地方,作者初见拱门,触景生情;回到拱门,情感迸发,配乐朗读第1、11小节。

五、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将自己在校门和操场上看到的,回忆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据板书,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看到回忆到

(贴板书: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六、情感升华

师: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不久,我们也将告别母校,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唤起了你们哪些美好记忆呢?课后也来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用我们的笔将自己对母校的情感抒发出来。写一篇《我的母校》。

板书:

36、母校(甜蜜)

(景)        (情)

校门        惊喜、激动

    相关推荐

    沪教版第十册《母亲的谎言》教学课例 沪教版第十册《宽容》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蝴蝶泉》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语言大师》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二册《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二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综合练习6》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二册《橘逾淮为枳》教学设计 沪教版《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母校》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六个孩子的故事》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科林的圣诞蜡烛》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如果我是____》教学参考 沪教版第十册《人生开关》教学案例 沪教版第十二册《解馋偷食人参果》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绿》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二册《孙悟空棒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二册《火焰山宝扇灭火焰》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十册《都是____惹的祸》教学参考 沪教版第十二册《花果山拥立美猴王》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喜鹊》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花钟》教学设计 《万岁,母校》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闹花灯》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七步诗》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塞下曲》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打碗碗花》教学设计 万岁,母校教案设计 沪教版第八册《拥抱大树》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三册28课《野兔》教学设计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沪教版第四册《粽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第十册《早》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立夏节到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整册教案《万岁,母校》教学设计 沪教版作文十《画自己真有趣》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鱼和潜水艇》教学设计二 沪教版作文十四《美好的日子》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一册《国庆节的晚上》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水妈妈的孩子》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太阳的话》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2》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4》教学设计 浙教版第十册《练习7》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十一册《赏花》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7》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3》教学设计 浙教版第十册《练习1》教学设计 翼教版第十一册《京剧》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1》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5》教学设计 沪教版作文十五《这件事做成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十一册《鸟音》教学设计 沪教版作文十三《饭桌上的故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第十册《综合活动十》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享受森林》教学设计及反思 沪教版第一册语文《会说话的灯》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四册《母亲的恩情》教学设计 沪教第一册45课《脚印》教学设计 长春版第十一册《凡卡》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7》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3》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1》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3》教学设计 浙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十一册《×××读后感》教学设计 翼教版第十册《灯祭》精选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6》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4》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4》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2》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沪教版《天窗》教学设计 长春版第十一册《蜀相》教学设计 沪教版《春笋》教学设计 沪教版《鸬鹚》教学设计 沪教版《天窗》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5》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2》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1》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苏教版第十册教案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5》教学设计 教科版第十一册《诗二首》教学设计 沪教版作文十六《写读后感 观后感》教学设计 冀教版第十册《综合学习一》教学设计 沪教版《冰城》教学设计 沪教版《散步》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四册《小指甲变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沪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春笋》教学设计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初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