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支玉恒课堂实录

小编: :admin

【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
生:《曼谷的小象》。
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先写一个……(生接:日)日下面是个……(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
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但是,什么叫首都呢?
生: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师: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领导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美国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美国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
生: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领导人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都”字。
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师:对。
生:成都。
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
生:首都。
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
生:都城。
师:可以,就是首都。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生:曼谷。
师:再说一遍,曼谷是泰国的什么城市?
生:泰国的首都。
师:我们讲的是曼谷的什么?
生:小象。
师:(指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学生)她写字写得好不好?
生:不太好。
师:太苛刻了,我就觉得她写得不错。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曼谷的小象”。
师:你们只是把这五个字读出来了,我从你们读的声音中没有听出来对这个小象的喜爱。能不能让我在你们的语言中听出来你们对这个小象的喜爱?
生:能。
师:谁来读一下?(一学生读课题)
师:好不好?
生:好。
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一学生重读)
师:这次读得不好,再读一次。(学生重读)
师:这次好。(多次让学生站起来读,都读得不错)很好,大家读。
生:曼谷的小象。
师:读过这篇课文没有?
生:读过。
师:还想不想读?
生:想。
师:还想读就打开书,听我说,读一遍课文就坐好,怎么读呢?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完了,你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
师:我告诉你们,读完了课文就不能悄悄坐着,应该想说点什么。你从书里看到什么了,想到什么了,想说什么呢?都可以说,谁想说话?
生:我知道了小象用它的长鼻子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师:对不对呀?
生:对。(教师请学生板书“拉汽车”)
师:而且她把这一课最主要的事儿说了,谁还想说?
生:我知道了小象先吸水,伸直鼻子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干净了。
师:他又说了一个“洗汽车”,行不行?(请学生板书“洗汽车”)
生:行。
师:还有什么?
生:我知道了曼谷有一只能听懂人话的小象。(教师请学生板书“小象”)
师:对,它干了这两样活对吗?还有谁?
生:我知道了阿玲乐意帮助人。
师:对,阿玲乐意帮助人。(请学生板书“阿玲”)
生:我想知道“颠簸”这个词怎么讲。
师:你把“颠簸”这个词前前后后的句子读一遍。
生:(读)“清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
师:在什么样的路上走啊?
生:在高低不平的路上。
师:你要是坐上汽车在平平的柏油马路上走,那种感觉你还记得不记得?
生:记得。
师:那你坐汽车下过乡吗?走过高低不平的路没有?
生:走过。
师: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是什么感觉?你过前面来,(让学生坐在

台前的一把椅子上)这是汽车,我现在是司机,现在汽车走在平整的大道上,你是什么感觉?
生:很舒服,想睡觉一样。(众笑)
师:现在汽车出了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高低不平,你是什么感觉?(教师在后面上下左右晃动椅子)
生:很颠的感觉。
师:很颠是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弹一弹地做样子,引起师生的笑声)
师:颠簸是什么意思明白没有?你给讲讲。
生:是坐在车上,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颠得屁股疼……(众笑)
师:是这个意思不是?(生答:是)谁还想说?
生:我想知道,小象为什么能听懂人话?
师:这个问题你先记住,一会儿课堂上会讲到,你就明白了,如果不明白再问,记住。谁还有?
生:我知道了有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
师:对呀,要不怎么会拉它,洗它。你会写“车陷坑“三个字吗?
生:(想了想)会。
师:那就请你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车陷坑”)
生:“潇洒”是什么意思?
师:你也记住,后面会讲到的。
生:我知道了雾有三种颜色。
师:三种颜色,很有意思,他说到了雾,另一位同学还说到了路。(板书“雾”“路”)那么我让你把课文的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你会讲吗?讲的时候要包含这些内容(指板书上所写的)谁能讲?(学生思考)互相练一练。(学生之间互相讲)
师:好,注意,想好没有?没有?那我给你们提个头,这样讲,先讲在什么地方,第二讲雾,这雾是什么时候的雾?
生:早晨。
师:地点有了,时间有了,具体的地点“路”也有了,第四讲阿玲,第五该讲谁了?
生:小象。
师:第六呢?“拉汽车”,第七呢,“洗汽车”把这些串起来,故事就成了,谁能串一下呢?
生:在曼谷的时候,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
师:哎,这个字没说。(指板书“雾”)
生:在曼谷的一个早晨,大雾朦朦,我们乘坐的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陷进了泥坑里,这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过来了,她看见车轮陷进了泥坑里,就好像对小象说:快帮帮他们。小象好像听懂了她的话,就用它的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接着阿玲又拉着它的大耳朵指着车身上的污泥,小象转身往金色的雾中走去,一会儿就甩着长鼻子回来了,一下子就把车身上的污泥冲得干干净净。

【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师:讲完整没有?讲完整了,而且讲得很详细。你们能不能讲得再概括一些,再简单一些。能不能超过他?
生:早晨满天飘着雾,我们的汽车陷进了泥坑。正在这时阿玲和小象来了,给我们拉车又洗车。
师:又有点太简单了。地点也没有说,“给我们拉车又洗车”也说得不明白。既要简练又要说明白。
生:一天,我们在曼谷近郊开车,天上大雾朦朦,不小心车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阿玲来了,她指挥她的小象帮我们把车拉出来,又洗干净,这真是个奇迹。
师:多简单多明白,现在都能说这段话了吧,好,有很多人能说了,你再来试试。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车轮陷进了泥坑,正在着急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就指挥小象帮司机拉车,又指挥小象洗车。(学生说的时候,教师不时点头,说完后掌声四起)
师:好不好?
生:好。
师:就会说别人好,就会给别人鼓掌,你就不能给自己赢得一点掌声吗?
生:我在曼谷的时候,一天清晨,天上笼罩着彩色的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陷进了泥坑,司机正在着急,阿玲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把汽车拉上来,又指挥小象冲洗汽车。
师:现在谁还不能说的举手,我帮一帮他。(对一学生)你来找一个全班最不能说的。(学生无语,众笑)是不是你呀?我帮你说一遍?
生:我可不可以自己说?
师:好啊!
生:在曼谷的一个清晨,天笼罩着雾,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颠簸,忽然汽车的轮子掉进了泥坑,正在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阿玲带着她的小象出现了。阿玲指挥小象帮我们拉出汽车,又指挥它帮我们冲洗汽车。(众人鼓掌)
师:非常好,大家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吧?
生:知道了。
师:光知道这个不行,这是表面的故事,这故事背后还藏着东西呢?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吧?
生:不知

道。
师:要想知道故事后面藏着的东西,得依靠想象,我下面要说一段话,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我说什么内容,你就想象什么内容,最后看看有什么感觉,跟着感觉走。好,大家闭上眼睛听,(教师轻柔徐缓地,极富描述性和追忆性地说)绿油油的禾田,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点缀着淡淡的紫色的野花。天上飘着彩色的雾,橘红色的、金色的、紫微微的。一个妇女,穿着绣花上衣,白底红花的裙子,微微一笑,满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小象身上的铜铃那么悠扬悦耳。阿玲和小象帮人拉汽车、洗汽车;人家谢她,她又是微微一笑,走了,走进了彩色的雾中。——好,睁开眼睛,告诉我,你感觉到故事后面藏着什么了吗?
生:我觉得这个故事处处都很美。
师:太棒了!整个故事所描述的环境,所描述的事件,和所接触到的人物,都给人一种什么感觉呀?
生:美。
师:大家很会想象,把故事后面藏的东西都给感觉出来了。大家既然感觉出来了,那我们就像刚才我说的那句话,跟着怎么样?
生:跟着感觉走。
师:你们各自拿出一支笔来,现在可真要跟着感觉走了。你好好地一句一句地往下默读,去课文中进一步寻找美、发现美,把“美”勾划下来,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欣赏这个美,好吗?先要好好默读,体会。(学生开始默读)
师:谁已经找到了美就坐好,没找到的继续看看书。已经找到的想想该怎么说,我叫谁,就站起来这样说:第一句话是我觉得什么什么很美,然后把你认为美的课文读出来。读得也要美,叫人感觉也很美,要有感染力,能做到吗?
生:能。
师:先别吹牛,我先听一听。
生:我觉得曼谷的野花、草地和海边都很美。(读)“绿油油的禾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大家认为他读得够美吗?
生:不美。
师:心里觉得美没有读美,发现你的缺陷没有?读课文差点,理解能力有,发现问题能力强,就是不会读,不会表达,这就是你的缺陷。以后这方面要努力。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一段确实很美。
生:是。
师: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出来?
生:(读)“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够美吗?
生:不够。
师:大家还不太满意。
生:(读)“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
师:(打断)等一下,我有点迫不及待了,她读得是不是很美呢?
生:是。(教师请刚才读的学生继续读)
(此生继续读至“延伸到海边”,教师随机指点)
师:读得确实很好,只是有一点:你这“延伸”只能延伸五里,能延伸到十里吗?(学生答能。教师请她再读一次,要延伸到十里)
生:(读课文,但“延伸”仍没有读得很远)
师:大家想一想,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野花的草地,你喜欢这么小一片的呢?(做手势一小片)还是一望无际的一大片?(生答:大片的)能把这么美的景色读到二十里,让它延伸到海边吗?大家一起读,看着我的手。(生读,教师打拍子指挥)
师:嗯,好多了,快到二十里了,(众笑)再读一次,特别注意(范读)“一直延伸到海边”。
(学生再读)
师:好,够二十里了,这次一下子读到五十里!(众笑)行吗?
(学生再读,效果不错)
师:真的延伸了五十里。我问你们,我们从五里读到十里,又读到二十里,五十里,这正是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呢?
生:延伸。
师:对,延长,伸展,好,我们集体再读一次。(生再读一次)课文上说“点缀着野花”这个“点缀”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哪,是不是这样:(到黑板前解说)这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上面从这边到那边,密密麻麻地种满了花。“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不是。
师:那就是在草地上从这边到那边整整齐齐地种了一行,是吗?
生:不是。
师:也不是?那点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有学生举手)好,你过来,给你这支粉笔,你在这片草地上(指黑板)给点缀一下。
(学生在黑板上无规则地画了一些小圈儿)
师:点缀是这样的吗?
生:是。
师:啊,我知道了,(一边指着学生画的小圈)有的地方多一些,有的地方少一点;有的地方密一些,有的地方稀一些,没有什么一定的规矩。这就是点缀吗?
生:是。
师:谢谢大家,你们给我讲清楚了什么叫点缀。说到这儿,你们已经发现了什么美?
生:绿油油的禾田美。
师:对,这绿油油的禾田是很美,你把它写到黑板上去。(学生板书“禾田美”)除了禾田美,还有什么也很美?
生:野花美。
师:你读一下这一句“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这句话是说野花呢?还是说草地呢?
生:是说点缀着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你把那句话朗读一下。 生:(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是写野花还是写草地?什么美?
生:草地。
师:对,什么样的草地?
生: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让刚才的同学上前来)你觉得在“禾田美”下面该写什么?
生:草地美。
师:对了,草地美。你来把这三个字写在黑板上。(学生写板书)趁热打铁,我们再读一次。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还发现了什么美了?再看看。
生:颜色美。
师:什么颜色?读,读得美美的。
生:“在曼谷近郊……延伸到海边。”
师:你还是读这两句,禾田因为绿油油而美,草地美是因为绿色的草场上,有野花,所以她说颜色美,也对,不过都包括在禾田美和草地美里了。对不对?看看还有什么东西美?
生:我觉得泰国妇女穿的衣服也很美。
师:你读读,我听听美不美。
生:(读)“后面跟着一位……白地红花的裙子。”
师:这个阿玲糟糕透了,只是穿的衣服很美,你要是觉得还有别的美,就继续读。
生:(读)“走到车前……整齐的牙齿”。
师:对。阿玲是不是光是衣服美呀?
生:不是。
师:作者写她穿的衣服美,又让她张嘴微微一笑,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美不美呀?
生:美。
师:那么可以整个儿说阿玲这个人怎么样啊?
生:很美。
师:(叫一学生上黑板写“阿玲美”)好了,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儿。

【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阿玲很美,他读了阿玲的穿着打扮和她的笑容。大家打开书,再看看这一段。这一段他读了,读得还不够太美。你们再把这段练习一下,看能不能比他读得还美。(学生各自练习)
师:大家一起来读。(学生齐读至“整齐的牙齿”)
师:嗯,挺美,你们是不是觉得读一个妇女,就应该温柔一点?
生:是。
师:所以就太温柔了,再响亮一点,开始。(学生一起重读,教师时而指导)
师:阿玲就这么美吗?就外表美吗?还有别的地方没有?
生:她的心灵美。
师:读一读我听听怎么美。
生:(读)“阿玲绕着汽车……泥坑的轮子。”(其间,教师纠正了一个读错的字,并解释了读错的原因)
师:他读得比较吃力,谁能读好?(指一位学生起立)谁想当阿玲?(众笑)好,你来,阿玲来,到台前来。我当小象,(众大笑)啊!和这位阿玲站在一块儿,我不像小象,倒像只大象。(笑声)不管像不像,我还是小象。这是我的长鼻子,(指右臂)这是我的大耳朵,(顺手拿了一本课本,放在脸旁)你(指站起来的学生)来读课文,你(阿玲)做动作。她读一个动作,你做一个动作。读得慢一点,留给阿玲做动作的时间。啊,还缺一辆汽车,就用它代替吧!(搬了一个坐凳放在台边)好,开始。(学生慢读,阿玲表演,笑声不断)
师:阿玲一共做了五个动作:走一圈、沉思片刻、拍小象的鼻子、贴耳朵、用手指轮子。你觉得哪个动作最能表现她心灵美呢?
生:我觉得“沉思片刻”最美。
师:沉思片刻最能表现阿玲心灵美。为什么?
生:她在想,想办法,怎么往出拉车。
师:说得对,还有吗?
生:我认为阿玲绕着汽车走一圈最说明她内心很美。她走一圈是想看一看汽车出了什么问题,(师插话:要调查研究一番,对吗?)对,调查清楚了,才好想办法解决。所以“走一圈”最重要。
师:啊,又变成“最重要”了,说得过去。
生:阿玲拍小象的鼻子说明她办法想出来了,她让小象用鼻子去拉车。
师:我想知道这个动作能不能表现阿玲的内心美。
生:能。她想办法帮助别人拉车,肯帮助别人,很善良,就是心灵美。
师:这回说清楚了,还有吗?
生:阿玲用手指了指汽车轮子,让小象去拉车,这也说明阿玲心灵美。
师:对,还有一个动作,贴小象的大耳朵,美吗?
生:美。
师:怎么?这么一贴,心灵就美了?(众笑)

生:贴小象的耳朵说明她喜爱小象。
师:很好,阿玲很爱小象,人和动物这么亲密地相处,奇迹就创造出来了,(叫起一个学生)你刚上课时问了一个问题,小象怎么能听懂人话?现在你自己能答了吗?
生:能。因为阿玲爱它,它就听阿玲的话。
师:是的,阿玲虽然没有说话,但一拍它鼻子,一指汽车,它就懂了,课文还有什么美吗?
生:雾美。
师:什么雾美?读出来。
生:(读)“从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师:他读的这个雾美吗?
生:不美。
师:那么谁能读得让人真的看到眼前一片橘红色的雾?(一生重读这句)
师:还是不太美。这个雾所以美是因为什么?请大家读课文,用你的声调和语气告诉我。
(生读课文该句,突出了“橘红色”三字)
师:对了,那你就把颜色美体现出来了,再读一次。(学生重读)
师:这回更好了,让人知道雾为什么美了。
师:还有写雾的地方,再读下一句。
生:(读)“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雾中。”
师:好,大家一起来读读。(学生一齐读这句)
师:对啦,我也明白啦,你们通过声调的变化告诉我了,雾美还是由于颜色,而且由橘红色变成什么?
生:金色。
师:你们仔细体会一下,好好想一想,原来好像桔子皮的颜色,太阳越来越高,发亮了,雾就变成金色了,再读一读,开始。(学生齐读,之后分别让几位同学读,并给他们指导)
师:看看下一次雾,你读。
生:(读)“缓缓地走进已变得紫微微的晨雾里。”
师:好吗?
生:好。
师:一起跟他学一学,开始。(学生齐读这句)
师:太好了。(教师又分别让几个同学来读,并给予指导)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读,开始。(学生再齐读这句)
师:三次雾,你们觉得美不美呀?
生:美。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雾?
生:早晨。
师:谁想上台来露一手?(一学生上台)
师:写什么?
生:晨雾美。(学生板书:“晨雾美”)
师:看看还有什么美,你们没发现的。
生:阿玲的脸蛋美。
师:读吧,我听听脸蛋是什么样的。
生:(读)“阿玲摆摆手,笑眯眯地用红润的脸蛋紧贴着小象的大耳朵。”
师:这是说脸蛋美?阿玲的什么美呀?她的动作美,动作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内心,这个内心想干什么呀?
生:她想感谢小象。
师:感谢小象,她爱小象,小象干了活了,她感谢小象,那你再把阿玲对小象的这个感谢读出来。(此生重读这句)
师:嗯,真爱这小象。还有什么美?
生:我觉得小象的心灵也美(众笑)
师:你连小象的心灵也看到了,那你读一读吧。
生:(读)“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从泥坑中拉出来了。”
师:怎么心灵美呀?
生:因为从课文上看出如果小象的心灵不美,那主人怎么拍它,它都不会去干活的。
师:对了,它听话是吧?课文上怎么说的?
生:说小象“乖巧”。
师:“乖巧”是什么意思?
生:乖巧就是象小娃娃一样。
师:那么你说这“乖”是什么意思?
生:听话。
师:对,很听话。“巧”呢?
生:很灵巧。
师:什么活都能干,很灵巧,又听话,又聪明,又灵巧这叫什么?
生:乖巧。
师:对了,小象的行为动作很美,是不是?
生:是。
师:那我们就像读童话那样来理解小象的心灵美好吗?(让一同学上前来,问她)这段话写谁美呢?
生:小象美。
师:对,把它写在黑板上,(学生照写)大家很能发现,还发现了什么美吗?小象不是干了两次活吗?洗汽车,我们还没怎么读呢,谁来读读洗汽车?
生:“小象转身走进金色的……把污泥冲得干干净净,车身焕然一新。”
师:你们看这一段里有两个“冲”字,第一个读什么?
生:“冲”(chònɡ),“冲着车身”。
师:第二个读什么?
生:“冲”(chōnɡ),“冲得干干净净”。
师:“冲(chònɡ)着”是什么意思?
生:朝着,向着。
师:如果我这儿有水,“哗哗哗”(做一个冲水的动作)那是什么?
生:冲水(chōnɡ)。
师:很好,刚才有个同学问我“潇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谁提的?是你,那你注意听。书上在说小象潇洒之前有一个附带的动作是什么?
生;甩着长鼻子。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当时小象这样子走,(师演示:以右臂作象鼻,直挺挺地垂于身前,两肩耸起,拖小步向前挪动)还潇洒不潇洒?
生:不潇洒。
师:为什么?
生:这个动作太死板。
生:太拘束,一点也不自然。
生:像有病一样。
师:对,一点儿也不神气。那么小象这样走呢?(演示:“鼻子”微摆,小步向前)潇洒吗?
生:不潇洒。
师:还不潇洒,为什么?
生:动作还是太僵。
生:动作太小,不大方。
生:有气无力的样子。
师:你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不潇洒,是因为太死板、太拘束、不自然、不大方、不神气,是吧?(生答是)那么,反过来,又大方、又自然、又神气、不拘束、不死板就是什么啦?
生:潇洒。
师:那么小象“甩着长鼻子,潇洒地”走过来,是怎么走的?是这样吗?(师手臂很自然地模仿小象甩鼻子,幅度大,屈伸自如,迈大步向前走)
生:是。
师:(问提问的学生)“潇洒”懂了吧?
生:懂了。
【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师:还有美吗?小象出现的时候……
生:(读)“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师:什么美?
生:雾美。
师:怎么还是雾?
生:铜铃声美。
师:铜铃声美。怎么美我还不知道呢,一起来读,哪儿美,通过读来告诉我,让我理解,这个铃声哪儿美?开始。
(学生齐读这句)
师:我一下就明白了,因为这个铃声怎么样啊?
生:悦耳。
师:什么叫悦耳?
生;就是听了不是很剌耳的声音。
生:就是好听。
师:对,声音悠扬,优美、很好听。课文上说“飘”来悦耳的铜铃声。如果这样说:从战场上飘来手榴弹的爆炸声。远处飘来火车的隆隆声。行吗?
生:不行,那些声音太大了,震耳朵,不悦耳,不能说“飘”,说“传过来”还行。
师:我再说:晚上我正在看书,从窗外飘来叮叮咚咚的钢琴声。行吗?(生答行)是这样。那我再问,刚才说的是什么美?
生:铃声美。
师:如果说铜铃美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因为铜铃美是代表它的样子,铃声美是代表它的声音。
师:要说铜铃美,那是它的样子,铃声美是悦耳的声音。他回答得很好,我们给他一个鼓励。让他在黑板上写下来,到前面来,应该写什么?
生:铃声美。
师:对,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铃声美”)大家拿起书,一起读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师:我们通过读书,寻找美、发现美、而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了美。大家看黑板,同学们找到了禾田美、草地美、晨雾美、阿玲美、小象美和铃声美。那么总起来可以说是什么美呢?
(学生议论,但无人举手)
师: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就处在这个故事所描述的情景中,你觉得怎么样?
生:很舒服。
生:心中很高兴。
师: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生:愿意。
师:这样的生活美不美?
生:很美。
师:那么归结一句话,所有这一切,表现了什么是美好的?
生:生活。
师:对,生活是美好的。(板书“生活美”)可是,我又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你们商量吗?
生:可以。
师:那就是:道路高低不平、泥泞不堪、汽车陷进泥坑、溅满污泥,弄得人们那么烦心。这样的生活也美吗?
生:不美。
师:你们不是都同意说“生活美”吗?
生:这个不美只有他们几个人,人不多,别人还是挺美的。(笑声)
生:他们的困难被阿玲帮助了,不困难了,所以他们的生活还是美好了。
师:虽然话说得不太利索,但道理说出来了。阿玲为什么会去帮助司机他们?
生:阿玲心灵美。
生:阿玲是一个善良的人。
师:我们绕个圈子来考虑,大家想一想,小象为什么那么听阿玲的话呢?
生:因为主人是它最好的朋友。
师:这观点我同意。
生:因为她驯养了它很久,所以很听话。
师:那驯养的过程中是用鞭子抽着驯养,还是怎么?想想课文那个字。
生:贴。
师:为什么小象听她的话?
生:因为她很爱护小象。
师:很爱护,对不对?
生:对。
师:阿玲对小象充满了一个字,什么字?
生:爱。
师:对,大家再想想,阿玲看见别人有困难了,一点没有犹豫,马上指挥小象拉汽车,洗汽车,这就表现了阿玲对这些陌生人的什么?
生:她的热情。
生:表现了她乐于助人。
师:热情、助人、善良都说明她有一颗什么样的心?
生:爱心。
师:有了阿玲的爱心,司机他们的不愉快最后变成了喜悦和赞叹。所以说,生活中暂时出现了让人烦心的事,大家只要有了爱心,生活依然是美好的,对吗?
生:对。
师:这正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点爱,”后面怎么说的?
生:“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真好,那么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除去总的表现了生活美、还表现了什么美?
生:爱心美。
师:非常好!(板书“爱心美”)可是,我还是有一点遗憾,阿玲是一个外表内心都很美的人,但她从一开头出现到最后走进雾中,一直就没说话,我觉得美中不足,说两句话多好呀,你们的看法呢?
生:我不同意。
师:说一说。
生:她不说话,因为她的表情已表达出来了。
师:她用表情指挥小象,司机跟她打招呼她都没理人家呀?
生:司机向她问好,她微微一笑。
师:这是面部语言。
生:很有可能她是个哑巴。(众笑)
师:先把你这个说法存档,一会儿再跟你算帐。(众笑)
生:因为泰国的语言,我们中国人听不懂。
师:这还有点道理。可能语言不通,说了也白说,就用手势和表情来代替了,是吗?
生:是。
师:或者她生来就不爱说话,这算缺点吗?
生:不算。
师:你还要说什么?
生:我觉得阿玲害羞。(众笑)
师:你怎么觉得她害羞?书上怎么说?
生:她的表情……
师:有一句话你没抓住。
生:因为阿玲抽回了手,笑眯眯地摇了摇头。
师:对,司机握她的手,她抽回去了。虽然不是在大街上,但也是公共场合,这司机老握着她的手,她觉得怎么样?
生:害羞。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也可能泰国人不爱说话。(笑声)
师:那不一定,这一点你们说服不了我。我还有点看法,愿意让我说吗?
生:愿意。
师:课文上光说了阿玲穿的衣服美,笑容一出现牙齿也美,但就是不知道她长得什么样。作者要是描写一下她的长相多好呀,不是显得她更美吗?这回同意我的看法吗?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课文主要写曼谷的小象。阿玲的长相不重要。
师:长相不重要,但是牙齿很重要!(众笑)
生:因为作者只注意到笑容了。
师:没注意她的相貌,只注意她的牙了。(众笑)
生:因为课题主要写曼谷的小象,别的就不必写那么清楚了。
师: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只写牙呢?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脸上最重要的器官是眼,作者不写眼,专写牙。(众笑)
生:书上写的是阿玲的衣服和牙齿,可能人很丑。(众笑)
师:这儿又出现了一个假设,那儿说阿玲是个哑巴,你这儿说她很丑。同样给你记一笔帐,等会儿再清算。(众笑)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因为人不能光看面貌,还要看心灵。
师:你说看人要看她的心灵,但是写了她的衣服、她的裙子和牙,偏偏不写她的脸,为什么?
生:作者是抓住阿玲的几个特点写的。
师:那你的意思是说阿玲脸上除了牙好看,其他部位就没特点了?好啦,大家这么想,刚才说哑巴的同学站起来,说很丑的和说没特点的站起来,该和你们算帐了。(众笑)我问你们三个,其实,我倒不一定反对你们三个人的说法。你们想一想,退一步说,即使阿玲真的很丑,真的是哑巴,真的除了一口白牙以外其他都很普通的话,你们还觉得她美吗?
生:美。
师:她仍然是一个十分美好的人物。大家认识都一致了,至于阿玲是不是真是哑巴,长得很丑而且没什么特点,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阿玲怎么?
生:心灵美。
师:那么既然心灵美,为何不写别的,只写衣服、裙子和牙呢?是不是真的很丑,用衣服来打扮打扮呢?
生:因为她的衣服跟我们的不一样。
师:跟你的不一样,但跟所有的泰国妇女一样。(还有几位同学列举了几条理由,但都不正确)你们想想,一个人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的,漂漂亮亮的,把自己的牙刷得白白的,说明她爱什么呀?
生:美。
师:美,太笼统,她热爱她的什么?
生:她热爱她的牙齿。(哄堂大笑)
师:不是。
生:她很讲卫生。
师:是不是她热爱自己的生活呀?
生:是。
师: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干干净净,要好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不是?
生:是。
师:对,世界上的道理就是这样,既复杂又简单。阿玲热爱生活,她就能深刻地感受生活的美,她越能感受到生活的美,也就更加热爱生活。你们说是这么个道理吗?
生:是。
师:到这里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不管阿玲是不是那两位同学假设的那样,我们看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的外表呢?还是看他的内心?
生:看内心。
师:同样的,看一个人主要是听他说什么,还是看他做什么?
生:看他干什么。
师:对,这些道理你们都懂了,我很高兴。对这一课,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片刻”是什么意思呢?
师:注意啊,咱们的课不讲了,我去喝口水,大家休息片刻。我这话的意思是叫你们休息多长时间?
生:一小会儿。
师:明白了没有?要休息一个钟头,叫片刻吗?
生:不叫。
师:我只让你休息两分钟,是不是片刻?
生:是。
师:片刻就是时间短,不长的一段。
生:我不明白的是,课文主要写的是小象,为什么最后写了“生活美”、“爱心美”,而且黑板上所写的提到小象的不是很多。
师:如果你要不提这个问题,我也正要问了,你先替我提出来了。这篇文章的课题是《曼谷的小象》,可是我们没有重点地研究小象,这篇课文题目是小象,实际上写的是谁?
生:阿玲。
师:没有阿玲,有没有小象?
生:没有。
师:没有这样充满爱心的阿玲,会不会有这么乖巧的小象。
生:没有。
师:帮助别人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了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类的美,这个爱又发生在这样美的景色中,使你感到充满了诗意,充满了美。整个故事一读,就让人感到美极了。明白没有?
生:明白了。
师:还有什么?
生:课文写的主要是阿玲,为什么课题写的是小象,而不是阿玲。
师:这样的课题有很多,你看看过去的书,题目不一定就是里面的主人公。比如《小摄影师》,写的不是那个小孩,却是高尔基;《一个粗瓷大碗》,不是描写那个碗,而是表现赵一曼。课题里写小象,我给你变一下,不写“曼谷的小象”,我改为“曼谷的阿玲”也同样可以。用阿玲作题目也行,但你觉得这两个题目,哪个更引人思考?
生:阿玲。(众笑)
师:那这个问题,咱俩下课再讨论,好吗?别的同学有没有疑问?
生:没有。
师:那咱们下课吧

 

    相关推荐

    支玉恒教学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 支玉恒教学实录 支玉恒课堂实录——《伟大的友谊》 支玉恒课堂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支玉恒《太阳》教学实录 支玉恒《匆匆》教学实录(一) 支玉恒《匆匆》教学实录(二) 《草原》教学实录2(支玉恒) 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支玉恒课堂——黄果树瀑布 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支玉恒老师《太阳》教学实录-上 五年级教案:支玉恒课堂实录——《伟大的友谊》 对支玉恒《画杨桃》课堂简评 支玉恒教学实录──“智”与“趣”的谐和 支玉恒谈朗读 《黄果树瀑布》教学实录1(支玉恒) 《画杨桃》课堂简评(支玉恒公开课) 支玉恒教学实录——《天游峰的扫路人》 乌鸦喝水教学实录(支玉恒)名师设计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第二种教法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一年级教案:支玉恒教学实录——《乌鸦喝水》 支玉恒教学实录--《第一场雪 》的第二种 教法 五年级教案:支玉恒老师《太阳》教学实录-上 太阳(支玉恒)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一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一课时第一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二课时第二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支玉恒——教学实录《月光曲》第一课时第二部分 教案教学设计 支玉恒教《晏子使楚》——“智”与“趣”的谐和 《广玉兰》课堂教学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夜莺的歌声教学(支玉恒)教学反思教学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观摩支玉恒老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感 感悟,在诵读中突现──听支玉恒《匆匆》一课有感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课堂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挥洒自如 游刃有余——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特色一二 教育永恒的支柱:历史与文学 《马》课堂实录 《狼》课堂实录 《aieiui》课堂实录 《雪》课堂实录 《水》课堂实录 《风》课堂实录 《雪》课堂实录 《春》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 《药》课堂实录 《蝉》课堂实录 广玉兰教学实录 给学生一个支点──《阳光》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燕子》课堂实录 《燕子》课堂实录 《秋思》课堂实录 《秋天》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观潮》课堂实录 《长征》课堂实录 《检阅》课堂实录 《假如》课堂实录 《燕子》课堂实录 《秋水》课堂实录 《祝福》课堂实录 《竹影》课堂实录 《背影》课堂实录 《三峡》课堂实录 草原课堂实录 荷花课堂实录 泉水课堂实录 关雎课堂实录 《边城》课堂实录 《祝福》课堂实录 《社戏》课堂实录 《边城》课堂实录 《渔父》课堂实录 《春酒》课堂实录 《吆喝》课堂实录 给学生一个支点——《阳光》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荷花》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