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小编: :admin

第五单元A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3分)

①阡陌交通()②惟吾德馨()③黄发垂髫()

④濯清涟()⑤陶后鲜有闻()

2.下面的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晋/陶渊明/独爱菊

3.默写杜甫《春望》一诗。(4分)

4.问题探究。(6分)

①你怎样理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世外桃源”的用意?

②根据《爱莲说》中关于“莲”的描写,分析“莲”的象征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60分)

(一)(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进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第一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分)

6.从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时间是()。(2分)

A.暮春落花时节B.深秋时节,百花凋谢之时

C.冬末春初时节D.夏天水涨之时

7.第二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一句也显示了这一内容?(2分)

8.源中人“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9.“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桃花源人听了捕鱼人的话,为什么“皆叹惋”?(2分)

(二)(14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陋室铭》的作者是,朝人。(2分)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4]

[5]

[6]

[7]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可以调素琴()

④无案牍之劳形()

1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与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忘路之远近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水陆草木之花D.处处志之

14.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1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6.请用原句写出本文的主旨,并说明本文是如何通过设喻来突出主旨的。(2分)

(三)(10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文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莲的高尚品质。(2分)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可爱者甚蕃(多)

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③亭亭净植(种植)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⑤陶后鲜有闻(新鲜)

⑥宜乎众矣(适合)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19.翻译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0.本文作者是朝的家。(2分)

2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这句话作者讥讽了的世态。(2分)

(四)(9分)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22.文中写东坡外貌的句子是;文中写佛印情态的句子是。(2分)

23.用“/’标出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2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4.用“‖”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并概括各层的主要意思。(3分)

25.试分析苏黄二人和佛印的不同性格或心情。(2分)

苏黄:佛印:

(五)(8分)

岱宗夫如何?。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5]

[6]

[7]

27.解释诗中加点的词语。(2分)

阴阳:眦:会:凌:

28.将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两句诗译成现代汉语。(2分)

29.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7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0.解释下列词语。(2分)

一男附书至(书:)二男新战死(新:)

死者长已矣(已:)室中更无人(更:)

31.用原文回答问题。(3分)

①描写兵役之苛酷的诗句:

②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

③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诗句:

32.“妇人”的致词可分三层,请写出三层的大意。(2分)

三、写作(25分)

33.将杜甫的《石壕吏》改写为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尊重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要情节;

②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A卷

一、1.①qiānmò;②xīn;③tiáo;④zhuó;⑤xiǎn2.A3.略4.①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当时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②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

二、(一)5.景色优美,带有神秘色彩。6.A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避秦时乱9.不愿外界干扰破坏桃花源宁静和谐的生活,也暗示外人是找不到桃花源的。10.为桃花源外现实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而叹惋。

(二)11.刘禹锡;唐12.①出名。②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③调弄,这里指弹(琴)。④官府的公文。13.B14.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眼帘。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15.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文章以“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作比喻,突出了品德高尚的重要性。

(三)17.“莲,花之君子者也”18.C19.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0.宋;哲学;周敦颐21.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追逐名利

(四)22.中峨冠而多髯者;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2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4.……‖苏黄共阅一手卷……‖佛印……。第一层:总述船头上的三个人。第二层:说明苏黄共阅手卷。第三层:介绍佛印的神态动作。25.儒雅;放旷

(五)26.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27.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岸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岸;眦:眼眶;会:等到;凌:登上28.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集中于秦山了,泰山很高,因而山的北面和南面明间不一样,山北昏而山南晓。29.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

[5]

[6]

[7]

(六)30.信;刚;完结;再31.①三男邺城戍;②二男新战死;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32.写三男全被征;家中情况;老妇自请服役。

三、33.略

第五单元B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

1.填写下表。

题目

出处

作者

朝代

名句

爱莲说

陋室铭

望岳

桃花源记

春望

石壕吏

2.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是,写桃花源人厌恶战争的句子是。

②《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表现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③《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

④《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选出对杜甫的《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着一“深”字,叫人满怀凄然。颔联以一特写镜头,将无情的花鸟化有情,更突出了诗人悲痛之深切。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四句的内容。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景象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混沌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联以诗人望后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诗人的愁苦之心。

4.问题探究。

①《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②《爱莲说》以菊和牡丹来衬托,用意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二、文言文阅读

(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痰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

[5]

[6]

[7]

5.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不独子其子()②壮有所用()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

④女有归()⑤货恶其弃于地也()

⑥力恶其不出于身也()⑦外户而不闭()

⑧是谓大同()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7.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8.简答。

①课文采用的是什么结构形式?用“‖”标出层次。

②课文说明的大同社会有哪些特征?

(二)

【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

【乙】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9.《石壕吏》中写了“夜色”,《木兰诗》中也写了木兰征途中的“夜色”,它们在诗中各起什么作用?

10.请分析“老妪应征”和“木兰从军”各自的缘由,并分别写出作者对这两件事的态度。

11.从《石壕吏》和《木兰诗》中,你一定对古代战争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要求:观点明确,不少于50字)

(三)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2.下面句中“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①此公欲来。()

②老人肯相引之此。()

③此殊不缺也。()

13.下面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落:落英缤纷居民之大聚落也

B.果:未果,寻病终子果来

C.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

D.处:处处志之故可同处

14.补出下面句子中的主语:

[4]

[5]

[6]

[7]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出。

15.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16.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公欲来,能相容否?

②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四)吟

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7.这首诗的体裁是,韵脚是、、。

18.解释文中的词语。

①锤()②等闲()

③浑()④留()

19.本诗也是托物言志的佳作,本诗所咏之是什么?请写在诗题的横线上。

20.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

三、写作(3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仙人球是一种很*生的植物,在干旱缺少肥料的条件下仍能生长旺盛。有人曾经给一棵仙人球以优厚的待遇——水肥充足的供应。结果,这棵仙人球很快地就腐烂了。

这则材料中的“仙人球”由于“溺爱”死去了。它能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溺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溺爱”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②题目自拟;

③不少于800字。

第五单元B卷

一、1.略2.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与外人间隔;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阳葛诸庐,西蜀子云亭;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C4.①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思。②突出作者的志趣;可以看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二、(一)5.①以……为儿子;②发挥作用;③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④女子出嫁;⑤到,在;⑥从,自;⑦用门闩插门;⑧这6.不能颠倒。因为这是按照年龄的大小顺序排列的。7.因此,人们不仅以他的亲人为亲人,不仅以他的儿子为儿子,让年老的人有快乐的晚年,让成年的人发挥作用,让年幼的人正常的生长,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和残疾人有正常的生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8.①总分总结构。层次: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②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二)9.《木兰诗》的“夜色”的作用为:烘托木兰离家远征,思念亲人的心情。而《石壕吏》中的“夜色”的作用为: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10.同是“从军”“应征”,但木兰从军的原因是:家无长兄,代父从军。老妇应征的原因是:家中老翁已逃走,男人已被征尽,被迫应征。作者各自的态度是:前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热情的赞美,后者表现了作者对战乱中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差吏抓人凶暴气焰的无情揭露。11.提示: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勇敢参战等方面阐述。

[4]

[5]

[6]

[7]

(三)12.①杨氏;②大穴;③金珠锦绣珍异等物13.C14.穴中人;杨氏15.D16.①这个人想到这里来,你们能接纳他吗?②您亲自把他引来,那他一定是很贤能的人了。

(四)17.七言绝句;山、闲、间18.①锤打;②平常;③全、都;④保留19.石灰20.借咏石灰以言志,表现自己正直为人、不畏艰险、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21.略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试卷集【原创】(2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试卷集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习题集【原创】(2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4单元 习题集【原创】(2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3单元 习题集【原创】(2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5单元 习题集【原创】(2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试卷集 人教九上语文第2单元 试卷集(4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套卷 人教九上原创试卷: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试卷集 人教九上语文第4单元 试卷集(4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6单元 试卷集(3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5单元 试卷集(3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3单元 试卷集(4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1单元 试卷集(3套)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套)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套)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第四单元测试卷(2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套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套卷 人教九上原创试卷: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九上原创试卷: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九上原创试卷:第四单元测试题 人教九上原创试卷: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九上原创试卷:第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套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套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套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题A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五单元测试题B卷 人教版八上第五单元能力测试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2套)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试卷三套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套)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册)第三单元测试卷(2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合集 2017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6年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2017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套) 人教九上语文第1单元 习题集【原创】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八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测试卷(2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测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三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试题(2016年)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人教版 2016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试卷 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合集2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四单元测试题B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二单元测试题A卷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题B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六单元测试题A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三单元测试题A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八单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卷第二单元测试题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