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高中语文:《变形记》课堂实录

小编: :admin

[师]课前已经要求同学们反复阅读《变形记》课文了。今天我们一起品味这篇著名的小说。我们先来品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课文第一段,以冷静而低沉的语气、语调渲染气氛,营造一种符合文本风格的课堂气氛)

[师](问)格里高尔变形后的身体感觉如何?

[生]格里高尔变形后身体上承受着极大的痛苦:为了能够向右边睡,他足足试了一百次,一直试到腰间感到一阵阵“隐痛”才不得不停止。

[生]他只不过为了挠挠肚子上的“痒痒”,就要承受“浑身一阵战栗”这样的痛苦。

[师]请大家想想:翻身、挠痒,这些在平时轻而易举的动作,可是现在对于格里高尔来说却是难于上青天。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次“变形”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师]格里高尔的“不便”是不是就这两点呢?能否再从文中找到一处?

[生]我觉得格里高尔开门那一段写得特别精彩。

[师]就请这位同学表情朗读格里高尔开门的那一段文字。

[生](缓缓而沉重地)格里高尔扒着椅子慢慢向门口移去……

[师]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很好。这段文字描写了格里高尔起床开门的经过。如果只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们认为这个词应该是……?

[生](齐答)艰难!

[师]大家感受到他的艰难了。请问,你们是从哪些词语、句子里看出他的“艰难”的呢?

[生]他用嘴巴来转动钥匙,“这无疑已经给自己造成某种伤害了,因为一股棕色的液体从他的嘴巴里流出来,淌过钥匙并滴到地上……”我觉得这就是写格里高尔流着血在拼命地开着门。开门,对一个正常的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可是格里高尔却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可见他的艰难。

[生]“他竭尽全力,死命咬住钥匙”也表明了开门的艰难。

[生]“他随着钥匙的旋转而绕着锁孔舞动”。

[生]还有,他“吊在钥匙上,用全身的力量将钥匙压下去”也看出了开门的艰难。

[师]还有吗?(学生停顿,教师启发)本段第一句中,格里高尔为什么要“扒着椅子慢慢地向门口移去”?

[生](恍然)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已经无法像人那样直立行走,所以要借助椅子“移动”,到了门口,还要“用力撂下椅子”,再借着这股力向门口扑去”,最后又不得不依赖门板的支撑,才得以“直起身子”。从床铺到门口,几步路的距离,但是格里高尔却走得如此艰难!

[师](由衷地)分析得真好。不过,格里高尔为什么要如此艰难地挣扎着去开门呢?

[生1]为了上班。

[生2]为了不让父母担心。

[生3]害怕因此而失业。

[师]是啊,已经如此处境艰难了,还是这样惦记着家人,为家人着想。联想到前面内容,当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为“甲虫”时,虽然身体极为痛苦,但他内心关注的似乎却不是自己。大家说说,当时他关注的是什么?

[生1]是要去及时上班。

[生2]是要养家糊口。

[生3]是不想让父母太过担心。

[师]我有句话想问问大家。当你突然遇到一件不幸的事,或者说你得了一场大病吧,你会怎么做呢?

[生1]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自己的病。

[生2]我至少要好好休息好好保养自己

(众生笑)

[师]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想法。但我们反观格里高尔,不觉得他太反常吗?他真的对自己毫不关心?

[4]

[5]

[生](沉吟)我想,恐怕是家庭生活的重压吧。他要是太关心自己家庭怎么办?一个家庭总得有人要多做一点奉献的。

[师]请注意:在这里,肉体的极度痛苦与内心的指向发生了异乎寻常的冲突,一般而言,任何人遭遇这种不幸都会痛不欲生,但格里高尔却居然想着自己的工作。这只能说明在他心中最有分量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工作!

我还想问一句:如果你的生活中有类似格里高尔这样的人,你将怎样评价他?你会给他打多少分?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给他打满分。我觉得这个人太了不起了,完完全全的奉献,丝毫不讲求回报。我敬佩这样的人。

[生2]我只给他打60分。因为他太没有自我!一个不关心自己的人,其实是对家庭的最大的不负责!因为,他是家庭中的支柱,他一旦倒下,他的家庭就完了。所以,他不关心自己就是不关心家庭。

[生3]我给他打90分。我认为他对家人的真诚和奉献非常值得我们敬重,所以我总体上肯定他。我扣他10分,看法和他(指[生2])差不多,但我认为没有那么严重,因为,他不关心自己,我觉得也是当时的情形所逼,人有时确实是会忘记自我的。

[师]是啊,这就是格里高尔。他心里始终装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格里高尔在遭遇巨大不幸时,他的意力似乎并不在自己的不幸上!他始终牵挂的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工作。

格里高尔如此关心家人,他的家人在他遭遇不幸后如何对待他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后两节,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翻阅课本,认真勾画,教师巡视,7分钟后,学生陆续发言)

[生1]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父亲用苹果轰炸他,其中一颗苹果居然深深“陷进”格里高尔的后背,我觉得这位父亲简直是残酷。我觉得就是对一只小虫这样做都太过分了,何况是对自己儿子----一直深爱着家人的儿子!太没有人性了。

[生2]我感受最深的是父亲把他推进房内的一幕:“格里高尔当即血流如注”几个字让我痛心!

[生3]妹妹从来不对哥哥说一句话,最后说的一句却是在训斥哥哥。可是哥哥即使变成甲虫后却依然关心着妹妹。可以说,哥哥最牵挂的就是妹妹了,但妹妹最后却这样对待哥哥。我为此心里非常难受。

[生4]我感受最深的是:格里高尔后,全家人都感到非常轻松愉快。我一直在想,这家人到底怎么啦?当格里高尔好好的时候,大家都那么依赖他,一旦他没有价值甚至成为家庭负担时,大家就巴不得他赶快自己死去以免拖累自己。如果我生活在这样家庭,我真的觉得还不如死掉!

(教室非常寂静,大家似乎都受到这一番话的感染。教师于是插话道:)

[师]那么,如果大家是格里高尔的家人,你会怎样对待这只“虫形人性”的大甲虫呢?

[生1]我不会像他的妹妹一样,整天不和他说一句话。我想,他一定更需要安慰,更需要关怀。我会经常和他聊天,不管他能不能听得懂!

[生2]我不会像他父亲那样粗暴地对待他,毕竟他是自己的儿子。我一定会为他营造一个他感到舒服的空间。

[生3]我决不会在他受伤之后对他不闻不问,我会竭力为他疗伤,尽量减轻他的痛苦。

[师](追问)你不怕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会吓跑家中的房客以致失去经济来源吗?

[生]我决不会为了金钱而丢弃亲情!

[师](再问)你愿意常年与一只大甲虫生活在一起吗?

[生](毫不犹豫地)他毕竟是我的亲人呀!

[师](三问)当别人因为你的哥哥是一只甲虫而取笑你、疏远你,你还会一如既往地心他照顾他吗?

[生]为自己的亲人受这点委屈,我无怨无悔。况且,如果有人因为这件事而取笑我、疏远我,那么他就根本不值得我去和他交往。

[师](四问)最后,如果你的一切关心和努力实际上都帮不了哥哥摆脱困境,你怎么办呢?

[生](斩钉截铁地)即使我的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我也永不放弃!只要我尽到自己的心,我就对得起自己的亲人!

(全班同学鼓掌)

[师](动容地)我为你的爱心而自豪,我为你的父母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而自豪,我为你的班级有你这样的同学而自豪!你的爱心是我们这堂课最大的收获!

谢谢你。

(下课)

评点:

[友人评点]

最近有幸听了邓彤老师的一节公开课。邓老师选择的课文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说实话我是为邓老师和学生捏把汗的,一节课的时间要帮助学生解读一万多字的而且是与学生距离那么遥远的一篇作品,老师将如何把握?我实在佩服邓老师的勇气,他敢于向传统挑战,其实也是在向自己挑战。他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挖掘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他几乎略去了文中所有的情节,只抓住已经变为甲壳虫的主人公葛利高尔如何费力地开门这一细节,探究他的心理发展过程与环境对他构成的压迫,这样就让学生找到了一把解读的钥匙。结束分析之前邓老师安排了这样一组精彩提问,真是步步紧逼,妙语连珠,当然学生的回答也很精彩,甚至引起了听课教师热烈的掌声,但我认为首先还是邓老师的主导作用把握得好,开发学生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很强,才会有如此举重若轻、出奇制胜的效果。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的几个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价值的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邓老师在学生思维品质训练中广度、深度、频率等方面的精心设计和良苦用心。

(袁湛江:《新课程中的问题意识与教师角色》,《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8A期)

[网络评点]

1.舞戚卒

……去年我听了邓彤先生用一节课上卡夫卡的《变形记》,这堂课并没有指向小说思想和艺术的核心,仅仅抓住卡夫卡的亲情意识指导学生不断地加深认识。卡夫卡的亲情意识,对这部作品而言,只是有价值的冰山之一角,但是,却异彩分呈,听课专家(黄玉峰、程红兵等)无不赞赏有加。

2.姜广平

这可能就是邓彤先生的危险之处,极有可能误导了学生。《变形记》是一种经典性的现代性文本,它所指向的是人或人类的生存。符号意义与普泛意义都极有价值,而变形的小说手法,也是这一文本的一大贡献。

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多时候都只是让学生走入小处。或者说,语文教师往往不大器,总在核桃壳里乱转。有时候抓了大的,但大而无当;更多的时候,是只抓住了小的。得罪之处,请原谅。

3.舞戚卒

首先,邓彤先生38岁,典型的新生代教师。邓彤先生的高度可能是许多新生代教师目前达不到的,至少三卒现在不行。

其次,对文本的学习,课堂上是不可能包罗万象的,如果能就某一个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有更深入地研读和思考,就可以说是一堂好课。例如,17000字的《变形记》在四十分钟内能涉及到几个方面?邓彤的精彩之处和过人之处就是敢于在超短的时间内和学生一起共同欣赏这部小说,而且做得非常出色。

第三,语文教师的大气往往就是从小处着眼,窥斑见豹。很多伟大的作品,教学时间却非常有限,但仅仅欣赏到冰山一角,也可以领略到无限风光。更何况,有些作品,即便是一生来读,也不能穷尽其精华。这就不能简单地用大小来云云。

4.荷戟卒

同意舞戚兄对邓彤此文的解说,取其一端,正是有限课堂的必然选择。在这里,“自觉的文学意识”有了局限,也许舞戚兄前面所提的“自觉的理论意识”已经走上前台,对课堂的生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戚兄也不必过于自谦,就理论高度,你或可与邓兄抗衡,就文学修养,剑兄当高过邓兄,某不才,只能惭愧,呵呵。)

5.姜广平

说及邓彤,不妨再多说一句。

我对其人没有多少研究,不敢放言。只是觉得,邓彤似乎是对某些主流是有些妥协的。主流之为美当然自不必论,但主流之为丑的现象也很多。如国人的意识形态中的禁区。姜某胡说八道,三卒原谅。

6.荷戟卒

不能以邓彤生于六十年代就认定他与新生代是一条船上的。姜广平说得好,邓可能对某些状态是有过妥协的。

譬如与邓彤兄与舞戚兄相比,姜广平可能在“自觉的理论意识”上,就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虽然对文字的敏锐与高超的把握能力能够帮助以姜广平为代表的作家型教师在理论写作上“一步到位”,但我以为,这还并不是我们所谓的“自觉的理论意识”,而具备自觉的理论意识,对一个新生代语文教师而言,其重要性可能丝毫不在“自觉的文学意识”之下。因此,我觉得解剖邓彤兄等人的成功,也许是探索新生代成长的另一条必由之路。

2003年第10期《中学语文教学》刊登了邓彤老师的一篇文章《让人性的光辉照耀课堂》,很值得我在这里摘要分析:

一部《变形记》含义极为丰富。情节、人物、主旨、手法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品味的地方实在太多太多。那么,课堂教学有没有必要巨细无遗、面面俱到呢?我们不妨作如下斟酌。

先看主题。“异化”的主题过于抽象,学生对此也比较陌生,倘若以此为教学主要目标,势必使教学陷入玄虚空洞,甚至有可能是课堂成为哲学讲堂----脱离了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

那么,本文“荒诞化”、夸张变形艺术手法能够作为教学重点吗?事实上,学生对现代派文学的了解十分有限,绝大多数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变形记》这类丛满现代意味的作品。此时,如果过分注重手法分析,由于学生对此积累有限体验不深,则教学也会陷入僵局。

至于“评析人物”“梳理情节”这些传统小说教学中不可或缺之元素,学生对此固然是轻车熟路,但由于不容易拨动心灵的琴弦,教学就很容易流于沉闷死板。

那么,本文教学的关键究竟应该设在哪里呢?

……

邓先生的这段分析仅仅是对如何实施具体的教学行为的理性分析。这种分析没有半点“理论”的枯燥与玄虚,但处处闪烁着自觉的理论意识的光华。例如,分析的核心指向是“怎样做才能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这一重要问题。为什么教学要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这里就潜藏着建构主义理论中的学习观。邓先生所努力寻找的“教学的关键”正是试图找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信息(文本)产生最佳反映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讲,自觉的文学意识作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而自觉的理论意识则作用于课堂教学前的备课准备工作。没有自觉文学意识,很难将语文课上出语文味;而没有自觉的理论意识,教师的课堂教学很难有高度和深度。

7.吴礼明

事实上,这些执着追求的教师,很多都有过寻常教师难以想象的遭遇或心灵感触.他们先是遭到体制的怀疑,再之排斥,接着是追求。姜先生在评论邓彤先生时说到邓在主流观念面前妥协。我觉得这话很有意味。

……因为他们有主流的强力支撑,更为主要的,他们有优越的师承。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也有很多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品质-----而这些才是将他们醒目的根本所在----他们注重“践行”,他们的人生已经根本不局限于那本就局促的书斋,而是怀着沧桑的心灵

感受,去体验,去思想,去追求。这才是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最为可贵的品质。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梅花岭记》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变形记》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登高》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药》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氓》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霞》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蜀相》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祝福》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师说》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闺塾》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老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秋水》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察今》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别离》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离骚》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雨巷》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前方》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项链》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雷雨》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劝学》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边城》课堂实录 变脸课堂实录 变形记 高中语文:《跑警报》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荷花淀》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致大雁》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短歌行》课堂实录 变形记 变形记 变形记 变形记 高中语文:《陈情表》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都江堰》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花未眠》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道士塔》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碗花糕》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雨霖铃》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将进酒》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声声慢》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过秦论》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哀江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琵琶行》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虞美人》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兵车行》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蒲公英》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哦,香雪》课堂实录 变形记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胡同文化》课堂实录 变色龙课堂实录 《变色龙》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城南旧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呐喊〉自序》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若为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愚溪诗序》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阿房宫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好古敏求》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卫风·氓》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内蒙访古》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的四季》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文学与出汗》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秋天的情怀》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致橡树》课堂实录(3篇)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陈奂生上城》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优质课堂实录《声声慢》 高中语文:《王选的选择》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宇宙的未来》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美腿与丑腿》课堂实录 《变形记》教案 《登高》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堂实录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雪》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流泪的滕王阁》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十八岁和其他》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卜算子·咏梅》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一个人的遭遇》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课堂实录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变形记教案 高中语文:《巴尔扎克葬词》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