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察今》课堂实录

小编: :admin

(第一课时)自读·练习·讨论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察今》。(板书课题)“察今”是什么意思?课文哪儿选来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阅读课本注释①。

生:(打开课本,自读注①。)

师:课文是从什么地方选来的?

生:是从《吕氏春秋》里节选来的。

师:《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生:《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请他的门客编写的。书的内容,课本注释未作介绍,请老师介绍一下。

师:好。我就《吕氏春秋》的内容作点补充。这部书还比较有名。全书二十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十余万字。因书出于众人之手,思想庞杂,几乎包容了儒、道、墨、名、兵、农、阴阳各家学说,汉朝学者把它列入杂家。它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的思想资料。《吕氏春秋》的文章都比较短,但组织严密,运用了许多比喻、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很讲究逻辑修辞。据《史记》记载,这部书编成以后,吕不韦曾把它悬之国门(咸阳城门上),声称:有谁能增减一字,便当众赏赐千金。后来便用“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来称誉文词精妙。这篇课文对原文作了删节。下边请同学说说课文题目“察今”是什么意思?

生:“察今”是明察当今实际情况的意思。

师:为什么要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其目的何在?这就是课文所要论述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先自读和研究一、二、三段课文。自读之前,我给同学们提几条要求:

一、对照课本注释,逐字逐句阅读课文,搞懂原文的意思,有疑难处作出记号,或询问老师。

二、在通读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并从课文里标出阐释这些问题的关键性词句: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作者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2.作者是否反对“法先王”?他的主张是什么?

3.文章是怎样导入论题的?文中打了哪些比方来说明“察今”的道理?

4.荆人循表夜涉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它同一、二段文章的内容有什么逻辑联系?

5.这三段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在论述上有什么特点?

三、准备口头复述荆人袭宋的故事。

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准备讨论问题。)

师:先请两各同学上黑板完成下面两个练习(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的练习题),其他同学一律在课本上原文旁边作答。

生:[练习一]在括号内注释第一段文章中加“.”的字的意义及词性。

上(国君,名词)胡(为什么,疑问代词)不法(取法,动词)先王之法(法令制度,名词)?非不贤(好,形容词)也,为(因为,连词)其不可得而法(取法,动词)。先王之法,经乎(语气助词,无意义)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增补,动词)之,人或损(裁减,动词)之,胡(怎么,疑问代词)可得而法,虽人弗(不,没有,副词)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生:[练习二]在问句后的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作答: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答:“为其不可得而法”。

②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答:“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③为什么“先王之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答:“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

④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先王之法”?

答:“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⑤“法其所以为法”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答:“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⑥“有道之士”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答:“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⑦文中举了哪些事例作比方来说明“察今”的道理?

答(1)“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2)“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3)“尝一腮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师:请同学们评改上述练习,注意难字的写法。

生:(评论、订正练习答案)

师:很好。通过完成上述练习,我们基本上读懂了一、二两段课文的内容,也把握住了文章论述内容的要点。现在请同学们口头评述:以上问答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生:上述问答基本上是以如何对待“先王之法”为中心,说明“察今”的重要性。

师:说得很对。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课文第三段的内容。先请一位同学口头复述一下荆人袭宋的故事,要求说得既简明又生动,谁来试试看。

生:(一名男生复述故事。具体内容略。)

师:请大家评论、补充。

[4]

[5]

生:(两名女生作了评论、补充。内容略。)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研究一下荆人袭宋的故事同“察今”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引述这个故事?首先让我们齐读一遍这段课文。

生:(齐读课文第三段)

师:大家思考、分析一下,这段课文共有哪几个层次?简要地在课文旁边写出各层内容要点。

生:(学生在课本上划层次,写要点。)

师:请一位同学口述一下自己写的层次要点。

生:这段课文,共有三层,其要点是:

(1)叙述故事内容;

(2)对故事进行评述;

(3)总结评论其教训。

师:划分正确,要点概括得很好,简洁明了。现在我们进一步分析、讨论、总结一下一、二、三段文章的逻辑层次与写作特点。先请同学们自由议论,相互讨论,然后准备发言,各抒己见。

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先发表意见?

生(1):这三段文章,都是以论述“察今”为中心,一、二段是理论分析,第三段是用事例进行反证,都是在阐明“察今”的重要性。

生(2):文章第一段以设问起笔,导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观点,而后加以解释;第二段再从“法其所以为法”推导出“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论断,并举例阐明“察今”的重要性;第三段进一步以荆人袭宋循表夜涉的故事论证“察今”的必要性,文章又回到“法先王之法”的问题上来,与前两段相照应,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

生(3):这三段文章,前二段侧重说理,强调“察今”的必要;后一段以事实为证,证明不“察今”的错误,正面推导与事例反证相结合,中心都是“察今”,文意明确、突出。

生(4):这三段文章,论述宗旨在于阐明“察今”之理,论述中既举了事例作比,又运用寓言故事帮助说明,生动具体,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通过互相启发,自由议论,共同研究,相互点拨,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上面四位同学的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见地,证明同学们的自读、思考、分析能力不弱,也无需老师再作分析、总结了。我只指出一点,有的教学参考书上把第三段文章归入文章的后一部分,和四、五、六段放到一起,这当然也可以。我今天是把它放在一、二段一起分析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三段都是围绕“察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展开论述的,后面三段则是围绕“察今”的目的,即“察今”是为了“变法”,着重从“变法”的角度来论述的。这样,把第三段放在前一部分一起来分析也是合理的。老师的这个教法是否有道理,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那么,后边的四、五、六段是如何围绕“察今”,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呢?我们且待下一课研究、分解。

[下课]

(第二课时)翻译·比较·分析

[上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察今”前三段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三段课文。

生:(齐读《察今》前三段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后三段课文。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前三段课文的论述中心是什么?

生:中心是论述“察今”的重要性。

师:那么,后三段的论述中心又是什么呢?首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注释,自读课文。先阅读第四段,自读时注意落实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有疑难时,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切磋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在自读的基础上准备逐句串讲课文。

生:(自读课文,准备串讲。)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对照原文,逐句串讲;大家注意串讲是否有错漏,准备订正补充。

生:(逐句串讲课文,边读边讲。内容略。)

师:有没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评论、订正。

生(1):“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一句讲得不清楚。应当讲成:“‘向’,是先前、本来的意思;‘寿民’,是长寿的人;‘殇子’,本指未成年而死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却短命而死了。”

生(2):“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一句应当按课本注释讲,“成功名”,就是成就功业,树立威名,这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他的“千里马”。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凡能成就功名的,就是古代帝王的千里马啊!”实际意思是说,先王所追求的是“成功名”,并不是一定追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师:这两位同学补充说明很好。串讲,就是把文章的每个字词的意思都解释清楚,不但把字面意思说出来,还得把它的实际内涵也指出来,它比直接翻译可以更详尽一些。这点,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加以区别。下面,我们在串讲的基础上来讨论研究这段课文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讨论之前,我们把这段文章集体齐读一遍。

生:(集体齐读课文第四段)

师:首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段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哪几句话,在课文中把它们画上横线标出来,然后在横线下将它们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4]

[5]

生:(学生自画、自译)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一黑板写出这几句话。

生:(上黑板写出表达主要意思的三句话,即:)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师:这三句话很重要,写得很好。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现代汉语译文。

生:(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译文)

师:这三句话中有一句是本段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

生:是第二句:“世易时移:变法宜垒。”

师:找得很对,理解正确。这句话不但是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后面这三段文章的论述中心。现在请同学们分析研究一下,这段文章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个中心论点?

生:用了良医治病的喻证方法。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有举例。

师:举什么例?

生:举“七十一圣”的例。

师:举“七十一圣”为例,目的是为了论证什么?

生:目的在于证明“变法因时而化。”

师:说得很好,是否还有别的论证?

生:还有“良剑”“良马”。

师:这是什么论证?

生:也是比喻论证。

师:“良剑”“良马”的比喻又是为了说明什么?

生:说明先王要求的是“成功名,并不要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师:这些就是这段文章的具体内容,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特点在于分两层展开论述,每层都是先阐明道理,而后举例作比加以证明。即先提论点,后举论据,观点鲜明,论证生动、具体,说明形象化,很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有很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读懂了这段文章的内容,下边五、六两段文章就很容易理解了。下边的两段课文,主要由同学们自读,对照课本注释,各自在语文作业本上进行笔译练习。在笔译之后,我们再进一步作点分析与比较,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当堂进行翻译练习。

生:(学生自进行阅读翻译)

师:(巡视,答疑,指导翻译。在学生完成翻译之后,指定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自己的译文,并要求同学们评论、订正。)

生:(朗读译文,全班同学评论、补充、订正。)

师:这两段文章分述了两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文字也浅近易懂,不必细讲,现在请同学们分析讨论几个问题。首先是比较一下,“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这两则寓言故事各自说明的问题是什么?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它们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

生:“刻舟求剑”说明“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以为治;“引婴投江”说明以其父“善游”而断定其子亦“善游”的悖谬。二者的论证角度不相同。前者强调时间、地点起了变化,后者强调人物有所不同。但都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重要性和“变法”的必要性,均紧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中心论点。

师:说明简洁、正确。下面还要请人说说这两段文章与第四段文章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第四段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两段则以两个故事为例,从反面去论证上述观点。体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和论据的统一。这样写,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更有感人的说服力。

师:完全正确。在读完并理解了课文的这后三段后,我们现在要将前三段与后三段放在一起来总结讨论了。

首先我们总起来看一看文章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很多教学参考书上都把一、二段归为文章第一部分,三、四、五、六段归为第二部分,理由是前一部分是观点、理论,后一部分是事例、论证。我在教学中没有采用这种说法。为什么我没有采用这种说法?这主要是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客观实际和它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我现在简单地问同学几个问题: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中心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师:②文章的前三段主要论述什么?

生:主要论述“察今”的重要性。

师:③后三段文章主要论述什么?

生:主要论述“变法”的必要性。

师:“察今”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变法”。

师:这就是说:“察今”是为了“变法”,而“变法”又必须“察今”,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但文章的要旨不是为“察今”而“察今”,“察今”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变法”,因此,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文章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因此就形成了文章的前后两大部分。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先阐明观点,作理论阐述,而后列举事例,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论证的。因此,在逻辑上,“察今”是前提,故先论述;“变法”是目的,故后强调,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的论述中心就是“因时变法”这四个字。正因为如此,也为了教学的方便,同时课文本来也就有删节,已经不是原文的整体,所以我采用了自己的分法。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百家争鸣”,进行讨论。这也就算是老师对这篇课文内容与结构的小结吧。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4]

[5]

生:没有。

师:《察今》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同学们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个别人说“没有”)

师:特点是什么?

生:运用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

师:运用了几个寓言故事?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师:说得对。现在我们先来就这三则寓言故事做一个填表练习,让大家具体比较一下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异同。(教师事前印制了表格及其他练习题,当场发给全班学生,人手一份。)

生:(填写表格,比较异同。)

填表(一),指明相同点。

相同点故事思想内容表达层次论证方法

循表夜涉写水上的人和事,说明“察今”与“变法”的重要性。三层:先叙故事;再分析评论;再总结教训。取反面事例设譬喻理,即运用反证法寓理于事,生动、形象。

刻舟求剑同上同上同上

引婴投江同上同上同上

填表(二),指明不同点.

不同点故事故事发展的结局导致如此结局的原因由此引出的教训

循表夜涉“此其所以败也。”“涛暴益”仍“循表夜涉”。(不明时变)“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刻舟求剑“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知地变)“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引婴投江“其子岂遽善游哉?”“其父善游”而“子岂遽善游”。(不知人变)“以此为物,亦必悖矣!”

师:(检查填表练习,交代正确答案。)这三则寓言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它是什么?

生:这三个故事都表明: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必须了解这些变化,按照变化了的情况去采取措施,处理事情,而不能死守旧法,不知变化。这也就是说,三个故事都生动地说明了“察今”和“变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表明“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因时变法”的主张,也批判了“泥古”与“守旧”的错误。这就是《察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师:这个中心思想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生:它昭示人们: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今天的改革开放,正确理解在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深有启发的。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熟读课文一、二、四自然段,并力争能够背诵。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应当重视。

[下课]

(第三课时)诵读·拓展·作文

[上课]

师:上节课我要求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力争能背诵一、二、四段。同学们能背诵吗?

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师:我们先来对照课本,齐读一遍全文。然后给五分钟让同学们熟读课文一、二、四段,能背的就不看书背诵,不能背的就对照课文自由诵读,争取很快会背。最后我抽查背诵情况。好吗?

生:好。(大家当堂熟读、背诵)

师:五分钟过去了,现在检查背诵。有谁能背?能背者举手,未举手者老师点名抽背。

生:(举手一人,指名两人,均能基本背出。)

师:背诵,也要掌握方法。分段、分层背诵,逐层积累,就能提高效率。下边做几个拓展、迁移性练习。在练习之前,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后边的“思考和练习”的理解情况,请同学们按原题顺序,逐一口头回答。

生:(学生逐一口答,教师随机评讲、订正。)

师:翻译题上节课已完成,不检查了。下面请同学们先填写一张表格。

生:(填上表,教师检查、订正。)。

字词文中例句(加点的词)意义或作用词性

者溺死者千有余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相当于“的人”起提示解说的作用提示、停顿的作用代词助词助词

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军惊而坏都舍可是,表转折关系就,表承接关系如,表比较连词连词动词

故人问其故故审堂卞之阴,而知日月之行以故法为国与此同故凡举事循法以动缘故,原因所以旧,原来的所以名词连词形容词连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练习题。(事先已印发材料,没有答案。)

商君书·更法(节录)

公孙鞅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事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君无疑矣。”[练习题]

[4]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的不同含义,如果读音不同,还要注明各自的读音:

二、判别下面的句子哪是设问句,哪是反问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

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设问)

2.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反问)

3.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设问)

4.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反问)

5.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反问)

三、“何古之法?”“何礼之循?”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习见的特殊句式,它的特点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答案后的括号内打“×”。

1.没有宾语。(×)

2.宾语前置(√)

3.用“之”字将宾语提前(√)

4.“之”字就是代表提前的宾语(×)

5.宾语前有疑问代词(√)

6.用“之”构成偏正短语(×)

四、“制令各顺其宜”的以下各种译文,你认为哪一种最正确,在括号内打“√”。

1.制订法令都是顺应当时的客观情况。()

2.各项制度、法令都是适应当代的客观需要的。()

3.制度、法令都要因时制宜。(√)。

4.制订法令都要因时制宜。()

5.制度、法令各人都是为了适合自己的需要。()

五、这段文章里有一句话最能概括作者的基本思想,找出来填在下边横线上。

填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六、“也”字在文言文中常起的作用有:

①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②用在句末起表达并强化判断的作用;

③用在句末起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

④与“者”连用在句末起表达判断的作用。

下边一些用了“也”字的句子,其“也”字各属于哪种作用,在句后的括号内填明其序号。

1.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②)

2.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①)

3.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③)

4.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④)

七、《更法》这段文章同《察今》的基本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在论证观点时用了一个共同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回答。

答:相同的基本观点是:因时变法。

相同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生:(当堂完成上述阅读练习)

师:《察今》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把课文和《更法》一段文章集体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下面剩下的时间我们进行作文练习。现在布置作文题,编写作提纲,打草稿,正式作文另处用一节作文课时间抄写完成。

作文题目(任选一题写作):

①“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读《察今》,议改革

②从荆人袭宋谈起

③谈谈“察今”与“变法”

④读《察今》有感

⑤从(三则寓言中任选一则)说开去

写作要求:

1.紧扣课文,突出一个中心,生发议论,阐明一种道理;

2.联系实际,围绕改革开放,阐明现实教育意义;

3.学习运用举例证、打比方的议论方法;

4.文字力求简练、生动,篇幅在千字上下;

5.先作准备,打好草稿,课堂上再用一节课时间抄写完成,当堂交卷。

    相关推荐

    《察今》课堂实录1 高中语文:《察今》课堂实录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实录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察 今 察今 《今生今世的证据》课堂教学实录2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实录 《察今》教案 《惊弓之鸟》(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惊弓之鸟》(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察今》教案6 《察今》教案8 《察今》教案4 《察今》教案5 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堂教学实录 《察今》教案10 《察今》教案7 《察今》教案2 《察今》教案3 《察今》教案1 《察今》教案9 《察今》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课堂实录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察今》原文和译文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马》课堂实录 《狼》课堂实录 《aieiui》课堂实录 《雪》课堂实录 《春联》课堂观察 《水》课堂实录 《风》课堂实录 《雪》课堂实录 《春》课堂实录 《猫》课堂实录 《药》课堂实录 《蝉》课堂实录 《燕子》课堂实录 《燕子》课堂实录 《秋思》课堂实录 《秋天》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观潮》课堂实录 《长征》课堂实录 《检阅》课堂实录 《假如》课堂实录 《燕子》课堂实录 《秋水》课堂实录 《祝福》课堂实录 《竹影》课堂实录 《背影》课堂实录 《三峡》课堂实录 草原课堂实录 荷花课堂实录 泉水课堂实录 关雎课堂实录 《边城》课堂实录 《祝福》课堂实录 《社戏》课堂实录 《边城》课堂实录 《渔父》课堂实录 《春酒》课堂实录 《吆喝》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教你学观察”教学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荷花》课堂实录 《掌声》课堂实录 《山雨》课堂实录 《阳光》课堂实录 《那树》课堂实录 《劝学》课堂实录 《纸船》课堂实录 《穷人》课堂实录 《白鹅》课堂实录 《荷花》课堂实录 《春晓》课堂实录 《雨中》课堂实录 《掌声》课堂实录 《观潮》课堂实录 《看雪》课堂实录 《闺塾》课堂实录 示儿课堂实录 《秋天》课堂实录 《散步》课堂实录 凡卡课堂实录 咏柳课堂实录 翠鸟课堂实录 海燕课堂实录 马说课堂实录 《劝学》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