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语文模拟试卷(3)

小编: :admin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谛听猿啼缔造提纲挈领借题发挥

B.纯粹淬火憔悴鞠躬尽瘁出类拔萃

C.分泌秘鲁糜烂所向披靡雨雪霏霏

D宣传寒暄渲染喧宾夺主头晕目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商榷笑靥蚍蜉撼树舐犊情深

B、擅变蹊跷负隅顽抗高屋建瓴

C、掎角遒劲栉风沐雨亟来问讯

D、赎职睥睨暴戾恣睢饿殍遍野

3、下列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问题,叶老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B、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那都是没有把话说好。

C、“守株等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棍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D、站在岳阳楼头倚柱远望,茫茫洞庭湖,尽收眼底。孟浩然诗云:“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真实写照。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父母教育小孩子不要随意拣别人丢弃的东西,防止被人敲诈。让孩子路不拾遗的做法我不敢苟同,因为这会让孩子从小就心灵冷漠。

B.阿富汗发生了多起人质被塔利班绑架的事件,而7月19日韩国23名人质遭绑架更惊动世界。一叶知秋,阿富汗的安全形式不乐观,塔利班的力量在重整壮大。

C.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红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D.一些领导干部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挥金如土,肆意妄为,不融入基层,融如群众,全心全意为国家谋福利终免不了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

5.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尊心很强的人很容易遭到。

②“火星文”是外国语言,大大损害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性纯洁性,也影响了大众的交流。

③年轻人不犯错误,关键是能够反思自己,以后逐渐成熟而少犯错误。

A.误解滥用难免B.误解乱用不免

C.曲解滥用不免D.曲解乱用难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问题关键在于正确引导,专家认为早恋不会因为跳集体舞而发生,也不会因为不跳集体舞就不会发生。

B.广东人口亮起了红灯,5年增长6.28%,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总量已接近极限!

C.曹文轩教授表示,中学生挑选阅读材料时不仅要注重经典、强调名篇,而且应尽量挑选那些“人文性”比较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材料。

D.台风常引起建筑物及设施的破坏和倒塌,毁坏交通和农业,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如起到提供大量淡水资源,调温,保持热平衡等。

7、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A.多年来,好客的不来克威尔岛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拟人)

B.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借代)

C.这是慢功,虽然解不了近渴,但也必须下大力气去做。(比喻)

D.“陆机入洛,噪起才名”我曾抄录这一古句,慰勉当时发落邙山的兄长。(引用)

8、下列各句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日前惠临,失迎为歉。

B.“你走好,我留步了。”王大妈对客人说。

C.你抓紧时间写稿吧,我帮你斧正。

D.昨晚,我光临大礼堂,和同学们一道欢度元旦。

二、科技文阅读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晶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精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其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襚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学者弗兰克·而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碰变化、重力场变,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不能搞清。

加利福尼晋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种非常熟练的掌握了整个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9.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自,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上核

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

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钏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钏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12、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1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B、诗歌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

D、本诗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乐趣的。

14、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恰当的是()

A、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文学家,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B、陶渊明的诗文兼有平谈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

C、陶渊明诗歌以《桃花源记》最有名,他用客观的记叙方式虚构了一些情节,塑造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D、陶渊明长于诗文歌赋,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隐含着他对腐朽统治集团的憎恨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有虚无的“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

四、文言文阅读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淳阳笑曰通“佯”

B.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张贴告示

C.如言迹之留下痕迹

D.盗遁久矣逃跑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呼为张一包因醉而擒之

B.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下令劫夺者死

C.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以理卜

D.复教之请以妇代系此盗捕之急则遁

17、下列各句,与“何神之有”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A.之二虫又何知B.何为其然也

C.牛何之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淳担任永康知县后,日夜翻阅公事文书。虽然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但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而且只要百姓送一包饭就处理诉讼案。

B.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卢十八,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十份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又急得睡不着觉。

C.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女孩无以数计。

D.张淳任浙江副使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张淳与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

翻译:

②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翻译:

20.默写(任选三题)(6分,每空1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五、现代文阅读

园日涉以成趣

陈从周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每一个园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最深的应是昆明湖与万寿山;游北海,则是湖面与琼华岛;苏州拙政园曲折弥漫的水面、扬州个园峻拔的黄石大假山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造园时,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设计配合,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工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园学上称为“因地制宜”。

中国园林有以山为主体的,有以水为主体的,也有以山为主水为辅,或以水为主山为辅的,而水亦有散聚之分,山有平冈峻岭之别。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各具风格。在观赏时,又有动观与静观之趣。因此,评价某一园林艺术时,要看它是否发挥了这一园景的特色,不落常套。

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景物藏之于内。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湖山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

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包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至于大湖中包小湖的办法,要推西湖的三潭映月最妙了。这些小园、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细描,耐人寻味。游园的时候,对于这些小境界,宜静观盘桓。它与廊引人随的动观看景,适成相反。

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摹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颐和园的仿西湖便是一例,可是它又不尽同于西湖。亦有利用山水画的画稿,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在曲折多变的景物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颐和园前山为华丽的建筑群,后山却是苍翠的自然景物,两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却相得益彰。在中国园林中,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对比等等。而一园的主要景物又由若干次要的景物衬托而出,使宾主分明,像北京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颐和园的佛香阁便是。

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就是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好花须映好楼台”,到过北海团城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团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布置得妥帖宜人。这是什么道理?其实是松柏的姿态与附近的建筑物高低相称,又利用了“树池”将它参差散植,加以适当的组合,使疏密有致,掩映成趣。苍翠虬枝与红墙碧瓦构成一幅极好的画面。这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呢?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同样与四周的廊屋形成了玲珑绚烂的构图,这些都是绿化中的佳作。江南的园林利用白墙作背景,配以华滋的花木、清拔的竹石,明洁悦目,又别具一格。园林中的花木,大都是经过长期的修整,使姿态曲尽画意。

若干园林亭阁,不但有很好的命名,有时还加上很好的对联,读过刘鹗的《老残游记》,总还记得老残在济南游大明湖,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后,暗暗称道:“真个不错。”可见文学在园林中所起的作用。

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北宋名山水画家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说过:“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造园者多少参用了这些画理,扬州的个园便是用了春夏秋冬不同的假山。在色泽上,春山用略带青绿的石笋,夏山用灰色的湖石,秋山用褐色的黄石,冬山用白色的雪石。黄石山奇峭凌云,俾便秋日登高。雪石罗堆厅前,冬日可作居观,便是体现这个道理。

晓色春开,春随人意,游园当及时。

2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分)

A.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天然的地形和园内的山水,每一个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B.观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有静观和动观之分。北海的静心斋,西湖的三潭映月,都是园中的精华,适宜静观。

C.中国园林中的长廊云墙、曲桥漏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在园林空间构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D.中国园林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对比,团城承光殿就是最好的例子。

22.下列有关颐和园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颐和园外面建有墙垣,里面规模宏大,建造者为了给人更加开阔的感觉,还巧妙地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

B.谐趣园是颐和园的精华之一,这类园中之园在中国园林中很常见,小园林使大园林有了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

C.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要景点,是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从地位上说,它相当于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

D.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其色彩、形态和周围的建筑形成极美的构图,体现了中国园林善于利用花草树木的特点。

2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力地证明了本段首句“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分)

24.请根据文意,说说中国园林在哪些方面参照了“画理”,使之充满“画意”。(3分)

25、精彩演出结束时,学生会主席对这次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既谈到准备阶段的工作,又谈到了演出期间大家的表现,简短有力,风趣生动。他说……

请写出学生会主席的发言。200字左右。(1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埋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他的叙说,沉默片刻后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呢?每个人在他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C分别读:mì,bì,mí,mǐ,feī。主要考查形近字和音近字的准确读音,但考虑到广东卷连续四年没有考到多音字的读音,所以设题时也把多音字放进来辨读,以期希望大家复习更全面一些。A.分别读音:dì,tí,dì,tí,tíB.均读cuìD分别读音xuān,xuān,xuàn,xuān,xuàn

2、A(B项“擅”应为“嬗”,C项“掎”应为“犄”,D项“赎”应为“渎”)

3、C(A项中“教”后的句号要移到引号外;B项中“乱说”后的分号应为冒号;D项删去冒号,删去引文中句号,在引文后加逗号)

4.D作答成语类题目切忌望文生义,要准确记忆常见成语的意思,弄清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也要养成经常复习的习惯。A.路不拾遗,指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此处使用不符语境,没有注意程度的深浅。惊动世界的事情,就不是小事情,细微的事情了。C.满城风雨,指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贬义词,用成了褒义。

5.A07年加大了词语的考查,估计还会继续,因为可以从用词开始来引导学生规范表达。作答时要特别善于做语素分析。“误解”,指把别人的意思理解错了;“曲解”指故意歪曲别人的见解。①处不是故意的,应该用“误解”。滥用指过多使用,不必或不该使用;“乱用”指该用这个而用了那个。显然②处是过多使用的意思,故用“滥用”。“不免”“难免”都表示客观上不可避免,经常互换,但“不免”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词,一般作状语。“难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6.A病句的判定要分清是语义类的,还是语法类的。熟练掌握六种病因,学会主干枝叶分析法和仿造句法去判定。同时还要不间断做题,做少量的,以提高对病句的敏感度。B.结构混乱。“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超过8‰”应改为“自然增长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8‰以上。”C语序不当,“贴近学生生活”与“关注社会发展”位置互换(三者范围逐渐缩小)D.成分残缺,缺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作用”一词。

7、D

8、A

9、C(其他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

10、D(这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

11、C(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夸大)

12、D

13、

14、C

15、C.解释为“追踪”。

16、B.A项第一句的“因”字是副词,于是,就;第二句是介词,趁着。B项两个“者”都解释为“的人”。C项第一个“以”字是介词,因为;第二个是介词,根据。D项第一个“之”字是人称代词,第二个译为“得”,是补语的标志。

17、C.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于河”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C项是省略句,应是“御史以(之)属淳”。D项“以通盗死罪”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

18、B.A项“只要百姓送一包饭就处理诉讼案”有误,原文是用百姓包裹一包饭的时间形容张淳断案快速。C项“张淳又急得睡不着觉”有误,原文的意思是指张淳故意搁置着不去办理。D项“张淳与巡抚商量将他们解散”有误,原文是巡抚与巡按进行商量。

19、①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假装,装作)把死囚用杖打死。(“佯”字1分,故意,假装、装作;“杖”字1分,名词活用作状语,用杖;大意1分)

②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距离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替我捉拿他。”(“顾”字1分,回头;“去”字1分,距离;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中进士,任命为永康知县。(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时大多*猾,接连告官有七个县令被罢免。张淳到任,日夜翻阅公事文书。(当时)打官司的有几千人,(张淳)判决像流水一样迅速顺利,官吏百姓大为吃惊,叹服不已,官司日渐减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诉的,张淳当即定下审判日期,(到时)诉讼双方按照预先约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审决案件没有拖延积压的。农民裹一包饭就能结束诉讼,于是称他为“张一包”,是说他像包拯一样快速断案。

有个大盗叫卢十八的抢劫库藏的金帛,过了十多年还没俘获,御史把这件事交给张淳办理。张淳限定三个月一定抓到大盗,并请求御史在一个月内下达数以十计的缉捕公文。等到公文接连下达,张淳故意讥笑说:“大盗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搁置着不去办理。有个官吏的妻子与卢十八暗中勾结,那官吏很留心案情,听到张淳的话告诉了卢十八,卢十八心里安稳许多。张淳于是让差役假装告这位官吏欠人银子,把官吏关入狱中。张淳暗地叫来这官吏用勾结大盗犯死罪来责罚他,再叫他请求让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钱来偿还。卢十八听到以后,急忙来探望这位妇人,(张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将他捉拿。等到上报御史,(俘获大盗)只有两个月。

百姓之间有一点小小的怨恨,常常夸大成人命案一般的大案来诉讼。张淳查验发现不属实就定诉讼者有罪,从此没有诬告者。永地人贫穷,生下女孩大多不抚养。张淳规劝非常耐心,贫穷而无力抚养的就捐献俸禄供应物资,保全性命活下来的女孩无以数计。大旱之年,抢劫公然发生,张淳下令抢劫者处死。有人抢了五斗米;张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张贴告示定罪名为“这是抢夺米的人”,众人都因恐惧而顺服。过了许久,凭执政成绩第一的身份前往应召,离开永地,刚上车,回头对下属说:“盗贼某人已经回来,距离此地只数里地,你们可替我捉拿他。”根据他的话追寻,发现盗贼正在河里洗脚,拘捕到官府,盗贼服罪。永地人对这件事感到惊奇,认为有神明告知。张淳说:“这个盗贼追捕得急就逃走,现在听说我离开就回来了。根据道理推断,有什么神明呢。”

升任礼部主事,历任郎中,因病辞职离开。后担任建宁知府,升任浙江副使。当时浙江有招募来的士兵,巡抚和巡按商量将他们解散,士兵们(知道后)都骚乱不宁。张淳说:“这些骄横强悍的士兵,留下来有用处,淘汰的话不可预测。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强壮有勇力的,那样的话,留下的不会想骚乱,淘汰的也不会捣乱。”听从他的意见,事情就平定了。(张淳)官最终做到山西布政。

20.D(承光殿的松柏疏密有致,与附近的建筑高低相称,但“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文中没有依据。)

21.A(没有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只是把它们作为颐和园的背景。)(3分)

22.不对。理由:①划线句具体介绍扬州个园春夏秋冬四种不同的假山,它们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②划线句紧承上文,用来说明“造园者多少参用了这些画理”。③“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并非全段的中心句,只是为了引出郭熙关于画山的见解,所以它和划线句不是观点和论据的关系。(以上三点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若答“对”,不给分。)

23.①参照绘画工笔细描的特点,在园林中的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方面精雕细刻,注重细节的完善。②参照山水画的画稿,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③参照中国画长卷的构图艺术,把园中的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游园观景时,景物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④参照绘画的构图艺术,使用对比、衬托等手法,使园林中的各种景物有宾有主,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相得益彰。⑤参照绘画的设色艺术,注重山石花木和建筑物的色彩相映相衬,以及景物本身色彩的调配,令人赏心悦目。(以上5点,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机械地照抄原句,答案与题目的角度不一致,即使四点全部覆盖到,只给2分。答案第1点依据第6段的一个相关句,第2点依据第7段的一个相关句,第3点依据第8段的一个相关句,第4点依据第7、8、9段的若干相关句,第5点依据第9段和第11段的若干相关句。)

26.[写作提示]

分析:这是一道多角度立意的文题,可根据自己的优势选定一项成文。从肯定角度立意:可贵的探索精神,韧的赞歌,重在过程,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不能盲目地追求,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立意参考:

①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

②渤海之鱼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

③渤海之鱼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人生亦如此,短暂中追求过程的精彩辉煌。

④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

⑤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

    相关推荐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3)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3) 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3) 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3)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3)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高一语文模拟试卷 北京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3) 初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中考模拟测试语文卷 三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模拟 2014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卷 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五 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三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四)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 2014中考模拟试题语文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卷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小学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1)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练习)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7)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卷 2016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一模)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1) 小升初语文考试模拟试卷(2) 小升初语文试卷:模拟试题六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4)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卷(2) 小升初语文试卷:模拟试题二 2009年小升初(六年级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卷(3) 上海同济大学附中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 2016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7) 六年级语文期终试卷(模拟) 五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5)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卷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练) 小升初语文模拟测试卷(1)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练习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语文初二上期末模拟试卷 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2016年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 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小学毕业语文模拟试卷六 小升初语文基础模拟试卷 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附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备考)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二 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西师版) 2016年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卷练习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7年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小学毕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 2016年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卷 2010年3月语文八年级第一次月考模拟试卷 2010年广州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3) 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联考模拟试卷(2016) 高三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16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精选小升初语文试卷模拟题 2016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卷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卷2 2017小升初语文真题模拟试卷 2017延边州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6年中考语文一模模拟试卷(附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卷(4)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小升初语文全真模拟试卷(2016) 2017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卷 初二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