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2004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小编: :admin

前言: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A.桑怿有武力有谋略,为保护乡里安全,他主动要求监察奸民。里父之子被盗尸,他十分同情,在探明情况之后,次日即奋力抓获案犯。B.桑怿两次举进士均未中,学问不深行事却合乎情理。枢密吏以“致阁职”向他索贿,他义正辞严地表示,即便有钱也绝不靠贿赂得官。C.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D.欧阳修高度评价了桑怿,认为他是少数几个懂得应当将勇力用于何处的人,值得广为传颂,并把他视同为司马迁笔下的伟烈奇节士。

第Ⅱ卷

本卷共11小题,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译文: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木兰花

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

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⑴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⑵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⑶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⑴长使英雄泪满襟⑵心有灵犀一点通⑶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老

孙犁⑴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⑵也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⑶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⑷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过。第二次,我一个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⑸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⑹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⑺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⑻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⑼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的人,也早巳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⑽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⑾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⑿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在太不调和了。⒀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房,就会想起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⒁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

18、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了各式各样的梦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答: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这种思乡之情以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这样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19、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深沉悲凉)20、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老家有什么样的复杂心情。(6分)答:作者对老家的心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作者思念家乡,尊重家乡,却不想再回去。一是因为家里已没有亲人;二是因为所认识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的人都不认识;三是因为新的正在兴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因此,作者只得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DA.“梦中每迷还乡路,愈觉晚途念桑梓”,这两句诗,诗人不禁自然联想到李白“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的诗句,它们全都清透着浓烈而缠绵的思乡之情。B.文章以诗开头,从梦境写起,娓娓道来,情真意切,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后两次回老家的描写,把对老家的思念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主题得以深化。C.文章第六段作者从自己的12岁写起,叙述自己一生各个重要阶段和老家若即若离的种种联系,写得简约而概括,形象地表现了作者自始至终的思乡之情。D.作者以不断的梦境和悠悠的回忆,来化解思乡而又不想再回去这种内心世界的矛盾,通过内心潜意识的冲突来点染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E.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不然,就真的把我忘记了。”一席话意味深长,主要表明作者生怕被家乡父老乡亲遗忘的担心。六、(12分)2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4分)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紧密结合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答: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组织的“中国3·15论坛”将于3月9日在京拉开序幕。此次论坛将紧密结合经济热点的市场消费环境,围绕打击假冒、信用建设、质量兴国、名牌战略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诚信·质量·名牌”为主题,聚集经济、科技、学术、文化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23、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作文评分:20(内容)+20(表达)+20(发展)高考宝典之所以被高三学生誉为最好的高考复习资料,是因为高考宝典非常讲究针对性,抓住学生弱点和高考重点,成绩提高就这么简单。更多高考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试题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北京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战胜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战胜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199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卷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4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二)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199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I卷真题 2017年全国卷III高考语文试卷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I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 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7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试卷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2010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1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卷二)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卷一) 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大纲全国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答案) 2016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试题(文字版) 2008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语文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含答案) 2011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研究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解读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点评2007年高考卷:全国卷I 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语文试题解答 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解析(福建卷语文解析) 2016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全国Ⅱ卷)发布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新课程卷) 2016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卷分析发布 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质疑指瑕 2017年新考纲全国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课标卷分析 高考语文试题评析(全国新课标)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照射管过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照射管过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0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评点 2013年全国高考各地试卷成语(词语)类试题汇编 1999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上海卷) 全国Ⅱ卷2017年语文试题(文字版) 2011年全国高考江西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年全国卷Ⅲ高考语文答案(文字版) 1951-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一览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作文:你所认识的中国 2017年高考语文答案及解析(全国Ⅲ卷) 201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复习重点及建议 2004-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考实词、虚词情况一览表 2008年高招全国统考试语文复习大纲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一览 注重基础着眼能力——评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2005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08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精选汇编 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全国高三大联考语文试卷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 有疑无疑——漫议02高考语文全国卷和北京卷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精选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卷)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及答案汇总 2014全国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试题精选 2015高一语文暑假作业试题精选(全国) 2009全国各省市《醉翁亭记》中考试题全解(1)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湖北卷)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备考建议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