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教学实录

小编: :admin

设置冲突,激发需要,建构话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一课。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太规矩,没有野性。再读!(生齐读,声音响亮了许多)请我们班的好汉读一读。(生读课题。很有味道)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生:写了林冲,还有洪教头、柴进。

生:写了林冲和洪教头打架,还有柴进。

师:他们在打架,是通俗的说法,书上的说法是在比武。

生:写了柴进款待林冲的情景,以及在柴进的要求与洪教头的逼迫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师:你认为谁是好汉?为什么?

(许多学生举手)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武艺高强。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特别谦虚,洪教头要和他比武,他一直在推辞。

生:我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是一个勇敢的人。

(师根据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谦虚、武艺高强、勇敢)

师:大家都这么认为?(生点头)哦,是的,确实有许多人都这么看,不过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林冲是个谦虚、勇敢、武艺高强的人。

——许多人

说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我是赞成的。但说他谦虚,我有不同看法。个人认为他是一个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而谨慎的人。

——某专家

师:你认同哪一种看法?你认为林冲是怎样的人?理由是什么?(个别学生举手)好好读读书,我们会说得更周全,更深刻。

品味语言,诵读感悟,读出自己

师:自由读课文,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者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多读读,读出你自己的情感,然后再想想林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自由读课文,师个别指导。待读书声小了,师组织交流)

生:(读)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师:琢磨琢磨,洪教头的这句话该怎么读?他在笑什么?读出来。

(生自发练读,然后指名读,由于学生读得极好,其他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发出了会心的笑)

师:这样读多有味啊!我们一起这样读一读。(生齐读课文)就这样,我们再来练练柴进、林冲与洪教头的这段对话。

(生自由练习朗读。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好!把洪教头与林冲的不同性格读出来了,尤其是这个“不敢,不敢”读得好。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师生齐读)

师:林冲是什么人啊?

生:八十万禁军教头。

师:什么叫禁军啊?

生:就是负责皇帝安全的。

生:不只是皇帝,是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全的。

生:林冲可是禁军的教头,怎么连说“不敢,不敢”呢?他想些什么呢?

生:他想,我现在是一个被流放的犯人,不能再惹是生非了,不能给柴大官人惹麻烦。

生:他会想,人家柴进好好招待我,我给柴进一个面子,不和洪教头计较。

生:他是柴进家的教头,我可要给他点面子。

师:是的,林冲说“不敢,不敢”,一是不想再惹祸事,二是照顾柴进的面子。同学们说得真好。你觉得这林冲——

生:我觉得他特能忍。

师:如果你是林冲,如果别人一再强调你是犯人,还嘲笑你没真功夫,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非常气愤。

生:我会这样说:“他*的,我非打死你不可!”(众笑)

师:特殊的时候我们要用特殊的词来表达情感。有一位著名作家写过一本书,题目是《狗日的粮食》,来表达复杂的情感。这里这位同学用了“他*的”,说明实在是忍不住了。但林冲还是——

生:(齐)忍住了!

生:如果是我,我肯定当场就和他一较高下,非让他见识一下我的厉害。

师:是啊!但林冲却连说——

生:(齐读)不敢,不敢。

师:林冲真能忍(板书:忍得住)。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对话。(生自由读课文,非常投入)

窦桂梅:学生说林冲是一个很能忍的人,说得好!若非高俅杀人害命,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不会上梁山的。没有“把牢”家庭,没有“把牢”事业,林冲受到的打击可谓大矣!但是,发配路上,林冲仍在期望平安到达发配地,够“忍”的了!当他的脚被“滚汤”泡得红肿时,明知是董超、薛霸有意所为,可还是忍气吞声“自去倒在一边”睡了……

“他想些什么呢?”“你会怎么想?”教师没有一处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巧妙地引导。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林冲所受之难一股脑儿告诉学生——通过一首诗、一篇演说、一个充满真情催人泪下的故事、一段朗读或录音、录像。然而,此时张老师的“两引”无声胜有声,绕梁的余音正是把学生带入诗书境界的最好媒介,生硬的剖析无疑已成多余。

对林冲的“逆来顺受”,也许有人认为他太“窝囊”,有失英雄的“水准” 。对其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果然有个学生来了一句“他*的”——你想啊,当学生情不自禁地、有“缺陷”地表达时,教师却让学生异口同声地强调林冲——“忍住了”,从这么一个“忍” 字中,可以想象林冲“忍”的究竟是什么。但老师没有告诉学生,也没有追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徽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厚野的窗子。”所以,教师的这种“忍”,并不是对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忍”以外的东西。教师如果明确告诉,念出大段旁白,学生就会感到紧张,体会不到学习的愉悦。

咀嚼比武,揣摩细节,读懂好汉

师:林冲想了这么多,忍了这么久,连说“不敢,不敢”,后来怎么又“棒打洪教头”呢?为什么?

生:这是因为洪教头一再相逼。

生:关键是柴进“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在林冲心里柴进是最为重要的,后来棒打洪教头,也是为了给柴进面子。

师:是的,一方面是洪教头一再相逼,另一方面是柴进想看看二位教头的真本事。林冲只好打了。

(出示精彩的“棒打”语段。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味儿不足)

师:好的,谁读第1、2句?

(生读)

师:你不恼恨林冲吧?(生点头)可洪教头十分恼恨林冲啊!(众笑)请你再读读。(生再读,较好)

师:(指着“把火烧天”)这个词怎么读?(生齐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洪教头用足了劲,把棒高高举起又狠狠地劈下,想一下打死林冲。

师:想象一下“拨草寻蛇”的招式。(指名读这句话,生把“拨草寻蛇”读得和“把火烧天”一样很用力、很猛。师一边学着学生的读法,一边很用力、很猛地做了一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这样读行吗?(生哄堂大笑)

师:再练一练。(指名读,生把“把火烧天”的凶险与“拨草寻蛇”的轻快读了出来)

师:读得好,这“拨草寻蛇”若打到洪教头了会怎样?

生:最多放倒而已。(众笑)

师:林冲对招式有研究吗?

生:当然有研究。(生若有所思,师示意他继续说,并微笑着等待)这洪教头想打死林冲,而林冲只想点到为止。

师:面对洪教头的致命招式,林冲心里想什么?咱不说,读出来,好吗?

(自由读,指名读。生读得很好)

师:你读出了什么?又听出了什么?

生:我知道林冲面对洪教头非常轻松。他只是一横,往后一退,棒子轻轻一扫,就把洪教头打败了。

(师板书:一横、一退、一扫)

生:林冲真是谦虚,有这么好的武功,开始还不愿意比试。

生:面对招招致命的洪教头,林冲也不生气。你想啊,比武又不是拼命,你一来就想打死我,能不气人吗?可林冲还是忍住了。

师:很有见地,你说呢?

生:尽管洪教头招式毒辣,可林冲一边打一边可能在想,既不能打残洪教头但又要打赢。

生:我觉得洪教头很狂躁,也鲁莽。林冲呢,真能忍,还想得全面,更重要的是武艺高。如果他还活着,我真想拜他为师。(众笑)

师:是的,林冲可真不容易。在洪教头招招致命的情况下,林冲既要打赢又不能让洪教头受伤,既给足柴进面子又留有余地,真是难为人啊!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生读得非常传神)读得真好,除了激烈还多了一份沉稳,了不起。

窦桂梅:关于这“打”,文章写得简洁明了,教师讲得“斩钉截铁”。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渔翁坐在船上垂钓.四周除寥寥几笔微波外,几乎全是空白。虽如此,却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远的意境。同理,教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理解作者、相信读者。所以特意留下空白,让学生去思考。

是的,林冲的这一打,打出的是自尊,打出的是实力。打败了洪教头之后,叛逆的“波澜”在“忍气吞声”中一点点积聚力量!于是,林冲到了沧州后,陆虞侯一出现,便引起他的大怒:冤有头,债有主,我林冲已经被你们逼得妻离子散、面刻金印,你们还不放过我,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郁积在英雄心里的怨气,像山洪暴发一般,宣泄出来。你看他,把陆虞侯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进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此刻,想象着林冲打洪教头的情景,读着这些带着“血性”的文字,非但没有“血腥”的感觉,反倒觉得他血气方刚!

回归整体,拓展视野,追问好汉

师:你觉得林冲是谦虚还是谨慎?默读浏览课文。

(过了一会儿,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林冲是谨慎,他处处想的是怎么给别人面子,不惹是生非,并给自己留有余地。

生:我觉得是谦虚,他武艺高强且不露声色,还连说“不敢,不敢”。

师:还有吗?

生:我觉得他既谦虚又谨慎,既忍得住、想得透,又敢打。

师:是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你们说得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们表面看到的林冲的确谦虚,而进入内心发现他其实是谨慎。林冲,既谦虚也谨慎,武艺更是高强,所以我们觉得林冲是好汉!

生:(齐)是的。

师:可当我们学校的外教听了这个故事后,关于好汉,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出示有关语句,请一生读)

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

——美籍教师

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

——英籍教师

其实这三个人都是好汉,只不过性格不同罢了。

——中国教师

师:你赞成谁的观点?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生:我赞成我们中国老师的说法。

生:我基本赞成美国老师的说法,林冲想得太多,是有些怕人。

(众笑)

师:你的意思是,如果你是林冲的朋友,很难知道他哪句话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生:是的,但又觉得洪教头后来自己气昏头了,招式太毒辣,或者说洪教头只有百分之五十是好汉。

(众笑)

师:你的意思是洪教头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像好汉,对吗?

生:(点头)对。

生:我觉得林冲与柴进是好汉,而且按照《水浒传》的说法,“小旋风”柴进本来就是好汉,更何况他仗义疏财,而且好习枪棒、热情好客。

师:你们的说法都有道理,不管怎么理解好汉,好汉是仗义行侠的,至少不害人,是吧?

生:(齐)是的。

师:可是对这些好汉,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师出示三种读《水浒传》的观点,请一生读)

写众多好汉被“逼”着杀人、抢劫、放火,正是《水浒传》的精华所在,这些故事值得细细品读。

——某专家

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

——民间老话

《水浒传》中杀人像砍西瓜一样随便,这样的名著怎么能读出一个民族的美丽心灵?

——某作家

(生纷纷举手)

师:谢谢同学们,我知道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这非常好,看不看《水浒传》是你们的权利,但是,我建议你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传》。下课。(生不肯下课,还是把手举得老高。师犹豫了一下)我们像林冲一样留有余地,好吗?

(生不做声,有几个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听课老师先是笑声一片,紧接着报以热烈的掌声)

窦桂梅:林冲的“囚徒”历程是“希望”一点点破灭的历程——做个顺民的幻想在一点点破灭。林冲的一些委曲求全之举绝不是可怜虫似的懦弱,而是他宁为囚徒不做草寇的人生观的外露。这种外露铸就了林冲有别于鲁智深、李逵等的独特“气质”。这个气质在林冲身上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我认为就像金圣叹所评,是他的“熬得住”,用现代人的话,就是“消极的高贵”。殊不知,这样的描述恰是施耐庵的客观之笔,他在写一个好人如何地变成“强盗”,他在写汹涌澎湃的大河入海前的“迂回平静”,这是林冲的妥协吗?非也。正是这种绅士气节,才使得林冲打洪教头时那样从容而又节制。于是,林冲的形象由高大走向了高贵。

当张老师出示三种读《水浒传》的观点,请一学生读并发表意见的时候,学生纷纷举手,没想到张老师却说:“我建议你们用自己的眼睛看《水浒传》。下课。”学生不肯下课,还是把手举得老高。张老师说:“我们像林冲一样留有余地,好吗?”你看,张老师的做法处处体现着“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学生这不做声、不情愿,正是“留白”价值的体现:学生表面凝神屏息,而内心却如即将喷发的熔岩。

有这样一种观点:对学生提出问题后,至少要等待3秒。好处是: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减少卡壳现象,可增加学生的信心,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等。

然而这节课上,张老师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3秒的空白!这“空白”体现了教师“拿得住”的节制的风度!如同林冲的“打”一样利落、潇洒,是“高潮留白”的急流勇退——停下来,退出来,把“弄潮”与“冲浪”的激动让给学生,留给未来。

    相关推荐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堂实录 《林冲棒打洪教头》 孙双金课堂实录《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说课稿 林冲棒打洪教头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一课时 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题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孙双金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棒打洪教头设计二 林冲棒打洪教头设计三 林冲棒打洪教头设计一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资料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之二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之一 22《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之三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案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一 林冲棒打洪教头主要内容 《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测评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二 23林冲棒打洪教头-真棒教案设计 23、林冲棒打洪教头作业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案例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2.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案教学设计 林冲棒打洪教头检测试题(含答案) 寻找发现的乐趣——《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反面人物也不可忽视——《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谈 2016年五年级语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练习题(上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林冲棒打洪教头》公开课教案参考 读其言,思其意,忖其心——我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理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案例设计 打电话课堂教学实录 《打电话》课堂实录 《打捞铁牛》课堂实录 水调歌头课堂实录 《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 《最后一头战象》课堂教学实录 《奇怪的大石头》课堂教学实录 《三打白骨精》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奇怪的大石头》课堂实录 《白头翁的故事》课堂实录 《奇怪的大石头》课堂实录 《最后一头战象》课堂实录 《奇怪的大石头》课堂实录 《东北大森林》课堂实录 《林海》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雨后的森林》课堂实录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1 《苏州园林》课堂实录4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实录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窦桂梅:《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奥林匹克精神》课堂实录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堂实录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㈠》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课堂实录 地下森林断想课堂实录 《林黛玉进贾府》课堂实录 《奥林匹克精神》课堂教学实录3 三年级上册《石头书》课堂实录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林中乐队》课堂实录 《桂林山水》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课堂实录 小学语文:《桂林山水》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