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数字杂说教案设计

小编: :admin

即使目不识丁的人,通常也会数数,诸如一棵树,两本书,三元钱等等。不过,纵然是饱学之士,倒也未

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大约4000年前,地

中海东岸的肺尼基人发明了字母表。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发生了种种变化,例如,古老的希腊字母和希

伯来字母就不太一样。但是,古代希腊人和希伯来人都曾用字母表中的字母依次代表数字。后来,人们也曾用英语

阿拉伯人首先将印度数字传到了西亚、北非和西班牙,这就是欧洲人称它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我国广泛使用“阿拉伯数字”迄今尚不足一个世纪。

然而,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半坡文化遗址中,一些彩陶上刻画的

简单符号很可能就是最原始的文字和数字。在距今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上,已有代表“一、十、百、千、万”的

专门数字。距今约3000年的西周钟鼎文中还用到了隔位字‘又”,例如“六百又五十又九”,即659。后来,我们

中国人又创造了表示空位的符号“0”,它与“阿拉伯数字”中的0相比,可谓大同小异。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学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九大行星”“三好学生”“世界七大奇迹”“四项基本原则”“七十七国集团”……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①。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例如,在灯谜中,“十(打日本一政治家),谜底:田中”,“ 9 9(打一字),谜底:白”,皆系雅俗共赏②的上乘之作③。在对联中,古往今来令人拍案叫绝④的“数字对”亦不乏其例:上下联中均嵌入诸多数字,—一相对,浑然天成。如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上革交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过去人们用字母代表数

字时,有的数字写出来就像是一些单词,例如,人们曾用英语字母e代表5,用o代表60,用w代表500,于是,

565写出来就是woe,正好和英语单词“悲哀”的拼法完全一样。因此,人们认为565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古

希腊人和希伯来人甚至创造了一套方法,故意让用字母表示的数字带有一定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占数术”。其

实,它和“占星术”一样,纯系无稽之谈。分外可悲的是,“占数术”这种骗人的鬼话,居然在

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再度看好走俏。君不见,有人如痴如醉地想弄上8888168这么一个电话号码——期盼着“发发发发,一路发”;君不见,有人视 7424994这个号码如丧门之神,仿佛那真会害得他“妻死儿死舅舅死”。如今,人们仿佛对这种畸形的文化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其实,数字和“发”或 “死”又有什么关系?

字母代表过数字,例如依次用 a b、 c d代表 1、 2、3、4,i、j、k、l代表9、10、20、30等等。

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周围跨越欧亚非三洲、直达大不列颠岛的辽阔地域。他们创立了

一套书写数字的独特方法:用i、11、iii、v、x分别表示1、2、3、5、10,iv和vi分别表示4和6,其中的奥妙是:

“若较小的数字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左侧,则表示两者相减;苦紧靠在较大数字的右侧,则表示两者相加”,所以 iv表

示 v(即“ 5”)减去 i(即“ l”), vi则是 v加上 i;同理,vii和viii分别表示“v加ii”和“v加ii”,即表示7和

8;ix和xi则分别表示“x(即‘10’)减i”和“x加i”,即9和11。代表数字的符号,在书写时的顺序非常

重要。

在罗马记数法中,还用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所以,1994用罗马数字

书写,就是mcmxciv,其中从左到右依次为: m(即“ 1000”), cm(“ 1000”减“ 100”,即“ 900”), xc(“100”减“10’,即“900),以及iv(即“4”)。要是把这些数字符号重新排列一下,变成mmcxcvi,那么它就不是表示1994,而是代表2196了。创造出这些记数方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然而,它们毕竟还不够方便。比如说,今天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要比使用罗马数字简便很多。

有趣的是,发明“阿拉伯数字”的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两千多年前,印度人首先使用了1、2.3……9这九个数字;他们书写时,用最右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一”,其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十”,再左边的数字代表有多少个“百”,如此等等。例如,1994就表示一共有4个“-”、9个“十”、9个 “百”、1个“千”。这在今天,就连小学生也是非常熟悉的了。

这种写法有一个缺陷:比如说,它很难将“3500’’和“35000”区分开来。公元8世纪前后,印度人又发明了一个代表“根本没有”的符号:“ 0’。于是,就可以很清楚地用3005来表示3个“千”、没有“百”、没有“十”和5个“一”了用这种印度数字进行数学运算,不知要比用罗马数字或用字母符号方便多少。因此,它渐渐地传遍了全世界。

    相关推荐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数字杂说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数字杂说(网友晋稿) 《数字歌》说课设计 《数字歌》说课设计之一 数字:数字歌 数字 数字歌 《数字》-教学设计 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 《数字歌》 教案教学设计 趣说大写的汉字数目字 《数字歌》教学设计 数字图书馆 教案教学设计 3数字歌教学设计 数字歌 《数字歌》教案之五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一 《数字歌》 《数字歌》教案之一 《数字歌》教案之二 《数字歌》教案之四 《数字歌》教案之三 数字歌 数字歌 小学语文:《数字歌》说课稿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三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五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四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三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二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一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二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四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六 《数字图书馆》教学设计 《说话算数》教学设计 《说话算数》教学设计 说话算数教案 文言文《杂说四·马说》重点字词整理 一年级《数字歌》教案 第三单元《数字》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稍复杂的方程教案设计 《数字图书馆》教案之一 一年级语文上册《数字歌》教案设计 语文A版《数字歌》教学设计 字母表示数 说数高一语文教案 说课杂项 杂说四首 诗中的数字 数字图书馆 一年级上册《数字歌》教案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数字歌》教学反思 《说“屏”》教学杂谈 《雨说》教学杂谈 《四时田园杂兴》说课设计 巧用数字教《一面》 《马说》教学杂谈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 课文中“13年”、“52万字”这两个数字说明了什么?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 《说话算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数量词教案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 教科版《从杂货店走出来的数学家》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数字歌 - 北师大版》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名师案例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2 数鸡 教案教学设计 倒数 教案教学设计 什么是数字电视 什么是数字电视 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一)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二) 《己亥杂诗》教案设计 山中杂记教案设计 识字5说课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 《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数字歌》教学设计之二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1 数字歌 - 北师大版 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星星的孩子说课设计二名师案例 《数字图书馆》教材分析 数小鸡说课稿 《数字图书馆》教材理解